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舌诊的客观化研究概况

丁园园;魏红

关键词:舌诊, 客观化
摘要:千百年来,中医舌诊只能凭医生肉眼观察,靠经验辨证,这不仅影响中医的继承,而且影响中医的提高和发展,因此迫切需要实现中医舌诊的标准化、客观化,且该研究对中医的教学、临床诊断、科研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危重病例护士与医生麻师配合整体优势

    各种急危重症手术室护士与临床医师和麻醉师配合密切,执行口头医嘱多,因此,要及时记录,认真核对.应急情况,要沉着冷静、动作敏捷、判断准确、执行无误.切勿惊慌,疏漏核对.输血前与麻醉医师共同核对,确保无误后方可输入.用空的安瓿和血袋要妥善保留,确保无误后,术毕弃之.

    作者:雷艳菊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目的:强化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降低手术感染率.方法:回顾性调查2656例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情况.结果:通过加强手术室内的环境、人员、无菌操作、物品等方面的控制措施,使手术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通过有效的手术室感染控制措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

    作者:高晓云;廖红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门诊小儿输液要点探析

    门诊量大的小儿门诊输液,存在着工作量大、静脉穿刺难、易反复、小儿易哭闹、病情变化快、发展迅猛等难题,这就需要门诊护士在具备良好技术,及时给予小儿心理抚慰的同时,及时巡视,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以减少护理纠纷,杜绝安全隐患,现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体会作如下阐述.

    作者:马彩云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白虎桂枝汤治疗热痹之经验

    痹症是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所导致.以肌肉、关节、筋骨、脉络发生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及肌肉肿大、局部发热、发凉、痛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病因多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所致,也有由于工作性质长期站立导致.风寒湿三邪往往合而为病,根据邪气之轻重又分为行痹(风胜)、痛痹(寒胜)、着痹(湿胜).而热痹以热邪为主、兼杂湿邪、风邪为多,风寒湿三邪又可因发展到一定阶段,郁而化热导致热痹现象,而按热痹治之.下面仅就临床中热痹之病症做一分析.

    作者:田德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我院多媒体教室管理探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脑已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高校也均开设了多媒体教室,且多媒体教室在各高校教学中日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各高校实际的管理水平却参差不齐,导致其管理出现问题,大大降低了多媒体教室的实际作用,笔者就我院多媒体教室的管理经验做一综述.

    作者:幸洪燕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犀角地黄汤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瘀斑,色暗红,不痒,伴有衄血或妇女月经量多,舌质红或紫绛,边有瘀点,中医辩证属血热,血瘀所致,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止血,用犀角地黄汤用桃仁、红花、阿胶、茅根,旱莲草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周大奇;陈俊芬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磷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8h内的脑梗塞患者101例,随机分成2组,磷酸川芎嗪(治疗组)53例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48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68%和68.75%(P<0.01),NDS评分2组在治疗后有明显变化(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均有明显变化(P<0.05),且治疗组尤为显著(P<0.01).结论:磷酸川芎嗪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显著.

    作者:杨晓玲;韩文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6例

    目的:探寻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76例.结果:用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总有效率为97.4%.结论:平冲降逆针法治疗顽固性呃逆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颖萍;李亚敏;殷振军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浅析柴胡广泛应用之理

    在中医界,柴胡历来受众多医家青昧,甚至因此形成了柴胡派,本文从单味柴胡的功用、小柴胡汤和四逆散的组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经典条文以及<内经>有关理论4个方面来探析其广泛应用的缘由.

    作者:张小玉;杨海俊;李涛;杨晓梅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严重胸部创伤43例X线平片及CT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的X线平片及CT诊断价值和优势.方法:对43例严重胸部创伤病例从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胸部创伤表现有骨折、肺部损伤及其他合并损伤,以肋骨骨折、肺挫伤、血气胸为常见.X线平片对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数目及错位情况优于CT扫描,CT扫描对肺挫伤、肺撕裂伤及膈肌损伤、胸骨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优势,能提高检出率.结论:严重胸部创伤者X线平片检查简单快捷,应为首选的常规检查.而CT敏感性高,能明确非骨骼创伤的部位、性质、程度,对伤势较重的复合伤者能为临床快速明确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可靠的依据,应尽可能实施急诊CT检查.

    作者:李铮;贺莉;朱大华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中药泡脚加走罐治疗外感风寒感冒56例

    目的:观察中药泡脚加背部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泡脚加背部膀胱经走罐治疗外感风寒感冒患者56例.结果:显效49例,好转5例,2例无效,总有效率98%.结论:该方法治疗外感风寒感冒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胡敏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制定符合基层医院护理管理执行制度

    基层医院制定一套完整、系统、有效,符合当地实际的护理规章制度,将对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和护理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使基层医院护理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为保障病人安全,为人民健康提供优质有效的护理服务.

    作者:何隆淑;拉马五几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彩超诊断194例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分析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许多病症的临床表现,我们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部,可发现肿大淋巴结,对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分布情况及其血供特点等进行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淋巴结的性质(良性、恶性),为临床明确诊断及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容彦英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金黄膏外敷治疗老年患者输注脂肪乳剂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脂肪乳注射液系由注射用大豆油经注射用卵磷脂乳化并加注射用甘油制成的灭菌乳状液体,可经外周静脉单独输注,为机体提供能量和必需脂肪酸,临床已广泛用于手术前、后及多种疾病的营养支持治疗.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输注后常出现红肿、变硬、局部疼痛、呈条索状等静脉炎表现,特别是老年患者居多.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我们采用如意金黄膏加浓茶水外敷,治疗老年患者浅静脉留置针输注脂肪乳剂引起的静脉炎,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玉珍;郁新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手术室现代化浅析

    洁净手术室作为现代化医院的标志,其设计建造已成为大型医院基础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从洁净化、人性化、数字化三个角度对手术室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强调人性化、数字化是将来现代化洁净手术室的重要标志.

    作者:薛庆光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微波术中的护理配合

    目的:总结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时的配合及护理体会.方法:对肝癌患者行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微波凝固治疗,给予术前、术中、术后全程护理配合并进行观察.结果:术前、术中配合效果满意,术中、术后病人无不适主诉.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肿瘤微波凝固治疗原发性肝癌护理方面应做好心理护理及各项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是微波手术圆满成功的关键.

    作者:张秋娟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48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09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48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临床治愈44例(91.67%),无效4例(8.33%).结论:消化性溃疡是多发常见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治疗消化性溃疡一定要合理用药,临床医生要逐渐增加与完善治疗方法,升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作者:张彪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老年结肠自发性破裂诊治体会

    老年结肠自发性破裂是指无良、恶性病灶,无外伤史,而因便秘,腹内压增高所致结肠破裂的一种急腹症.现将我院收治5例老年结肠自发性破裂病例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唐纯举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剖宫产患者的护理体会

    剖宫产是切开产妇的腹壁及子宫壁取出胎儿及附属物的方法.根据子宫切口的不同,分为子宫体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根据切开子宫的途径不同,分为腹膜内和腹膜外剖宫产.剖宫产术是经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的手术.

    作者:赖雪红 刊期: 2010年第07期

  • 浅谈中医药如何预防近视眼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的迅猛发展,电视,电脑在我们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普及,人们的用眼时间大大超过了从前,近视眼的发生率也在逐年上升.据统计,我国近视眼的发生率居全球第二位,仅次于日本,近视总人数全球第一.有约占人口总数40%左右的近视人群,也就是说,我国约有4亿多近视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目,而且还在不断的处于上升阶段.在这4亿左右的近视大军中,青少年占了很大的比例,小学生45%,中学生75%,大学生90%.以我校为例,在2009年的学生年度体检中共受检2904人,其中近视人数为2546人,近视率为87.67%.

    作者:霍永平 刊期: 2010年第07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