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光燕
龙胆泻肝汤是中医方剂中适应范围较广的方剂之一,溯其源流,同名异治的方散见于<兰室秘藏>、<卫生宝鉴>、<保婴撮要>、<医方集宜>、<外科正宗>、<医方集解>、<张氏医通>及<杂病源流犀烛>等,而以上方剂又以<医方集解>所载为通行[1].现将近10年有关<医方集解>所载之龙胆泻肝汤用于妇科疾病治疗的文献综述于下.
作者:何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我区异位妊娠(EP)患者的特点,为制订该病预防措施提供方向.方法:收集我所1024例E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年龄分布、工作类型、病因、部位及被误诊等特点.结果:26~30岁患者、脑力劳动者的EP发生率高;发生部位前3位依次为:壶腹部、峡部、伞部;病因前3位依次为输卵管炎症、手术史、避孕失败.以上指标的比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00).共有234例于首诊时被误诊,被误诊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常见,其次为流产、急性阑尾炎、急性输卵管炎及黄体破裂,以上各误诊病名的百分率无统计学差异(P=0.118).结论:平时应注意做好妇女保健工作并规范避孕,对具有可疑EP症状的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以提高其确诊率.
作者:林热瑜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我院制剂参母安神胶囊使用历史已有10余年,经历了无数病人的临床实践,疗效突出,现把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杨玉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所导致.以肌肉、关节、筋骨、脉络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及肌肉肿大、局部发热、发凉、痛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多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也有由于工作性质长期站立导致.风寒湿三邪往往合而为病,根据邪气之轻重又分为行痹(风胜)、痛痹(寒胜)、着痹(湿胜).而热痹以热邪为主、兼杂湿邪、风邪为多,风寒湿三邪又可因发展到一定阶段,郁而化热导致热痹现象,而按热痹治之.下面仅就临床中热痹之病症做一分析.
作者:田德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着重探讨了中药剂量与中药四性的动态关系.中药的属性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是固定的,超出这个剂量范围,中药的属性也会随之有相应的变化.通过一味中药大小剂量两组对某病治疗疗效的分析比较,反向推论此药的四性:认为如果两组都对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并且大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较小剂量组证候积分改变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大剂量用药范围的此味药物是热性或寒性,而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如果对中医证候寒热指标大剂量组有效,小剂量组无效,说明此味药物是温性或凉性的;如果两组都时同一类证型寒热指标有效,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小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及大剂量用药范围此味药物都是热性或寒性的;如果对两组中医寒热证候指标都无变化,说明是平性的.
作者:王雪芹;王博 刊期: 2010年第07期
依据新药审批办法中质量标准研究的技术要求对方中的有效成本藁本内酯进行了含量测定,对当归中的有效成份用薄层色谱法进行鉴别,并对其pH值、相对密度、稳定性进行检查.
作者:任书霞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使用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颅高压患者的护理及观察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使用甘露醇治疗神经外科颅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中40例并发水电解质紊乱,20例并发肾功能不全,经精心护理及治疗,效果满意,无1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做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内环境稳定、掌握甘露醇使用注意事项,进一步防治并发症,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关键.
作者:周淑珍;胡玉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病症的临床表现,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可发现肿大淋巴结,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分布情况及其血供特点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良性、恶性),为临床明确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容彦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本文回顾总结了76例断指再植术后病人的护理,总结经验,掌握并发血管危象的常见诱因.护理断指再植术后病人,除一般的常规护理外,早期预防、及时观察血运及处理、控制疼痛、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是防止血管危象的有效措施.
作者:刘风萍;杨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慢性肾脏疾病进行性发展的终末期阶段,延缓这一阶段的发展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本院采用结肠透析法结合自拟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治疗方法具有优越性.
作者:王世成 刊期: 2010年第07期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中药抗病毒注射液不良反应的文献报道进行归纳和分析,将此类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抗病毒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时间较早,与性别、年龄无关,临床表现主要为过敏反应,因此临床应用中药抗病毒注射液时应辩证论治,避免联合用药、控制滴速,安全使用.
作者:周玲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运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4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在局麻下,经鼻腔逆行植入永久性人工鼻泪管,术后随访3月,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术中24例患者均顺利植入人工鼻泪管,手术成功率100%.经3月随访观察,不流泪,冲洗泪道通畅23只眼.结论:应用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泪囊炎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安全性高,具有肯定的临床效果.
作者:张伟;张大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是指发育早期阶段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常伴有智力低下、听觉、视觉及语言缺陷等障碍.依照2006年中国康复学会儿童康复委员会会议的分型方法是:按临床表现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强直型、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低下型和混合型等6型,按瘫痪部位分为单瘫、双瘫、三肢瘫、偏瘫、四肢瘫等5型[1].在国内,脑瘫康复多采用综合措施,且疗效不断提高,其中中医方法治疗对其康复起到重要作用,笔者读阅近十年以来有关小儿脑瘫的中医证型研究与治疗的相关文献,现综述如下.
作者:张玉蛟;覃耀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脂肪乳注射液系由注射用大豆油经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灭菌乳状液体,可经外周静脉单独输注,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临床已广泛用于手术前、后及多种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输注后常出现红肿、变硬、局部疼痛、呈条索状等静脉炎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居多.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采用如意金黄膏加浓茶水外敷,治疗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脂肪乳剂引起的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珍;郁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前国内子宫下段剖宫产以硬膜外麻醉为主.近年来,根据临床观察,硬膜外麻醉效果是肯定的,它具有手术无痛、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等优点,但仍然存在部份患者因为阻滞不完善,而至术中肌肉紧张,取胎儿时,出头困难等现象.我院应用重比重腰麻实施剖宫产术100余例,疗效满意.
作者:王琪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分析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75例COPD患者痰培养阳性病原菌分布进行分析.结果:从呼吸道分离出的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其中居前3位的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肺炎克雷伯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和真菌.结论:COPD患者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临床上使用抗生素时应覆盖该病原菌.
作者:艾尼娃·依沙克;李风森;夏迎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提高门诊导诊、分诊护理服务质量.方法:根据能级管理原则,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门诊领班导医护士负责制.结果: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门诊导诊、分诊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结论:实施能级管理与护士长领导下的领班导医护士负责制,能使门诊护理人员得到合理的应用,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管理的有效方法.
作者:何艳玲;张朵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的脑梗塞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川芎嗪(治疗组)53例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68.75%(P<0.01),NDS评分2组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磷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玲;韩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方法:以玉液汤为基础方,通过随症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48例.结果: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3.75%.结论:本方有益气滋阴、固肾止渴作用,能提高疗效,延缓糖尿病的进展.
作者:薛刚;丁鑫 刊期: 2010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疗法之捏脊治疗对小儿脑瘫的治疗作用.方法:把30例小儿脑瘫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捏脊疗法结合神经生理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神经生理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60%,对照组显效率为33.33%,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捏脊疗法能提高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海辉;吴淑邱;杨小琴 刊期: 2010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