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春;封俊光;严张仁;马文军;胡蓉;熊佳玫
目的 建立风湿骨康胶囊中两种有效成分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Hypersil BOD C18( 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0.3%三乙胺水溶液(磷酸调pH为2.8)-乙腈:(88∶12).流速1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士的宁和马钱子碱进样量分别在0.010 8~0.345 6 μg 和0.009 2~0.292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分别为100.4%和97.7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风湿骨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邹晶;伍庆;乙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优选鼻渊灵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黄芩苷为指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苷含量;用正交实验L9(34)优选鼻渊灵颗粒剂的佳提取工艺.结果 黄芩苷在0.177 2 ~1.772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n=7),平均回收率为99.3 % , RSD =2.26 % (n = 6);优选的提取工艺为:以10倍药材量的水提取3次,1 h/次,醇沉浓度为50%.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 准确、重复性好,优选出的提取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春花;王永泽;李瑞平;刘素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建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观察脑益康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β-APP)裂解途径的影响,探讨脑益康改善AD模型大鼠症状的机制.方法 采用β淀粉样蛋白毒性片段-(β-amyloid protein25-35,Aβ25-35)海马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用电迷宫刺激器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观察大鼠脑组织Aβ40/42表达的变化;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方法 检测大鼠海马β-APP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方法 测定大鼠皮层组织β位点剪切酶(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cleaving enzyme,BACE1)的表达.结果 脑益康能提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抑制AD大鼠脑组织Aβ40/42的生成;下调 AD大鼠海马β-APPmRNA的表达;减少AD大鼠脑皮层内BACE1蛋白的含量.结论 脑益康减少脑内Aβ的沉积可能是通过抑制BACE1从而下调β-APP的表达而实现的.
作者:缪丽莉;周爱玲;朱燕;施海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是以模型思维来构建其理论核心的.这种模型表达为哲学模型、数学模型、模型数学公式推导等.脏、腑、官、窍,都是相对独立的器官或器官群落的演化表达,它们却统一在同一个奇素数演化简式N=2 m+1,揭示出中医几千年来巨大的科学价值,那就是器官演化统一论.
作者:王全年;李秀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推拿导引不论是作为中医治疗的.方法 ,还是作为养生康复的手段,都是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式.在整个中医发展的历史沿革中,推拿导引与中医养生康复都是紧密联系的.文章通过查阅相关的中医文献和古典医籍,并结合自身从事中医养生康复学的教学实践,对推拿导引和中医养生康复学的发展轨迹、学术观点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一定的研究和探讨,发现推拿导引在中医养生康复学的体系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高等中医药院校的专业教学内容和临床实践中都足以显示其作用和地位.其独特的实施手法、对象、疗效及应用原则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为人类的保健养生,疾病的康复医疗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作者:方铁根;于建春;韩景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为了有助于构树属植物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文章对该属植物中已发现的黄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其在开发新药方面奠定基础.
作者:马养民;张志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紫玉盘茎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紫玉盘茎的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结果 鉴定出44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21%. 结论 紫玉盘茎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正十六烷酸(17.21%)、α-桉叶醇(11.68%),与紫玉盘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明显的差异.
作者:卢汝梅;朱小勇;李兵;蔡少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黄色花标本的保鲜液,使黄色花标本长期保存.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筛选黄色花标本保鲜液的配方.结果 使用5号配方的保鲜液保存的黄色菊花标本,花色素的含量高.结论 使用0.24%乙酸,3.0%甘油和0.5%甲醛配制成的黄色花保鲜液,能使黄色花长期保存.
作者:宋德勋;张学愈;吴啟藩;陈智忠;谭怀美;何燕;代建忠;骆诗云;潘年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了测定洋蓟叶中洋蓟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 用水加热回流提取样品,采用Shim-pack CLC-ODS色谱柱(150 mm×6 mm,5 μm),乙腈-2%的醋酸水溶液(13∶87)等度洗脱,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洋蓟素在0.004 9~0.196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2%,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洋蓟叶中洋蓟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海英;杜刚;杨阳;张建胜;李正全;李干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规范茯苓菌种分离、培育.方法 ,制定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方法 在传统产区选择2~3代,体重2.5 kg以上的优质鲜菌种作为种苓,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的分离与培养.结果 制定了茯苓菌种质量标准及检验规程.结论 标准及规程的建立保证了茯苓菌种的质量.
作者:付杰;王克勤;苏玮;方红;邓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风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经抢救后,幸存者中约50%~70%的遗留各种功能障碍.现代医家多沿袭王清任气虚血淤说,援用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导师张发荣教授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在气虚血淤论基础上提出气虚精亏痰淤阻络论,并采用益气填精化痰活血法治疗脑中风后遗症取得显著疗效.本文通过一例病案介绍该法的应用.
作者:刘骏;陈见纺;陈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阐述了中药炮制学教学中重视教学相长、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实验效果的提高等重要教学.方法 ,以达到提高中药炮制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作者:张春凤;杨中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脑力智宝对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模型,连续给药30 d后,进行血液流变学、脑组织丙二醛(MDA)与一氧化氮(NO)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检测,并观察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不完全脑缺血损伤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升高,脑内MDA、NO含量明显升高,SOD活力明显下降,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脑力智宝能显著降低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脑组织内MDA、NO含量,提高SOD活力,并明显改善海马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与血管超微结构的损伤.结论 脑力智宝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轻自由基损伤,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超微结构有关.
作者:江雪华;李锐;周莉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金佛山民间中草药胡豆莲进行了生药学研究,为鉴别胡豆莲提供生药学资料,为该药材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的方法.结果 得出主要性状和显微鉴别的特征.结论 胡豆莲在性状和显微上均有明显的鉴别特征.
作者:张军;舒光明;刘正宇;林茂祥;任明波;申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不同蒸馏时段的赤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探讨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不同蒸馏时段的挥发油馏分,通过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分析鉴定其化学成分.结果 蒸馏初期的赤桉叶油以单萜类化合物为主,随着蒸馏的进行,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逐渐增加.主成分1,8-桉叶油素主要集中在蒸馏的30 min内,其相对百分含量大大高于在总挥发油中的含量.结论 蒸馏时间对赤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影响很大,可以通过控制蒸馏时间提高赤桉叶油的品质.
作者:田玉红;张祥民;陈志燕;蒋宏霖;王维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王不留行中具有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方法 分别在体外培养人微血管内皮细胞(HMEC)和体内鸡胚绒毛尿囊膜(CAM)模型的实验指导下,从王不留行中分离得到两种成分,用化学与光谱分析法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这两种活性成分分别为王不留行环肽A,E.结论 王不留行中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成分是王不留行环肽A,E.
作者:花慧;冯磊;张小平;张莲芬;金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是一类结构复杂新颖的化合物,总结其化学结构特点有利于结构解析.方法 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由寡糖链与长链脂肪酸组成大环,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由于结构变化多样,解析困难大,通过总结文献报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结果 归纳了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内酯环取代位置,当小分子脂肪酸取代在糖链上时端基糖信号的波谱学特征.结论 根据总结的以simonic acid B为母核的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的波谱学特征,可以快速确定此类型树脂糖苷类化合物结构.
作者:尹永芹;孔令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肾性蛋白尿是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的一个主要临床表现和诊断指标,又是肾病恶化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病情缠绵,临床疗效较差.文章指出采用健脾益肾、固摄精微、清热化湿、活血通络、疏风宣肺之法治疗肾性蛋白尿, 可收到良好疗效.
作者:李小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对白花丹参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根据波谱数据分析鉴定结构.结果 从白花丹参根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Ⅰ),隐丹参酮(Ⅱ),丹参酮I (III ),丹参新酮(Ⅳ),柳杉酚 (Ⅴ),丹参醇 A (Ⅵ),β-谷甾醇(Ⅶ),胡萝卜苷 (Ⅷ).结论 化合物Ⅴ~Ⅷ首次从白花丹参中得到.
作者:曹春泉;孙隆儒;娄红祥;季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强精汤治疗男性少弱精不育症临床疗效和对精子质量的影响.方法 60例男性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口服强精汤;对照组30例,口服硫酸锌片和维生素E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36.67%,16.67%;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70.00%.治疗组的临床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精子密度和精子活力提高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更显著(P<0.01).结论 强精汤能明显增加精子密度,提高精子活力,对男性少弱精子致不育症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万春;封俊光;严张仁;马文军;胡蓉;熊佳玫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