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翔
头面部深度烧伤由于其解剖比较特殊,烧伤后渗液、水肿明显,削痂深浅程度难以掌握,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因皮片下积血而致植皮失败.临床上常主张自然脱痂,但烧伤创面进行性损害使皮肤附件减少或破坏,导致创面加深,有明显的瘢痕增生.因此,面部烧伤的治疗不仅为了创面的修复,更要注意功能及容貌的恢复[1].我院于2002年起对107例头面部深二度烧伤创面采用磨削、搔刮、削痂相结合治疗.由于手术技术要求高,护理配合有一定难度.现将手术护理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张云;左海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检测S100 mRNA含量,初步探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诱导条件下向雪旺细胞样细胞分化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分离、培养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经β-ME,ATRA,Forskolin,bFGF,PDGF,HRG体外诱导后,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水平上升,诱导前后水平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定量PCR检测S100 mRNA含量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体外诱导后骨髓基质细胞S100 mRNA表达量增多.
作者:栾文杰;王洁;邵晨昕;丁斐;顾晓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PTEN基因在喉鳞癌L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例正常喉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60例喉鳞癌组织中PTEN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PTEN在LSCC、癌旁喉组织及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95.0%、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SCC组织中PTEN蛋白表达在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癌、无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中表达水平较Ⅲ-Ⅳ期、低分化和有转移、生存率<3年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基因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TEN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与喉鳞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
作者:张振新;邱晓霞;施公胜;达鹏;王志霞;周维镕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胆道术后残余结石行纤维胆道镜取石治疗.结果:220例胆道残石患者,取净结石201例(91.4%).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安全、简便、有效.
作者:何志贤;陆玉华;徐青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我科2004年1月~2006年1月共收治异位妊娠162例,其中异位妊娠破裂并失血性休克35例,经过及时抢救与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抢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秦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肝脏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CE-MRA)对显示肝脏血管解剖变异及发现门腔静脉病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们于2003年11月~2005年9月对57例慢性肝病患者进行了肝脏CE-MRA检查,效果满意.现将注射造影剂的时间掌握和副反应观察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雪飞 刊期: 2006年第04期
在新生儿呼吸功能衰竭时,呼吸机能有效改善通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但操作不当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肺不张、肺气漏、通气不足或通气过度、堵管或脱管、早产儿视网膜病等[1].本组38例新生儿疾病应用呼吸机经过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缪爱梅;茅志娟;杨江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应用超声检查评价糖尿病对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60例住院患者,糖尿病患者80例,对照组80例(排除糖尿病,高脂血症).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颈部动脉检查,分别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计算斑块检出率.结果:糖尿病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分别为70.0%和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与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密切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杭晓瑛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胃电图的特征.方法:对6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儿,行多通道胃电图检查,探讨餐前、餐后胃平滑肌电活动的变化规律及各导联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餐前平均幅值、电节律紊乱、慢波百分比,2导联与其他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指标各导联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1、2导联平均幅值,4导联胃电节律紊乱系数,1导联反应面积、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1、2导联餐后/餐前功率比与其它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导联间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的各项指标餐前与餐后比较,1、2、3、4导联平均幅值、平均频率、反应面积、正常慢波百分比,1、2导联胃电节律紊乱系数、主功率比,4导联主频、慢波频率不稳定系数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导联间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致胃肠功能紊乱和胃动力改变,是导致发病的机制之一.
作者:杨文澜;杭杲;徐孝华;严靖;朱琴;魏福明;朱俊;黄海英 刊期: 2006年第04期
鼻息肉鼻内镜手术引起鼻中隔大穿孔少见,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1典型病例患者女,37岁.因双侧鼻塞伴流涕2年入院,嗅觉减退,无涕中带血.体检:鼻外形正常,双侧鼻腔不通气,双侧总鼻道可见大量半透明赘生物,有粘涕,鼻中隔无偏曲,无穿孔.鼻窦冠状位CT示双侧鼻息肉,前中组鼻窦炎.
作者:顾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建立血清甘氨酰脯氨酸二肽氨基肽酶(GPDA)糖链异质性的检测法.方法:利用伴刀豆素A(ConA)与等量血清孵育法测定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结果:正常人血清中ConA非结合型GPDA为12.1~42.1U/L,原发性肝癌时明显升高.结论:本法简便,灵敏度高,有助于肝癌的早期诊断.
作者:魏群;黄介飞;张弘;倪润洲;江枫;肖明兵;李峰;茅美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胰岛素泵长期强化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胰岛素泵对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长期的持续胰岛素皮下输注(CSⅡ)强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血糖、糖化血红蛋白(GH-bA1c)及餐后1小时C肽水平.结果:治疗后的空腹及餐后血糖达到良好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理想控制血糖,有利于胰岛β细胞功能的恢复,部分患者能够获得较长时间的血糖控制,并有利于并发症的防治.
作者:顾志峰;崔世维;朱晓晖;王粹芳;印彤;朱静仪;秦文浩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国产全覆膜自膨式食管内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的效果.方法:在X线监视下,对食管癌及肺癌并纵隔转移患者置入全覆膜食管内支架.置入前后行食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100%.除2例肺癌并纵隔广泛转移及1例贲门癌患者外,其余65例患者术后均能进半流质或正常饮食.1例置入后发生移位,其余支架位置均正常,造影显示通畅良好.术后患者生存时间4~23月,16例术后5~7月支架上口出现再狭窄,行球囊扩张术后,再度恢复1级进食.结论:国产全覆膜食管内支架治疗食管恶性狭窄安全可靠,无严重并发症.
作者:陈光胜;刘月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肝移植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讨论肝移植相关方法.结果:22例肝移植患者除1例晚期肝癌于术后15个月死于肝外转移外,其余患者均健康存活.结论:肝移植是终末期肝病有效的治疗手段,严格掌握适应证、重视和规范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远期存活率的关键.
作者:蔡卫华;吴建军;胡进勇;王卫兵;卢潮德;蔡邢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早期精神异常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22例肝移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移植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总结防治经验.结果:5例患者(22.7%)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均得到治愈.结论: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精神异常的原因有精神因素、内环境紊乱、免疫抑制药物副作用、糖皮质激素兴奋作用、术后感染、环境因素等.加强心理护理,消除致病因素;按精神病学进行治疗,可以控制精神症状.
作者:葛志华;韩旭东;徐建如;宋建华;李刚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南通市2005年麻疹暴发流行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6月收治的430例麻疹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30例患者中,男235例,女195例,分别占54.65%和45.35%.发病年龄:儿童138例(32.09%),成人292例(67.91%);临床表现:有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结膜炎、早期出现麻疹粘膜斑、在病程的3~5天出现典型的皮疹等麻疹症状;出现并发症369例(85.81%),包括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喉炎、肝炎、脑炎.经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及免疫治疗后均痊愈.结论:麻疹的发病年龄后移,以成人为主,其临床表现典型、并发症多、预后较好,免疫调节治疗能缩短病程、减缓病情.疫苗的补种能预防麻疹的流行.
作者:徐建中;孙伟;张沛枫;朱浩然;赵云;凌勇武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效果和经颅多普勒(TCD)的改变.方法:对68例VB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再每日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静滴,疗程为10天.观察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的变化和3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CD变化及防止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VBI的综合治疗中,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高志伟;施建生;陈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新生儿易发生窒息,窒息对机体的损害是多脏器的,常合并心肌损害.本文对41例窒息新生儿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进行检测,以探讨其意义.
作者:张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侵入人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丙类传染性疾病,可引起持续高热、皮肤溃疡或焦痂、浅表淋巴结增大、皮疹、肝脾肿大等症状,部分病例可以引起心、肺等多系统损害,临床表现多样易造成误诊.现对本院及太和镇人民医院2000~2005年收治的23例恙虫病合并肺炎、心肌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贺明;杨建民;郑喜文 刊期: 2006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急性左心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支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血气分析,以呼吸频率、心率、血氧饱和度及临床征象为指标,与单纯常规治疗进行比较.结果: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呼吸频率减慢,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血气指标明显改善,与单纯常规治疗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提高.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是抢救急性左心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朱湘芸 刊期: 200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