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淑林;徐春泉;丁明华;傅晓琰
脑蛛网膜囊肿是由蛛网膜围成的囊性腔隙,发病率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本院近三年共施行囊肿腹腔分流术治疗蛛网膜囊肿19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施卫东;刘道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往往来势凶险,为内科急症之一.由于肺部基础疾病的表现较为突出,往往掩盖气胸的症状和体征,给临床诊治带来一定困难.本院自1995年以来共收治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23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翟云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严重胸部创伤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严重胸部创伤的治疗过程,采用西门子900C型呼吸机,压力支持通气(PSV)+PEEP.结果:20例经压力支持通气治疗均痊愈,无1例死亡.结论:压力支持通气(PSV)对治疗创伤后ARDS非常有效.
作者:刘军;王宝仁;高春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尿毒症性肺水肿是尿毒症的严重并发症,也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常见的致死原因,现将我院近年来住院治疗的尿毒症性肺水肿30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王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惊厥是婴幼儿的常见急症,虽然大多预后良好,但有颅内、外严重疾患所致,病死率较高,且易造成不可逆脑损伤,而其预后则取决于早期诊断及治疗,现将我科1995~2000年收治267例婴幼儿惊厥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华亚军;张玉如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结肠恶性肿瘤是引起结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见于老年患者.我科自1995~2000年共收治结肠恶性肿瘤并发肠梗阻25例,全部病例均手术证实,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孙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院1990~2000年共行胃镜检查12000例,检出胃癌587例,其中早期胃癌44例,占7.5%;44例均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为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治水平,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刘裕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交通创伤研究是交通医学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和相关医学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企盼<交通医学>能办成真正研究交通医学的杂志.
作者:高进东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又称特发性黄疸,是一种妊娠期出现的瘙痒和黄疸为特征的并发症.近年来日趋受到产科医师的重视.本文总结我院近3年收治的ICP 65例,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邢卫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上腹部手术后的疼痛、手术的刺激及麻醉药的残余作用均可导致肺功能下降.我们采用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有效地减轻了上腹部术后肺功能的抑制,且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曲马多并不影响肠蠕动的恢复.
作者:陈兆敏;李芹;胡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脉冲振荡法(IOS)的测定指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功能测试的临床意义.方法:用IOS法分别测定120名COPD患者,60名健康人的各项指标,同时测定常规肺功能,对IOS主要结果作t试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COPD组的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周围气道阻力、共振频率和呼吸总阻抗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共振频率诊断COPD敏感性高达93%.结论:IOS在判断COPD患者气道阻塞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倪松石;吕学东;冯健;贲素琴;朱爱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回顾分析创伤危重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421例创伤危重病人在急诊室抢救维持生命,初步明确诊断,尽早住院救治.结果:治愈259例,死亡101例,以车祸致脑外伤死亡多.结论:车祸为外科危重急诊的主要致伤原因,急诊医生应争分夺秒、高度负责,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明确诊断,是抢救生命,改善预后的必要条件.
作者:王永兵;陈年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对48例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放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3组:①术前腔内全量放疗组10例.放疗F点剂量为50Gy±10%,A点剂量为45Gy±10%;②术前非全量放疗组6例.放疗A点及F点剂量均<1/2腔内全量放疗组;③单纯放疗组32例.结果:3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依次为:Ⅰ期:95.5%、83.2%、61.4%;Ⅱ期:90.2%、50.3%、60.3%.术前腔内全量放疗组5年生存率明显为高(P<0.05).结论:对Ⅰ、Ⅱ期子宫内膜癌术前行全量腔内放疗可提高疗效.
作者:吴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病因、诊断注意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30例患者均作鼻窦CT扫描,行上颌窦根治术,8例同时行筛窦开放术,9例同期行鼻中隔纠正术,部分术后用抗真菌药物冲洗上颌窦.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鼻窦CT扫描诊断率明显高于鼻窦X线平片,病理见真菌菌丝.随访6个月~10年无复发.结论:鼻窦不畅为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病因,诊断中应与慢性上颌窦炎、上颌窦恶性肿瘤区别,CT为重要诊断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孔旭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酶重复扩增(TRAP)-微孔板杂交法,对140例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组织进行端粒酶检测,按切缘距癌灶距离≥5cm和<5cm分两组,术后随访3年以上.结果:切缘距癌灶<5cm组25例中11例(44.00%)端粒酶活性阳性,切缘距癌灶≥5cm组共115例中6例(5.22%)阳性,差异有显著性(P<0.05);切缘端粒酶阳性组病例3年生存率与切缘阴性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食管癌切除标本切缘端粒酶活性检测对食管癌手术范围有一定的指导价值,且可成为判断其预后的指标之一.
作者:史加海;刘俊华;王晓谭;王惠民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联合化疗在晚期乳腺癌的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我科自1995~1998年应用HD-EPI、CTX、5-FU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23例,获得了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就治疗中的毒副反应的处理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潘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Fc)时脑电图(EEG)阳性改变与以后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对240例患儿Fc后进行EEG检查.结果:异常脑电图68例.其中轻度异常26例,中、高度异常33例,两侧同步痫性放电7例,局部痫灶2例.结论:EEG多次异常,Fc可移行为癫痫.
作者:张国英;曹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症的防治.方法:采用Gruenlzig方法.结果:48例AMI的PTCA病人中,9例发生中重度冠状动脉内膜撕裂、夹层,2例发生冠状动脉痉挛,3例发生冠状动脉闭塞,34例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RA),3例放弃PTCA,1例死亡.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工作,术者的操作技能,熟悉冠状动脉的解剖特点和严密的监护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
作者:胡可明;张义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腰椎滑脱症临床并非罕见,目前,多数学者主张复位内固定及融合,特别是后路经椎弓根螺钉技术复位内固定,椎板切除,横突间植骨或椎间植骨,解除椎管及椎间孔的狭窄,恢复神经功能.我院自1998年以来,采用椎板减压,BAK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治疗15例腰椎滑脱患者,早期临床随诊显示复位满意,植骨愈合,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鹏;朱国兴;钱明权 刊期: 200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熊去氧胆酸(UDVA)对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病人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用熊去氧胆酸治疗,对照组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为一个月.结果:UDCA具有促进黄疸消退,降低谷丙转氨酶(ALT),改善肝功能的作用,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UDVA可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重度淤胆.
作者:华军;姜海涛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