学术投稿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性能的实验研究

祝建中;苗宗宁;钱寒光;赵基栋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纳米材料, 组织工程
摘要: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骨种子细胞的特点.方法分离培养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材料于体外联合培养,建立兔桡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分为空白组(n=8,不植入材料)、对照组(n=8,植入材料)、实验组(n=8,植入复合细胞的材料).通过大体观察、组织学分析及X线摄片了解成骨情况.结果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可以大量增殖,复合细胞的材料植入16周后,X线摄片可见桡骨缺损处连接良好. 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很强的成骨作用,是一种较好的组织工程种子细胞.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相关文献
  • 氧氟沙星不良反应观察

    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对革兰阳性菌、阴性菌群和厌氧菌的消化链球菌属均有很高的抗菌活性,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种感染症.为了减少或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用药,笔者对我院1995年9月至2003年9月使用该药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玉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28例

    对28例产后出血患者在抢救的过程中,行股动脉穿刺髂内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选择或超选择插管,根据出血血管情况,经导管注入明胶海绵条或普通弹簧钢圈等进行栓塞,以达到止血目的.结果:28例产后大出血患者全部栓塞成功,其中包括3例凝血功能不全患者,11例严重的软产道裂伤患者,术后2~20 d痊愈出院,随访1月~2年,大部分患者月经已正常来潮,无一例大出血现象,复查子宫附件未见明显异常.结果表明:超选择动脉栓塞可用于治疗产后难治性大出血,特别是严重的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不全患者,该方法既安全有效,又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王锋;张荣花;朱晓琴;王爱萍;董从松;戴真煜;解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应用穴位按揉缓解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可行性观察

    心血管科患者便秘的发生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而心血管科患者一旦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时会加重患者的心脏负担,甚至引起猝死.针对这一情况,临床采取多种方法来预防和缓解心血管科患者的便秘,其中穴位按揉作为一种传统的辅助疗法,有必要在临床工作中推广,我科在临床工作中对便秘患者实施穴位按揉辅助治疗,实践证实是安全、有效和可行的,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倪静玉;谈敏娟;周漪;张洁;吴文君;孔小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6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方式、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4年8月62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均在胆道镜的配合下完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其中胆总管切开取石后置T管引流20例,胆总管切开取石后一期缝合42例.2例发生术后胆漏.结论对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不管是采取T管引流还是一期缝合,只要掌握手术方式及适应证,腹腔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可行的,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的微创手术.

    作者:王浩炜;吴浩荣;谷春伟;孙亦晖;陈伟;张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诱导机制及组织病理学的研究

    目的观察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实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新西兰兔致敏,致敏成功后双膝关节各注射5 mg鸡卵蛋白进行关节炎模型的诱导,测量关节直径和关节表面皮肤温度的变化,诱导1周和4周时分别各随机处死4只,取出关节滑膜和软骨作组织学观察.结果诱导后膝关节直径和关节皮肤温度明显上升(P<0.01),诱导1周时的模型滑膜内可见大量的淋巴细包浸润,诱导4周后滑膜增生更加显著.结论鸡卵蛋白诱导性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的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诱导简单方便,效果稳定,能长期维持,是很好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实验模型.

    作者:高宜军;董启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

    目的评价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复位作用.方法 1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首先全麻俯卧过伸复位,排除体位复位对伤椎高度的恢复作用,C型臂X线机透视记录后凸成形球囊扩张前伤椎的影像资料,然后行经皮穿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摄片.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手术前后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等数据配对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排除体位复位因素后,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伤椎及相邻椎间隙高度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可以矫正脊柱后凸畸形.

    作者:顾晓晖;杨惠林;张志明;孟斌;张亚峰;刘凌;唐天驷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23例

    对18例小儿动脉导管未闭(PDA)、4例房间隔缺损(ASD)、1例室间隔缺损均经导管由静脉途径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术中即刻造影或心脏超声检查证实封堵完全,术后1 d、1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有无残余分流.结果:23例均封堵成功,24 h复查心脏彩超提示21例封堵完全,2例PDA残余分流,1周和1个月后复查分流均消失.1例PDA合并PS者,鉴于跨肺动脉瓣膜的压力阶差△P29mmHg,仅封堵PDA;1例外科修补术后残余分流的多发室间隔缺损,术中造影证实为上下位排列的2处、直径为2 mm和5 mm、较为接近的分流口,选择腰部直径为6 mm的偏心型Amplatzer VSD封堵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造影显示完全封堵其中大的分流口,同时部分性阻断小的分流口,超声和造影显示另一分流口直径在1~2 mm以内,达到预期的效果.认为只需病例选择得当,经导管介入治疗PDA、ASD、VSD是适用于小儿的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治疗方法.

    作者:吕海涛;严文华;孙凌;袁志昌;黄洁;章美华;许菊珍;蒯华;贺永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海人酸颞叶癫痫模型的建立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

    目的探讨脑内局部给药建立颞叶癫痫(EP)模型方法及其行为与病理学改变.方法通过立体定向术向大鼠海马局部注射海人酸(KA)而建立颞叶EP模型,观察其行为学、脑电图和病理学改变情况.结果 KA注入海马后大鼠表现出凝视、湿狗样抖动、口的咀嚼运动、点头、肢体阵挛等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鼠主要表现为阵发性旋转,并身体立起、向上窜跳、跌倒、四肢抽搐,约10 h后发作停止,逐渐恢复到正常大鼠状态,以后每周发作1~2次,主要为Ⅱ~Ⅳ级.结论大鼠脑内局部注入KA后EP发作明显,其行为症状、海马病理改变类似人类颞叶EP,可作为很好的研究颞叶EP的工具.

    作者:汤继宏;包仕尧;顾琴;胡斯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的临床应用体会

    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我科于2002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采用腰部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辅助治疗破裂动脉瘤、颅内感染及脑脊液漏共136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颖;沈梅芬;周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56例疗效观察

    以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疗程8周,采用PANSS、BPRS和TESS量表观察疗效和副反应.结果:维思通口服液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总有效率达83.93%,PANNS评分和BPRS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有口干、失眠、EPS等.认为维思通口服液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

    作者:唐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分析

    近年来,国外很多学者较多地使用了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这一名称,对该类肿瘤的研究也日益增多.过去常把这类肿瘤归于平滑肌瘤范畴,由于免疫组化和电镜技术的发展,对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得以改善,发现胃肠道间质瘤具有更加复杂的成分.本文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探讨其在诊断和判断预后方面的价值.

    作者:刘琰;诸伟;张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综合治疗先天性泪道阻塞39例

    对39例(42眼)先天性泪道阻塞患儿,首先均采用泪囊按摩加泪道冲洗治疗,对未愈者分两种情况:(1)对压迫泪囊无粘脓液者继续保守治疗至月龄满6个月后行泪道探通;(2)对压迫泪囊后有粘脓液者无论月龄大小均及时行泪道探通.结果:按摩加泪道冲洗的治愈为9.52%,泪道探通无泪囊炎者为92.00%,有泪囊炎者为76.92%.总有效率为86.84%.结果表明:先天性泪道阻塞患者部分需要泪道探通才能治愈,无泪囊炎者可在6月龄后探通,有泪囊炎者不论月龄大小均及时探通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而且无泪囊炎者的治愈率高于有泪囊炎者.

    作者:季晓燕;魏晓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综合治疗

    对77例确诊为SAP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总结.认为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的同时严格掌握外科手术适应证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及降低SAP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边晓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LRP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对人肺癌细胞株HTS-56R多药耐药及对肺耐药蛋白(LRP)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来研究钙通道阻止剂维拉帕米和人类重组γ-干扰素对顺铂(DDP)细胞毒性在人类肺癌细胞侏HTB-56R上的影响.用流式细胞仪测量该细胞的LRP表达.结果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部分恢复HTB-56R对DDP的敏感性.LRP的表达能被γ-干扰素和维拉帕米降低,联合两者也有同样的效果,降低的程度与浓度呈正比.但将两者单独使用与联合使用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γ-干扰素与维拉帕米能逆转HTB-56R的耐药性,而且联合使用有更好的效果,其逆转可能是通过降低LRP的表达来实现的.

    作者:胡江文;沈振亚;郑世营;杨吉成;赵军;盛伟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对该职业人群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25名接触噪声作业工人(接触组)与225名非噪声作业人员(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1)接触噪声作业工人可有类神经症,其中耳鸣(P<0.01)和记忆力下降(P<0.05)主诉率较对照组高.(2)接触组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的检出率较对照组高(P<0.05).(3)接触组高频、语频听损的检出率也较对照组高(P<0.01).而且在接触组中1年~工龄组与5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1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的高频听损有显著性差异(P<0.05),5年~工龄组与10年~工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对作业工人的听觉、心血管和神经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赵燕芳;傅雪;姜岳明;姚建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RmIL-1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标记

    目的用纯品rmIL-18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予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方法使用免疫佐剂包被rmIL-18分次免疫新西兰兔,得到兔血清,再采用硫酸铵沉淀粗提法和Q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法提纯IL-18抗体,后用HRP简易过碘酸钠法标记IL-18抗体.结果用以上方法标记的IL-18抗体酶标记率为40.29%,酶标抗体的效价为1∶3200,佳工作浓度为1∶1600.结论成功制备出标记HRP的IL-18多克隆抗体,建立了IL-18抗原的酶联免疫检测,以进一步用于实验研究.

    作者:谭友文;吴建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方法 50只大鼠禁食18 h后腹腔内注射四氧嘧啶200 mg/kg制造糖尿病动物模型.应用阿朴吗啡100 μg/kg后观察正常组、药物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大鼠的阴茎勃起情况.结果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大鼠的第一次成模率为76%(38/50),第二次成模率为100%(4/4).阿朴吗啡引起正常组和药物对照组大鼠的阴茎勃起率为100%,而糖尿病大鼠仅为38.1%(16/42),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四氧嘧啶腹腔内注射能安全且有效地建立糖尿病模型;在糖尿病大鼠中应用阿朴吗啡可筛选出勃起功能障碍的动物模型.

    作者:陈卫国;严春寅;侯建全;薛义军;王恒兵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和局部脑血流量变化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细胞代谢的变化及其与局部脑血流量(rCBF)之间的关系.方法二次注血法制作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模型,利用磁共振氢谱研究脑组织细胞代谢的变化,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观察rCBF的变化.结果正常组NAA/Cho+Cr为0.885±0.044,SAH组在注血后NAA很快减少,第3 d减为注血前的75%,第7 d下降为显著,为注血前的61%,第14 d轻度回升.rCBF在注血后的第3 d下降为明显,随后开始回升,第14 d为SAH前的67%.病理检查显示:颞叶、顶叶局部脑区神经细胞的细胞质浓缩、核浓染,以SAH后第7 d为明显,没有发现细胞坏死.结论 NAA/Cho+Cr的减少与SAH后的局部脑缺血密切相关,但是较rCBF的下降晚,说明SAH后同时存在细胞代谢和rCBF的变化,并且细胞代谢变化可能是脑血管痉挛的继发反应.

    作者:于涛;王中;周岱;陈泽军;陈剑华;沈海林;姚选军;胡春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猪到猴异种胸腺修饰对受体心脏移植物存活时间及外周血T细胞的影响

    目的通过猪-猴心脏移植模型来探讨异种胸腺修饰对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异种器官移植中T细胞的作用及诱导异种T细胞中枢性耐受的可能性.方法将受体(中国猕猴)分为4组:(1)空白组:对受体不作任何处理.(2)照射组:于心脏移植前30 d(d30),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余同空白组.(3)胸腺注射组:于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4)照射+胸腺注射组(8只):于心脏移植前28 d(d28),即1.5月龄时接受60Co 3Gy全身剂量,心脏移植前21 d(d21),胸腺内注射供体脾细胞(5×107),余同空白组.结果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空白组明显延长(P<0.01),照射+胸注组存活期较胸注组和照射组延长(P<0.05).CD4+、CD8+与同期未照射的另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别(P<0.01),但照射的两组同期相比差别不大(P>0.05).照射+胸腺注射组于手术当天MLR刺激效应较空白组、照射组下降明显(P<0.01),同时单独胸腺注射组与照射组、照射+胸腺注射组相比,刺激效应也有所下降(P<0.05).结论 (1)异种胸腺修饰对CD4+、CD8+T细胞亚群的生成与分布情况并无影响,但其针对异种抗原反应能力有所下降.(2)异种胸腺注射可支持T细胞的重建和诱导供体特异性的T细胞功能抑制或耐受,并有效地延长供心存活时间.

    作者:瞿冀琛;沈振亚;姜格宁;丁嘉安;倪斌;张治;何建明;余云生;叶文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62例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

    对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转归逐一分析.结果:6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胆源性40例(64.5%),酒精性10例(16.1%),原因不明12例(19.4%);轻型56例(91.3%),重症6例(9.7%);肝功能受损42例(67.7%).CT检查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优于B超.62例中,治愈60例,好转1例,死亡1例.结果表明,急性胰腺炎以胆源性常见,内科综合治疗是主要方法.

    作者:沙莎;金雪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苏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