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药房中药饮片鉴别方法探析

孙培叶

关键词:药房, 中药饮片, 鉴别, 质量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药物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药饮片是药物的一种,是中国国粹,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中药饮片的种类非常繁多,来源十分广泛,鉴别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因假冒伪劣中药饮片引发的事故屡见不鲜.所以,加强中药饮片的鉴别是当前药房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探讨药房中药饮片的鉴别方法,希望能够对相关工作有所助益.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外用配合负压引流术(VSD)后游离植皮治疗下肢慢性溃疡30例临床观察

    2013年11月~2015年6月本科采用中药外洗配合VSD负压引流术治疗下肢慢性溃疡30例,待创面肉芽新鲜,达到植皮条件后,采用植皮术,观察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控制感染及促进肉芽生长,达到植皮条件的疗效.

    作者:张涛;扶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与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比较研究

    目的:评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灸组和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两组患者均选取膝关节周围腧穴分别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经皮穴位电刺激组的即时止痛疗效好于温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全部疗程治疗结束后患者临床症状和活动能力改善均有好于温针灸组趋势,但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治疗期间温针灸组1例出现晕针现象,经皮穴位电刺激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总体疗效与温针灸治疗等效,但即时止痛效果更优,不良反应更少,可临床推广.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血管神经性头痛进行针灸与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入选我院2014年7月~2015年6月血管神经性头痛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与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疗法,对照组服用尼莫地平联合放松疗法,两组均治疗4wk,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头痛严重程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头痛发作天数、发作次数、头痛严重程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等临床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发生胃肠道不适、一过性头晕、血压降低等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痛进行针灸与活血祛风通络汤联合治疗,显著缓解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载;陈丽容;许富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耳穴压豆对改善ICU谵妄患者症状的疗效观察

    目的:预防和改善ICU谵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法:对入住ICU并由各种因素引起谵妄的患者,于入住ICU当日3h内、48h和出ICU前2h采用CAM-ICU量表进行谵妄评估.对高风险患者,施以耳穴压豆,取穴:神门、心、肝、皮质下.结果:经过耳穴压豆治疗,患者睡眠质量较好,情绪较稳定,谵妄症状减轻,对治疗护理配合好,患者ICU平均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耳穴压豆治疗,有效改善谵妄症状,缩短谵妄持续时间,明显缩短ICU平均住院日.

    作者:王阿利;宿淑芝;毛荣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清震汤加味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偏头痛采取清震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58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29例)和观察组(n=29例),观察组采取清震汤加味治疗,对照组采取西药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有效率为7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偏头痛采取清震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优于西药,可缓解偏头痛症状,药物安全性高,毒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作者:蒋道基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4年5月登封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氯雷他定片联合布地奈德喷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9%,对照组68.9%.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用药不良反应.结论: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胡少争;董韶昱;景朝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自拟脉通散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脉通散外敷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96例TAO患者分成观察组50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给予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脉通散外敷.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足背动脉及胭动脉的管腔内径、血流量及血流峰值速度,并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管径、血流量、血流峰值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自拟脉通散外敷能有效治疗TAO,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金萌;公鑫;唐乾利;薛东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外敷联合化瘀舒筋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化瘀舒筋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为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提供治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符合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共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中药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外敷联合化瘀舒筋汤治疗.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JOA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结束后,观察组VAS、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化瘀舒筋汤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缓解疼痛,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伯良;余羿淳;黄炜强;江健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金匮肾气丸的临床运用概述

    整理金匮肾气丸近15年临床运用的概况,讨论今后研究的前景和发展方向.

    作者:马晖;富晓旭;刘铭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西药与中药联用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中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78例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9例,行西药与中药联用治疗)和对照组(39例,行西药治疗),分析比较两种方案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的78.95%;不良反应发生率5.26%,低于对照组(23.68%);咽痒缓解时间、肺部体征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及鼻塞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药与中药联用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安全性高.

    作者:唐祖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合谷刺结合催气手法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炎临床观察

    颈肩部肌筋膜炎又称颈肩综合征,是由于颈椎的急慢性损伤、退变或颈肩部的软组织损伤,激压颈脊,产生的以颈后、肩上部为主的痹痛,酸困及功能障碍等为临床表现的病症,常和身体素质、职业、生活习惯、环境有明显关系.近年来智能手机的普及,使本病发病越来越趋于低龄化.笔者运用双针合谷刺催气手法治疗,并与普通针刺平补平泻手法治疗相比,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来源于2013年3月~2015年6月内蒙古乌海市蒙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共60例,按就诊前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9d~20个月.对照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1岁,病程17d~3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江;王俊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谈从圆运动治疗甲减

    通过认识圆运动,从圆运动角度分析甲减的病机“运动失圆,轴坏轮停”,结合临床经验,化裁古方,恢复人体正常的圆运动,达到治疗甲减的目的.

    作者:姜峰;高天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中风后便秘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便秘患者1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予以针刺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中药的治疗方法,6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疗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治愈41例(43.2%),好转35例(36.8%),无效19例(20.0%),总有效76例(80.0%);对照组患者治愈28例(29.47%),好转22例(23.16%),无效45例(47.37%),总有效50例(52.63%).实验组患者的显效时间为(26.1±3.2)d,对照组为(34.7±1.4)d;实验组的有效时间为(22.5±2.3)d,则对照组为(27.4±1.8)d.实验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治疗所需时间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对治疗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使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云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夏治平主任中医师针灸治疗神经性耳聋经验

    神经性耳聋为临床常见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病发病率呈现增长之势,又称感音神经性耳聋,为内耳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减退,甚至听力消失的一种病证,主要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耳部不同程度的渐进性听力减退直至耳聋,发病初中期伴有耳鸣、耳内闷塞感,半数病例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夏治平主任中医师为全国名中医,从医60多年,运用针灸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笔者随师临床多年,收益颇丰,现整理有关治疗经验如下,供同道学习参考.

    作者:马小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感染性休克证属气虚型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加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2d后,两组患者症状、心率、平均动脉压、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临床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时,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较常规西医治疗更能改善组织缺氧及代谢紊乱,从而改善预后.

    作者:吕雪莹;王修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通腑理肺汤结肠透析对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进行结肠透析治疗对并发脓毒症的肺炎患者血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5月~2015年6月治疗的97例肺炎患者进行研究,97例均并发脓毒症,治疗过程中进行结肠透析,透析时采用的药物为具有通腑理肺作用的中药汤剂.结果:痊愈73例,显效18例,好转4例,无效2例;治疗前血LAC水平为(3.87±0.13) mmol/L,治疗2wk后为(1.21 ±0.03)mmol/L,治疗4wk后为(0.42±0.01)mmo1/L.结论:应用中药方剂进行透析可以明显改善病情降低血LAC水平.

    作者:李文俊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干预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本院10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护理时方法分组,对照组50例实施传统饮食护理,观察组57例实施中医分期饮食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分期饮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尽早恢复肢体功能,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葛宝芬;楚晓笋;焦宗乾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对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膀胱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运用针刺疗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住院病历,选择103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采用术后留置导尿,其中48例为对照组,5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后采用针刺疗法助其膀胱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未采用针刺疗法.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术后d14膀胱残余尿量,并评价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预防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中出现手术损盆腔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失常,可借鉴使用本法.

    作者:罗德毅;曹俊岩;刘璇;程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医护理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具体应用——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班的几点启示

    参加全国中医护理骨干培训班使我对中医护理理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中医护理理念包括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和科学的辨证施护,中医护理理念应贯穿护理全过程,指导我们开展临床护理工作,为广大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作者:左玉晶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中医护理及出院后护理的方法及效果展开探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指导,统计并评价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正确呼吸功能锻炼数、正确服药数、控烟戒烟数显著高于对照组,疾病急性发作的次数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展开中医护理和出院后护理,能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促进其学会自我管理,进而实现治疗情况的改善与身体的康复.

    作者:陈梦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