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胃肠病伴抑郁、焦虑状态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张成

关键词:功能性胃肠病, 抑郁, 焦虑, 胃肠道症状, 严重程度, 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经罗马Ⅲ、罗马Ⅳ标准确诊为功能性胃肠病(FGIDs)患者发生抑郁、焦虑的概率及其抑郁、焦虑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分级的线性关系,为临床上进一步采取合理有效的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120例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选出120例健康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观察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均应用Zung式抑郁、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并计算抑郁、焦虑发生率.观察组研究对象中抑郁及焦虑评分大于等于临界值者还应用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测评其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观察组中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三种症状的研究对象其组间抑郁、焦虑的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发生率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的发生率,其分别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郁评分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r=0.46,P<0.05;焦虑评分与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评分的相关系数r=0.64,P<0.05.表明观察组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程度与胃肠道症状分级均呈正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功能性胃肠病患者的抑郁、焦虑发生率较高,且其胃肠道症状严重程度与抑郁、焦虑程度有关.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崔应麟教授运用加味四逆都梁汤辨治偏头痛经验

    总结崔应麟教授运用加味四逆都梁汤治疗偏头痛的临证经验,崔应麟教授认为偏头痛病因虽繁杂多变,但以内伤头痛居多,其病机也不外乎与肝脾两脏的功能失调有关,故多从肝脾论治.治疗上,吾师尊李东垣“和脏腑,通经络,便是治风”的原则,故多以调肝、和脾为首要,兼以化痰、祛瘀、散寒、补虚.组方加味四逆都梁汤化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宋鹏鹏;崔应麟;董天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颗粒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56例单纯性肥胖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的分成两组,每组28例.研究组予以穴位埋线治疗及中药清脂汤口服治疗,对照组予以电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BMI、腰围、臀围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研究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研究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降低患者体质量、BMI及减小患者腰围、臀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穴位埋线配合中药清脂汤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能有效减小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且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作者:周花玲;许倩;刘青林;谢捷;王太蔚;邓玉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四物汤加减治疗浊瘀热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对血尿酸(UA)、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四物汤加减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两组进行疼痛评价;检测两组治疗前、后UA、ESR、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75.00%(3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UA、ESR、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常规西药治疗,四物汤加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明显降低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减轻患者关节疼痛不适症状,消除炎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同时用药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但本组在观察例数上稍显不足,对于该治疗方案疗效评价和实际临床应用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李孟飞;田永志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口服替吉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分析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为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借鉴.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7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为两组,按照随机、单盲的方法入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法,观察组患者则在放疗的基础上同步口服替吉奥治疗,观察统计两组胃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RR为48.57%,DCR为80.00%,治疗后KPS评分为(96.38±11.9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0.00%、40.00%、(69.80±12.49)分,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5.54%,低于观察组的59.92%,但是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口服替吉奥同步三维适形放疗用于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效果显著,患者不良反应可耐受,生活质量也得到改善,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唐华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应用滋葵祛湿方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的价值评估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应用滋葵祛湿方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的价值评估.方法:将2014年5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未病科治疗的60例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片治疗,观察组采用滋葵祛湿方结合耳穴贴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睡眠障碍、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催眠药物、PSQI总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应用滋葵祛湿方结合耳穴贴压治疗的价值显著,能有效提高睡眠质量,祛除病邪,改善脏腑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曾活;郑浪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失眠验案报道

    归脾汤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等功效,为治疗心脾两虚证常用的中医经典方,临床在治疗老年性失眠方面取得较好之疗效.老年人大多因年老体弱,五脏渐虚,气血两亏,阴阳失调.其中心脾气血亏虚,心神失养是老年性失眠的主要病变拟制.老年性失眠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甚或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神经精神相关疾病.笔者在老年医学科跟随郭海英教授侍诊,观察到老师运用归脾汤加减治疗老年人失眠疗效颇佳,今报道案例一则,可窥一斑.本例患者初诊以失眠为主诉,主要表现为睡眠差易醒,醒后难以再寐,伴汗多心悸善惊,性急烦躁,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通过中医的辨证,认为该患者属于心脾两虚证导致失眠,故运用归脾汤进行加减治疗;二诊患者睡眠和其他症状有良好的缓解,但出现胃脘胀满不适感,故原方加石菖蒲、煅龙骨和煅牡蛎;三诊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改善,取得预期疗效,每日睡眠时间达到6~8h.另外,患者的其他症状以及舌苔脉象有所好转.通过对本案的辨证分析以期为老年性失眠之临床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

    作者:WACHIRAPORN PADUNGKIETTIWONG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收治的80例脑梗死疾病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5.157,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501,P< 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疾病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玉娟;孙江;解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自血疗法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自血疗法联合穴位按摩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肺病科收治的102例支气管哮喘病患者,按照2∶1比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予常规对症治疗,干预组(68例)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自血疗法及穴位按摩,观察患者在临床症状及肺功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喘息、咳嗽、咯痰、气促、喉中哮鸣音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干预组治疗后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干预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70.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血疗法联合穴位按摩能有效解除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易操作,可在临床广泛开展.

    作者:韦月兰;黄清霞;冯肖玲;罗连平;莫健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研究进展

    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是临床常见病且预后良好.文章从中医、西医学两个方面总结了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进展,进一步指出中医药疗法或将成为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王艳会;宋桂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二甲双胍联合中药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超声指标性激素及血清促炎因子的影响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患者治疗中补肾活血方联合二甲双胍对超声指标、性激素水平和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7月-2016年6月于我院妇产科就诊的PCOS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炔雌醇环丙孕酮,研究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补肾活血方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指标、性激素水平、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超声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患者超声总有效率为70.73%,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T、LH、FSH等性激素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IGF-1、CRP、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超声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超声总有效率为70.4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1,P=o.02);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二甲双胍联合中药补肾活血方可改善超声指标,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PCOS患者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善性激素水平.

    作者:陈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六经辨证理论与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通过六经辨证,同时运用以方测证之原理,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不同病证、不同心功能分级、不同LVEF值与神经内分泌激活的关系,以及方证对应干预后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以总结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分型规律,进一步探讨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论证规律.方法:将符合慢性心力衰竭六经辨证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240例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Ⅱ~Ⅳ级)分成太阳病证组20例、阳明病证组17例、少阳病证组19例、太阴病证组50例、少阴病证组100例、厥阴病证组34例,每组根据心功能分级(Ⅱ~Ⅳ级)、性别、年龄、病程随机分成基础治疗组、基础+经方治疗组.4周为1个疗程.用药(基础治疗、基础+经方治疗)前后观察测量指标包括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醛固酮(ALD)及脑钠肽(BNP)浓度.从心功能、神经内分泌系统激活变化角度探讨六经辨证与慢性心力衰竭神经内分泌激活的相关性.结果:慢性心力衰竭可见太阳病证、阳明病证、少阳病证、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厥阴病证;其中太阴病证、少阴病证及厥阴病证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证型.依据慢性心力衰竭的六经证型,治疗上选方较为多样性,但以四逆汤、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为主要用方.结论:使用六经辨证内服中药汤剂配合口服西药基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霞;黄仕沛;关影芳;陈国成;李建强;陈丽霞;彭卉婷;王小艳;匡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

    更年期女性在绝经先后出现由于卵巢功能衰竭,体内雌激素减少,使得性激素产生波动造成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引发器官和组织出现变化,造成血压和胆固醇降低、心脏血管缺乏缓冲击力,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致使一系列心理及神经症状出现.患者由于血管运动神经失调导致血管舒张与收缩功能不稳定而出现心律失常.中医药在更年期心律失常的干预治疗上具有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发作频次及再发率,安全性高,副作用小等诸多特有优势.本文试对近五年来中医药治疗更年期心律失常的经验、优势等进行概况综述.

    作者:朱婷婷;赵蒙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葛根汤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袭表证)6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葛根汤治疗风寒袭表证颈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风寒袭表证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葛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55例,好转4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痊愈40例,好转10例,未愈10例,总有效率为83.3%.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葛根汤治疗风寒湿证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喻林;范小春;余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甲状腺功能变化的关系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不同血糖指标的异常与其甲状腺功能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产科接受产检并分娩的89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孕妇在24~28孕周时均直接进行OGTT,结果分类为GDMⅠ级42例,GDM Ⅱ级31例,GDM Ⅲ级16例;另选取于我院产检、分娩且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的50例孕产妇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研究对象外周静脉血并检测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分析不同血糖指标异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甲状腺功能指标的异常情况.结果:GDM Ⅰ级孕妇TSH、FT4、TPOAb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GDM Ⅱ级、Ⅲ级孕妇TSH、TPOA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而FT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Ⅰ级甲状腺疾病总患病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GDM Ⅱ级、Ⅲ级患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DM Ⅱ、Ⅲ级即OGTT血糖异常项目2个及以上的孕产妇甲状腺功能异常患病率明显升高,并且以亚临床甲减发生为常见,临床应重视此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主张早期进行全面的甲状腺功能检测以及时发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保证孕期安全以及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胡永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结果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诊断为周围型肺癌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肺活检技术获取标本,试验组给予支气管镜肺活检联合刷检和灌洗取得标本,将两组标本送至病理学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诊断阳性率及临床表现,记录并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出现阳线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阳性率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支气管镜肺活检结合刷检和灌洗对周围型肺癌诊断结果有积极作用,可增加检查正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思灵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将60例辨证属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进行治疗,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在治疗组中,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在对照组中,治愈2例,显效5例,有效1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采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优于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的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痛经症状严重程度积分比较,两组均治疗后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少腹逐瘀汤联合艾灸或口服西药对痛经均有疗效;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分,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使用少腹逐瘀汤配合艾灸治疗或口服西药治疗均有疗效,但前者的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值得推广.

    作者:刘金凤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中医、西医等角度,了解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理及有效诊治方法,进而对近些年来关于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形成综述,意在阐述中西医在诊断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治疗现状.

    作者:焦鹏洋;韩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每日多次注射和胰岛素泵治疗对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调查每日多次注射(MDI)和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CSII)这两种注射方法对1型糖尿病患儿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采用本院糖尿病登记中心资料翔实的1型糖尿病患者2015年-2017年定期监测的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和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和糖尿病特异性量表PedsQLTM3.2对两种注射方法的37名1型糖尿病患者(多次治疗组24名,胰岛素泵治疗组13名)进行分析.结果:在1型糖尿病的患儿近三年的治疗中,胰岛素泵治疗与胰岛素每日多次注射治疗都没有发生严重低血糖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较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种治疗方法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数值方面逐渐趋向一致.在两种生存质量测量表的测定中胰岛素泵治疗组的患儿总体满意度高于胰岛素多次注射组.结论:CSII组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值方面优于MDI组,需要和持续血糖监测技术结合才能长久保持这种优势,CSII组在生活质量方面优于MDI组.

    作者:陈华琴;谭晓玲;王筱菁;梁素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清脑舒络汤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中风恢复期患者运用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研究组予以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9%,显著高于对照组74.42%(P<0.05);且研究组治疗后的NHISS评分(3.03±1.63)分,FMA评分(63.83±3.31)分,Barthel指数(67.04±10.96)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风恢复期患者运用清脑舒络汤与阿托伐他汀钙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提高患者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林明剑;庞尊钊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除了核心的运动症状外,常合并各种非运动症状,其发病率高,可贯穿于疾病的全程,与帕金森病的预后密切相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近年来,如何有效地治疗非运动症状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西药治疗针对性强,但效果不佳,忽视了个体差异性,而中医药治疗着眼于“人”,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分析,治病求本,疗效巩固持久,与现代医学相比有着独特优势.

    作者:王若男;楚海波 刊期: 2018年第1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