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祖;黎颖;吴钉红;崔艳坚;黄海燕
目的 研究骨碎补盐炙佳工艺.方法 以柚皮苷的含量为指标选择盐用量、浸泡时间、砂烫温度3个因素,用L9(34)正交设计表,采用方差分析法,对骨碎补进行盐炙工艺优选.结果 浸泡时间对骨碎补中柚皮苷含量影响显著,佳炮制工艺为:每20 g药材用30 ml盐水(含4 g盐),浸泡8 h,在190 ℃下砂烫4 min.结论 优选了盐炙骨碎补的佳炮制工艺.
作者:耿妍;赵启苗;贾天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中药鉴定教学效果.方法 结合中药标本,以比类取象为重点讲解方法.结果 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记.结论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游志恒;张艳丽;靖慧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姜黄、莪术、片姜黄、郁金4种药材均为来源于姜科植物的较常用中药,它们在原植物上很多互相关联之处,但亦有所区别.为了便于正确使用.特鉴别如下.
作者:石新文;李丽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优选微波炮制决明子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对微波炮制决明子的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在微波炉中铺叠成0.5 cm,采用中火加热6 min为微波炮制决明子的佳工艺条件.结论 实验为微波炮制决明子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于定荣;杨梓懿;张锦峰;邹建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包合木香、白术(炒)混合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优选佳工艺条件,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为评价指标,并用薄层色谱和紫外光谱法进行物相鉴别.结果 优选出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混合挥发油(8∶1),30℃条件包合3 h.结论 此工艺稳定、可行,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作者:班永生;易敏之;卢建中;陈涟如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黄芩中黄芩苷提取工艺的提取溶剂.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类型提取溶剂和不同浓度溶剂对黄芩中黄芩苷产率的影响.结果 用30%乙醇提取黄芩中黄芩苷产率较高.结论 该研究可以为生产中制定合理的工序时间提供实验依据,对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程齐来;黄志勤;杨韶平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雷公藤片的质量标准,摸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8 nm.结果 雷公藤甲素线性范围为0.047 6~0.476 0 μg,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 为2.1%(n=6).结论 雷公藤片含量测定限度暂定为:每片含雷公藤以雷公藤甲素(C37H22O14)计,不得少于0.01 mg/片.
作者:肖安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唑酮灌肠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唑酮灌肠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 盐酸普鲁卡因在10.48~52.4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n=9)为100.1%(RSD=1.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松;汪承松;聂俊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痛必定注射液是具有良好镇痛效果的中成药,拟通过本实验研究了其镇痛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痛必定注射液对CCI(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痛必定注射液能明显降低CCI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和P物质含量.结论 该实验证实了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大鼠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张昊旻;王中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随访6个月,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心率、血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LVEDD)、(LVESD),心功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绝大多数病人可耐受治疗.
作者:彭波;陈宏琼;刘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以自拟肠安汤治疗;对照组28例以匹维溴铵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肠安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满意.
作者:赵晓敏;杜学荣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骨炎宁颗粒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处方中的大血藤、天花粉、皂角刺、地榆等4种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骨炎宁颗粒中绿原酸的含量.结果 在TLC色谱中均能检出大血藤、天花粉、皂角刺、地榆,骨炎宁颗粒中绿原酸与其它组分良好分离,绿原酸浓度线性范围在0.0025~0.04 μg(r=0.999 9),样品加样回收率为99.60%,RSD=1.07%(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为骨炎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吕翼;陈华庭;卢金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50例,药物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曲鬓;对照组先后用川芎嗪和脑复康注射液静滴.结果 在显效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调节其血浆中β-EP含量上,两组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β-EP含量,使病灶区脑组织得以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丁建江;张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58例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58例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经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结论 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患者存在着血清胃泌素升高,健脾养血颗粒能降低其血清胃泌素水平.
作者:王见宾;佘鸿燕;苏安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重要桥梁,实验教学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弊端,寻求一种适合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院的实验教学弊端和实行的教学改革谈几点想法.
作者:李正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桦褐孔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仪分析.结果 分析出了34种化学成分,并鉴定出其中25种,占总重量95.6%.结论 桦褐孔菌挥发油中主要成分为甾族化合物,其中以桦褐孔菌醇(35.5%)和羊毛甾醇(49.7%)为主.
作者:季峰;郑维发;魏贤勇;宗志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红药油纱制剂治疗闭合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复位后,直接将油纱外敷于损伤部位.加外固定,3~5 d换药1次,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显效122例,占59.2%;有效76例,占36.9%;无效8例,占3.9%.结论 红药油纱治疗闭合性骨折临床疗效好,使用方便,不影响骨折外固定,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吴文兵;王雨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简称IBS),是一种功能性肠病,是一组包括腹部不适伴慢性或反复出现的腹胀、腹痛、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以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近年来笔者临床选以排便次数增多、排稀水样便为主要表现的病人作为本综合方法治疗的对象,采用神阙隔物灸合耳压、针刺综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26例,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素敏;刘作高;李丽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凡腰部一侧或两侧或正中等处发生疼痛均为腰痛.在许多妇科病中常伴有腰痛一症.因此,辨析腰痛与妇科病的性质,成因及其证治在临床上有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桂际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长期毒性实验可能造成对机体的毒性反应.方法 叶下珠有效部位总提取物470,210,90 mg/kg每天口服给药1次;连续给药45,90,180 d及停药后30 d,观察对比格(Beagle)犬生长发育以及血液学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心电图的影响;以及连续给药180 d和停药后30 d对主要脏器体重比、主要脏器病理形态的影响.结果 对生长发育、血液学常规、心电图均无影响.90 mg/kg:连续给药90 d,BUN,TP,Glu升高明显,T-CHO下降;但给药180 d及停药后30 d均恢复正常.210,470 mg/kg:ALT,ALP,Glu均显著升高,TP,Alb,T-CHO显者下降;肝细胞轻度浊肿、空泡变性.但上述毒性改变均于停药后30 d恢复正常.结论 90mg/kg组为安全剂量;210 mg/kg以上剂量为中毒剂量;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作者:温志坚;曹毓;杨亚斯;彭龙玲;杜德极;李秀婵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