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ALA-PDT疗法联合微波治疗肛管尖锐湿疣的护理干预

庞晓刚;王红

关键词:尖锐湿疣, 肛管, 光动力疗法,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微波疗法对肛管尖锐湿疣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肛管尖锐湿疣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4.4%)(x2=8.237,P<0.05);干预组复发率(9.4%)、对照组(12.5%),无显著性差异(x2=0.160,P>0.05).结论 ALA-PDT联合微波治疗肛管尖锐湿疣效果良好,加强治疗各阶段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内蒙古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腹彩超与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作用比较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超与经腹部彩超两种诊断方式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行清宫术并经证实宫内残留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经阴道彩超检查,对照组行经腹部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 经诊断后,观察组诊断率为94.67%(71/75),对照组诊断率为80%(60/75),两组患者诊断率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流产后宫内残留患者采用腹部彩超检查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诊断方式,但经阴道彩超检查能显著提升流产后宫内残留的诊断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ALA-PDT疗法联合微波治疗肛管尖锐湿疣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联合微波疗法对肛管尖锐湿疣的治疗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肛管尖锐湿疣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两组均行ALA-PDT联合微波治疗并辅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效果.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93.8%)高于对照组(84.4%)(x2=8.237,P<0.05);干预组复发率(9.4%)、对照组(12.5%),无显著性差异(x2=0.160,P>0.05).结论 ALA-PDT联合微波治疗肛管尖锐湿疣效果良好,加强治疗各阶段有针对性护理措施,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作者:庞晓刚;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复发脑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

    胶质瘤是颅内肿瘤中常见的一种,占所有颅内肿瘤的40% ~60%,有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高和治愈率低的三高一低等特点.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率可达50%以上,复发后的胶质瘤恶性程度增加,侵袭力更强.随着影像学诊断技术的提高,显微技术、神经导航等神经外科技术的普及,间质内放化疗等新技术、新疗法手段的应用,使复发脑胶质瘤的诊断与治疗取得显著进步.因此,复发脑胶质瘤的早期确诊与综合治疗对其预后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对复发脑胶质瘤的影像诊断与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田敏;张国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分析

    目的 了解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胆汁需氧菌感染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情况,为临床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年9月至2015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送检的314例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手术中采集的胆汁进行需氧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14例胆汁标本中,有135例(42.99%)检出需氧菌,共分离出139个菌株,大肠埃希菌所占比例大61.87%,其他依次为屎肠球菌为17.99%、肺炎克雷伯菌为11.51%及肠杆菌属,结石性比非结石性急性胆囊炎胆汁检出有氧菌比例低,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菌对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为敏感;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为敏感.结论 对急性结石性与非结石性胆囊炎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可以为防止滥用抗生素以减少细菌的耐药性很有必要,临床应根据实验室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使用抗生素.

    作者:武志雄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呼和浩特市儿童哮喘相关发病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呼和浩特市儿童哮喘发病相关因素.方法 将我院儿内科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292例哮喘儿童作为调查对象,对患儿湿疹病史、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吸入过敏原致敏、食入过敏原致敏、呼吸道感染等诱发原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我市哮喘儿童中,湿疹、过敏性鼻炎、家族哮喘或其它过敏性疾病史是哮喘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过敏原暴露是常见诱发因素.结论 做好初级预防、避免过敏原接触,对于预防和控制哮喘发病极其重要.

    作者:韩丽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玻璃纤维桩与金属铸造桩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和金属铸造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临床口内经完善根管治疗且单个牙体缺损严重需做桩核冠修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纤维桩治疗组患者50例,金属铸造桩治疗组患者50例,纤维桩患者行氧化锆全瓷冠修复,金属铸造桩患者行钴铬合金烤瓷冠修复,于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后复诊,观察牙周组织、冠边缘密合度、冠松动度及X线片情况.结果 50例纤维桩氧化锆全瓷冠修复患者3例出现冠边缘不密合、松动1度.50例钴铬合金桩核冠修复患者4例出现牙龈缘变色,牙龈炎症,1例患者冠松动2度,1例患者根折.结论 纤维桩核修复严重缺损后牙效果较金属铸造桩核修复效果好,牙齿根折率低、龈缘无染色,冠密合度高,具有较高的成功率.

    作者:马玉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与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肿瘤疾病,其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且逐渐年轻化,目前因成为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大威胁而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关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近年来发现的能促进乳腺癌细胞增殖、存活、迁移的基因,本文就其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分子结构与生物学特征、与乳腺癌的关系、乳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等方面的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李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补佳乐的雌-孕激素联合治疗不全流产疗效的对比研究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补佳乐的雌-孕激素联合用药治疗不全流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2014年1至12月接诊的不全流产患者100例,随机分配为口服大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A组)和口服小剂量补佳乐雌孕激素组50例(B组).观察两组宫腔组织物排出情况及月经恢复情况,并进行疗效评定,对未治愈者行清宫术.结果 A组治愈率96.0%,B组治愈率76.0%.均未见明显副作用发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大剂量补佳乐组雌-孕激素治疗不全流产优于小剂量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黎春梅;江雪芳;龚艳红;胡庆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讨度洛西汀对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应用度洛西汀进行治疗后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本院近年来收治年龄在60岁以上女性抑郁症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度洛西汀治疗,随机抽取50例并以回顾性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度洛西汀对患者疗效及睡眠质量影响.结果 完成治疗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治疗总有效率为92.0%;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与治疗后8周分别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睡眠质量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度洛西汀不但能够显著改善老年女性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改善其睡眠质量,保障患者身体健康以及生活水平,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普及推广.

    作者:张玉莲;周宝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4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采用钻单孔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46例病例进行回顾总结.结果 45例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基本消失,复查CT除1例复发以外均逐步缩小并吸收.结论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年龄均偏高,大多有头部外伤史.钻孔引流是其治疗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震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接受治疗的10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4人,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给予他汀类药物,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Ⅱ级28例,Ⅲ级18例,Ⅳ级8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9.9±5.6)%(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心功能Ⅱ级25例,Ⅲ级20例,Ⅳ级9例,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0.7±4.2)%(P<0.01).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安全、有效,可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

    作者: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透患者甲状旁腺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目的 分析为血透患者切除甲状旁腺术后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采用2013年11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透并行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观察,术后给予一般性护理与饮食护理,心理护理与睡眠护理,并发症护理.结果 无1例出现术后感染症状及创口出血,低钙血症7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3.3%,血钙水平为(2.01±0.04)mmol/L.结论 术后护理对于血透患者并发症的预防与手术预后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作者:欧阳红莲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胆汁淤积性肝病52例的临床研究

    胆汁淤积性肝病以黄疸持续时间长、住院费用高、预后差为特征,少数患者因长期淤胆可转化为肝硬化或重型肝炎.加强对此类疾病的临床治疗研究对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指导临床医师用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常规保肝治疗效果差,加用糖皮质激素而取得满意疗效的52例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HP感染与胃癌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相关性.方法 经电子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患者150例作为实验组和15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慢性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HP检测.150例胃癌实验组分早期、进展期胃癌和贲门部、非贲门部胃癌.结果 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实验组中早期胃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组无统计学差异,实验组中非贲门部癌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慢性胃炎组(P<0.05),贲门部癌组HP感染率与慢性胃炎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尤其在早期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与胃癌的发生部位有相关性.

    作者:康利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先天性心脏畸形的产前超声筛查进展

    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 简称先心病)是常见的胎儿先天性畸形,其发病率占活产婴儿的3‰~8‰[1].严重危害患儿的生命与健康.由于胎儿心脏畸形的复杂性及超声技术的局限性,使得胎儿心脏超声检查成为产前超声检查中的难点和重点[2],选择适宜孕周,应用有效筛查方法及联合多种超声技术可以有效提高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的诊断准确性.

    作者:张银燕;刘国辉;刘志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利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无菌包差错率的效果,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方法 由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定期举行会议和活动.主动提出、讨论并尝试解决与改善影响工作成效的各种问题.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显著提升,无菌包差错率由实施前的0.19%大幅度下降到实施后的0.017%,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菌包管理目标达成率高达92%.结论 品管圈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完善了管理与监控工作,提升了服务质量.

    作者:杜致燕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捏脊辅助治疗婴幼儿积滞4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儿捏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住院0~3岁积滞患儿80例为研究对象,依入院奇偶数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奇数为治疗组,偶数为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相同的西药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组辅助捏脊疗法,以非参数法分析,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秩均值50.51,而对照组秩均值3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示治疗组疗效优与对照组.结论 捏脊辅助治疗婴幼儿积滞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殷婷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致脑梗死临床和影像表现差异性的研究

    目的 探讨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闭塞致脑梗死模式的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9月因急性脑梗死收住我院的伴有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50%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依据患者脑动脉狭窄或闭塞部位分为ICA组和M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分型和影像分型的差异性.结果 入组132名符合标准的患者,ICA组73人,MCA组59人.MCA组腔隙性脑梗死、皮质下梗死的发生率高于IC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52.5% VS26.0%,P=0.002;50.8% VS 19.2%,P<0.001).ICA组完全前循环梗死的发生率、NIHSS评分和区域性梗死的发生率高于MC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4.2% VS 10.2%,P=0.001;5.6±3.0 VS 3.7±1.5,P<0.05;28.8%VS5.1%,P<0.001).结论 虽然MCA和ICA病变患者引起缺血性卒中的机制相似,但是其临床及影像缺血模式有着明显差异性,加强血管损害和卒中模式相关性的理解有助于缺血性卒中急性期治疗以及二级预防.

    作者:白雪;高晓梅;张亚丽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前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前葡萄膜炎继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G)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0例(42只眼)前葡萄膜炎继发ACG早期行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治疗,分析术后不同时间段瞳孔阻滞程度、前房反应、眼压变化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 42只眼术后1、24 h及1周复查时均未再发生瞳孔阻滞,前房反应在术后1h与术前比无明显改善,在术后24 h到1周内逐渐减轻;眼压在术后1h迅速下降到正常值以下,术后24 h复查,26只眼<21 mmHg,16只眼21~30 mmHg,眼压复升率为38%,局部及全身应用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可控制在正常范围;术后1周复查眼压,34只眼< 21 mmHg,8只眼21~35mmHg,药物控制不良,炎症进入静止期后行滤过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无晶状体损伤,1只眼前房内少量出血,1周内全部吸收.结论 前房穿刺联合瞳孔成形术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继发ACG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迅速降低眼压,促进炎症吸收、为其他手术创造条件.

    作者:乔俊丽;何晓光;孙励;马茹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品管圈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在腰椎退行性变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90例腰椎退行性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由品管圈小组结合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规范化的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的ODI评分,并在出院时做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观察组满意度为95.56%,对照组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ODI评分情况在手术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及出院3个月后ODI评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品管圈的形式对腰椎退行性变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李莉;王妙珍;冀云涛;高丽霞;杜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内蒙古医学杂志

内蒙古医学杂志

主管: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