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小菊;徐丽君;魏世超;陆付耳;刘婷;王开富;邹欣
目的 探讨颈性眩晕有效的治疗方法,分析和评价中医药对不同临床分型的颈性眩晕的治疗优势.方法 将200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就诊时门诊号或住院号的后一位数字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实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根据临床分型标准分为上颈性眩晕组及下颈性眩晕组,上颈性眩晕组患者给予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下颈性眩晕组给予颈椎姿态调衡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抗眩晕药物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颈性眩晕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颈性眩晕进行临床分型后治疗能明显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方面证实颈性眩晕临床分型的正确性.
作者:张晓刚;宋敏;秦大平;曹林忠;蒋宜伟;郭小荣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中药超声凉雾法治疗干眼症的有效性做出客观评价.方法 按照统计学随机数字表编码将40例干眼症确诊患者分为中药超声凉雾组加棒灸疗组(治疗组)和中药超声凉雾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主要中医症候、西医临床主观症状、角膜荧光素染色(FL)、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试验(Sit)测定进行观察,再将各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应用SAS8-2统计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在中医症候总体疗效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 ~3 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3 8);尤其在改善白睛红赤、眼干涩、异物感、眼疲劳症状方面,前者优于后者(P<0.05).两组在改善西医临床症状方面均有效,治疗组好于对照组(P=0.0006).结论 中药超声凉雾加棒灸疗治疗干眼症有效,效果好于单纯中药超声凉雾,但仍需进一步研究以了解具体机制和改善疗效.
作者:刘斌;陈炎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中药血清药物化学是主要研究血清中的外源性物质,观测血清中活性物质及其作用和代谢规律,是近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药在体内药效物质的一种科学方法.文章对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发展情况等进行了综述.
作者:乌云索德;领小;包力尔;伊丽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桂郁金药材中β-榄香烯、莪术呋喃烯和吉马酮的方法.方法 HP-5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方式为80℃保持5 min,以4℃/min升至140℃,保持5 min,再以20℃/min升至250 ℃;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280℃.结果 β-榄香烯、莪术呋喃烯和吉马酮分别在10.12~ 151.8 μg/ml,41.11 ~ 616.5μg/ml,180.62~2 709.3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69%(RSD=1.57%),98.47%(RSD=1.82%),98.54%(RSD=2.0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桂郁金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麦海燕;黄际薇;肖佩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蒙药孟根乌苏(水银)炮制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古今文献中所收载的孟根乌苏炮制有关的内容,在进行归纳、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蒙医药临床实际现状,从炮制传承性、工艺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等方面探讨了孟根乌苏炮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 古今热制法、寒制法名同质异,炮制忽略了除垢和去毒重要环节,古今炮制工艺参数不同,炮制品质量标准欠规范,炮制品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完全阐明.结论 孟根乌苏炮制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有待进一步阐明.
作者:佟海英;呼日乐巴根;高娃;呼和木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对氯苯丙氨酸(PCPA)失眠大鼠中脑中缝背核Bcl-2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mRNA(BDNF mRNA)表达的改变,以及酸枣仁汤(SZRD)对PCPA所致失眠大鼠中脑中缝背核Bcl-2及BDNF mRNA表达改变的影响,探讨酸枣仁汤可能的作用环节.方法 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SZRD大剂量组(15 g·kg-1)、SZRD中剂量组(7.5 g·kg-1)、SZRD小剂量组(3.75 g·kg-1)、西药治疗组(艾司唑仑2 mg·kg-1).采用腹腔注射PCPA的方法建立失眠大鼠模型,各组治疗7d后,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Bcl-2蛋白表达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BDN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PCPA失眠模型组大鼠中脑中缝背核Bcl-2及BDNF mRNA表达增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酸枣仁汤高剂量组中缝背核内Bcl-2及BDNF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艾司唑仑组中缝背核BDNF mRNA表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艾司唑仑组中缝背核Bcl-2表达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PCPA所致失眠能导致中脑中缝背核Bcl-2及BDNF mR-NA表达增强,酸枣仁汤能调节中脑中缝背核Bcl-2及BDNF mRNA表达量,从而发挥对失眠的干预作用.
作者:王慧;罗坤;赵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筛选经替比夫定治疗两年以上,血清HBV DNA PCR检测不到(300 copies/ml)、HBeAg转阴一年以上而未发生HBeAg血清转换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继续接受替比夫定和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治疗26周.治疗结束时主要观察两组HBeAg血清转换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26周时HBeAg血清转换率单药替比夫定组为15%;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为32.5%.替比夫定组出现病毒学突破2例,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0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两组相似.结论 与单药替比夫定组相比,替比夫定联合紫河车组具有更高的血清学转换率.
作者:林丹;尹德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脑脉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移植BMSCs后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和扩增BMSCs;线栓法制备脑缺血模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4h颈内动脉移植BMSCs;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BMSCs移植后7d(早期)、14 d(中期)和28 d(后期)神经细胞特异性标志NSE和GFAP、神经营养因子NGF和GDNF表达变化.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NSE和GFAP表达明显.脑缺血后7d、14d、18d组NSE表达减弱;7d组GFAP表达增强、14d和28d减弱;7d组NGF表达增强、14d和28d组递减;7d组GDNF表达增强、14d减弱、28d增强.脑脉通7d组大鼠的NSE表达较模型组增强;28d组GFAP表达减弱;14d和28d组NGF表达增强;7d组GDNF表达减弱,14d组增强.移植28d组GFAP,NGF和GDNF表达均较模型组增强.与移植组比较,联合7d组和28d组NSE表达增强;7d组GFAP表达减弱,14d增强;28d组NGF表达增强.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细胞反应、神经营养因子NGF和GDNF表达呈不同变化特点;BMSCs移植后早期作用并不显著,但后期增强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及神经细胞反应的作用明显;脑脉通可使BMSCs移植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提前并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期上调NGF和GDNF表达有关.
作者:刘敬霞;李建生;刘轲;赵跃武;李宁;郭晓燕;苏静;孙捷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对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进行了具体统计调查研究.方法 于花期,每日计数各农家品种植株开花数目,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和SAS9.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所研究5个农家品种其开花进程各有不同,表现在其始花日期、盛花日期及终花日期各有不同;种群水平上花期持续时间细麻针长(18天),大毛花短(12天).大毛花、小鸡爪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小毛花、九丰一号的开花振幅曲线基本相同,细麻针与前四者均不同.个体水平上,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开花振幅、开花数及花期的差异主要来源于不同农家品种间的差异,且其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开花特性指数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盛花日期与花期长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即盛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花期持续时间长;始花日期与开花数目间存在负相关,即始花时间晚的农家品种其开花数目少.结论 不同农家品种忍冬开花特性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张芳;张永清;李佳;金峰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胃康舒宁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作用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以胃康舒宁200,400,800 μg· ml-1浓度组作用细胞24,48,72,96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检测细胞吸光值并描绘细胞生长曲线;制作胃癌细胞爬片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aspase-9与BH3相互作用基因死亡促进因子(Bid)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200~800μg·ml-1胃康舒宁作用细胞24,48,72,96 h后OD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降低(P<0.05);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胃康舒宁能显著增强胃癌细胞株SGC-7901内Caspase-3、Caspae-9、Bid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胃康舒宁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胃康舒宁调节胃癌细胞中Bid蛋白表达,并裂解Caspase-9、Caspase-3有关.
作者:蒋时红;蔡小平;刘燕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验证“上山虎”伤湿止痛膏(以下简称“上山虎”膏药)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单膝骨性关节炎性滑膜炎患者103例分为两组治疗组53例采用上山虎膏药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RP、膝关节滑膜厚度、积液积分、VAS及WOMAC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对比,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上山虎膏药可有效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减少滑膜厚度等,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较好.
作者:居洪涛;张雪刚;陈翔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矽肺合并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60例矽肺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予热毒宁与抗生素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仅用抗生素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矽肺合并感染疗效满意.
作者:蔡志钢;靳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女性产后出现低血压是因为女性生产以后,身体虚弱,有的还会出现大出血等现象,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中医认为,低血压属于气血虚,需要补益气血,可以使用中药食疗的方法调理.成人连续三次测得血压低于90/60 mmHg(12/8 kPa),即为低血压[1].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压低于正常值且头晕目眩、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失眠烦躁、食欲不振、面色萎黄,遇体位变化时,眼前短时间黑矇甚至倾倒,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低血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平时我们讨论的低血压大多为慢性低血压.慢性低血压据统计发病率为4%左右,老年人群中可高达10%.低血压的诊断目前尚无统一标准,慢性低血压一般可分为三类:①体质性低血压:为常见.一般认为与遗传和体质瘦弱有关,多见于20~ 50岁的妇女和老年人,轻者可无任何症状可能,重者出现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②体位性低血压:是指患者从卧位到坐位或直立位时,或长时间站立时,突然出现血压下降超过20 mmHg,并伴有明显的头昏、头晕、视力模糊、乏力、恶心、认识功能障碍、心悸、颈背部疼痛.体位性低血压与多种疾病有关,如多系统萎缩、糖尿病、手术后遗症、麻醉及服用降压药、利尿药、催眠药、抗精神抑郁药等.③继发性低血压: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引起的低血压,如脊髓空洞症,风湿性心肌病,降压药,抗抑郁药和慢性疗效营养不良症,血液透析病人.笔者近二年来采用中医辨证予以不同的饮食调理低血压患者7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丽霞;邢庭阔;王沁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健血颗粒在肺癌放疗康复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将90例肺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放疗,观察组在放疗同时给予健血颗粒应用,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完成放疗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4.44%,观察组体质量减轻、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放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骨髓抑制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血颗粒可降低肺癌放疗毒副作用发生率,减轻骨髓抑制程度,利于患者康复,保障放疗实施,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付强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贵州、广西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实验,观察贵州、广西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对缩宫素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的作用.结果 贵州、广西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对缩宫素引起的子宫痉挛性收缩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贵州吴茱萸水煎液较广西吴茱萸水煎液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 贵州、广西两产地吴茱萸水煎液能抑制大鼠离体子宫痉挛性收缩.
作者:王嫣;杨卫平;陈天琪;彭芳;蔡恒懋;赵云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简而言之,即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脊髓及脊神经,产生疼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及保守治疗[1].手术治疗效果显著,可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手术难度大,危险性高,创伤大,可能遗留后遗症[2].介入治疗治疗费用较高,且复发率较高[3].为探究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的疗效,弘扬中医传统文化,本研究对传统中医药治疗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志南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白囊耙齿茵中多糖的超声波法提取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结合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超声提取时间、超声功率和液料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并优化多糖超声波法提取条件.结果 研究得到白囊耙齿茵中多糖的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365.92 s,超声功率186.66W,液料比45.939:1.在此优提取条件下,多糖提取率可达到10.2%.结论 超声波提取法得到多糖提取率较高,工艺稳定.
作者:苏正兴;杨爽;王娟;张娜;逯家辉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制草乌中毒性成分次乌头碱的HPLC定量测定方法,研究和探讨不同配伍比例下甘草和诃子对制草乌药材中次乌头碱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Alltima C18柱(4.6 mm×150 mm,5μm),以甲醇-5%三乙胺水溶液(72:28,V/V)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35 nm,测定追踪草乌单煎及草乌-甘草、草乌-诃子合煎液中次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结果 次乌头碱回归方程Y=15.669X +0.180 2(r =0.999 3),在0.2 ~8.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95.31%,RSD5.14%.草乌-甘草、草乌-诃子合煎后其次乌头碱含量均低于草乌单煎,且在相同配伍比例下,草乌-诃子合煎液中的次乌头碱含量低于草乌-甘草合煎液.结论 甘草、诃子与草乌共煎均有减轻草乌毒性的作用,两个配伍药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作者:张荣;李晓波;段美美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中药保妇康栓外用对妊娠期并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就诊的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的160例患者按就诊的顺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症状、体征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80例为治疗组,采用中药保妇康栓外用治疗,另外80为对照组,采用三维制霉素栓外用治疗,两组患者均用药1周,疗程结束两周后评价效果.结果 治疗组58例痊愈,19例好转,3例无效,痊愈率为72.50%,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45例痊愈,17例好转,18例无效,痊愈率为56.25%,有效率77.50%.两组患者痊愈率和有效率数据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保妇康栓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三维制霉素栓治疗组).结论 中药保妇康栓剂外用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效果满意,可广泛应用.
作者:冯艳萍;茹秀丽;刘芳;张红真 刊期: 2013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人参三醇组皂苷对短波紫外线(UVC)损伤人胚胎纤维芽细胞(RSa)的保护作用,筛选具有显著抗辐射功能的皂苷单体.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生存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酶生化法检测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强度为5 J/m2、10 J/m2、15J/m2的UVC照射,可造成体外培养的RSa细胞增值率逐级下降、细胞内SOD活性逐级降低;在照射前后给予50 μg/ml浓度的人参三醇组皂苷,能够提高细胞增殖活力,增加细胞内SOD的活性,人参皂苷Re可显著改善15 J/m2 UVC照射RSa细胞的生存率(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5 J/m2 UVC照射,可引起RSa细胞早期的凋亡,人参三醇组皂苷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小于UVC模型组(P<0.01).结论 人参三醇组皂苷对UVC照射引起细胞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它的抗氧化、增强细胞生存活力有关,其中人参皂苷Re的抗辐射活性优于其它三醇组皂苷.
作者:王恩鹏;陈新;许新;王洪鑫;张洪长 刊期: 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