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IGF-Ⅱ基因P3启动子区域DNA多态性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孙长江;罗速;王淑平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 多态性(Polymorphism)
摘要: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正常人、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P3启动子区域DNA多态性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利用BstEⅡ酶消化正常成人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肝组织DNA.IGF-ⅡP3启动子的基因突变在正常成人组(3.33%)、乙型肝炎组(6.67%)、肝硬化组(13.3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0).原发性肝癌组(63.3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本研究显示IGF-ⅡP3启动子区域BstEⅡ消化位点异常与原发性肝癌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也验证了肝硬化可能不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状态.
交通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4种血液病中D-二聚体检测的意义

    D-二聚体(D-dimer,D-D)是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一个特异指标,作者检测44例血液病患者和22例正常人D-D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意义.

    作者:顾生贵;陈亚宝;叶勇;张庆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对44例急性白血病分型的探讨

    急性白血病(AL)的分型与其预后及治疗很有关系,我院自1989~2000年收治AL 44例,根据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分类法(1),以光学显微镜下形态学为基础,结合细胞化学染色进行分型(2).细胞化学染色包括过氧化酶(POX)、糖原反应(PAS)、非特异性脂酶(NAE),部分病例还做氟化钠抑制试验.现报道如下.

    作者:安娜;杜力戈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防治产后出血的观察

    目的:探讨口服米索前列醇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口服米索前列醇组,口服米索前列醇加催产素肌注组,单用催产素肌注组,三组各130例,观察第三产程出血量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结果:认为口服药物加催产素肌注组,产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单纯口服米索前列醇组及单纯肌注催产素组,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配伍催产素用于防治产后出血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巫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全身多发性神经纤维瘤病1例

    患者,男,73岁,因意识不清2小时入院.查体:全身皮肤黏膜无感染,头面、躯干、四肢均可见大小不等,大如鸡蛋,小如芝麻绿豆,质地较软、固定、带蒂、能推动的珠样结节遍及全身.锁骨上浅在淋巴结未触及,两侧瞳孔等大等圆约0.15cm,对光反射存在,两侧鼻唇相等,伸舌不合作,颈软,两肺可闻及湿性啰音.心界无扩大,心音有力,节律齐,心率72次/分,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四肢肌力检查不合作,深浅感觉检查不合作,共济运动检查不合作,克氏征(-),病理征(-).

    作者:上官贻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口港职工高血压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海口港职工高血压的患病状况及影响高血压的因素.方法:采用健康普查法,对18~60岁2297名职工进行健康检查,将其中的高血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97名职工患高血压198人,高血压检出率8.62%.结论:高血压检出率随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男职工检出率高于女职工,并与肥胖、高脂血症等有明显的关系.

    作者:詹玉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妊高征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妊高征剖官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对110例妊高征患者随机分为镇痛泵组(6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两组术后的症状和体征;降压药的应用情况;伤口疼痛、睡眠情况及药物的副反应.结果:术后6~48小时镇痛泵组几乎没有疼痛感,其血压及使用降压药的人数均明显低(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妊高征剖宫产术后使用镇痛泵能持续镇痛,有利于降低血压,减少降压药的使用.

    作者:陈萍;葛严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ETRX椎间盘镜微创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探讨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TRX)髓核摘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适应证、禁忌证及并发症.方法:用该手术系统经后路椎板间隙入路行病变部位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粘连松解,神经根管扩大,以及肥厚黄韧带切除,侧隐窝狭窄扩大,局限性椎管狭窄的扩大,冰盐水,透明质酸钠局部应用等方法.结果:本组54例,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优42例(77.8%),良9例(16.7%),可2例(3.7%),差1例,优良率94.5%,术后无椎间隙炎及切口感染,无腰肌血肿及腹腔血管损伤,无神经根损伤,无复发.术后神经根性症状未缓解1例,因神经根与后纵韧带粘连分离困难转为开放手术2例,硬脊膜囊裂2例,1例因硬膜破裂而致伤口愈合不良,再次缝合愈合良好.结论:经后路椎间隙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充分、髓核摘除较彻底,并可扩大侧隐窝及神经根管,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椎管内干扰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理想的治疗途径.

    作者:邢学红;赵良虎;张力;熊德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健康教育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护理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由护士针对病人或健康人群所开展的具有护理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1),是一种解决病人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2),也是实现整体护理的重要措施,目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我院在整体护理实践中,始终把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疗护理知识、指导促进疾病康复和预防疾病作为护士的重要职责.但是,在开展此项工作中存在诸多影响健康教育质量的因素,现剖析如下.

    作者:王伟亚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针刀治疗屈指肌腱鞘炎43例体会

    近年来,作者采用针刀法配合封闭法治疗屈指肌腱鞘炎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屈指肌腱鞘炎83例,男38例,女45例,年龄16~58岁,平均39岁.病史1周~5年.其中病史1月以内33例,男15例,女18例.年龄21~45岁,平均37.6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男20例,女23例.年龄16~58岁,平均38.3岁.采用针刀配合封闭治疗.对照组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17~57岁,平均37.8岁.给予封闭治疗.

    作者:王拥祠;李汉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术中护理

    随着放射介入学的发展,肝癌的介入治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其损伤小,痛苦少,它使肿瘤缩小而获得手术机会,对失去手术机会或中晚期肝癌患者可延缓肿瘤生长,提高生活质量.术中加强医护配合,密切观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取得满意疗效的有效途径.现将介入治疗术中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赵玉红;毛露霞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IGF-Ⅱ基因P3启动子区域DNA多态性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研究

    应用PCR-RFLP方法研究正常人、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患者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P3启动子区域DNA多态性改变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利用BstEⅡ酶消化正常成人组、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肝组织DNA.IGF-ⅡP3启动子的基因突变在正常成人组(3.33%)、乙型肝炎组(6.67%)、肝硬化组(13.33%)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10).原发性肝癌组(63.3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成人组、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5).本研究显示IGF-ⅡP3启动子区域BstEⅡ消化位点异常与原发性肝癌有高度的相关性.同时也验证了肝硬化可能不是原发性肝癌的癌前状态.

    作者:孙长江;罗速;王淑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手术室护士长如何维护护士的身心健康

    手术室护理工作不仅存在生物、物理、化学等各种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还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时间长、无规律、责任重、技术要求高等特性.给护士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直接影响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物周期低潮时极易发生差错,护士长更应该把促进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提高到一个高度来认识,从而保证管理目标的实现.

    作者:朱黎筠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肝癌行介入化疗加栓塞疗法的观察与护理

    肝癌经皮穿刺行股动脉介入化疗+栓塞疗法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近年,我们对30例肝癌患者进行介入化疗加栓塞治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顾菊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晕厥患者106例动态心电图分析

    将106例晕厥患者动态心电图与同期普通心电图进行比较.结果:对窦性心动过速,各种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的检出率与普通心电图差异不大,而对窦性静止,快-慢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动态心电图明显优于普通心电图(P<0.01).为诊断心源性晕厥提供依据.

    作者:何学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简易二次膜式分离方法及临床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血浆置换的新方法.方法:用简易二次膜式分离(SDFPP)的方法,报道了SDFPP在SLE、肾移植超急排异预防等的临床应用结果.结果:SDFPP具有国外同类二次膜式分离的优点,但不需价格昂贵的二次膜式分离机.结论:SDFPP是一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可以在全国血液净化单位推广的血浆置换方法.

    作者:张英姿;张国兆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在高尔基体上通过合成β-1,4糖苷键进行重要的蛋白质糖链修饰作用.同时β-1,4-半乳糖基转移酶Ⅰ在细胞膜上,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迁移、粘附等信号识别.随着许多编码蛋白具有β-1,4-GalT活性的新基因被克隆出来,有关它们的结构、底物、功能等成为研究热点.

    作者:沈爱国;丁斐;顾晓松;顾建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查骨密度3100例分析

    使用定量超声骨密度仪测查门诊患者3100例,结果表明骨质疏松发生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明显受绝经影响,也与其生活习惯、参加体育活动情况、保健意识强弱有关.低骨量者明显高于骨质疏松者,其防治意义重大.

    作者:刘伯亮;潘万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胆道探查阴性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GP)胆道探查阴性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46例AGP胆道探查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胆总管轻度以上扩张与扩张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扩张与不扩张比较、轻度扩张与不扩张比较及黄疸有否均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根据胆总管轻度扩张及黄疸而行胆道探查的阴性率高.

    作者:章小平;高泉根;蔡茂庆;邱建平;谢峰;金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经右胸食管中上段癌根治术的445例报告

    目的:研讨食管中上段癌根治术的右胸进路的利弊.方法:回顾性总结以右胸三切口根治食管中上段癌445例(上段癌126例,中段癌319例).食管病灶均在直视下切除,彻底清扫胸、腹、颈三野异常淋巴结,游离的胃经前纵隔于左颈部与食管吻合.结果:本组临床治愈435例(99.33%),吻合口瘘17例(3.8%),吻合口狭窄15例(3.31%),死亡3例(0.67%).结论:本术式具有在完全直视下彻底切除病灶,清扫胸、腹、颈三野异常淋巴结,避免胸内大血管损伤,对呼吸系统干扰小,手术时间短,吻合口瘘易治愈等优点.

    作者:陆为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淡医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和管理

    麻醉性镇痛药主要用于急性外伤及晚期癌症等患者,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备用药物(3).对这类患者如何管理及正确使用麻醉药品,防止流入社会造成严重危害性,近年来我院加强防范,采取以下有力措施,对用好、管好麻醉药品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海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交通医学杂志

交通医学杂志

主管: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南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