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参通络饮联合针灸疗法干预缺血性中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王蕊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 三参通络饮, 针灸疗法, 神经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三参通络饮联合针灸疗法干预缺血性中风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三参通络饮联合针灸疗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化的能力量表(ADL)评分、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结果:加用三参通络饮联合针灸疗法的治疗组各项量表评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对缺血性中风早期患者进行三参通络饮联合针灸疗法干预,更利于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周福生名老中医辨证论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整理总结全国名老中医周福生教授在溃疡性结肠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组方用药方面的经验.

    作者:马普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患者的远期疗效.方法:以2013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入选病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予西医治疗;实验组2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通窍利水醒脑组方和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评估两组远期生存质量.结果:实验组中医症候疗效(92.0%)和远期生活质量优良率(84.0%)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医症候疗效(76.0%)和远期生活质量优良率(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利水醒脑组方联合高压氧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减轻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对改善患者远期疗效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桥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研究越鞠丸改良配方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临床效果

    目的:分析探讨越鞠丸改良配方在乳腺癌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25例,术后化疗)和试验组(25例,化疗的同时采用越鞠丸改良配方),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胃肠道不良反应(0度+1度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胃肠道不良反应(0度+1度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越鞠丸改良配方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蒲艳;邹庆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胃泌素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胃泌素-17(G-17)和内皮素(E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CAG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血清EGF、G-17、ET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治疗后观察组EGF(3.45±0.11)ng/ml、ET(43.24±1.05)ng/L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其G-17水平为(11.59±1.17)pg/ml,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57%、5.71%,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脾和胃解毒通络方可有效改善CAG患者血清EGF、G-17、ET水平,不良反应轻,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捷;叶文平;刘云雅;邓小东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贾六金教授临证巧用六妙散经验总结

    贾六金教授临床应用自拟六妙散有独到的经验,尤其在治疗湿疹、泌尿系感染、痤疮等疾病方面独树一帜.本文旨在通过对贾老临床使用六妙散的经验总结达到对笔者以及他人临证运用六妙散的启发.

    作者:杨富友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产后乳房全面护理对预防乳腺炎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乳头凹陷的产妇分成两组,分别对产妇的乳房进行护理措施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的护理措施,再对两种护理方法预防乳腺炎和乳头破裂情况的效果进行对比和探讨.结果:观察组乳腺炎发生率为4%(2/50),护理满意度为96%(48/50);对照组乳腺炎发生率为22%(11/50),护理满意度为80%(40/50),观察组患者乳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后乳房的全面护理预防乳腺炎效果显著.结论:产后乳房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地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减少乳头破裂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非常值得临床医护人员借鉴和使用.

    作者:刘雅丽;张家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韩雪教授浅谈小儿肺炎喘嗽治疗法则体会

    本文简述韩雪教授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临床经验,且附医案一例,以期为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赵丽娜;韩雪;葛国岚;刘志勇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老年痴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对其MMSE评分、ALD评分的影响

    目的:探究老年痴呆患者采用中医辨证疗法治疗对其MMSE评分、ALD评分的影响.方法:筛选2015年3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痴呆病患者120例,展开随机分组,60例行常规疗法,作为本次研究参照组;60例给予中医辨证疗法治疗,作为试验组.对两组MMSE评分、ALD评分等指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经治疗,两组总有效率、MMSE评分、ALD评分等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57/60),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1.67%(49/60),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老年痴呆患者具有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以提高自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利成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参附强心丸联合西药对慢性心衰患者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参附强心丸联合西药治疗对慢性心衰患者氧化应激损伤及血管内皮功能、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6例慢性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强心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并观察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SOD为(78.4±10.3)U/ml,MDA为(4.15±0.24)mol/ml,NO为(66.3±2.6)μmol/L,ET-1为(52.7±5.3)ng/L,炎性指标IL-6为(66.75±8.85)ng/L,TNF-α 为(21.25±4.57)ng/L;观察组SOD为(82.3±9.4)U/ml,MDA为(3.28±0.26)mol/ml,ET-1为(43.4±4.7)ng/L,NO为(75.5±2.8)μmol/L,炎性指标IL-6为(60.63±9.47)ng/L,TNF-α 为(17.52±4.39)ng/L;两组SOD、ET-1及炎性因子IL-6、TNF-α 较治疗前显著下降,MDA、N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参附强心丸联合西药可显著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且安全性高,临床可予以考虑.

    作者:陈洪江;李志丹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鹿瓜多肽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恢复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5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鹿瓜多肽注射液12mg静脉滴注,两组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的变化、Oswestry功能障碍恢复情况,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1)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逐渐下降(P<0.05,P<0.01);从各时间点看,除治疗前两组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外,治疗后在不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1).(2)两组患者ODI评分治疗前高,治疗后7d略有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ODI评分均于治疗后1个月开始显著下降,治疗后3个月低.从各时间点看,两组间治疗前及治疗后7d 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及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组痊愈率为60.00%,优于对照组的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对腰椎间盘突出术后患者疼痛及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良好,而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李结嫦;邓宁;温瑞灿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探讨中医四位一体疗法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观察中医四位一体疗法在中风急性脑梗塞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6年1-6月期间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资料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平行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中医四位一体疗法,对比两组的疗效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四位一体疗法在急性脑梗塞治疗中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作者:谭明福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钢丝环扎联合加长PFNA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

    目的:探讨经皮钢丝环扎联合加长PFNA治疗粗隆下骨折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4年3月治疗的21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先采用小切口C形钢丝导引器导引,使用钢丝环扎维持骨折对位,再使用加长PFNA固定,术后X线评估骨折对位对线情况,术后并发症,患肢功能恢复情况,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尤其是骨折延迟愈合和骨不连病例.结果:本组术后X线片显示21例骨折端获得良好复位.术后所有患者获得10~25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未发现骨折不愈合和延迟愈合病例,未发现感染病例,末次随访按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优16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1%.结论:钢丝环扎操作安全、简单,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不影响骨折愈合,是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良好方法.

    作者:王瑞雄;陈夏平;吴天然;叶志强;敖庆芳;吴成专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结论:加味星蒌承气汤治疗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作者:王晓林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全血黏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肺功能FEV1、FEV1/FVC%等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药治疗血瘀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效果更为理想,且明显改善了患者全血黏度和肺功能指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宋宏雷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辨治体会

    本文结合医案1例总结中医辨证论治恶性胸腔积液的治法治则,为临床相关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雯燕;宋国平;张成强;赵振新;周生潮;王文静;高英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基于升降圆运动理论的固阴煎方义及应用浅析

    升降圆运动学理论作为祖国医学独有的理论,在中医治疗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中医升降圆运动学角度对《景岳全书》固阴煎组方的意义进行新一层面的阐释,并对其古今应用进行阐述说明,旨在扩大固阴煎的现代应用范围,并为临床遣方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李孟佳;郭明凯;任美玲;高琪琪;白健;周正;田春雨;赵舒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中风后遗症9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脑中风后遗症患者采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3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8例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根据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49例,联合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治疗)和对照组(49例,仅仅采用常规的康复训练治疗),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生活能力评分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评分、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3.5%,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相对于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ADL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改善幅度相对于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针灸和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脑中风后遗症患者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也可有效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勇;傅研生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化痰通腑法治疗中风病急性期的相关探讨

    中风病是临床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急性期易发变证,病情凶险.近年来,化痰通腑法治疗本病急性期的痰热腑实证有确切疗效,能够有效降低中风病急性期的死亡率、致残率.本文目的在于讨论化痰通腑法在中风病急性期的运用.

    作者:宋颖民;郭甜甜;王冰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医治疗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疗效探讨

    目的:探究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2例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并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治疗前后BMI指数、卵巢体积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5.65%,比对照组患者的82.61%高(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BMI指数与卵巢体积均有一定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肝经郁热型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采用中医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李萍 刊期: 2017年第28期

  • 中医药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阿尔茨海默病是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不完全明确.目前,西医治疗尚无特效药物,而民族瑰宝中医药在其治疗上有独特优势,我国中药资源丰富,毒副作用小,发展潜力巨大.本文对近些年来中医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春花;高爱社 刊期: 2017年第28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