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综合心理干预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倪秉强;张志红;郑良成;伍美娟;花园春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 心理治疗, 化疗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配对的研究方法,将61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及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组(治疗组,n=30),使用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IC QLQ-C30(version 3)、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测评,于干预前后行配对、对照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提高,乏力症状有所缓解,依从性提高.结论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减轻焦虑和抑郁,纠正患者消极的认知,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乳腺癌中ezr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ezrin在乳腺癌组织、癌旁组织以及乳腺良性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63例乳腺癌组织、20例乳腺癌旁组织及30例乳腺良性肿瘤中ezr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zrin在乳腺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中均无异常表达;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ezrin的阳性表达率为55.56%(35/63),并且ezrin阳性表达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增高和淋巴结转移增多而升高(P<0.01).无病生存(DFS)时间不足5年(远处转移)或5年内死亡患者的ezrin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DFS在5年以上的患者(P<0.01).ezrin的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月经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 检测ezrin有助于对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并且它可能成为一个新的乳腺癌治疗的靶点.

    作者:颜海;李文广;张燕妮;凌黎;李京微;姜海英;李艳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接种小鼠肝癌组织对小鼠生存期的影响

    目的 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接种于原发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对其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体外贴壁培养法制备昆明小鼠骨髓MSC,分离培养传代扩增,流式细胞仪鉴定MSC表型.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 DAPI)对MSC进行标记备用.随机取54只8周龄昆明小鼠,建立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移植瘤长径达0.5~0.8 cm时,随机分为MSC组、DAPI标记MSC组(DAPI组)、生理盐水(NS)对照组(NS对照组),每组18只.MSC组及DAPI组分别在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内注射2×106 MSC及DAPI标记的MSC,NS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的NS.每组各有6只荷瘤小鼠用于观察生存期.①自注射日起,隔日测量各组小鼠肿瘤长、短径,计算注射后3、7、14及28天的肿瘤体积;②记录注射当天开始至小鼠死亡的时间,计算各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③于注射后3、7、14及28天,各组分批处死3只小鼠.取肿瘤组织,石蜡包埋并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 ①体外贴壁法成功制备MSC,流式细胞仪对第3代MSC进行鉴定,高表达CD29(97.84%),低表达CD34(5.56%)、CD45(7.66%).②小鼠Heps肝癌腹水瘤细胞成功制备小鼠Heps肝癌移植瘤模型,成瘤率100%.③注射MSC后1周,MSC组及DAPI组肿瘤体积增大明显,与NS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MSC组平均生存期为45天(95%可信区间:33~56天),DAPI组平均生存期为34天(95%可信区间:31~37天),NS对照组平均生存期为33天(95%可信区间:28~37天);MSC组与NS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组间生存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⑤各组小鼠肿瘤苏木精-伊红染色:28天时,MSC组及DAPI组肿瘤组织坏死明显,范围较NS对照组更大.结论 MSC可在原发性肝癌Heps荷瘤小鼠肿瘤组织内定植,MSC接种后1周内肿瘤增长迅速,小鼠生存期延长.

    作者:吕昕蕾;张南征;陈复兴;刘军权;孙蕾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rodigy型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的变异系数研究

    目的 分析骨密度仪测量骨密度的变异系数.方法 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标准模块,每日1次,共测量1 156次,根据测量结果计算变异系数.结果 骨密度仪测量高、中、低骨密度的标准差均为0.001,变异系数依次为0.07%、0.10%、0.20%.结论 骨密度分析仪测量骨密度变异系数较低,有较好的稳定性,但其变异系数随着骨密度的降低有增加趋势.

    作者:郭郡浩;杨路昕;赵智明;臧旭丽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汉坦病毒包膜糖蛋白糖基化位点突变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汉坦病毒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方法 利用基因定点突变的方法构建了5个糖蛋白突变体,即将G1、G2上的天冬酰胺置换为丙氨酸,根据被替换的位置,突变体分别命名为N134A、N235A、N347A、N399A、N928A.结果 构建的5个N-联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经测序图谱显示原序列中的天冬酰胺(N)均被置换为丙氨酸(A).结论 成功构建了5个糖基化位点的突变体,为进一步研究N-联糖基化的缺失对细胞融合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作者:王炳花;王志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析

    目的 探讨本院新生儿败血症社区感染和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特点,以指导临床早期用药.方法 回顾分析近10年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246例,分为社区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并对其病原菌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社区感染早发组病原菌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大肠埃希菌为主,晚发组以CNS、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院内感染早发组和晚发组病原菌均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葡萄球菌属对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红霉素耐药, 对二代头孢菌素部分敏感, 对利福平高度敏感, 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一代头孢菌素、三代头孢菌素耐药, 对加酶抑制剂部分敏感, 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度敏感, 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率为100%.结论 社区感染早发型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应兼顾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晚发型应选择主要针对葡萄球菌的抗生素;对院内感染,无论早发型还是晚发型均应选择加酶抗生素,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为首选.根据病情、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合理选用药物,加强消毒隔离,避免交叉感染,能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增长.

    作者:丁娴;陈灿华;杨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MK家族在疾病诊疗中新进展

    在细胞表面和细胞外基质中,存在着一些对葡氨聚糖肝素和硫酸肝素具有高度亲和力的多肽,总称为肝素结合性生长因子(HBGFS),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

    作者:经莉;陆晓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间质瘤的临床分析——附27例报告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s)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08年12月6年间收治的27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27例(100%)病理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示:CD117的阳性率为96.3%(26/27),CD34的阳性率为88.9%(24/27).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12例)、黑便(9例)、腹部肿块(6例).病变部位在胃体(17例)、胃底(6例)、贲门(3例)、胃窦(1例).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20例随访1个月~5.5年,复发转移2例,复发后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例.结论 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诊断胃间质瘤的必要手段.外科手术是胃间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适当的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可以改善GSTs患者预后.

    作者:张秀忠;任泽强;张蓬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5例Richter疝的诊断及治疗体会

    肠壁疝(Richter疝)表现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本院1990年5月-2007年12月共诊治Richter疝15例,现结合文献将其诊治要点报告如下.

    作者:张陈;杨玉辉;魏键;扬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表达水平

    目的 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表达的方法.方法 以BB270femA基因表达为标准,建立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实验菌株femA表达进行相对定量.结果 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所得结果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好,熔解峰单一.随MIC变化,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表达水平也随之变化.结论 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femA表达量结果可靠、敏感、重复性好.

    作者:熊亚莉;张勇扬;孙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生长抑素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生长抑素(奥曲肽)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大鼠肠黏膜组织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探讨其对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奥曲肽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7只.模型组、治疗组大鼠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溶液灌肠复制UC模型.观察各组实验大鼠体质量变化、大体及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结果 奥曲肽可以缓解大鼠体质量的减轻,减少腹泻及便血的发生;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结肠组织大体和组织学评分,降低IL-6、TNF-α的表达,同时使IL-10的表达增加.结论 奥曲肽对TNBS诱导的大鼠UC具有显著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及上调抗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表达有关.

    作者:陈剑群;刘元山;朱炳喜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Wnt3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Wnt3基因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方法检测10名正常人、40例AML患者中Wnt3基因的表达.结果 10例正常人中检测到较低水平Wnt3基因的表达;Wnt3基因在AML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增高,AML缓解后Wnt3基因的表达水平较初诊时明显降低;Wnt3的表达与AML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初诊白细胞数等临床特征无关;Wnt3低表达组完全缓解率高于高表达组.结论 Wnt3在AML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AML预后的一个指标.

    作者:李胜利;徐开林;李振宇;潘秀英;曾令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胃癌血清TPS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TPS)检测在胃癌中的意义.方法 ELISA方法检测5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及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PS水平.结果 胃癌组血清TPS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手术前后胃癌患者血清TPS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血清TPS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血清TPS表达与胃癌发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作者:伍国宝;陈勇;易文君;邹敏;孙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每周奥沙利铂或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研究奥沙利铂或顺铂与放疗同步进行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随机分成2组:奥沙利铂治疗组39例,顺铂对照组37例.2组均接受常规放射治疗.化疗方案:奥沙利铂治疗组70 mg/m2,顺铂对照组30 mg/m2,均为每周静滴1次.结果 奥沙利铂治疗组和顺铂对照组鼻咽肿瘤及颈部淋巴结完全消退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位随访24个月后,2年无转移生存率奥沙利铂组为89.74%,顺铂组为91.89%;2年无复发生存率奥沙利铂组为92.31%,顺铂组为94.59%;无转移生存率及无复发生存率以顺铂组稍高,但与奥沙利铂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Ⅳ级恶心呕吐发生率以顺铂组显著(P<0.05);外周神经毒性以奥沙利铂组显著(P<0.05),但均为Ⅰ、Ⅱ级.其余毒副反应以顺铂组稍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疗效与顺铂相似,奥沙利铂胃肠道反应发生率低,患者更易耐受.

    作者:黄海欣;黄东宁;陈绍俊;李桂生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急性脂肪肝1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急性脂肪肝(AFLP)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发生于妊娠晚期,均为初产妇;均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厌食等消化道症状,血压升高4例,低蛋白血症8例,低血糖8例;所有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轻中度升高,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阴性.均于入院后1~2天内确诊,9例在明确诊断后24 h内剖宫产终止妊娠.9例患者痊愈出院,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新生儿死亡1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时终止妊娠和多学科合作大限度的综合治疗是改善妊娠急性脂肪肝产妇及新生儿预后的关键.

    作者:杨夫艳;蔡艳萍;陆薇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外伤性硬膜下积液36例治疗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外伤性硬膜下积液(TSH)的合理方法.方法 对36例TSH的分型、积液部位、临床表现、CT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中进展型20例,稳定型6例,减少型5例,消失型3例,演变型2例.积液部位:双额颞多见,为14例(38.9%),颅后窝少,1例(2.8%). CT检查30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额颞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低密度区.非手术治疗13例,均临床痊愈;手术治疗23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 多数轻症TSH患者可经保守治疗好转或治愈;如需手术治疗,以低位微创钻孔引流加持续闭式外引流术治疗效果较佳.

    作者:周静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江苏丰县地方性氟中毒现况研究

    目的 了解丰县地方性氟中毒现况及病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个城区和2个乡镇900余人进行调查.采用Dean法进行氟斑牙诊断.结果 丰县氟斑牙患病率为77.0%,氟骨症患病率为23.7%.饮用浅层地下水的居民氟斑牙患病率为84.8%, 饮用自来水的人群其患病率是74.2%,二者有差异(P<0.01).改水前后出生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分别是78.0%、63.9%.2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有差异(P<0.01).吸烟的人群氟斑牙患病率为85.4%,非吸烟人群患病率是73.8%,吸烟人群氟斑牙患病率高于非吸烟的人群(P<0.01).常食高钙食物者氟斑牙患病率是72.2%,不常食高钙食物者患病率为84.7%,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柴为主要燃料的居民氟斑牙患病率(84.3%)高于其他人群(煤:74.2%;气:70.1%).专科及以上文化程度人群氟中毒患病率(60.3%)低,与其他人群相比有差异(文盲:84.3%;小学:87.3%;初中:74.0%;高中:71.6%).地方性氟中毒患病率城市明显低于乡村.结论 改水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丰县地方性氟中毒病情仍然较重,该地区地方性氟中毒不仅与饮用水有关,也与饮食结构、行为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卫生服务等有关,防治工作需多方位进行.

    作者:王辉;许爱芹;赵华硕;孙桂香;金英良;任香梅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综合心理干预在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配对的研究方法,将61名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及综合心理行为干预组(治疗组,n=30),使用癌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IC QLQ-C30(version 3)、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进行测评,于干预前后行配对、对照评定.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情绪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整体健康状况得分提高,乏力症状有所缓解,依从性提高.结论 综合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1年生存率,减轻焦虑和抑郁,纠正患者消极的认知,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

    作者:倪秉强;张志红;郑良成;伍美娟;花园春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江苏省建湖地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建湖地区腹泻患者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情况,家禽、家畜O157∶H7带菌情况,水源水中O157∶H7污染情况. 方法 在2008年5月-9月采集腹泻患者和家禽、家畜的粪便以及水源水、肉制品、苍蝇等标本计836份,应用免疫磁珠浓集、山梨醇麦康凯琼脂(SMAC)分离、生化和血清学反应进行鉴定.结果 共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阳性标本17份,其中腹泻患者阳性率为1.15%,4种动物粪便、肉制品均检出阳性标本,但水、苍蝇标本中均未检出阳性.菌株对青霉素耐药性高,达100%,对其他受试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该地区腹泻患者和家禽、家畜中存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且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

    作者:朱根忠;吴芹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中高度近视(-5.0~-10.0 D)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64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天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将未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和丝裂霉素C的32例(64眼)列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1周内主要了解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及眼睑水肿和结膜充血情况,1个月后观察角膜Haze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 实验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术后第1、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2组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术后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LASEK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及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徐岬;康建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p38蛋白激酶在诱导凋亡前后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索p38蛋白激酶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以及其在术前诱导化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3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进行新辅助化疗2个周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未行术前化疗患者(未化疗组)和30例术前行新辅助化疗患者(化疗组)的胃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中p38蛋白激酶的表达情况.结果 未化疗组胃癌组织中p38蛋白激酶表达高于癌旁组织;Ⅳ期及Ⅱ、Ⅲ期胃癌组织中p38蛋白激酶表达高于Ⅰ期胃癌组织.化疗组Ⅳ期胃癌组织中p38蛋白激酶表达与Ⅱ~Ⅲ期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p38蛋白激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分期相关;术前化疗诱导凋亡后胃癌组织中p38蛋白激酶表达下降.p38蛋白激酶表达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密切相关;p38蛋白激酶参与了胃癌细胞的诱导凋亡.

    作者:夏春咸;苗永昌;梁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徐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