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玲;张清仲
肿瘤的治疗要遵循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原则,西医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来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中医从整体现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局部的治疗,又采取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中医与西医放射结合治疗肿瘤的优势与疗效.
作者:任金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针刺左侧大包穴对健康青年ICA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是否存在负性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青年健康男性8例,针刺左侧大包穴,使用TCD分别检测双侧ICA在针刺前10min,进针时、留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min的变化并记录各参数.结果:右侧ICA在进针时、行针时、出针时、出针后10min后的vs、vd、Vm、RI、PI与针刺前10min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ICA在进针时,针刺15min、出针后的vs、vd、Vm.RI,PI与针刺前10min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I、RI有增加趋势;出针时Vm血流速度与针刺前10min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左侧大包穴在出针时能够降低左侧ICA的平均血流速度,提示该穴对ICA具有累积的针刺负性效应.
作者:程为平;李天姝;陈净芸;邹坤杉;蔡佐宾;裴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骨科康复学是一门研究在骨科伤痛患者身上进行综合性康复治疗的学科,主要手段包括功能训练、假肢和矫形器辅助具、手术三个方面,骨科康复的组织方式是骨外科医生主导的多学科合作团队,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一体化治疗制度,把康复指导融入住院护理和出院后随访的全过程,使患者早日融入家庭和社会中.
作者:徐爱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这篇文章探讨进行了变应性鼻炎和哮喘的相关性.对其中1128例做了3年以上的随访,对160例变应性鼻炎病人进行了20年的跟踪随访调查.我们的调查研究证明他们属于一种疾病的两种状态,不能追求两者的完全符合率和相关性.
作者:鞠萍;张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遗尿症是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该病发病机制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因临床上运用针灸疗法对本病有较好的疗效,现将近3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冯睿智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妇科疾病腹腔镜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387例妇科腹腔镜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手术无一例死亡,镜下完成手术376例,中转开腹11例,并发症3例.结论: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疼痛轻、治疗效果确切及便于护理等优点.
作者:陈兰枝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对中药杜仲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研究得出其炮制的注意事项.方法:通过选择炮制方法,将三种方法炮制后的杜仲样品,分别采用UV光谱法、TLC法、HPLC法,分析杜仲生品和炮制品化学成分的差异.结果:通过炮制,杜仲的化学成分发生了改变.结论:在中医配伍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杜仲炮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
作者:邓小元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扶阳方法治疗艾滋病的疗效.艾滋病(AIDS)是一个新的病种,目前国家实施的抗病毒药物一是疗效欠佳;二是毒副作用较大,笔者用中医辨证理论,在对本病有充分认识基础上立扶阳(重建修复免疫系统).祛邪(1杀灭病毒,2抗机会性感染)为法,对AIDS进行精心研究,根据扶阳理论组方立法,试图创造奇迹,使患者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中西医组)在HAART治疗的同时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西医组)只给予HAART治疗,分别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症状体征积分(积分1)和症状舌脉积分(积分2),观察体重和生存质量(卡洛夫斯基积分,Kamovsky Score).结果: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在治疗在均有所改善(P<0.05或P<0.01),但各评价点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各评价点证候、体积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P<0.05),卡洛夫斯基积分及体重较对照组增加(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方法是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作者:陈国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从经方配伍、临床运用、药理研究、服药方法及不良反应等角度出发,对葛根药用的研究进展做了全面的阐述,可作为今后葛根研究的参考.
作者:张秀胜;吴明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在传统医学领域中,针灸学已成为当今具有全球影响的一门显学,也是现代自然科学领域所关注,研究和渗透多的学科,然而,由于其学术理论源自中国古代,针灸理论学说载于古代文本,其表达仍然停留于古代用语,对这种文字语言的理解和文本的解读,是今人要了解和运用前人针灸实践经验与理性认识的必经之路.理解的程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决定着这门学科的传承和发展,因而理解古代语言表达的针灸理论就成为现代针灸学研究的主要障碍之一和首要解决的问题.
作者:沙玉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天麻素(Gastrodin)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天麻的有效单体,在临床上多处运用,疗效良好.
作者:王紫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中西医结合防治母乳喂养中常见的乳房问题,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对2009年6月至12月份在我院分娩的105例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异常乳房采取中西医结合防治.结果:20例平坦乳头或凹陷,吸吮成功19例,占95%;乳头皲裂25例,治疗成功率100%;奶胀者60例,48小时内乳胀消除率100%.结论:针对母乳喂养中出现的乳房问题,采取一系列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提高了母乳喂养率.
作者:刘永霞;高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心理疗法在神经症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68例神经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强迫症,恐惧症,躯体形式障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组34例采用传统西医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传统心理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及SDS、S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总有效率及治疗后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心理疗法结合西医药物治疗神经症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神经症的治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神经症症状.
作者:张福坚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中西医学对于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治概况,认为应充分利用西医诊断技术,发挥中医药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的特色和疗效优势,同时客观评价了本病临床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
作者:于鹏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对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进行临床研究与观察.方法:观察病例共60例,均来广东省信宜中医院2008年2月至2010年2月肾内科门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实施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进行西医对症治疗,并口服尿毒清颗粒.结果:经治疗8周,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有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是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是60%.结论:中医辨证施治结合西医基础治疗能明显提高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郭喜捷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祛瘀通脉胶囊(中风Ⅲ号)治疗感觉性卒中的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给予祛瘀通脉胶囊(中风Ⅲ号),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片,2周为一疗程,2疗程结束后进行评定.结果:祛瘀通脉胶囊(中风Ⅲ号)可以显著改善感觉性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且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的改善.结论:祛瘀通脉胶囊(中风Ⅲ号)治疗感觉性卒中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洪永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E光治疗女性黄褐斑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每日2次,同时采用E光进行治疗,每2周1次;对照组用E光治疗,8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6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内服联合E光治疗黄褐斑疗效较好.
作者:王庆海;郭雯;郭建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婴儿湿疹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疾病,具有皮疹、瘙瘁、反复发作等临床特点,更严重的是大约半数以上的湿疹患儿日后发展成其它过敏性疾病.目前尚无疗效确切的药物能预防婴儿湿疹的发生和发展,而中医治疗本病有其特色,因人施治,内外兼顾,本文从婴儿湿疹的发病率、病因病机、内治、外治等方面进行阐述.
作者:胡浩亮;宾博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疼痛是中晚期癌症病人常见、痛苦的症状之一,是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特有的疼痛形式,癌性疼痛有以下特征:疼痛多为逐渐加剧、是多数机制共存的疼痛,且持续时间长,癌症疼痛患者伴有精神恐惧和焦虑,中医护理以整体现念作为护理的指导思想,辩证施护,采用中药内服和中药外治,配合中医护理技术中的针刺疗法,有效缓解和减轻了癌症患者的疼痛,中医护理技术控制癌痛既无西药的依赖性、成瘾性、也无戒断性,应用方便,对人体无损害,凸显出中医护理的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蒲春芳;徐桂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验证疏血通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二组,疏血通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疗程30d.对照组给予复合维生素B2片,3次/d,维生素C0.19,3次/d,口服,疗程均为30d,比较二组患者的有效率.结果:疏血通组显效15(50%)例,有效9(30%)例,无效6(20%)例,对照组显效6(20%)例,有效9(30%)例,无效15(50%)例,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8.23,P=0.000).结论:疏血通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安全有效.
作者:吴志燕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