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咽痒咳宁汤治疗喉源性咳嗽

吕发强

关键词:咳嗽, 良效, 咽痒咳宁汤
摘要:喉源性咳嗽常见于急、慢性咽喉炎等病证,好发于秋末冬初或冬末春初.笔者临证近三十年,自拟咽痒咳宁汤治疗.该方诸药合用,比较符合急、慢炎性咽喉炎咳嗽的病机,故每收良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颅脑外伤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颅脑外伤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9例颅脑外伤术后难愈性脑脊液漏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为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漏口较大无法愈合者待漏口边缘条件允许予以缝合.结果:23例于治疗后3~18d后脑脊液漏停止,6例较大漏12延期缝合,顺利拆线.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出现的难愈性切口脑脊液漏通过酒精棉条贴敷结合TDP照射治疗效果良好.

    作者:葛丽丽;宋良鹏;解红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茵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菌杞消脂饮治疗脂肪肝30例,比较治疗前临床症候、血清肝酶、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和肝脏B超影像的变化.结果:菌杞消脂饮能减轻和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和恢复肝功能,降低血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改善患者B超影像,其总有效率为80%.结论:菌杞消脂饮是治疗脂肪肝的有效方剂.

    作者:孙建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静脉输液后两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2种抬高手臂拔针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对300例静脉输液住院惠者,按2种方法拔针,观察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继续按压,对照组拔针时尽量提高患者输液手,拔针按压4min后放回患者舒适位置,观察拔针后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率.结果:两组皮下淤血及出血发生无显著差异.结论:拔针后按压力远大于静脉压,按压后可以将患者的手放回继续按压,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

    作者:邓建华;崔淑燕;李梦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不孕症的探索及中医临床经验应用

    本文通过对各类妇科癥瘕所致的不孕症进行临床分析、治疗与探索,探求其间内在联系,分析病因,中医辨证施治.

    作者:彭路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气祛瘀汤配合循经点穴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10年总结

    目的:总结益气祛瘀汤配合经点穴按摩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经验.方法:治疗组采用益气祛瘀汤配合循经按摩点穴法治疗中风后遗症.对照组:益气祛瘀汤组(对照1组)单独运用益气祛瘀汤,循经按摩点穴组(对照2组)循经按摩点穴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结果:治疗组160例,存活10年~20年126例;存活21年~30年27例;存活31年以上7例.对照1组治愈6例,存活10年者3例.对照2组治愈0例,存活0例.三组对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祛瘀汤配合循经按摩点穴按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显著.

    作者:姚桂安;姚朋华;姚秀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浅谈气机升降对脾胃的作用及影响

    气机,泛指气的运动变化,可以说是对人体脏腑功能活动基本形式的概括,气机升降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辨证立法处方遣药的依据.

    作者:史知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自拟浴足方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自拟浴足方浴足协同治疗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7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2例,治疗组内服基础降压药,加用自拟浴足方浴足;对照组内服基础降压药,加用温水浴足.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临床症状积分、生存质量评分等的变化.结果:两组惠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头晕、头痛、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畏寒肢冷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生存质量总评分明显改善(P<0.01),且治疗组在改善头晕、头痛等症状及生存质量总评分方面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浴足方联合基础降压药具有协同降压作用,降压疗效优于单纯基础降压药物治疗,且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无不良反应,简便易行.

    作者:黄琛;钱海凌;李丽;莫霄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血糖变化与喂养

    目的:监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0.5 h~24h血糖变化,寻找合适的喂养方法,为临床上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h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min、2h、6h,12h及24h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h、6h、12h、24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两组新生儿出生后6h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互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时照组(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出生后24h内需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根据结果喂养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为临床上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提供依据.

    作者:罗梅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风湿骨病治疗中的刺络拔罐法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发病率高的一种颈椎病证型.刺络拔罐中医外治疗法,能祛除体内残存的风、寒、湿、邪、痰、毒、瘀等有害物,具有良好活血行气、止痛消肿、散结退热、祛风散寒、除湿拔毒的作用.

    作者:韩涛;李顺湘;潘久芝;孙帮杰;张从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食管反流病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研究主要包括: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对本病的辨证论治,中医治疗本病的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且价格低廉,越来越受到医家的重视.

    作者:胡结林;赵瑞珍;尤敏;李晓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药并用治疗多发性卵巢囊肿不孕症32例

    多发性卵巢囊肿不孕症是妇科常见病,采用逐瘀补湿法和针刺疗法治疗的患者,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克文;李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质疏松症中医研究进展

    探讨中医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效果,分析其病因,辨证论治.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有其独特优势,其辨证施治和综合治疗手段的运用,能迅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刘存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在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上的治疗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月收治的156例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6例.156例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我院自拟强心汤,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I、EF值较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t=6.37,P<0.01;t=5.54,P<0.01).观察组80例中治疗显效者24例,有效者42例,无效者14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76例中治疗显效者21例,有效者28例,无效者27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4.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x<'2>=6.54,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功能不全能有效改善患者心脏指数、心脏射血分数,临床疗效良好,是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作者:陈跃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药促进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口服复方大承气汤对阑尾炎后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选择1998年3月~2010年5月我科阑尾炎术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补液、抗炎治疗,并嘱其早期下床活动,术后8小时饮白开水适量;观察组在给予补液、抗炎治疗,并嘱其早期下床活动的基础上,同时给予术后8小时口服复方大承气汤.两组记录均以术后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准.结果:观察组肛门第一次排气时间为(16.2±4.2)h,对照组为(41.2±11.4)h,两组相比观察组第一次排气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对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黄通国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症发生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外伤疗效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脑外科2009年3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60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干预组(n=30),两组患者均采用脑外科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护理干预后进行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死亡率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后,两组病人整体疗效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比较干预组死亡患者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积分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病人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提高脑外科专科专病护理质量的实施提供了依据.

    作者:谢奕蓉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治顽固性心力衰竭36例

    目的:探讨经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辅佐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6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常规予吸氧、限纳、限入水量、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治疗,加服中药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剂.2周为一疗程.治疗前后观察其心功能情况.结果:2周后,显效20例,占55.6%;有效12例,占33.3%;无效4例,占11.1%.总有效率达88.9%.结论:经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佐治顽固性心力衰竭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老年病人心理辨证施护的体会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人口发展的趋势,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必须越来越重视老年人的护理工作,消除和减轻由疾病给老年人引起的不良心理反应,改善其身心健康状况,增强自我心理保健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渡过一个愉快幸福的晚年.

    作者:李甜;舒春艳;谢莉晶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辨证施护

    目的:为了研究保守治疗护理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3月~2009年11月120例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对其进行手法牵引,垫枕、口服中药及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和护理.结果:经过保守治疗护理后,有效率100%,功能恢复快,未出现并发症.结论:保守治疗单纯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任素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的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之上感、流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太阳伤寒证之上感、流感各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66例,分别采用麻黄汤或青霉素、病毒唑治疗.观察体温,症状变化,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48%,愈显率93.94%,对照组分别为87.88%、81.82%(P<0.05):麻黄汤对太阳伤寒证之上感、流感引起的发热有明显的退热作用,疗效优于青霉素,病毒唑(P<0.001).结论:麻黄汤对太阳伤寒证之上感、流感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观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马友全;白锋;刘占萍;韩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方法:观察3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0例,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刀治疗.结果:治疗组198例中,治愈81例,占40.9%;显效69例,占34.8%;有效41例,占20.7%;无效7例,占3.6%.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98例中,治愈25例,占25.5%;显效19例,占19.4%;有效37例,占37.8%;无效17例,占17.3%,总有效率8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轻微,病人痛苦小,费用低廉,疗效显著等特点.

    作者:王兴昌;王贵 刊期: 2011年第07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