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荣
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和二位点酶联免疫(ELISA)测定血浆中P-选择素含量;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P-选择素单抗,测定血小板膜P-选择素表达.对同一批样品进行测定比较及临床应用.并讨论了3种方法的相关性.
作者:朱莹莹;何杨;张于娟;赵益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多发伤伤情重,变化快,处理难,易漏诊,是创伤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我科1999年共抢救56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56例中,男38例,女18例.年龄4~88岁,平均43岁.致伤原因:车祸伤40例,坠落伤9例,重物砸伤5例,刀伤2例.受伤部位和种类:颅脑损伤40例,胸部损伤(肺挫伤、肋骨骨折、血气胸)29例,肝脾损伤23例,四肢骨折39例,泌尿系损伤12例,大面积软组织撕脱伤9例.其中合并2处损伤29例,3处损伤24例,4处损伤3例.入院时心跳、呼吸骤停5例,频死状态4例,其他为休克状态,收入病房进一步手术与治疗37例,自动出院2例 ,留观8例,死亡9例.
作者:沈秀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段动脉内灌注罂粟碱(IAP) 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效果,观察脑水肿及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的变化.方法经额颞开颅,Willis环前部2次注血制成兔SAH模型.经DSA脑血管造影测量基底动脉(BA)的直径来评价CVS的严重程度 ,病理检查BA的形态学变化;测定脑组织中水含量的变化;测定血清中IL-6及TNF-α的含量.治疗分别于SAH后3d及7d由颈内动脉(ICA)灌注罂粟碱,同时进行上述检查.结果该模型引起的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达100%.脑组织中水含量在SAH后有不同程度升高,BA也发生不同程度病理改变.血清中IL-6含量3d时有明显升高,7d时达高峰 ,至SAH后14d时仍维持较高水平;TNF-α含量在各时间段变化不明显.IAP治疗后,痉挛动脉有明显的扩张,早期治疗效果明显,治疗组血清中IL-6含量较同期SAH组低,而TNF-α含量在各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IAP对治疗SAH后CVS疗效确切,能显著扩张血管,减轻缺血性脑水肿及病理变化,SAH后早期治疗的效果更为明显.血清中IL-6水平与C VS程度呈正相关,提示免疫炎症反应与CVS的发生存在一定关系.早期联合应用免疫抑制剂 ,可望进一步提高IAP治疗CVS的疗效.
作者:蒋栋毅;周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近年来,由于穿刺针及药物的改进,腰麻后头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安全性提高,使一度受冷落的腰麻技术重新得到重视.本文分析了40例等比重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生理影响和并发症,评价其在剖宫产术中的安全性.1 临床资料
作者:王强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6~2001年6月采用常州GW-1型消化道吻合器对 373例贲门、食管癌切除后行胸内食管胃器械吻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206例,女167例.年龄43~75岁,平均58.3岁.贲门癌221例,食管癌1 52例.除3例经右胸手术外,其余均经左胸手术.其中主动脉弓上吻合127例,弓下吻合243 例,食管胃端侧全层内翻吻合均采用吻合器完成,采用GW-1型26及29规格的分别为292例及7 8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3例,占0.8%.
作者:薛洪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西拉普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术前以西拉普利(0.02mg/kg*d-1 ×7d)灌胃,1周后再行心肌缺血再灌注,测定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 DA)含量,观察再灌注期心律失常发生率.结果术前服用西拉普利能明显减少再灌注期心律失常的发生,保护心肌SOD活性和减少MDA合成.结论西拉普利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魏淑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科1999年6月收治1例上颌前牙区散在间隙、两上侧切牙锥形畸形的年轻患者,我们通过正畸治疗重新分布间隙及金属熔附烤瓷全冠修复侧切牙形态,恢复了患者的面容美观及口腔功能,效果较理想,报告如下 .
作者:潘灏;周超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拟获得快速高效的β-NFG(β-神经生长因子)纯化方法,并为其生物特性研究和临床应用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低温高速离子、离子交换层析、透析等过程,从人胎脑和SD大鼠脑中分离纯化β-NGF,用SD S-PAGE分析其分子量和纯度,并经PC12细胞突起生长试验鉴定其生物学活性.结果从人胎脑和SD大鼠脑中分离纯化得到的β-NGF提取物在SDS-PAGE图上均呈单一条带,它们都能很好地促进PC12细胞长出突起,且人胎脑β-NGF提取物促进PC12细胞长出突起的能力和人重组β-NGF差别无显著性.结论实验获得了纯度高且生物活性良好的β-NGF.在分离纯化的其他参数不变时,分离纯化过程的总时间和温度对β-NGF的得率和生物学活性有明显影响.
作者:郝福荣;张永芳;苏丽萍;缪竞诚;朱寿彭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0~1998年共施行胆道结石手术245例,术后因残余结石或复发而再手术治疗(包括胆道镜取石术)48例,占胆道结石手术患者的19.6%.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作者:袁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前列腺摘除术、经尿道前列腺电汽化术(TVP) 术后膀胱痉挛性疼痛发生率高,患者痛苦大 ,临床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不理想,且副作用多.我们自1997年起对95例患者采用经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EA),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李文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进一步研究不同亚型不同品牌基因工程干扰素的抗病毒效应.方法采用微量细胞病变(CPE)抑制法进行抗病毒试验. 结果不同品牌IFNα2a或IFNα2b500、50、5 IU/ml在Vero 细胞上分别可抗1000、100、10 TCI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500、5 0、5 IU/ml IFNα1b或IFNα1b突变体,在Vero细胞上分别也可抗8、4、2 TCI D50的Ⅰ型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细胞.结论进口和国产不同品牌的IFNα2a或IFNα2b对上述2种病毒具有同等抗病毒作用 .IFNα1b突变体抗病毒效果和IFNα1b无明显差别.
作者:吴妹英;杨吉成;盛伟华;李丽娥;谢宇锋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代谢旺盛,活泼好动,出汗较成人多,许多小儿还常有睡眠后出汗,并作为主诉来门诊就诊.现对68例睡眠多汗症分析如下.
作者:徐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呼吸衰竭是急性中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呼吸衰竭的救治水平是降低急性中毒病死率的重要环节[1].我科1995年5月~2000年12月成功地救治了11例因急性中毒致呼吸衰竭的患者,现就其程序化救治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杨惠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为进一步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相关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性措施,对1995~2000年住院产妇及新生儿35 194例中获得医院感染的761例作回顾性调查.结果表明,6年间发生医院感染761例869例次,感染率为2.16%,例次感染率为 2.47% .并呈逐年下降趋势(由1995年的3.27%降至2000年的1.32%).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首位(占3 6.02%),其次为皮肤与软组织(21.52%).感染细菌主要是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8.30%和21.43%.医院内感染的疾病主要是新生儿肺炎,新生儿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点人群.
作者:陆菊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通过对入伍新兵、扑救早期、中期及退伍前消防队员肺功能的监测,观察烟雾对消防队员肺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消防队员肺活量3年跟踪无显著差异,但急性期肺功能有明显改变.提示消防队员在灭火时应加强自身呼吸道防护.
作者:沈璐;徐启文;马家用;朱蓉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会厌炎为喉科急重症之一,会厌囊肿并发急性会厌炎,临床较常见.笔者对1996~2000年1月我科收治的急性会厌炎10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会厌囊肿并发急性会厌炎与单纯急性会厌炎在疗程方面有所不同,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作者:孙荣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Fisher综合征(FS)是格林一巴利综合征(GBS)变异型,现将笔者诊治的8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男5例,女3例.年龄10~66岁,平均43.1岁,40岁以上占5例.病前诱因:上感5例 ,腹泻1例,不明原因2例.首发症状:复视5例,四肢乏力麻木、进食呛咳、言语欠清各1例 .眼肌麻痹:7例,其中眼内肌全麻2例,部分2例,眼外肌全麻3例,部分3例,核间眼肌麻痹1例;正常1例.其他颅神经损害:6例,其中双侧损害者面神经3例,舌咽、迷走神经2例 ;单侧损害者面神经2例,三叉、位听、舌咽和(或)迷走神经、舌下神经各1例;正常2例.四肢肌力:正常5例,Ⅳ~Ⅴ级2例,Ⅱ~Ⅲ级1例.肢体感觉:正常4例,手套、袜套样痛觉减弱2
作者:房启良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因子组合FL+TPO+SCF+IL-6对脐血CD34 +细胞的体外扩增效应.方法采用Mini-MACS分离纯化出CD34+细胞, 在无基质接触的液体悬浮培养体系培养,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技术、集落形成试验等动态测定细胞扩增情况.结果培养4周后,FL+TPO+SCF+IL-6组细胞总数、集落形成数均比扩增前显著增加(P<0.05),并且能维持一定比例的CD34+、Th y-1+细胞;SCF+IL-3+IL-6+GM-CSF+EPO组在第2周时集落形成数已降低,第4周时集落形成数、CD34+细胞基本检测不到.结论与经典因子组合SCF+IL-3+IL-6+G M-CSF+EPO相比,因子组合FL+TPO +SCF+IL-6能在较长时间内有效扩增脐血造血干/祖细胞, 是一个优化组合方案.
作者:苏丽萍;郝福荣;张永芳;白艳艳;缪竞诚;张占英;张澜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清脑片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一次性被动回避性条件反射法.结果清脑片可显著改善东莨菪碱所致的记忆获得障碍,显著改善亚硝酸钠所致的记忆巩固障碍及乙醇所致的记忆再现障碍.结论清脑片对学习记忆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张全英;包仕尧;陈伟民;汪泓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从人精浆中分离提取精浆免疫抑制因子(SP IF).方法取常规检测正常精液50份, 离心分离精子和精浆,将精浆低温高速离心,取上清液,经Sephadex G-100层析, 收集第1峰, 作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 收集第2峰, 浓缩, 经SDS-PAGE分析呈单带.在体外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测定,并以其为抗原经ELISA间接法对100例不育男子和50例生育男子精浆中抗SPIF IgG和IgA进行了测定.结果测定分子量为52kd.当浓度分别为50、100、200μg/ml时,对PHA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抑制率、NK细胞活性抑制率分别为27.1%、33.9%、66.9%和23 .7%、32.4%、57.4%.ELISA结果, 不育组与生育组间抗SPIF IgG和IgA分别为38%、26% 和6%、2%.结论该实验提取的52kd的蛋白达到电泳纯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ELISA间接法结果显示,不育组与生育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作者:王旻晨;邵君飞;杨亚安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