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65例

张志谦;郭毅;魏晓玲

关键词:肛隐窝炎, 美沙拉嗪, 中药, 保留灌肠
摘要: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肛隐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76%,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32.0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助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及剖宫产率的影响分析

    目的:总结助产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高龄产妇分娩方式与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8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高龄产妇98例展开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9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总结两种护理方案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产妇自然分娩35例(73.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例(42.8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护理与健康教育联合应用于高龄产妇中,有助于提升其临床自然分娩率,并缩短各产程时间,具有重要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爱萍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滋补肺肾方治疗老年慢性便秘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滋补肺肾方对于老年慢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老年慢性便秘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滋补肺肾方与莫沙比利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的差异.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BSFS)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均升高,便秘患者症状自评量表(PAC-SYM)评分降低,且试验组BSFS评分、PAC-QOL评分比对照组高,PAC-SYM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滋补肺肾方与莫沙必利对患者症状、生活质量均有积极作用,且安全性良好,但滋补肺肾方改善效果更为理想,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朱欢欢;吕国强;欧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经筋刀松解治疗下腰痛的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下腰痛患者应用经筋刀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接受治疗的120例DLSS下腰痛患者选为观察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60)、试验组(n=60).参照组患者给予腰椎牵引与中频理疗,试验组患者在参照组基础上给予经筋刀松解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6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腰痛疗效评定标准(JOA)积分予以统计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为86.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明显降低,JOA积分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JOA积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LSS下腰痛患者应用经筋刀松解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程度.

    作者:温鸿源;龙洁珍;葛敏恩;廖广婧;李力强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评估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选取该时间段内的60例中孕引产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利凡诺羊膜腔注射)和观察组(米非司酮+利凡诺羊膜腔注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并对比分析其时效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即胎盘残留比例为23.3%,低于对照组的50.0%,胎盘残留量和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时效性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对中孕引产的时效性和效果均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唐利爽;由春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疗法在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疗法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疗效.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铜砭刮痧组和对照组,各30例,铜砭刮痧组采用传统医学治疗结合全息经络铜砭刮痧疗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医学治疗,分别治疗5周,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和日本骨伤学会(JOA)下腰痛评分表的改变.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铜砭刮痧组治疗后VAS评分、JOA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传统中医外治法全息经络铜砭刮痧法更好的融入临床,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缓解寒湿痹阻腰痛的疼痛,缩短了患者住院日期,改善患者各项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并且较好的体现了中医外治法疗效.

    作者:杨政坤;郑娟霞;覃禹铭;黄旭辉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纳布啡用于宫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纳布啡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择期静脉全麻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N组):纳布啡0.15mg/kg+丙泊酚1.5~2.0mg/kg;对照组(C组):芬太尼1.5μg/kg+丙泊酚1.5~2.0mg/kg.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以及苏醒即刻(T0)、术后1h(T1)、3h(T2)的宫缩痛VAS评分和不良反应情况(包括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以及补救镇痛药等.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无差异(P>0.05);N组患者T0、T1时点宫缩痛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相应时点(P<0.05),T2时无差异(P>0.05);其他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纳布啡用于妇科宫腔镜手术,能明显减轻术后宫缩痛,适合该类短小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刘红波;周爱国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从肝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浅析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由于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表现为心神失常的功能性疾病,临床发病率高,虽然累及脏器多,笔者认为其发病因于肝,提出从肝论治该病,分为肝郁血虚、心失所养型,肝郁化火、痰火扰心型,肝郁血滞、心脉痹阻型几个证型进行治疗,从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晓霞;刘发云;徐文刚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在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分析.方法:筛选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椎基底动脉经颅多普勒流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颅多普勒检查SV、DV、RI结果,治疗组的作用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34例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1例,总有效33例,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34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27例,总有效率为79.41%.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手段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病情,减轻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宗俊;满建春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65例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肛隐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甲硝唑注射液联合庆大霉素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和75.76%,复发率分别为10.00%和32.00%,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肛隐窝炎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志谦;郭毅;魏晓玲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疏肝活血法治疗肝郁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肝郁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中疏肝活血法的临床疗效.方法:调研2016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收诊的100例肝郁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随机分表法分为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及观察组(给予疏肝活血法治疗),每组50例.观察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理检查的各项数据表现.结果:经疏肝活血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等数据统计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数据统计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炎症、萎缩、异型增生、肠化生等数据统计均明显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采用疏肝活血法治疗肝郁络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控制慢性胃炎疾病的发展及逆转胃组织的萎缩,保护肝脏及患者胃组织,值得临床医师推广.

    作者:庞秀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参苓白术散在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目的:观察在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治疗中采取参苓白术散的成效.方法:本次的72例研究对象选自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接收的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培菲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培菲康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成效为94.44%,相比对照组的77.78%,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χ2=6.852,P<0.05),另外,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都得到显著改善,且观察组(1.44±0.45)明显优于对照组(4.85±1.08),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t=4.228,P<0.05).结论:对腹泻型肠易激惹综合征患者采取培菲康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成效十分明显,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采纳.

    作者:罗铭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名中医屠庆祝应用中药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20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2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予以口服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给予内服健脾益气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对上述两个组的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治疗效果,结果如下所示: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大约是88.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0%,且观察组在改善患者胃部胀满、疼痛、纳差等临床症状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较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气虚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临床治愈率,疗效确切.

    作者:王同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药治疗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临床观察一例

    颜面播散性粟粒样狼疮,是一种少见的以红褐色丘疹、结节为基本损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有自限性,有自愈的倾向.目前本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均未明确.导师张池金认为本病是由于阴虚内热,痰热蕴于肌肤而发,应注重标本兼顾,内清外散,方可见效显著.本文旨在讨论中医辨证论治有效改善此病的病例一例,为大家提供一个思路和方法.

    作者:戴倩倩;张池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药肾毒宁方对慢性肾衰大鼠疗效及肾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中药肾毒宁方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的疗效作用,并探讨其肾保护作用.方法: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20只和手术组100只,手术组行5/6肾切除术.术后2周,手术组随机分为病理模型组、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及西药科素亚对照组,各组大鼠18只.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氯沙坦钾片及相应剂量中药灌胃.治疗2个月后处死大鼠,测定大鼠血肌酐、血尿素氮、血清IL-1β水平以及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肾组织中IV-C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均明显上升(P<0.05),血清IL-1β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SOD明显下调及MDA明显上升(P<0.01),肾组织中IV-C表达亦明显上升(P<0.05),模型组病理损伤程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肾功能明显改善,血肌酐及血尿素氮均呈下降趋势(P<0.05),SOD明显上升及MDA明显下调(P<0.05),血清IL-6水平明显减少(P<0.05),IV-C表达明显下降,且均呈剂量依赖关系;高剂量组与科素亚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病理损伤减轻.结论:中药肾毒宁方能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延缓肾功能损伤,其机理可能与其通过调节炎症介质,抗氧化作用,进而产生抗纤维化作用有关.

    作者:熊荣兵;傅晓骏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研究

    目的:分析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7月6日-2017年7月6日,随机选择其中6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进行宫炎平滴丸治疗,实验组(30例)进行桂苓慢盆汤加味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分别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进行体征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对比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差异对比无意义(P>0.05);患者进行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各项指标较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进行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以及全血黏度高切指标对比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对比差异无意义(P>0.05),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满意度方面,实验组的总满意度(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度(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采取桂苓慢盆汤加味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以有效提升临床疗效,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作者:赵丽明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贴敷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贴敷对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护理效果.方法:将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给药护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内关穴、中脘穴、天枢穴后加用吴茱萸穴位贴敷,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情况及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0~6h、6+~12h、12+~24h、24+~48h四个时间段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也较对照组轻,患者治疗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联合吴茱萸贴敷能有效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赵英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红花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红花注射液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大鼠血清ICAM-1水平的变化,探讨红花注射液对RIRI的保护机制.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RIRI模型组和红花注射液剂量组(150 mg/kg),每天免疫球蛋白给药1次,连续2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中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肌酐(Cr)和尿素氮(BUN)、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等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Cr、BUN、MDA、ICAM-1明显升高,GSH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比较,用药各组大鼠血清Cr、BUN、MDA、ICAM-1明显降低,GSH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红花注射液可能通过减少氧化应激的激活,减少血清ICAM-1水平,从而发挥对RIRI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松;陈萌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血流变学改善情况、VAS和症状疾病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两组VAS、症状积分以及血流变学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联合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VAS评分和血流变学指标水平,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作者:李上民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肌痉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取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于治疗前后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分级情况,并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面肌痉挛强度和频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针刺配合小针刀加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及运用.

    作者:蒋超 刊期: 2018年第31期

  • 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解郁化痰汤与利培酮联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利培酮治疗,实验组进行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的治疗,在治疗4,6,8周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PANS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TESS).结果:组内对比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第4,6,8周时的PANSS评分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对比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的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第4,6,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阳性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73.3%,较实验组患者低(P<0.05);两组患者用药之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解郁化痰汤联合利培酮的方式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要优于单独使用利培酮,而且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拥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参考.

    作者:张先锋 刊期: 2018年第31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