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对烧伤休克病人血中MDA、SOD和GSH的影响

张中军;邹俊

关键词:依达拉奉, 急性肺损伤, 氧自由基
摘要: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在烧伤休克病人中抗氧自由基作用.方法 将烧伤休克病人随机均分为烧伤休克组(A组)、烧伤休克+依达拉奉给药组(B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给药3 h后分别检测血浆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光甘肽(GSH)含量,评定氧自由基水平.结果 B组MDA明显低于A组,而SOD、GSH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通过其抗氧自由基对烧伤休克所致的急性肺损伤起保护作用.
江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胸腺切除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术后护理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间传导功能障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全胸腺切除+前纵隔脂肪清扫术是迄今公认的治疗MG较为有效的方法.而术后的恰当处理是保证手术安全,提高疗效和降低MG危象发生率、病死率的重要措施,因此应重视术后护理.我们收治的35例病例中,逐步形成了规范的术后护理流程,现将资料完整的MG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曾智慧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右美托咪定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全麻切痂植皮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是一种高效的α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它有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1].本试验旨在观察DEX用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早期切痂手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高洁;张中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手术围术期护理

    随着腹腔镜手术的蓬勃发展,日益取代了部分开腹子宫切除术[1].本文对我院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术的两种手术途径的临床结局和护理分析如下.

    作者:李洪芬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联合检测RA患者血清IG、C、ESR、RF和CRP的临床意义

    目的 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补体(C)、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探讨这些检测指标在RA诊断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 分别检测60例正常对照组和95例RA活动组及82例缓解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RA活动组和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清IG、C、RF、ESR和CRP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A活动组与缓解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的IG、C、RF和CRP水平与患者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对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潘继承;倪黎刚;朱建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抗肿瘤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NK细胞免疫抑制的靶分子探讨

    目的 探讨抗瘤中药制剂逆转结直肠癌所致自然杀伤(NK)细胞免疫抑制的作用靶分子机制.方法 分别制备三氧化二砷(As2O3)、川芎嗪(LHC)、黄芪(AMB)、氧化苦参碱(MOX)、猪苓多糖(PUPS)、青蒿琥酯(ART)6种中药制剂作用后的小鼠结直肠癌细胞Colon26再培养上清液,MTT法检测中药制剂对Colon26所致小鼠脾细胞NK杀伤抑制的影响,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对小鼠脾细胞CD3ε-ζ+表达抑制的影响; ELISA测定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IL)4、IL-6、IL-10和前列腺素(pG)E2含量;多元相关分析中药制刺逆转结直肠癌NK细胞免疫抑制的相应靶分子.结果 AMB对NK杀伤抑制的逆转作用强;LHC对CD3ε-ζ+表达抑制的逆转作用强.对NK杀伤抑制的逆转,As2O3、AMB、PUPS和ART的靶分子为TGF-β1,LHC的靶分子为TGF-β1,和IL-10;对CD3ε-ζ+表达抑制的逆转,AMB和MOX的靶分子为IL-10.结论 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分子分泌逆转肿瘤细胞产生的NK免疫抑制,应是中药制剂抗瘤效应机制之一.临床可考虑联合使用不同类型抗瘤药物组方调整患者NK免疫抑制及免疫抑制分子分泌的状态.

    作者:崔澂;王润田;胡建军;王智华;张征峥;邓郁青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乳腺腺样囊性癌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目的 报道2例乳腺腺样囊性癌(ACC),分析ACC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特点、鉴别诊断要点及预后.方法 结合文献复习,分析乳腺ACC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结果 乳腺ACC大体上表现为界限较清楚的肿块,光镜下组织形态相似于涎腺的同型肿瘤,具有双相性组织形态特点,由腺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样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阴性;腺上皮细胞细胞角蛋白(CK)、上皮膜抗原(EMA),c-kit(CD117)表达阳性;肌上皮细胞p63蛋白、平滑肌肌动蛋白(SMA)、S-100蛋白表达阳性,而肌钙结合蛋白(eaiponin)、平滑肌肌球蛋白重链(SMHC)表达阴性,癌巢周围可见Ⅳ型胶原(Ⅳ-C)阳性.结论 ACC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具有独特的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且不同于发生在涎腺的同型肿瘤.ACC预后好,很少发生远处转移,淋巴结受累少见.

    作者:强贤;严晓昱;黄曙光;范钦和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胚胎发育相关基因stk40的蛋白表达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 检测胚胎发育相关基因 stk40 的表达,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取小鼠早期各发育阶段的胚胎样本,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tk40的蛋白表达.用生物信息学软件或数据库分析预测stk40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基因结构、染色体定位、蛋白质理化性质、二级结构、疏水性/亲水性及结构域.结果 证实stk40蛋白在小鼠8细胞发育阻滞胚胎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发育正常的早期胚胎.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tk40基因mRNA全长3877 bp,开放阅读框长1350 bp,编码449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50563.9;定位于染色体4D2.2区域,含13个外显子和12个内含子.蛋白结构域分析提示,stk40基因编码蛋白存在-STYKc结构域,可能与细胞有机体的发生有关.结论 stk40基因编码蛋白的成功检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崔骥;张军强;陈洁;朱丹丹;郭锡熔;童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在结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评估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M2-PK)在结肠癌的诊断、筛查以及肿瘤分期中的意义.方法 用ELISA检测结肠癌33例,结肠腺瘤27例以及正常对照30例的血浆及粪便中肿瘤M2-PK的数值,同时用化学发光法(CL)检测结肠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结肠癌组血浆及粪便肿瘤M2-PK水平显著高于结肠腺瘤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但结肠腺瘤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癌Dukes C、D期患者的血浆及粪便中肿瘤M2-PK水平明显高于A、B期患者(P<0.05),有淋巴转移者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者(P<0.05).血浆和粪便肿瘤M2-PK对结肠癌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84.8%和78.8%.高于CEA的51.5%.结论 肿瘤M2-PK对结肠癌的诊断具有临床价值,敏感性高于CEA,并且与肿瘤的分期密切相关,可用于结肠癌的筛查及诊断.

    作者:张瑜;王磊;郭继中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将50只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10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每只小鼠按体重10g/kg给47.5%酒精一次性灌胃.对照组每只小鼠按体重10 g/kg给生理盐水一次性灌胃.灌胃后分4、8、16和24 h分批随机取肝组织做光镜、TUNEL检测.结果 实验组水样变性、细胞凋亡小鼠数达100%,实验组24 h时间段凋亡肝细胞核数占肝细胞核总数比是36.6%,24 h时间段片状坏死小鼠数达100%.对照组小鼠未见异常病变.结论 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与肝细胞凋亡有明显的关系,且肝细胞凋亡随肝损伤的加重而增加.

    作者:刘红云;覃彩芹;张静;刘丽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参附注射液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Th淋巴细胞分化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体外使用参附注射液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淋巴辅助(Th)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 20例拟行择期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的患者,麻醉前及手术后24 h抽取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在培养体系中加入参附注射液(S组)或加入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C组).24 h后加入刺激剂植物血凝素(PHA)促进细胞分化.48 h后分析Th1和Th2细胞的比例,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浓度.结果 手术应激促进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率降低;参附注射液抑制手术后Th淋巴细胞向Th2方向分化,并改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FN-γ/IL-4比例.结论 参附注射液抑制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Th细胞向Th2方向分化.

    作者:王玉秀;孙杰;桂波;钱燕宁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舒芬太尼对单肺通气致肺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对单肺通气(OLV)致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60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SF组术中麻醉用舒芬太尼0.8~1.2μg/kg,术后镇痛48 h用舒芬太尼2μg/kg;C组麻醉用异氟醚诱导和维持,术后镇痛48 h用吗啡3~5 mg.围OLV期取肺泡液测定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围术期取静脉血测定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血浆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记录苏醒拔管时间、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结果 与OLV前比较,两组OLV60 min和恢复双肺通气后30 min时肺泡灌洗液IL-8、TNF-α均明显升高,但SF组肺泡灌洗液IL-8、TNF-α均低于C组(P<0.05或P<0.01);两组OLV和术后48 h的血清vWF、sTM活性均明显升高,但SF组血清vWF、sTM活性均明显低于C组(P<0.01,P<0.05).SF组肺不张、心律失常等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对OLV所致肺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何忠友;尹治清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急性胰腺炎的护理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管阻塞、胰管内压力骤然增高、胰腺血液淋巴循环障碍等引起胰腺消化酶对其自身消化的一种急性炎症.多见于青壮年,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我科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全面整体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钱文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行肾癌根治术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4例后腹腔镜(A组)及28例开放手术(B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未输血.A组手术时间(134.6±34.2)min,略长于B组的(114.3±35.5)min.A组术中估计出血量(127.6±28.3)ml,明显少于B组的(288.1±18.5)ml(P<0.05).A组在镇痛药用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3个月~3年,两组均无肿瘤复发,未见操作通道部位或后腹腔内种植.结论 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性手术具有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特点.

    作者:宋洪斌;吴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与肝纤维化发生的关系.方法 对30例乙型肝炎患者行肝脏活检,明确肝纤维化分级.正常肝组织3例,1~2级肝纤维化12例,3级肝纤维化8例,肝硬化7例.采用免疫组化及半定量分析方法,检测PAI-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肝脏中,PAI-1仅在汇管区细胞浆内有少量表达;肝纤维化组PAI-1表达均高于正常肝组织(P<0.05),且随纤维化程度而加重(P<0.05).在纤维化肝脏,PAI-1主要分布于细胞浆.结论 PAI-1在肝纤维化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在肝纤维化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朱颖炜;龚镭;范丽;吴梦颖;谈春晓;王昕炜;傅美丽;吴高珏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MSCT和MRI术前评估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价值

    目的 探讨联合多排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术前评估肝门部胆管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每例的MSCT、MRI进行独立、盲法阅片,进行术前Bismuth-Corlette分型、T分期和可切除性的判断.分别与手术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45例患者接受根治性手术36例,姑息性手术为9例.MSCT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可切除性判断的敏感度、特异度、正确率、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52.78%、44.44%、51.11%、0.95、1.06,MRI则分别为69.44%、55.56%、66.67%、1.56、0.55,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MSCT和MRI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可切除性判断的敏感度上升为83.33%.结论 联合行MSCT及MRl分析可以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分型、T分期的准确率,为手术者提供良好的术前评估.

    作者:许刚;张建淮;郭莉莉;陈国峰;蔡勇;祁付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影响因素

    目的 分析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术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FHN)的影响因素.方法 Kalamchi和MacEwen分型法评定AVFHN,总结DDH患者198例(232髋)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术后随访2~3.5年,对可能发生AVFHN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32髋DDH中,59髋(25.4%)发生AVFHN.手术年龄、股骨头骨化中心发育情况及术中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3项因素与AVFHN有关(P<0.05).结论 幼儿期接受手术、术前股骨头骺明显发育迟缓延迟及术中未行股骨短缩去旋转截骨是DDH术后发生AVFHN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刘飞;楼跃;唐凯;张志群;林刚;孙祥水;倪磊;王磊;董展;郑朋飞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c-erb-B2和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c-erb-B2、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0例乳腺癌石蜡切片标本中c-erb-B2和Topo Ⅱα的表达.结果 110例乳腺癌组织中,c-erb-B2阳性表达率为21.8%,TopoⅡα阳性表达率为56.4%.c-erb-B2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临床分期相关(P<0.01);TopoⅡα与肿瘤细胞雌激素受体(ER)状态相关(P<0.05).TopoⅡα与c-erb-B2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c-erb-B2、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c-erb-B2、TopoⅡα对于乳腺癌的化疗具有指导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王凤良;谢晖;殷虹;汤永峰;李凤山;陆澄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切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比较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手术安全性及其优势.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开展的10例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12例开放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手术情况(手术创伤相关指标、术中血压波动、疗效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后腹腔镜组、开放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80±26)min,(105±42)min;出血量两组分别为(52±15)ml,(160±48)ml;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两组分别为(1.4±0.5)d,(2.3±0.6)d;术后住院时间两组分别为(5.2±1.5)d,(7.4±1.6)d,后腹腔镜组明显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与开放手术相比并不增加手术的危险性,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是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伟民;邹建纲;周忠兴;吴小鹏;陆曙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护理质控小组在手术室卫生员管理中的作用

    手术室卫生员在手术室的工作中担负着大量清洁、接送病人、送检标本等工作,对其管理质量的高低也是手术室工作质量的重要体现.从2008年起,我们建立了由护理骨干组成的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对卫生员进行管理和考核、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对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对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30例开腹组与28例腹腔镜组中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1 d及术后1 d外周血CK20 mRNA表达指数.结果 开腹组术后CK20 mRNA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术前[76.4% (13/17)vs.56.7%(17/30)](P<0.05),CK20 mRNA中位表达指数亦明显高于术前[213.6 vs.109.7](P<0.05).腹腔镜组术后CK20 mRNA阳性表达率和中位表达指数略高于术前[64.7%(11/17) vs.60.7%(17/28)和(193.5 vs.157.6)](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直肠癌肿瘤细胞血行播散有一定程度影响,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并不增加肿瘤细胞血行播散的几率.

    作者:卢麒丞;许军;王荣朝;王海涛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