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曦瑶
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累及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以骨髓和外周血中髓系细胞增殖、Ph染色体和产生BCR-ABL融合蛋白为主要特征,该蛋白具有高酪氨酸激酶活性,因此CML治疗时使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如甲磺酸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和尼洛替尼,治疗后有60%~ 70%和约8%的患者分别获得完全细胞遗传学及完全分子生物学应答.然而,由于对TKIs耐药,几乎所有CML患者不能通过TKIs治疗获得终“治愈”.因此TKIs耐药的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并逐渐得到重视.本文主要针对氧化应激相关通路在CML对TKIs耐药的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郝英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X射线容积图像(X-ray volume image,XVI)技术分析食管胸中段癌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大小,并据此计算出临床靶区体积外放值(margin clinical target volume,MCTV).方法 54例食管胸中段癌患者,均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每位患者治疗前均用XVI技术采集图像,疗程中每周随机扫描2次,连续采集3周,即每位患者共采集6幅图像.将重建扫描图像与治疗计划CT扫描图像相配准,得出当次患者X(左右)、Y(头脚)、Z(腹背)三个方向上的摆位误差,进行在线移床校准,记录校准前后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根据van Herk提出的MCTV公式(MCTV =2.5Σ +0.7σ)进行计算.结果 54例患者共扫描324幅图像.校准前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1 ±1.12)mm、(0.74±3.47) mm、(-0.82±1.26)mm,校准后X、Y、Z三个方向的摆位误差分别为(-0.01 ±0.42)mm、(0.08 ±0.61) mm、(-0.02±0.35)mm;不应用XVI技术时MCTV在X、Y、Z三个方向的值分别为4.16 mm、9.42 mm、4.47 mm,应用XVI技术时MCTV在X、Y、Z三个方向的值分别为1.38 mm、1.62 mm、1.39 mm.结论 对食管胸中段癌患者在治疗前应用XVI技术校准,可以减小人为摆位误差,缩小MCTV,从而减小放疗计划靶区体积.
作者:张建宇;丁涤非;周玉凤;曹海英;刘永新;洪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利用Cre/loxp基因敲除技术制备全身microRNA-21(miR-21)基因敲除小鼠,并进行鉴定,为进一步在整体动物水平研究宿主miR-21在血吸虫感染后发挥的调控作用提供研究平台.方法 将引进的miR-21 flox/flox小鼠和全身表达Cre重组酶的小鼠分别进行繁殖和鉴定,两种小鼠进行杂交,对其子代小鼠(F1)的基因型进行鉴定;将基因型为miR-21flox/-Cre的F1小鼠与亲代miR-21flox/flox小鼠进行杂交,对其子代小鼠(F2)的基因型进行鉴定.结果 共繁殖亲代miR-21flox/flox小鼠20只,经鉴定均为miR-21 flox纯合子小鼠,繁殖表达Cre重组酶的亲代小鼠17只.亲代小鼠杂交并繁殖,得到基因型为miR-21flox/-Cre的F1小鼠10只.将miR-21flox/-Cre的F1小鼠与亲代miR-21flox/flox小鼠杂交并繁殖,得基因型为miR-21 flox/-Cre或miR-21flox/-Cre的F2小鼠,miR-21flox/flox Cre小鼠即为本实验所需要构建的全身miR-21基因敲除小鼠.这种基因敲除小鼠与正常小鼠身长、体重无明显差异.结论 本研究利用Cre/loxp技术成功繁育出全身miR-21基因敲除小鼠.
作者:唐睿;何兴;潘卫庆;郑葵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加巴喷丁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女性待发性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60例诊断为特发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分为2组:A组30例,为元胡止痛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B组30例,为加巴喷丁胶囊+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末,B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A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抑郁评分均降低(P<0.05);第4周和第8周末,B组患者的抑郁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第8周末,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加巴喷丁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可以有效治疗特发性慢性盆腔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黄杨;韩秋峪;陈立平;陆晓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提高双环法乳房下垂矫正术的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16例乳房下垂患者行双环法乳房下垂矫正术的护理实践,分析总结术前、术后不同阶段各个环节的护理要点.结果 16例乳房下垂矫正术患者通过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术后乳房形态改善明显,并发症少,取得满意的效果.结论 围手术期护理是双环法乳房下垂矫正术成功的重要保障,有针对性地高质量护理可提高疗效.
作者:谢松梅;周同葵;魏素芳;巩梦童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细胞周期由一系列受高度监管的进程组成,其意义是引起细胞增殖并从母细胞中转运遗传信息[1].在细胞周期每个进程中都存在多个检查点,用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性[2].近期有研究在同步化的人胃癌细胞系BGC-823中发现了一个包含200个核苷酸的cDNA片段A54-3,该片段在G1期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S期和G2期.而A54-3在本质上与定位于人染色体位点9q34.3的c9orf140有近99%的同源性[3].同一研究组进一步克隆出c9orf140的全长cDNA,将其重命名为p42.3(gene ID:89958)[4].新基因p42.3拥有全长mRNA,具有典型的基因特性,被认为是一个哺乳动物高度保守的及受G2期感应的基因[5].
作者:刘旭;曹文嘉;郑骏年;裴冬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Apelin-13对于小鼠脑出血(ICH)后自噬相关蛋白(autophagy)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调节机制.方法 正常CD-1小鼠纹状体注射胶原酶Ⅳ建立脑出血模型.于脑出血模型建立后5 min侧脑室给药Apelin-13(0.3 μg/g)或生理盐水8μl.随机分为Apelin-13处理组、生理盐水处理组及脑出血组(Sham组).每组分别于脑出血24、48 h后断头取脑,取出血区及周边区的4 mm3脑组织进行免疫印记实验检测LC3、P62、Beclin-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组比较,小鼠脑出血后出血区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下调、P62蛋白表达上调显著.结论 Apelin-13可以显著抑制小鼠脑出血后的自噬,这种抑制机制可能是Apelin-13对于小鼠脑出血后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包海军;邱海洋;杨晓芳;黄艮平;肖华;谢伟;吴永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肠造口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肠造口术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56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连续、完整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2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平均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3%,显著低于对照组(28.6%)(P<0.05).实验组的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以减少肠造口术患者造口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日数和住院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
作者:张辉;张晴;任立梅;黄枫云;王倩;张洁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依折麦布10mg/d,n=60)及对照组(阿托伐他汀40 mg/d,n=60).治疗8周检测患者血脂、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磷酸肌酸激酶(CK)水平,并观察8周内心血管事件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经治疗8周后,2组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发生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ALT、CK水平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老年NSTE-ACS较强化他汀治疗可同等程度地降低血脂水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强化他汀治疗者相似,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
作者:闫兴国;王锋;刘杰;罗群;吴玉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仍然是影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预后及生存率的主要并发症.发生在移植100天后的GVHD称为慢性GVHD(cGVHD),可由急性GVHD(aGVHD)发展而来,也可以开始即呈慢性发作.cGVHD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当来自供者的移植物中存在足量的免疫活性细胞时,宿主体内表达不同于移植物抗原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作为“非己”成分,受到这些免疫细胞攻击,引发广泛的免疫反应,进而引起以皮肤、胃肠道及肝脏系统为主的多器官、多系统损害,其中以皮肤损害常见.cGVHD的皮肤损害发生率大于90%,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扁平苔藓样改变、硬皮病样改变、皮肤异色症等,也可有毛发脱落、出汗减少、溃疡、脓皮病等其他皮肤表现.本文报告的2例cGVHD继发白癜风样皮肤改变,国内外鲜有报道,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作者:田宇;冯浩;阮素红;袁姝姝;夏洁云;曹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复发现状,探讨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为早期有效采取护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1月-2014年5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头颅CT和血液学检查、发病时间在1个月以内的180例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sen stroke risk score,ESRS)、联合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combined Essen stroke risk score,CESR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 研究显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个月内累计复发率分别为2.84%、7.95%;3个月内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在年龄、既往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服药依从性、ESRS评分、CESRS评分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服药依从性差、ESRS和CESRS危险分层为高危者是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较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ESRS和CESRS危险分层是复发的重要影响因素,依从性越差、ESRS和CESRS危险分层越高者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越高.因此应积极加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危险因素的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复发率.
作者:周莹;贾秀芬;马娟娟;汤先萍;谭迎春;徐继承;闫文静;耿德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30例,ASA Ⅰ~Ⅱ级,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组.右美托咪定组在常规麻醉用药前10 min经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随后以0.4 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常规表面麻醉及局麻下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观察各组患者入手术室时(T0)、术中15 min(T1)及术后5 min(T2)时血流动力学变化;并于T0、术后第1天(T3)和术后第3天(T4)抽取患者静脉血液,监测T0、T3及T4时间点患者眼内压(IO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CNTF)的含量.结果 2组在T1、T2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与收缩压的乘积(Rp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脉搏氧饱和度(Sp0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右美托咪定组在T3、T4时IOP值及MDA的浓度明显下降,SOD与CNTF浓度明显上升(P<0.05).结论 常规麻醉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8μg/kg,随后以0.4 μg·kg-·h-1的速率静脉维持,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明显减低患者的眼内压,减少了眼心反射的发生,有效保护了视神经,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辅助麻醉方法.
作者:曹永;赵丽;王立伟;王培安;李玉刚;张培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慢性病贫血(AC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并发症,可加剧原发疾病对身体的损伤,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及预后带来不利影响.其发病机制包括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反应迟钝及红细胞寿命缩短、细胞网状内皮系统铁的摄取和滞留增加、红系祖细胞增殖受损及铁调素的负性铁调节作用.ACD的诊断主要是寻找原发疾病.其鉴别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除了骨髓铁染色,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sTfR与血清铁蛋白对数的比值(sTFR/log SF)、红细胞指数、铁调素、生长转化因子(GDF) 15可协助鉴别.
作者:韩曦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阿司匹林对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小、中、大剂量组,每组10只.各给药组给予相应剂量的阿司匹林,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灌胃7天后训练小鼠,而后腹腔注射120 mg·kg-1亚硝酸钠建立记忆巩固障碍模型.24h后通过小鼠跳台实验,记录5 min内小鼠从平台跳动至底部的次数(即错误次数)和小鼠跳至铜栅上的潜伏期.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潜伏期缩短,错误次数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阿司匹林小剂量组潜伏期延长,错误次数减少(P<0.01);中、大剂量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剂量阿司匹林对亚硝酸钠所致的小鼠记忆巩固障碍具有改善作用.
作者:赵文丽;肖亚芹;潘雪芹;宋雨童;甘雨朦;丁冰倩;白浩然;李梦;宋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基因1b型丙肝病毒(HCV)标准株C191(HCV-J6)及其不同准种病毒株:癌中心组织株(tumor tissue,T)、癌旁组织株(non-tumor tissue,NT)编码的核心蛋白(core protein,CP)对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诱导Huh-7细胞凋亡的影响,比较凋亡通路中关键分子FADD、Bid表达水平的差异.方法 用质粒pEGFP-N1及含HCV CP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EGFP-N1-C191、pEGFP-N1-NT、pEGFP-N1-T瞬时转染Huh-7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CP的表达.质粒转染24 h后,100 μg/L TRAIL处理细胞24h,CCK8检测细胞增殖率;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FADD、Bid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ADD、Bi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CV CP在细胞中高效表达.TRAIL诱导下各组细胞增殖率如下:T组(34.75±3.16)%、NT组(60.24±6.63)%、C191组(66.88±3.77)%、pEGFP-N1组(96.77±2.83)%,其中T、NT、C191组增殖率均低于pEGFP-N1组(P<0.05),T组低于NT、C191组(P<0.05).T、NT、C191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pEGFP-N1组(P<0.05),T组高于NT、C191组(P<0.05),NT和C19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GFP-N1和Huh-7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D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组> NT、C191组>pEGFP-N1、Huh-7组(P<0.05).Bid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T组>NT、C191组>pEGFP-N1、Huh-7组(P<0.05).结论 HCV CP能从mRNA和蛋白水平提高细胞FADD和Bid表达,增强TRAIL诱导Huh-7细胞的凋亡.与准种NT和HCV标准株相比,准种T编码的CP能更明显上调FADD和Bid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强Huh-7细胞对TRAIL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作者:李春杨;汪莉萍;韩方正;戴明佳;孙丹辉;颜学兵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曲安奈德联合γ干扰素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66例瘢痕疙瘩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曲安奈德联合γ干扰素、单纯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治疗.间隔1-2周注射1次,注射5次为1个疗程.随访3个月至1年,评价疗效.结果 实验组治疗痊愈率(88.9%)及显效率(94.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单纯曲安奈德局部注射法比较,曲安奈德联合γ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瘢痕疙瘩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缓解患者病情.
作者:姜涛;张林霞;王雨;张爱君;金培生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甘草酸二胺对腹膜透析大鼠腹膜功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己酮可可碱治疗组、甘草酸二胺治疗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未进行任何处理,生理盐水组每日腹腔注射0.9% NaCl溶液20 ml.模型组、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甘草酸二胺治疗组使用腹膜纤维化模型大鼠,其中己酮可可碱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6 mg/kg己酮可可碱,甘草酸二胺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甘草酸二胺.实验进行30天后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测定腹膜功能,ELISA法检测血浆及腹膜透析液上清中TGF-β1含量.结果 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腹膜功能受损程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己酮可可碱治疗组和甘草酸二胺治疗组膜透析液上清中TGF-β1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 甘草酸二胺减轻腹膜损伤的功能可能与其下调TGF-β1的表达水平相关.
作者:卫志锋;王琳琳;刘俊芬;刘翠兰;刘圣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血尿酸(uric acid,UA)及血尿酸/肌酐(uric acid/creatinine ratios,UA/Cr)与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住院PD患者120例为实验组,以12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UA及UA/Cr水平的差异.同时,依照Hoehn&Yahr(H-Y)分级将120例PD患者分为早期(1~2级)、中期(2.5 ~3级)、晚期(4~5级)3组,比较各组UA及UA/Cr水平.将可能影响患者病情的年龄、性别、多巴胺剂量、UA及UA/Cr等相关因素纳入等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检验PD病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 PD患者UA及UA/Cr低于对照组,早期、中期PD患者UA水平及UA/Cr明显高于晚期PD患者,等级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UA水平及UA/Cr是PD病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 UA水平及UA/Cr值与PD病情负相关,是PD发病及进展的独立预测生物学指标.
作者:仲玲玲;宋亚颀;于亮;田向阳;虞颖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中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OEC)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评估其治疗效果.方法 将49例中晚期OEC癌患者分为2组,其中23例采用DC-CIK联合PC方案(紫杉醇+卡铂)化疗为联合治疗组,26例同期采用单纯PC方案化疗为单纯化疗组.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和液相多重蛋白定量(CBA)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生存期.结果 3个周期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 +/CD8+比值、NK细胞比例及Th1细胞因子IFN-γ、IL-2的水平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而CD8+T细胞、CD4+ CD25+ Treg细胞比例及Th2细胞因子IL-4、IL-6、IL-10的水平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Karnofsky评分与单纯化疗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后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CIK细胞免疫治疗联合化疗能够提高OEC患者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作者:汪霖;马文青;陈永强;潘鑫;李可;郑侠;徐永茂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患者痰培养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早期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9月-2015年9月302例SAP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02例SAP患者中有233例痰培养阳性,共分离出致病菌26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2%,革兰阳性菌占19.8%,真菌占11.0%.革兰阴性菌耐药率较高,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高,除替加环素和阿米卡星外,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50%.革兰阳性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率低.结论 老年SAP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构成比和耐药率均以鲍曼不动杆菌高.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耐药率可指导早期SAP的抗生素选用.
作者:董菁;张瑞成;林小千;周梦超;牟英峰;邓丽华;耿德勤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