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性康复医疗

雷莹辉;尹宝玉;孙萍;董岩;张桦

关键词:老年, 高血压, 康复医疗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医疗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指导综合性康复医疗组(康复组)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限盐、限酒、戒烟、减重、医疗体育、心理调节及合理用药等与传统疗养组(传统组)对比观察血压均值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观察1个月后,2组血压的均值均降低,康复组血压下降更显著(P<0.05),体重指数降低0.4 kg/m2,摄盐、饮酒、吸烟量分别减少22.7%、37.1%、41.8%(P<0.01).血脂、血糖略降低.结论:综合性康复医疗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和降低住院率,改变了不合理的用药方式.
中国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作用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选择4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干预组患者施以护理干预措施历时12~14周,出院后随访半年.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估干预效果.结果:住院期间各阶段干预组NOSIE-30各因素的评分、N-BPRS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01),出院后随访干预组的SDS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促进社会功能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蒲金玉;李爱玲;谭云珍;刘宁;张翠红;吕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高血压病的综合性康复医疗

    目的:探讨综合性康复医疗对老年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指导综合性康复医疗组(康复组)改变不合理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限盐、限酒、戒烟、减重、医疗体育、心理调节及合理用药等与传统疗养组(传统组)对比观察血压均值及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结果:观察1个月后,2组血压的均值均降低,康复组血压下降更显著(P<0.05),体重指数降低0.4 kg/m2,摄盐、饮酒、吸烟量分别减少22.7%、37.1%、41.8%(P<0.01).血脂、血糖略降低.结论:综合性康复医疗提高老年高血压病的控制率和降低住院率,改变了不合理的用药方式.

    作者:雷莹辉;尹宝玉;孙萍;董岩;张桦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配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82例发病<3 d的脑梗死患者分为HBO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HBO组接受高压氧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1个月后采用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HBO组基本痊愈8例(19.0%),显著进步20例(47.6%),进步12例(28.6%),无变化2例(4.8%);对照组分别7例(17.5%)、13例(32.5%),18例(45.0%)和2例(5.0%).2组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BO结合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好于单一药物治疗的方法.

    作者:尚桂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72例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对策.方法:对72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动态进行分析、评估,并进行护理干预.结果: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恐惧、焦虑、违拗、对环境不适应、孤独无助、不配合治疗、不愿住院等不良心理;采取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及寻求家庭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后,患者不良心理均获改善.结论:对首次住院患者的不良心理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对稳定患者情绪,配合治疗,防止意外,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秋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氟噻吨片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73例

    门诊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73例,男41例,女32例;年龄32~70岁,平均(49.6±8.6)岁;病程5~35年,平均(16.6±10.0)年;住院次数1~7次,平均(3.5±2.5)次,均符合CCMD-3-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在本院后一次住院期间,阴性症状量表(SANS)评分均>20分,出院后阴性症状仍较突出,原精神分裂症药物的疗效不佳,改服三氟噻吨片(复康素)治疗为主.

    作者:徐宝昌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绝经妇女身体软组织重量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身体软组织重量和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2例绝经期健康日本妇女,应用双能X-线法(Dexa)测定其第2~4腰椎、双侧股骨转子间和桡骨中、下1/3交界处BMD,同时测定身体肌肉组织(TLM)和脂肪组织(TFM)重量,并对软组织重量与身体各部位的BMD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全身TLM重量及体重与正位腰椎BMD呈正相关(r=0.45及0.35),而TFM百分比与腰椎、股骨转子间和桡骨远端BMD呈负相关(r=-0.17).随着年龄增长,BMD呈下降趋势,60岁组与50及70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分别P<0.01,P<0.05).结论:身体内软组织重量中TLM重量、体重与全身各部位的BMD有相关性,其中体重和TLM重量与腰椎BMD的相关性较好,TFM重量与BMD的相关性不明显.

    作者:夏亚一;赵慧;孙正义;寺下澈弥;良川昌凤;中谷正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皮肤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氦氖激光照射治疗皮肤感染的疗效.方法:179例皮肤感染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69例采用口服多西环素和外涂药物治疗;激光组110例采用药物治疗的同时配合氦氖激光皮损处局部照射.治疗15 d后对2组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激光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8.0216,P<0.01),有效率亦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8416,P<0.01);痊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9835,P<0.01).结论: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皮肤感染疗效显著,疗程短、无痛苦及副作用.

    作者:宋雪英;乌淑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不同方法治疗化疗药物渗漏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冰敷及新鲜芦荟汁外涂与50%硫酸镁冷湿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的效果.方法:59例患者分为3组.第1组30例渗漏后立即冰敷1~2h,间歇1h时及冰敷停止后用新鲜芦荟汁外涂;第2组25例渗漏后立即用4层纱布浸湿50%硫酸镁持续冷湿敷. 第3组4例渗漏发生24 h~14 d后才进行上述处理.结果:3组有效率分别为100%、96%和0%.结论:渗漏后立即冷敷或冰敷是防治外渗损伤的关键,24 h后药物对组织细胞的损伤在累积加重,再作处理很难恢复.

    作者:张春斐;陈佩芳;张晓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68例

    目的:观察肩关节手法松解术配合关节内施沛特(SH)注射加功能锻炼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8例肩周炎患者,采用全麻下手法松解术,术后关节内注射SH 2 ml,并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6~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根据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90%.结论:手法松解、药物注射与功能锻炼联合应用治疗肩周炎可缩短病程,效果好,预防复发,是治疗肩周炎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谭儒民;尹冬梅;刘瑞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恢复期颅脑损伤

    1999年9月以来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后恢复期患者142例,男86例,女49例;年龄4~68岁;病程3~15 d;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65例,脑挫裂伤52例,脑震荡20例,原发性脑干损伤5例.全部患者采用高压氧(HBO)治疗.患者进入HBO舱约20 min,舱内压力逐渐提升0.13~0.15 MPa,面罩吸氧30 min,休息10 min,再吸氧30 min,减压20 min出舱,每天治疗1次,10次1个疗程,各疗程间休息3~5 d.同时根据病情使用药物及对症治疗.

    作者:蔡德群;朱良才;尹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推拿治疗高原地区落枕患者69例

    2000年10月至2001年12月我科有记录的高原地区落枕患者69例,男47例,女22例;年龄13~58岁,平均35.5岁;病程1 d 56例,2 d 11例,>3 d 2例;首次发病62例,2次发病7例;临床表现为颈项强直,头不能向患侧转动,患部酸胀、疼痛,向同侧肩部及上臂扩散或兼有头痛,检查局部肌肉痉挛,压痛明显,无红肿,可触及菱形索状物,指拨有索状物感;部分患者经X线片检查无异常发现.治疗时患者取坐位,术者立其身后对患者颈背部进行轻柔抚摸,使患侧肌肉放松,随术者运手缓慢转至头部,再行被动前屈,后仰及左右旋转;按拿风池、肩井、天宗穴,点压落枕、压痛点、后溪、内关等穴位,弹拨胸锁乳突肌数10次,用力均匀,由轻入重;待头颈部肌肉松驰并在患者毫无戒备的情况下,术者突然转换手法,用一手掌托住患者下颌,另一手掌置其头顶部,以迅速而轻柔动作将患者头颈部向患侧旋转,此时可听到响声,随后再按前述手法轻柔抚摸,松解整理,滚、拍打颈肩部,后施以抚摸法结束,每次治疗20~30 min.

    作者:钟新民;毛世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VitC VitE SOD MDA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VitC、Vit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进行测定,以了解VitC、VitE的抗氧化剂作用.方法: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58例,采用751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其吸光度,根据所测得的吸光度在标准曲线上查出相对应的浓度值.结果:脑供血不足组(脑缺血组1)与对照组比较,VitC、VitE、SOD略降低,MDA略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急性期组(脑缺血组2)与对照组比较,MDA明显增高,VitC、VitE、SOD明显降低,并均与MDA呈负相关(均P<0.01);恢复期4项测定值均恢复至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体内存在自由基代谢紊乱的特点,应及早补充外源性抗氧化剂VitC及VitE.

    作者:孙道媛;孙玉萍;刘忠强;李强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用EB-390 MB 纯音测听仪测试幼儿听力

    目的:对幼儿进行听力筛查,分析影响幼儿听力的各种因素. 方法:利用EB-390 MB 纯音测听仪分别于1000、2000及500 Hz对416例(832耳)3~4岁入园合作幼儿分别测定两耳听力.结果:19.8%的幼儿存在听力轻度反应失灵,5.1%幼儿存在不同程度听力障碍.高危听力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危幼儿(P<0.01), 经Logistic分析,早产、低出生体重、耳毒性药物、中耳疾病、过期产均与幼儿听力障碍呈密切相关性. 结论:本方法测试幼儿听力具有相当可靠性( 特异度95.7%,敏感度34.9%,符合率81.4%).幼儿中有相当数量的不同程度听力障碍及听力轻度反应失灵(16~25 dBHL),应引起足够重视.保护听力应从孕期起即注意避免各种高危因素.除经典高危因素外过期产对幼儿听力有一定影响,故应尽量避免.

    作者:杨晓;徐韦;王温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心理组和常规组,均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心理组同时进行系统的心理护理,8周后采用Spitzer生存质量指数量表对2组进行评定比较.结果:心理组在功能恢复、家庭、社会的支持以及预后的前景方面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赖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麻风畸残患者实施自我护理3年效果

    目的:探讨麻风畸残患者自我护理效果.方法:989例麻风残疾患者进行自我护理训练,发放自我护理手册和图解,提供必要的自我护理包,并定期随访3年.结果:患者红眼、眼痛、手皲裂、手溃疡、足皲裂、足溃疡等麻风继发性畸残分别较治疗前下降了78.95%、89.02%、91.86%、90.90%、93.85%和38.67%,且有87.06%的患者形成了自我护理行为,说明自我护理可被患者接受,而且效果肯定.结论:自我护理是预防和治疗麻风继发性畸残的重要手段.专业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技巧、患者家属和乡村医生日常督导以及适宜的康复器材供应是治疗的关键,同时应开展小外科和矫形手术治疗以解决患者严重的兔眼和足底溃疡问题.

    作者:张连华;陈亚飞;张志云;丁陈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磁处理液体对机体生物效应的研究近况

    近年来许多学者发现经磁处理的不同液体,包括水、酒精、血液及生理盐水等可以在生物体内引起一系列的生物效应,现将近10年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张福金;韩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头针与体针治疗脑卒中

    目的:探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分别采用头针与体针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头针组痊愈显效率69.70%,总有效率90.91%,与体针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采用头针国际标准化方案治疗脑卒中与体针疗效相仿,但头针可以对患者肢体进行被动或主动运动,更有利于提高疗效和缩短病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综合性措施治疗自闭症儿童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采用综合性措施干预自闭症儿童的疗效. 方法:对接受综合性干预(物理治疗、认知训练、行为分析及矫正等,结合特殊教育)的自闭症儿童21例,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由专人进行干预前后测评. 结果:干预后自闭症儿童的各项学习能力及发育商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P<0.001);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P<0.001).结论:采用综合性干预措施可以促进自闭症儿童各项学习能力的同步发展,改善其学习能力的不均衡性,提高、减轻或消除其病理学行为表现.

    作者:李丹;田文雁;石淑华;白雪光;张静;徐顺生;王凤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康复干预对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康复干预对老年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使用无创伤性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采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内皮素(ET-1).非药物康复治疗8周后再次行ABPM及ET-1测定.结果:38例患者中,血压昼夜节律呈非杓型16例(40%).38例患者平均血浆ET-1水平轻微升高,按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分为杓型组和非杓型组后发现,ET-1水平在非杓型组明显升高(P<0.05).康复干预治疗8周后,动态血压及非杓型组平均ET-1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综合康复干预可作为轻、中度老年高血压病的初始治疗,康复干预后能明显降低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非杓型组血浆ET-1水平.

    作者:董玲;关卫东;张贵林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盐酸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盐酸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的疗效.方法:50例广泛性焦虑患者采用丁螺环酮治疗2周,治疗前后按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的减分率来评价疗效,并观察副反应.结果:50例患者治疗后.有效率达60%,且副作用小.结论:盐酸丁螺环酮对广泛性焦虑具有确切疗效,并对躯体疾病伴发的焦虑、抑郁有效,价格低廉,可以作为综合医院治疗广泛性焦虑和惊恐发作的一线用药.

    作者:徐金枝;郭秋霞;曹小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国康复杂志

中国康复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主办: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