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痧病与感冒之异同

容小翔

关键词:痧病, 感冒, 异同
摘要:痧病,又名痧症、贫麻、贫痧等.痧病是以壮医为主的南方少数民族医学的一种病症名称.该病以全身胀累、头晕脑胀、胸腹闷胀、肢倦无力、胸背部透发痧点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以刮痧和内服解痧毒药为主[1].临床上,痧病与感冒(指中医的外感)在临床表现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容易混淆,甚至有些人将二者之间划等号.事实上,痧病与感冒二者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法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兹将痧病与感冒之异同,做一下探讨,供同道参考.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克木孜在哈萨克医的传统作用

    克木孜是用马奶经发酵制成的一种奶食品,是哈萨克族传统保健饮料.本文介绍了克木孜在哈萨克医中的应用及其制备方法、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临床价值等.

    作者:卡米西别克·努尔哈买提;木拉提·克扎衣别克;地达尔·巴合提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蒙医饮食疗法的营养科学观

    健康的生活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而饮食中合理充分的营养则是蒙医维持健康,治疗和预防疾病,保持青春活力的关键.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及矿物质都是维护健康所需的营养素,必须均衡适当的摄取,过量与不足对健康皆有害无益,所以蒙医中饮食疗法排在首位.蒙医认为每一种营养素都有不同的作用但必须互助合作.这是蒙医的治疗原则.维生素E帮助亚油酸,亚油酸帮助维生素D,维生素D帮助磷,磷帮助钙,钙帮助维生素C,彼此之间息息相关,任何一种营养素都无法单独作用.

    作者:斯琴托雅;其其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维吾尔医治疗23例肺炎患者临床报道

    目的:观察雏吾尔医治疗肺炎的疗效;方法:对23例肺炎患者使用蒙孜吉·木斯合力排除致病的异常合立体后,体内外使用消炎消痛等主治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3例患者中痊愈13例(57%),显效5例(22%),有效3例(13%),无效2例(8%),总有效率92%;结论:治疗肺炎,首先服用蒙孜吉·木斯合力后,体内外使用消炎消痛、营养机体等主治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

    作者:克热木江·力提甫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蒙药阿那日十四味散中胡椒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蒙药阿那日十四味散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Diamon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77:23)为流动相;流速为0.8mL· min-1;检测波长为343nm;柱温为室温.结果:胡椒碱在0.052μg~0.2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为0.50%(n=6).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用于蒙药阿那日十四味散中胡椒碱的含量测定.

    作者:玉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谈《蒙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进思路

    提出几点《蒙药炮制学》实验教学改进方法,以不断提高《蒙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教学质量.

    作者:红艳;吴朝格图;包明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畲药命名特点研究

    通过调查,将收集到的2552种畲药输入到”中国畲医药研究与开发利用数据库”中进行分析、处理,总结出畲药命名的原则、特点和规律,为进一步研究畲药功效等有指导意义.

    作者:雷后兴;李建良;李水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蒽酮-硫酸法测定蒙药驴耳风毛菊多糖的含量

    目的:测定驴耳风毛菊多糖含量.方法:采用脱脂、醇沉、蒽酮-硫酸显色法测定驴耳风毛菊多糖含量.结果:不同地区驴耳风毛菊多糖含量接近,平均含量为6.30%.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作者:师永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论藏医的传承与发展

    藏医药是传统医学的重要分支,也是藏民族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结果,是我国民族医药的一朵奇葩.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与藏文化息息相关.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述藏医药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以及在现代医学中的优势和重要地位.

    作者:鲁星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蒙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50例

    骨性关节炎可见关节软骨进行性消失,骨质过度增生,临床出现慢性关节疼痛、僵硬、肥大及活动受限.本人于2010年1-~ 2012年12月采用蒙西医结合治疗骨性关节炎5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50例患者,20岁以下3例,20~35岁12例,35~60岁28例,60~70岁7例.

    作者:张更丰;李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仡佬族治疗毒蛇咬伤常用内服药

    仡佬族治疗毒蛇咬伤主要采取的方法有常规处理、外敷中草药、内服中草药等.本文通过对仡佬族少数民族地区的实地调查研究,收集和整理出仡佬族治疗毒蛇咬伤的常用内服药以及使用方法,并做简要介绍如下.仡佬族在使用中草药外敷的同时,配方煎服中草药.内服中草药按风症、火症、风火兼症进行辨证施治.

    作者:何康;邹娟;宋勤;赵俊华;潘炉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藏医艾灸治疗心悸症1例

    心悸症主要是由于饮食起居不及、过甚及相反,使隆、赤巴、培根和黄水偏盛,特别是悲痛忧愁、惊恐太甚、神志反常、易愁忧思、饥饿失眠等引起,症状为头痛头晕、健忘、意识模糊、无故生气、胡言乱语、不愿答问,闻不悦之言则惊恐、长叹、气短、少眠、自觉心内空虚、胸闷.藏医采用传统外治法艾灸治疗本病多例,疗效甚佳,现举例如下.

    作者:卡着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蒙药解酒作用的研究进展

    当前酗酒和酒精中毒已经成为我国的公共卫生问题,开发有效的缓解急性醉酒状态和防治酒精性肝病的解酒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市场前景.本文查阅近年相关文献及蒙医著作,对蒙药解酒药物如诃子、干姜、土木香、当归、黑冰片以及解酒处方如毛勒日这布斯-4、伊赫哈日-12的解酒功效进行归纳总结,为进一步的机理研究提供帮助.

    作者:巴特金;吴超群;朝鲁巴根;白乌兰;李海;贺希格图;白明慧;木其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藏医对培根木布综合征的认识

    培根木布综合征病程长,易发生出血、穿孔、梗阻、易复发等并发症,癌变的发生率约为1%~2%.本文从藏医药角度,分别对培根木布病的文献记载、病因病机、患病部位、发病时间、种类、症状、预防及治疗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从藏医药特色认识培根木布综合征.

    作者:德措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维吾尔医治疗27例乳房炎肿的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维吾尔医治疗乳房炎肿痛的疗效;方法:治疗27例乳房炎肿痛患者,服用消炎、通阻、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结果:27例患者中痊愈13例(48%),效果显著8例(30%),有效4例(15%),无效2例(7%),总有效率93%.结论:治疗乳房炎肿痛,服用消炎、通阻、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进行治疗,巩固疗效.

    作者:地日努尔·阿不都外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藏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35例疗效观察

    滴虫性阴道炎是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传染性强,主要以性传染为主,笔者在2012年至2013-3月应用藏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32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2例患者均系门诊病人,其中青年人17例,占53.6%,中年人42人,占35.7%,老年人3例,占10.7%,大年龄57岁,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39岁,病程1个月者有15人,半年至1年者9人,1年以上10人.2 诊断标准症状:白带增多,呈现泡沫状,灰黄色,质稀薄,有腥臭味,局部带有灼热或疼痛感.检查:妇科常规检查可见阴道黏膜充血,有散在的红色斑点,穹窿部较明显,有多量分泌物,阴道分泌物镜检有活动的阴道毛滴虫,确诊为滴虫性阴道炎.

    作者:久卖多杰;东雷;索南项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于黄水病的临床护理

    黄水病系黄水之邪滞留于关节致使该部位肿痛而发生运动障碍的一种疾病.黄水存在于全身各处,尤其是皮肤与关节处较多,因此本病是临床多见的黄水疾病之一.病变部位主要在关节并累及其周围骨骼及肌筋.其特征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虚浮而肿胀、伸屈不利、骨痛、对称性,周围多个关节慢性病变.早期症状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晚期为关节强直、畸形和功能障碍,基本病理改变为慢性滑膜炎导致关节软骨和骨的破坏,病变呈持续性,反复发作过程.约60%~70%的病人活动期血清中可出现类风湿因子,发病年龄多在35~50岁,男女之比为1:3,我国患病率为0.32%~0.36%,是造成国人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斯日古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海南黎族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以万宁市黎族为例

    运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对海南万宁市黎族传统药用植物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进行民族植物学研究.结果表明,万宁市黎族草医传统使用的药用植物资源共有202种,隶属于80科171属.草本植物多(81种,40.1%),其次为灌木(53种,26.2%)、乔木(36种,17.8%)和藤本(32种,15.8%).内服疗法的使用频次高(185次,59.7%),其次是冷敷疗法(72次,23.2%)、蒸熏疗法(29次,9.4%).叶或枝叶的使用频次高(143次,46.3%),其次是根或根茎(73次,23.6%)、全草或全株(56次,18.1%).用于治疗感冒痰病、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等当地较为常见痰病药用植物种类较多,分别为43种(21.3%)、38种(18.8%)和36种(17.8%).

    作者:郑希龙;戴好富;刘寿柏;丘柳明;李榕涛;魏建和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初探藏药3种“巴夏嘎”的成分

    目的:藏药3种“巴夏嘎”的品种考证及成分鉴别.方法:文献考证、基源考证、品种考证、薄层鉴别.结果:传统藏药材鸭嘴花与仟毛婆婆纳、赛北紫堇2个代用品中的成分,在色谱中显有相同颜色的斑点,所以在成分上的异同点,以及含量的准确度等更深层次的内容有待于研究.

    作者:旦增曲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关于消化不良与四种库外衣之间的关系

    消化不良是由各种致病因素(密杂吉、合立体的异常变化,生活以及饮食习惯不良等)使得胃的正常生理功能紊乱,延长食物在胃中的停留时间,导致食物在胃中不完全消化.其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腹胀、呕吐、打嗝、食欲不振等症状的密杂吉失调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与4种库外衣有着密切的关联,如其中的1个库外依异常改变就会引起该病的发生.胃是消化过程中第1个必经之路,4种库外衣的帮助下它才可以完成食物的消化.胃的消化过程取决于这4种库外衣的正常与否.这4种库外衣为:①库外衣加孜百(吸收力),②库外衣麻斯克(摄住力),③库外衣阿孜密(消化力),④库外衣达非业(排泄力).

    作者:阿不力孜·艾拜都拉;库尔班·乌布力;吾尔尼沙·阿不都卡地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民族医学院校护理药理学教学改革探讨——以右江民族医学院为例

    药理学是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是联系基础医学与临床护理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本文通过总结分析我校护理药理学教学经验,从护理专业对药理知识和技能的特殊需求的特点,提出改进护理药理学教学的思路.

    作者:肖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全国中医药图书情报工委会,内蒙古中蒙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