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刘剑波
目的 探讨股骨头负重区抽血量及性状在预测股骨颈骨折继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NFH)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闭合复位中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61例,术中经中空钉抽吸股骨头负重区的出血,依据抽血量及性状将患者分为血供丰富组51例和血供受损组10例,平均随访41.1个月.结果 AVNFH率为19.7%(12/61).其中,血供丰富组为3.9%(2/51),血供受损组为100.0%(10/10).灵敏度为83.0%,特异度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结论 术中经股骨头负重区中空钉孔道抽血观察负重区血供情况,能有效预测股骨颈骨折后AVNFH.
作者:李海俊;孙俊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对同时患有白内障青光眼的患者,近年来多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手术),一次手术解决两种疾病,既迅速恢复视力,又有效降低眼压.我院2001~2006年行白内障三联手术52例(58眼),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沈萍;陈惠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与子宫平滑肌肉瘤侵袭性生长密切相关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α)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SP法染色检测6例正常子宫组织、18例子宫平滑肌瘤及30例子宫平滑肌肉瘤中PDGFα的表达情况.结果 PDGFα在子宫平滑肌肉瘤中表达率为100%,明显高于在正常子宫组织及子宫平滑肌瘤组织中的表达率,而且其表达情况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病理学特征显著相关(P<0.05).结论 PDGFα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子宫平滑肌肉瘤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关,而且对于指导子宫平滑肌肉瘤的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李娅;丁红梅;陆秀芳;陶冶;邹晓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的影响.方法 入选EH患者328例,分MS组(EH+MS,156例)和非MS组(172例),测定体重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IMT以及baPWV,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IMT和baPWV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及血压水平无差异性;MS组BMI、WC、FPG、TC、TG、LDL-C明显高于非MS组,而HDL-C明显低于非MS组(P<0.05);MS组IMT和baPWV均明显高于非MS组(P<0.01);IMT与年龄、SBP、FPG、TG及baPWV与年龄、SBP、FPG均呈正相关.结论 MS对EH患者IMT和baPWV有显著影响,纠正代谢紊乱有助于针对性防治EH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陆昀;冯银波;王凌;沈振海 刊期: 2010年第08期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通常应用切开复位的内固定术;但开放手术损伤大,关节功能恢复慢,并可致关节功能障碍.我院对36例胫骨平台SchatzkerⅠ-Ⅳ型的骨折进行关节镜监视下直接或间接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金顺利;王玉武;董红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手术的关键在于胆囊三角的解剖与处理,但复杂类型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术并发症多,特别是胆管损伤,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我院2004年11月~2009年3月完成复杂类型胆囊三角的LC术10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毕杰;顾澄宇;赵建国;吴鸣宇;王彤;蔡兵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闭合性创伤性膈肌破裂是一种严重胸腹部外伤,可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损伤引起,多伴发有胸、腹部脏器损伤.早期常因合并伤掩盖症状不明显,故极易漏诊及误诊.2000~2008年,我院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患者36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黄斌;纪勇;陈国强;吴松;沈凯;虞桂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对Ⅱ°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及感染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92例Ⅱ°烧伤患者按创面用药不同随机分为无机诱导活性敷料组(D组)和凡士林油纱组(V组),观察创面愈合时间、使用前后进行创面细菌培养.结果 同等深度创面,D组愈合时间均比V组明显缩短(P<0.01).治疗后,细菌培养阳性率D组明显低于V组(P<0.05).结论 应用无机诱导活性敷料可以加速Ⅱ°烧伤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发生.
作者:向小燕;周国富;师军;吕志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戊乙奎醚在重症有机磷中毒(OPP)伴中枢神经系统(CNS)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重症OPP伴CNS损害患者资料.其中,31例以戊乙奎醚治疗(P组),35例采用传统阿托品治疗(C组),比较两组患者CNS中毒症状持续时间、胆碱酯酶活力(ChE)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愈率.结果 与C组比较,P组CNS症状持续时间明显缩短[(9.28±3.69)h vs.(21.35±11.68)h](P<0.01),毒蕈碱样症状持续时间也明显缩短[(0.58±0.45)h vs.(4.05±3.68)h](P<0.01),中毒后72 h的ChE活力明显升高[(72.67±35.04)%vs.(40.17±23.43)%](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治愈率高(P<0.01).结论 戊乙奎醚治疗重症有机磷中毒伴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者较阿托品疗效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徐佳宁;石源;何喜军;陈丽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室性早搏患者窦性心率震荡(HRT)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析比较60例冠心病患者(A组)与60例非器质性心脏病患者(B组)的HRT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结果 A组HRT较B组明显减弱或消失;与B组比较,A组TO、TS及TO+TS异常率增高(P<0.01),TS与左心室射血分数有高度相关性(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压力反射间接调节作用明显减弱,HRT可用于冠心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危险分层,作为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作者:徐利华;王无锡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ONFH)血脂、凝血-纤溶及细胞凋亡变化.方法 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制模组(M组):单纯标准饲料及草料喂养,地塞米松肌肉注射2.5 mg·kg-1·d-1.空白对照组(N组):喂养方式同M组,每天肌注等量生理盐水.于实验前及实验后2、4、6、8、10、12周行血脂、血凝血酶原时间(PT)、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检查和双侧髋关节X线检查,分批处死后行骨组织形态学检查及细胞凋亡分析.结果 M组从第8周开始到12周总胆同醇(TC)和甘油三脂(TG)显著高于N组(P<0.05).与N组比较,M组血浆PT从第4周开始显著缩短(P<0.05),而血浆t-PA从第6周开始也显著缩短(P<0.05),持续到实验终点.M组第6周开始股骨头出现骨小梁模糊,髓内脂肪细胞增大,第12周软骨面塌陷,骨腔变窄,血栓形成.M组AI显著增大于N组(P<0.05).结论 高脂、高凝及低纤状态可能为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理之一.
作者:李挺松;肖增明;詹新立;陈前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total colonic aganglionesis,TCA)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23例回肠末端造瘘时行结肠活检,病理证实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二期采用Boley术式(即升结肠与回肠侧侧吻合术,回肠末端直肠肌鞘内拖出)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及随访期间无水、电解质失衡,早期肛周皮肤部分病例有湿疹、糜烂,3~6个月后消失,术后半年排便4~7次/d,1年后2~3次/d.结论 右半结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比较符合结肠生理,Boley术式治疗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术后生活质量满意,可作为全结肠无神经节细胞症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华新;张宏伟;魏建民;曾战东;宋贤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动脉组织中丝氨酸(Src)抑制的C激酶底物(SSeCKS)的表达.方法 以高脂饲料喂养加维生素D3腹腔注射建立SD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A),对照(B)组,每组8只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病理学观察HE染色的主动脉;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免疫印迹法检测SSeCKS在动脉中的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法观察SseCKS的细胞定位.结果 12周时A组TC和TG较B组明显升高(P<0.05);A组形成纤维增生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SSeCKs表达显著增强,SSeCKS表达主要分布在动脉内膜、中膜,部分定位于内皮细胞.结论 高脂饮食所致动脉粥样硬化大鼠主动脉SSeCKS表达增加,SSeCKS可能参与了血管重塑及细胞凋亡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
作者:朱顺星;沈维东;刘海鸥;刘春;黄晓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EB病毒BARF1蛋白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空载体转染细胞SGC-pSG5为对照,采用细胞计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BARF1表达胃癌细胞系SGC7901(SGC-BARF1)的增殖能力.采用细胞计数法和Hoechst染色法分析紫杉醇诱导后的细胞凋亡状况.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分析细胞中c-met和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相比,BARF1表达细胞的增殖速度加快(P<0.05),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比例增高(P<0.01),抵抗紫杉醇诱导凋亡的能力明显增强(P<0.05),c-met和Bcl-2基因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量均显著增加,且二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 BARF1蛋白可能通过上调胃上皮细胞c-met和Bcl-2基因表达促进胃上皮细胞的增殖和抑制其凋亡,从而促进细胞的恶性转化.
作者:曾健;李友琼;王文红;杨莉;訾瑞峰;张雪怡;周天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持续小剂量肝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作用.方法 39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肝素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肝素组加用持续静脉注射小剂量肝素5~10 U·kg-1·h-1,治疗7 d.比较两组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 Ⅱ)评分、C-反应蛋白(CRP)、呼吸频率(RR)、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PaO2/FiO2)、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 肝素组住ICU时间、28-d病死率略低于对照组.肝素组机械通气时间、APACHE Ⅱ评分、CRP水平及R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aO2、PaO2/FiO2、纤维蛋白原(Fib)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Plt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持续小剂量肝素治疗ARDS有利于改善氧合指数,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安全有效.
作者:葛志华;金燕;韩旭东;张素燕;黄晓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C)组、I-R对照(B)组和z-VAD-fmk治疗(A)组,以穿线结扎或松扎左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I-R模型,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Pax蛋白表达,并分析心肌组织病理学损害程度.结果 B组和A组Bcl-2、Bax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P<0.05).A组凋亡指数显著低于B组;与B组比较,A组Bax蛋白表达水平有所下降,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Bcl-2/Bax比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结论 Caspase抑制剂可抑制I-R后心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纪勇;陈国强;黄斌;吴松;沈凯;虞桂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剂量甲氨蝶呤(MTX)化疗在骨肉瘤治疗中血药浓度监测的意义.方法 30例骨肉瘤患者接受30例次大剂量MTX化疗,每次6~10 g/m<'2>,应用后6 h用亚叶酸钙(CF)解救.监测用药后MTX的血药浓度.结果 用药后0、24、48、72 h MTX的血药浓度分别为(388.84±101.06)μmol/L、(7.00±7.18)μmol/L、(0.98±1.17)μmol/L、(0.31±0.37)μmol/L.结论 MTX在体内处置个体差异大,监测血清MTX浓度,充分水化、碱化,适时CF解救,是保证大剂量使用MTX临床安全的关键因素.
作者:施鑫;姚强;吴苏稼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哮喘儿童吸人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和皮肤点刺试验在哮喘病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1209例哮喘儿童于2005年9月~2008年12月在无锡市儿奄医院行皮肤点刺试验(SPT),对各种变应原阳性率及吸入性变应原皮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被检查1209例患儿中SFI、阳性者989例(81.80%),其中粉尘螨占77.09%;屋尘螨占74.94%;热带螨占45.74%;狗毛27.63%;其他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均在15%以下.不同年龄和性别对12种吸人性变应原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螨类为无锡地区哮喘儿童常见的变应原,不同年龄和性别对吸人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不同.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方便安全,操作易行,为儿童哮喘防治提供依据.
作者:项红霞;郁志伟;过静娟;谢娟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的增殖抑制、诱导凋亡及其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用姜黄素10 μmol/L体外处理Bel-7402细胞48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检测Bcl-2和Bax mRNA表达.结果 10 μmol/L姜黄素处理细胞48 h后呈现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凋亡率随着姜黄素浓度的增加而逐步增高,Bax mRNA表达上调,而Bcl-2 mRNA表达降低.结论 姜黄素对Bel-7402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的表达及下调Bcl-2基因的表达有关.
作者:何耿劲;赵慧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小儿纵隔肿瘤的病理类型、诊断及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32例纵隔肿瘤患儿的临床表现、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诊治手段和疗效.结果 114例行全切除或次全切除,18例未能手术切除,仅做局部肿瘤组织或淋巴结活检.结论 小儿纵隔肿瘤种类繁多,症状不典型,胸部X线摄片、CT及MRI等影像学检查手段是术前诊断的主要依据,一旦确诊需立即手术.恶性肿瘤以手术、化疗、放疗综合治疗为宜.
作者:彭卫;莫绪明;顾海涛;孙剑;沈立;戚继荣;丁晋阳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