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赵淳教授经验方加减荆防败毒散治疗感冒经验

张振宇;普勇斌;赵淳;叶勇;吴英

关键词:加减荆防败毒散, 感冒, 赵淳, 学术经验
摘要:本文反映出赵淳教授针对体虚感冒遵循“辨证论治”原则,以其经验方加减荆防败毒散解表兼顾扶正治疗感冒的思路、论治方法及临证经验.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贝尔面瘫临床诊疗及展望

    目的:综述贝尔面瘫的诊断与治疗的研究进展.方法:对2004年1月-2014年10月间关于贝尔面瘫诊疗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联合运用多种诊断手段诊断贝尔面瘫可提高诊断正确率,且疗效优于单一方法.临床多采用激素联合阿昔洛韦、针灸、中药、理疗、面肌功能训练等手段治疗贝尔面瘫.结论:多种诊疗手段联合运用可提高对贝尔面瘫诊断的正确率.联合多种治疗方法的疗效优于应用单一方法治疗的疗效.但有些治疗手段相关文献数量较少,缺少系统评价的文献和高质量文献的支持,仍有待研究.

    作者:安育松;徐兴志;杨礼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对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头穴丛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肢体运动功能评定量表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头穴丛刺与康复训练联合治疗能够提高脑梗死(恢复期)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汤东;孙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坐浴对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高位后铁蹄形肛瘘切开挂线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在鞍麻下行高位后铁蹄形肛瘘切开挂线术.术后常规予以抗感染3~5d.对照组采用高锰酸钾熏洗坐浴,并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治疗组采用中药坐浴方熏蒸坐浴,并用生肌玉红膏纱条换药.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在术后疼痛、水肿、术后创面面积、创面纵径方面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药熏洗坐浴能够减轻肛瘘术后疼痛,改善创面水肿,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时间,疗效确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作者:潘贺;孙兴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肛裂手术治疗方法进展

    综述肛裂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本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内治法、外治法及手术方法,着重研究手术治疗方法.肛裂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临床上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在原有手术基础上进行创新,尽量减少手术带来的并发症.

    作者:申旭龙;唐学贵;任敏;冯智;闫骁春;田春燕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银杏达莫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8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联合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降颅压、营养脑神经、抗血小板聚集、降脂,并根据患者伴发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情况给予控制血压、降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静脉输注,两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基本痊愈33例,显著进步29例,进步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61%.对照组基本痊愈29例,显著进步25例,进步1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为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和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应用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提高临床疗效,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自拟健脾止泻丸治疗慢性肠炎60例

    目的:探讨自拟健脾止泻丸治疗脾胃虚弱为主的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诺氟沙星胶囊,次碳酸铋片,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健脾止泻丸.1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数据,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治愈率为23.3%,总有效率为70.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自拟健脾止泻丸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肠炎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按揉和热药热敷治愈风湿性膝关节炎一例

    目的:观察按揉膝眼和热药热敷膝关节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取其足阳明胃经上的膝眼穴,采用按揉膝眼穴配合高度酒燃烧加温生姜、艾叶热敷的方法.结果:经过4h的按揉和配合热药热敷双膝关节,双膝关节凉寒痛消失.结论:按揉和热药热敷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及推广的意义.

    作者:陈怡;刘世全;龚华锋;李继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骶尾部褥疮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骶尾部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骶尾部褥疮Ⅱ~Ⅲ度的患者按临床随机对照前瞻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湿性包扎,每日更换贴膜一次;治疗组在湿性包扎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每日针刺一次,每日更换贴膜(选取董氏奇穴之制污穴,双侧轮流取穴,每次取一穴,用董氏刺血针法,留针10min,平补平泻,取针出瘀血).两组均以20日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27例,好转55例,未愈8例,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治愈18例,好转48例,未愈24例,有效率为73.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治疗骶尾部褥疮疗效确切.

    作者:宁静;陈亚丽;田亚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5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照组口服降糖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生脉散合知柏地黄汤.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50例,显效13例,有效3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50例,显效8例,有效2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较好.

    作者:倪丹青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三位一体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49例

    目的:探讨采用三位一体治疗Sanders Ⅱ型、Ⅲ型跟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科采用三位一体疗法(手术+中药+术后功能锻炼)治疗49例骨折患者.术前术后行X线片对比,术后10个月对患足功能进行评价.结果:49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10.8周.手术切口并发症发生率为4.08%,取钢板时间平均12.5个月.术后Bohler角、Gissane角及跟骨高度、宽度、长度均恢复到正常范围.按照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10个月患足的功能.结果:优35例,良12例,可2例,优良率达95.92%.结论:三位一体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更好地恢复跟骨的生理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模式.

    作者:孙定平;宋敏;李清林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感染性炎症的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感染性炎症反应的治疗作用.方法:将无感染性并发症的急性脑梗塞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治疗后C反应蛋白水平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治疗组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能够改善急性脑梗塞患者非感染性炎症反应.

    作者:程平荣;蒋元模;何凤麟;刘嘉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浅议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存在问题及措施

    社区卫生服务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但也暴露出监管力度不够,缺乏高素质从业人员等现实问题,本文从国家、社会和自身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王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解郁汤治疗经断前后诸证48例分析

    目的:观察解郁汤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例经断前后诸证门诊病例采用解郁汤加减治疗,1剂/d,水煎两次共400mL,分早晚温服,10d为1个疗程,连服1~3个疗程.结果:治愈31例,有效15例,未愈2例,有效率为95.83%.结论:解郁汤加减治疗经断前后诸证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索素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从脾论治手部湿疹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芩连平胃散治疗手部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以探索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的方法.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应用芩连平胃散内服进行治疗.对照组20例给予皿治林片口服.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20例,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对照组20例,痊愈2例,显效2例,有效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55%.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疗效好,安全性好,患者顺应性强,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庄丽华;陈德监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胃肠三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胃肠三针(胃三针:中脘、内关、足三里;肠三针:天枢,关元,上巨虚)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各科住院期间出现胃肠动力障碍病人366例,随机分成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83例.治疗时间为7d,对照组予胃复安肌注,针灸治疗组给予胃复安肌注的基础上加用针刺胃肠三针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各组治疗前后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及其差值.结果:治疗7d,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在临床症状积分方面自身前后对照均有改善,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差值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胃肠三针治疗胃肠动力障碍的治疗上比常规使用促胃动力药物更有效.

    作者:杨德娇;丘文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加味银杏饮对大白鼠长期毒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银杏饮长期口服对大鼠机能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及加味银杏饮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以不同剂量加味银杏饮给大鼠连续灌胃3个月,观察其一般情况、体重、血细胞、各项血液生化指标及14个主要组织器官形态学改变以及停药2周后上述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一般状况无异常,各项指标均无异常改变.结论:加味银杏饮长期口服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提示推荐的临床使用剂量基本安全.

    作者:邹瑾;李雅;尹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探讨化疗灌注结合益气活血汤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化疗灌注结合益气活血汤在中晚期膀胱癌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18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双侧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基础上再给予益气活血汤.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4+、CD8+、NK细胞指标与治疗前相比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CD4+、CD8+、NK细胞指标无显著改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98.9%,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1.1%,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化疗灌注结合益气活血汤治疗中晚期膀胱癌能够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王宏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和分析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运用凉血解毒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复方青黛丸进行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银屑病皮损程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5% (27/3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PAS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凉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程伟祥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肺心病应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在对肺心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利用单双号编号的方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后,接受常规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4% (P<0.05).结论:在对肺心病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三子养亲汤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肺功能.

    作者:孟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8月-2014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接受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观察两组患儿咳嗽缓解、消失时间,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为6.25%,对照组为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缓解患儿的症状体征,同时临床应用的安全可靠性高.

    作者:刘冬丽;刘丽君;王国义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