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颈型颈椎病及中医治疗进展综述

徐利民;王素娟

关键词:中医, 颈型颈椎病, 治疗进展
摘要:颈椎病属于临床常见病,近年来,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的状态,且年轻化趋势明显.颈椎病具体可分为6种类型,即椎动脉型、神经根型、颈型以及脊髓型、交感型、其他型.颈型颈椎病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局部型颈椎病,其是颈椎病发病的早期表现.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中医对本病具有明显的治疗优势,本文旨在探讨中医治疗颈型颈椎病的进展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借鉴.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治疗失眠的患者80例当中做研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41例,实验组患者的采用针灸联合中草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西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7.44%)明显高于对照组(82.93%)(x2=4.675,P=0.000).结论:针灸联合中草药治疗失眠症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作者:王彦平;成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60例临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0例尪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30例口服中药(回药风湿合剂).治疗组疗组30例根据辨证分型采用外用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法.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籽药枕循经温按治疗尪痹有效.

    作者:彭莉君;桂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处方点评在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

    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促进合理用药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分析处方不合理因素,选择处方点评后1000张处方,定义为研究组.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未进行点评的处方,共计1000张,定义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处方不合格率、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平均处方金额.结果:研究组处方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平均处方金额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处方点评可以促进医院合理用药,提高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作者:邢成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和分析中药炮制对药物性能功效的影响.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0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0例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25例.甲组患者为例,乙组患者为例.乙组患者通过未炮制中药进行治疗,甲组患者通过炮制中药进行治疗,评价甲乙两组患者的疗效、毒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0%)少于甲组患者(96.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53,P=0.042).乙组患者毒副反应的总发生率(16.0%)高于甲组患者0(0),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78,P=0.037).结论:在患者治疗中,通过炮制可增加中药的疗效,且降低了毒副反应发生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查高刚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失眠40例临床分析与探讨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佐匹克隆,治疗组予口服自拟安神方配合佐匹克隆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安神方配合佐匹克隆治疗失眠较单纯服用佐匹克隆具有显著疗效,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杨少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肺部超声对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究肺部超声对诊断新生儿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选择2016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肺炎诊断的新生儿的100例当做研究对象,全部患儿使用超声检查,对患儿的双侧肺脏的前上、前下、侧上、侧下、后上以及后下6个区域,进行横向和纵向扫查,并将超声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患儿的诊断符合率.结果:肺部超声对新生儿肺炎的诊断,超声诊断肺炎患儿64例,无肺炎患儿36例,其诊断符合率为98.41%.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诊断中,肺部超声检查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为新生儿肺炎诊断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杨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选用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救治的168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钙尔奇D片和联合骨质增生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76.19%,观察组明显更高,统计学存在比较意义(x2=4.5136,P<0.05).结论:骨质增生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相比于传统西药,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君梅;田雯莹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抽选法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入院分娩的产妇6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的产程护理,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加以中医产程护理,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第三产程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的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对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中西医结合产程护理能够有效缩短第一、第二产程,对改善产妇妊娠结局有着积极作用,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刘旭芬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中医护理对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价值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缓解期儿童哮喘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缓解期哮喘儿童,分为:研究组(接受缓解期中医护理)和对照组(不采取护理干预).对比:(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情况.(2)两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结果:(1)两组护理前肺功能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肺功能比较有差异(P<0.05).(2)研究组和对照组小儿护理期间因急性哮喘入院发生率分别为2%、11%,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中医护理用于缓解期哮喘儿童后,可以提高患儿肺功能,减少急性哮喘发作次数.

    作者:肖俊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小儿急性腹泻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联合病毒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06例急性腹泻患儿按入院顺序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53例患儿,均给予甲乙两组患儿常规治疗和病毒唑,甲组患儿加用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和止泻时间、退热时间.结果:甲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98.11%)高于乙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86.79%)(x2=4.867,P=0.027).甲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乙组患儿,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t=10.078,P=0.000).结论:通过喜炎平注射液同病毒唑联合对小儿急性腹泻患儿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有效提高了患儿治疗的有效率,并且明显缩短了患儿的止泻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宫志萍;姜艳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病原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CRP与PCT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CRP和PCT检测,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将患者主要分成细菌感染组(31例)、真菌感染组(12例)以及病毒感染组(17例).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真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CT水平相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性感染组的PCT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组相对于治疗后的PCT水平则无明显的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不同感染类型其CRP和PCT的升降幅度不同,通过对患者血浆CRP和PCT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并且进行动态监测加以观察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好的针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鉴别,同时还能够评估抗感染药物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抗感染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作者:杨安军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对急腹症患者实施全面腹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探究

    目的:对全面腹部超声诊断急腹症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以我院在2011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选择性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检查结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超声检查时间更长(P<0.05)、临床诊断时间更短(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诊断符合率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00% (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检查在急腹症的诊断中有突出价值,可有效缩短临床诊断时间、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推荐使用.

    作者:刘吉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92例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入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孟鲁司特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口服苏黄止咳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48%、76.09%,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苏黄止咳胶囊与孟鲁司特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李瑾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脑动脉瘤夹闭术引流管的围术期优质护理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引流管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6年至2017年间的100例脑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引流管的围术期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科学合理的引流管围手术期优质护理,能明显减少脑动脉瘤夹闭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陈芳元;叶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讨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治疗的临床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参与本实验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共40例,按照双盲法将其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均20例.将西药方法和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方法分别应用于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对比相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果:相比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血粘度更低(P<0.05),该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更好.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活血化痰汤加刺五加注射液滴注治疗,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改善患者的血粘度,对于达到预期临床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继飞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温胃舒颗粒治疗功能性呕吐6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给予温胃舒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复发率.结果:总有效率试验组为93.3%,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组间比较及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复发率为8.3%,对照组为6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胃舒颗粒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呕吐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路士华;王建波;王伟明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探究骨科护理教学中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级本科护理专业学生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75名.将骨科护理作为实验课程,其中对照组学生进行常规教学模式,观察组学生则进行体验式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学习后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两组学生对骨科教学中教学内容紧扣知识点评分差异不大(P>0.05),但观察组学生对护理专业特点明确以及教学内容与临床紧密结合两个方面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对护理角色的认知评分、对患者的角色认知评分、团队合作意识评分以及动手操作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科教学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可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护理工作职业态度的形成,提高学生交流能力和团结写作能力,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作者:杨金凤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5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当做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分甲组、乙组,每组76例.所有患儿均进行常规护理,而甲组患儿加用人性化护理,评价甲乙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以及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甲组患儿护理的总有效率、复发率、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均优于乙组患儿(P<0.05).结论:在新生儿肺炎的护理中,人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确切,患儿体温快速恢复,还降低复发的风险,应推广使用.

    作者:刘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艾灸疗法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配合腹部按摩对功能性肠梗阻病人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8月~2017年2月收治我科的功能性肠梗阻病人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外加艾条温和炙神阙、关元、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每次30分钟,每日3次,并用冬青油搽腹部,每日3~5次,统计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腹胀情况发生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次数、大便次数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灸疗法配合腹部胀气有助于功能性肠梗阻的治疗疗效.

    作者:苏丽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应用养心汤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心汤,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电图ST段压低较治疗前明显减小,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以上指标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养心汤治疗效果确切,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得到有效改善,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曹罗文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