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D-二聚体的检测和临床应用

梁明

关键词:D-二聚体, 检测, 临床应用
摘要:近年由于血栓性疾病的增多,检验医学在血栓性疾病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D-二聚体的检测方法和临床应用有了很大的进展.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特异的降解产物,它的升高反映了体内存在着凝血及纤溶活性的增强.因此D-二聚体的检测对于临床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骨科创伤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目的:提高严重创伤休克早期抢救成功率.方法:分析18例严重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强调医护之间紧密配合采取有效、准确、迅速的急救护理的重要性.结果:17例患者治愈,1例死亡.结论:早期发现休克及时防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作者:朱爱玲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香附油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香附油滴丸制备的影响因素,确立佳制备工艺条件.方法:以丸重变异系数、圆整率和溶散时限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以聚乙二醇4000为基质,二甲基硅油为冷凝剂,滴头口径(内-外径)为2.0-2.4mm,药液温度90℃,滴速为30滴/min,滴距为3cm,管口(冷凝剂上部)温度为50℃,制得的滴丸重量差异小,综合质量好.结论:该滴丸质量稳定,制备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田友清;丁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MRI、B-FFE与MRCP综合诊断胆管结石的价值

    目的:评价MRI常规序列与MRCP综合检查对术前胆管内结石检出的临床价值.方法:疑诊胆管结石48例,术前行常规MRI及BFFE(平衡全稳态快速场回波序列)、2D-MRCP、3D-MRCP结合检查,影像诊断与术后病理比较分析.结果:47例手术病理结果与MRI诊断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97.91%.1例为假阳性.结论:常规MRI结合B-FFE、2D-MRCP、3D-MRCP检查,对胆管内结石的检出有重要作用.

    作者:周平;蔡庆;沈玉英;许传虓;顾培华;李平;王鸿礼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肺泡蛋白沉积症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观察护理

    总结3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行全肺灌洗术治疗的护理经验.通过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完善检查、呼吸运动训练:术中配合、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控制灌洗液的温度及灌洗速度,保证出入液量平衡,减少灌洗液残留量;术后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发生等;从而达到成功的肺泡灌洗治疗的目的.

    作者:周小香;梁艳娉;冯丽钦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甲状腺腺瘤佳手术方式的选择

    目的:探讨甲状腺腺瘤佳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40例甲状腺腺瘤的临床表现、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40例患者全部临床治愈,术后随访1~6年,腺叶切除术后无复发;腺瘤摘除术复发率13.6%高于腺叶部分切除复发率7.5%(X2=3.89,P<0.05)和次全切除复发率4.7%(X2=4.39,P<0.05).结论:腺瘤摘除术或腺瘤摘除加部分腺叶摘除术是治疗甲状腺腺瘤的有效方法.

    作者:卓依洪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腹部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

    总结损伤控制性手术在救治严重腹部损伤中的效果及护理要点.除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外,还应拓展护理观察的内容,观察与疾病相关的指标,为成功救治危重患者发挥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玉素;陈军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老年人的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老年患者日益增多,在护理中要求我们了解老年患者的心理情况,加强与他们的沟通,不断改善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李俊梅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头针复合疗法治疗中风探讨

    1 头针与其它针法的复合1.1 头针与体针的复合应用:头针与体针结合是目前临床上应用多的针刺方法,大量的临床报道也证实了其临床疗效确切,其简便与传统相结合是其特点.①体针治疗:以毫针在经典的十四经系统有关穴位上施针来治疗中风,按照辨证选穴、独取阳明、按病分期论治选穴、巨刺法、平衡疗法等规律选穴,目前为针灸临床治疗中风病的主要手段.石学敏教授创立的醒脑开窍法[1],是近年来体针治疗中风后遗症收效佳的一种方法,往往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临床报道指出,针刺组治疗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及临床主要症状的总有效率在90%,尤其对肢体瘫痪的总有效率达97.73%,并在恢复脑组织功能及治疗语言障碍和中枢面瘫等方面,具有特殊的效果.

    作者:王雨晴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病毒性脑炎误诊乙型脑炎10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误诊原因,提高老年人病毒型脑炎的早期诊断率.方法:对10例老年人流行性乙型脑炎误诊原因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因实行计划免疫政策后.出现疫情新特点,发病率呈高度散发性,老年人成为重点感染对象.结论:提高医务人员在流行性乙脑流行季节对病毒性脑炎的认视.重视从脑脊液或血清中分离乙脑病毒的可靠诊断方法.

    作者:李琳;刘文革;李红运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糖尿病溃疡中医药研究进展

    糖尿病溃疡是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慢性并发症,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本文综述近十年有关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溃疡的文献,主要从辨证分型、分期、治疗法则、内外治结合几方面进行详细的综述,并做了展望,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作者:李艳芬;阙华发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浅谈手术相关人员的医疗安全培训

    建设现代化手术室是医院的潮流,同样培养现代化的护工也是我们每个手术室管理者所必须做好的,手术室护工不仅会给手术室带来安全、清洁、舒适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护工的工作对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对手术病人的安全会产生直接的影响,重视对护工的管理将对控制医院感染及患者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作者:陆燕华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期综合治疗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恢复期治疗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96例轻、中、重度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只进行急性期的综合治疗,治疗组新生儿期后根据脑损伤的程度给予脑活素、高压氧及康复训练,两组均定期随访.结果:治疗组中重度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恢复治疗应早期采取综合治疗,能促进受损脑细胞,神经细胞修复,明显改善预后,降低伤残儿童的发生率.

    作者:苏鹤;张华艳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热毒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鲎试剂检查方法

    目的:建立热毒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鲎试剂检查方法.方法: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收载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计算热毒宁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的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其大无干扰浓度.结果:热毒宁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限值为15EU/ml,大无干扰稀释倍数为30倍,提示可以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来控制热毒宁注射液的质量.结论:鲎试剂可用于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用药时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许奕夫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疗效对照

    目的:比较肠内与肠外途径营养支持的营养疗效,探讨两种营养支持途径的临床价值.方法: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共行肠内外营养35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19例)和肠外营养组(16例),分析两组病人术后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肠外营养组.结论: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且并发症少,是患者较好的营养支持方式.

    作者:郑蕾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住院部西药房拒付处方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西药房拒付处方原因,为规范处方使用及药物管理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记录我院西药房2008年度拒付处方,并对拒付原因进行分析,归类总结处方拒付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及依据.结果:本院2008年共计拒付处方393张,其中拒付原因主要为处方开具不规范,处方存在配伍禁忌,中西药混开及开具处方医生无资格.结论:临床医师开具的不合格处方为药物管理及使用安全造成隐患,应加强临床医师用药培训及处方规范培训,提高药物管理及使用安全.

    作者:庞玉蓉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1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价值.方法:以我院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腹腔镜手术治疗榆卵管妊娠患者144例为观察组,200r7年7月至2008年7月144例开腹手术为时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5±4.5)min,对照组(40±5.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中平均出血(10.2±4.1)ml,对照组(49.5±4.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排气时间(7.0±1.5)h,对照组(20±3.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术后平均下床时间(6.0±0.8)h,对照组(2±0.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轻、康复快、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肯定等优点,有条件的医院可作治疗输卵管妊娠的首选术式.

    作者:寇梦珊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无脑膜刺激征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报告

    1病例报告例1:李某,男,39岁,教师.因突然头痛伴呕吐1h于2008年6月5日急诊入院.查体:急性痛苦容,神清,心肺(-),颈软,克氏征(-).腰穿脑脊液清亮无色.对症处理头痛未见减轻.入院后36h出现颈强,克氏征(+).再行腰穿脑脊液方为血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始得确诊.

    作者:张桂花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无痛胃镜检查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目的:探讨无痛性胃镜检查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对526例患者静脉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后进行胃镜检查,并观察和治疗出现的并发症.结果:静脉推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后,血压呼吸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绝大多数的下降在正常范围内,无需特殊处理.部分病人出现注射部位疼痛、灼热,选用大静脉或稀释后注射可减轻疼痛.吹干胃镜、经过会厌时禁止送气送水均能有效的防止呛咳.结论:丙泊酚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无痛胃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科学的防治措施是保证检查成功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作者:沈卫东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影响

    脑卒中后患者突发身体功能的丧失,躯体的残损致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下降,由于这是一个突发的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缺少一个调适的过程,从而极易导致患者心理问题的发生,以抑郁症为常见,其发生率据国内报道为43.7%.这种消极情绪可降低康复治疗效果,增加死亡率.我院对于脑卒中并发抑郁的患者,实施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居海艳;胡峥嵘 刊期: 2009年第22期

  • 甲状腺癌组织中TNF-α及其受体表达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探讨TNF及受体蛋白P55在甲状腺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关系.方法:采用组化免疫方法,时17份甲状腺癌组织标本及30份正常甲状腺组织进行染色,观察TNF-α与其受体P55阳性率及表达强度,并对其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甲状腺癌组织中,TNF-α及受体蛋白P55表达阳性率高于正常甲状腺组织,TNF-α同P55表达呈正相关(r=0.440,P=0.010).结论:TNF-α及受体蛋白P55及受体蛋白P55在甲状腺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其可能通过TNF-α与受体的相互调控在甲状腺癌发病中发挥作用.

    作者:陆林 刊期: 2009年第22期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中医药学会,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