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胰腺癌的争鸣与共识

王树堂

关键词:胰腺癌, 中医药, 辨证论治, 辨病论治
摘要:中医药是胰腺癌综合治疗中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胰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和辨证分型等方面文献表述各异,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同时在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广泛的共识.各家对胰腺癌的病名、病因病机、证型分类、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文字表述不尽相同,但认识上基本趋于一致.中医药治疗胰腺癌在生存期、生存质量、临床受益率等临床主要终点指标方面临床报告具有一定优势,其辨证论治的观念充分体现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但目前对胰腺癌的中医药治疗没有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中医药临床对照研究少,多是临床回顾性报道,缺乏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循证医学证据出现.
养生保健指南(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谈县级医院急诊科规范化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医院急诊科是全院医疗急救工作的窗口,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和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为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急救护理,为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作者:杨佳川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食用苹果致严重血管性水肿不良反应1例

    水果如苹果、梨、芒果、猕猴桃、橙子、哈密瓜等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糖、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等营养物质及其他非营养物质,是人类的美味佳肴,但也有少数人食用之后发生过敏反应,有报道苹果可致过敏性哮喘[1],但引起严重性血管性水肿鲜少报道.

    作者:黄成龙;张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局限性肺气肿肺减容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肺减容术对肺气肿患者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24例肺气肿患者实施肺减容术,分析24例患者术前、术后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改善情况.结果:24例患者术后肺功能、呼吸困难指数及6分钟步行距离均较术前改善,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赵建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医辨证治疗精液不液化

    精液不液化是引起男性不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中医学角度可分为肾阳虚弱,阴虚火旺,湿热下注,痰瘀交阻几个证型,临证详辨,因病施治,是中医药的一大特色,且疗效满意.

    作者:崔文臣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52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由于乳腺癌手术缩小的趋势及患者对术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国内国外越来越多的医生认识到保留该神经的必要性.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对保留肋间臂神经缺乏认识和重视,常引起患侧臂腋部皮肤感觉异常,影响病人术后生存质量.我科在2004年9月~2008年9月期间对52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人施行保留肋问臂神经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侯利章;韦炳邓;罗中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HPLC法测定口服补液盐Ⅱ中枸橼酸钠含量

    目的:建立HPLC法检测口服补液盐Ⅱ中枸橼酸钠含量.方法:采用C18(4.6mm × 150mm,5μm)色谱柱,磷酸二氢钾(0.02mol/L)溶液-甲醇(98:2,V/V)为以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00nm,进样量:20 μL.结果:该测定方法,其浓度在2.0 μg/mL-10.0 μ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0164X+457.3(R2=0.9996,n=5);重复性试验RSD=0.9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2%.结论:该含量检测方法科学、合理,适用于本品中枸橼酸钠的质量控制.

    作者:温天文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45例腹部较大手术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腹部手术患者40例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给予完全胃肠外营养.比较两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营养生化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观察组术后营养生化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大手术后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有效的营养治疗方法,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少其并发症,提高其疗效.

    作者:刘月兰;邱家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罕见巨大左胸部脂肪瘤一例报道

    该患者:男性,15岁.姓名:阿普杜拉,苏丹国.病史5年,自觉左胸壁皮下包块进行性增大,但因局部不疼痛,活动不受限,经济条件不允许,未到大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近一年来包块增长迅速,皮肤感觉减退,正常活动受影响,于2006年收住院.查体左胸部可见一巨大包块45×55cm(见图):肿物位于左乳外上及外下象限,该肿物延锁骨后深入到前胸及腋下, 质软光滑无触痛,边界欠清晰,左腋下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超声检查:左乳外上及外下象限探及一肿物图像,有包膜,其内呈脂肪样回声,实验室检查;AKP.血钙.ESR.血常规均正常.ECT及X线肺部无异常.术前考虑为肌间脂肪瘤或肌纤维瘤,因肿物毗邻重要血管,且范围累及前胸.腋下及肩胛后等多个重要部位,术中、术后发生死亡、偏瘫、左上肢坏死的之风险极大.与腋动静脉及神经关系密切,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

    作者:默建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接受产前健康教育孕妇对分娩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产前进行健康宣教对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随机选择来我院正产的孕产妇500例,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贯任制陪伴分娩,观察组产妇孕28 w前开展产前健康教育与临产后实行一对一责任制陪伴分娩相结合.结果:观察组各分值得分率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强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为28.8%,对照组为50.0%,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妇产前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产妇产程进展,明显降低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荣秀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病理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创建的思路与实践

    温州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于2008年成功创建浙江省精品课程.关于精品课程的创建主要的措施包括:学科长期积累和不断发展是创建省级精品课程的基础;优秀的师资力量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证,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手段是创建精品课程的关键;教材建设及实验室建设是创建精品课程的保障.

    作者:宋张娟;金可可;倪世容;郑绿珍;汪洋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因材施教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的应用

    目的:探讨因材施教和以人为本在急诊科实习护生带教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对我院急诊科三年实习护理职高生159名、中专生285名,大专生106名、本科生47名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实行因材施教和分层管理.结果:应用因材施教,可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结论:在急诊科实行因材施教的带教方法,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余中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浅谈护士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素质及管理艺术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长是护理管理工作的主体,本文就护士长应具有的素质与护士长的管理艺术,进行了探讨.认为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基本保证,充分利用护理艺术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

    作者:张雪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127例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阑尾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方法,旨在降低阑尾炎手术切口感染,提高手术切口I期愈合率.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近10年间阑尾炙手术治疗病例127例,局部冲洗和切口周围皮下注射甲硝唑预防切口感染.结果:本组病例切口I期愈合124例(97.%).II期愈合2例(1.6%),III期愈合1例(0.8%),切口感染率为2.4%.结论:阑尾炎手术局部应用甲硝唑,可降低切口感染率,提高I期愈合率,缩短治愈周期及节省治疗费用.

    作者:陈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三叶青的种类、分布与现状

    正宗的三叶青属葡萄科多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学名]三叶青(Tetrastigma hemsleyanum Diels et Gilg),[别名]金线吊葫芦(因其块根呈葫芦状而得名),为我国所独有的珍稀药用濒危植物,常生长于阴湿山坡、山溪谷旁.

    作者:金月山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多参数变化在运动平板试验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多参数在运动平板试验中的意义.方法:对我院58例运动平板试验阳性病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43例冠状动脉造影真阳性病例运动试验中伴随的其它参数变化明显高于假阳性病例.结论:观察多参数变化有助于提高运动平板试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作者:张震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有效方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肾病综合征可增强疗效,并能减少药物的副作用.方法:将6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加用中药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提高疗效、副作用少.

    作者:龚明礼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减张缝合对减少老年患者腹部切口感染2期缝合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减张缝合对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切口感染2期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1例作为治疗组;以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减张缝合,对照组没有行减张缝合,比较2组的切口感染率,2期缝合率.结果:2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切口行2期缝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弥漫性腹膜炎行手术患者,预防性的使用切口减张缝合,在预防切口裂开的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感染切口的2期缝合.

    作者:胡剑飞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6例婴幼患儿先天性唇裂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通过26例唇裂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进行护理信息交流.方法:对26例唇裂患儿家属行术前宣教及以患儿为中心的术后护理.结果: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功能良好、外形美观,无一例并发症.结论:有效细致的护理,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作者:宋晶晶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玉树地震伤员中医特色护理的运用体会

    目的:探索一套完整的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方法:回顾26例玉树地震伤员采用的中医护理措施.结果:26例伤员在短时间内康复,无护理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中医特色护理在高原地震伤员的救治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燕;汪龙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椎间盘突出症用CT扫描和Omni Paque椎管造影的诊断价值分析

    本组选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一九九七年一二0一0年腰椎问盘突出症病例62例,病员术前均行腰椎CT和Omn i Paque椎管造形,以手术探查诊断为标准,对术前二种检查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CT检查符合率为77.4%,椎管造影检查符合率为93.5%,作者认为:椎管造影操作简便,准确,它能在X光机下动态观察多个节段内椎管情况,可以作为缺泛MRI的基层医院和非典型表现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余建翔;唐大军;马方全 刊期: 2011年第12期

养生保健指南(中旬刊)杂志

养生保健指南(中旬刊)杂志

主管: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

主办:内蒙古新华报业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