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学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再创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工作新辉煌

李涛;李德鸿

关键词:学习, 职业病防治, 防治法, 劳动卫生,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人民共和国, 劳动力资源, 卫生工作者, 与国际接轨, 可持续发展, 身体素质, 社会政治, 党和政府, 保护政策, 劳动者, 人群, 劳工, 经济, 机遇, 会议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职业病防治史上的一件大事 ,是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者励精图治、不懈努力的结果.她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的进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者的关心与爱护,对提高劳动力人群的身体素质, 保障劳动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加入WTO后,劳工保护政策与国际接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职业卫生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好<职业病防治法>,真正抓住这大好的机遇,再创我国劳动卫生职业病工作新的辉煌.<职业病防治法>的公布与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体会主要有以下方面: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相关文献
  • 正己烷中毒4例临床报告

    对4例慢性正己烷中毒病人进行了临床观察,该病潜伏期4~1 2个月;以四肢无力,走路易跌倒为首发症状,直到发展为不能独立行走,跟腱反射、膝腱反射逐渐减退直至消失,前者损害早于后者,恢复则晚于后者;四肢及躯干出现不同程度的痛、温觉减退;可出现指间肌、小鱼际肌萎缩.

    作者:田清华;陈轶;沈丽光;张永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持续接噪工人10年听力损伤动态观察

    观察到同时入厂纺织女工4年内语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很低,4年后逐年上升;第1年高频听力损伤患病率很高,第2年下降,4年后上升.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对接噪工人听力损伤的累积影响越重,终达到中度语频听力损伤、中度高频听力损伤的程度.讨论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对噪声的防治提出建议.

    作者:相爱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氟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目的探讨氟接触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改变及其接触水平-效应关系.方法采用WHO推荐的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组合( NCTB)对某铝厂65名电解工人和52名对照工人进行测试分析,同时测定其血清氟、尿氟浓度.结果血清氟、尿氟浓度接触组明显高于对照组.除视觉保留外,氟接触工人的各项测试标准分均低于对照组.除视觉保留、数字译码外,血清氟浓度与NCTB各项测试间均存在明显负相关.结论职业性氟接触可影响工人正常的神经行为功能,血清氟浓度与神经行为功能间可能存在一定接触水平-效应关系.NCTB测试可考虑作为氟接触工人健康监护的早期敏感指标.

    作者:郭智勇;何玉华;朱启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油田测井辐射源库辐射水平评价

    对某油田测井公司辐射源库内及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进行了监测与评价,源库内的控制室和源库外的周围环境的辐射水平比较低,操作人员的年人均剂量估计低于3.3 mSv.

    作者:石二为;崔勇;刘宝辰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审议通过.审议通过当日,江泽民主席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号主席令,<职业病防治法>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历经十年蹉跎岁月,卫生部几代领导和专家站在世纪交替的历史高度,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着眼于保护劳动者身心健康和促进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制定了<职业病防治法>,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必将促进我国职业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

    作者:李朝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增强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意识

    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简称<职业病防治法>),江泽民主席同日签署了第六十号主席令予以公布.这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职业病防治法>虽然以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为直接立法目的,但是其深远意义远远大于职业病防治本身.职业病防治法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依法治国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1 职业病防治立法目的在于保护劳动者健康权益 <职业病防治法>第一条阐述了立法目的,概括起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止职业病的发生;二是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与健康相关的权利;三是促进经济发展.第一层含义是立法的直接目的,即依靠法治手段解决我国严重的职业病危害问题.第二层含义是根本,防治职业病必须落实在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维护劳动者健康权益这个根本问题上.只有劳动者健康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才能实现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的目的 .第三层含义是职业病防治立法与发展经济的关系,这是立法要达到的长远目标.因此,< 职业病防治法>不仅是一部针对职业病预防和控制的卫生行政管理法律,更是一部劳动者健康权益保护法,或者说这部法律带有很强的劳动者权益保护立法色彩.这样的立法构思是符合现代法治思想,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的.

    作者:苏志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染矽尘大鼠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的变化

    目的探讨染尘大鼠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变化,以寻找评价不同时期矽肺纤维化更合适指标.方法采用气管注射染矽尘(40 mg/鼠)方法建立动物模型;测定肺脏器系数、胶原含量;采用E XCEL作图,采用SPSS 8.0数据分析.结果染矽尘实验动物肺胶原含量在实验第21天前降低,实验第21天后升高;肺脏器系数在实验第7天就出现升高,而且一直持续;实验组肺胶原含量和脏器系数在实验第21天呈现分离趋势;第21天后出现平行增加趋势.结论评价肺纤维化肺脏器系数和肺胶原含量各有优缺点;矽肺形成第7天就有肺脏器系数升高,并且一直持续;肺胶原含量第21天前先降低,第21天后升高.

    作者:魏茂提;王世鑫;张国辉;周蔚;王俊虹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急性重芳烃中毒与窒息致复合损伤3例报告

    报道了3例因取样过程中接触重芳香烃类物质而造成的急性重芳香烃中毒,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失眠、健忘等神经衰弱症状,并就其入院后临床特点、诊断、治疗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

    作者:刘玉伟;舒平;许涤非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通州市140家乡镇企业粉尘作业卫生学调查

    为了解通州市乡镇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状况,为今后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于2000年3~11月对通州市140家乡镇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性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粉尘共测652个点 ,超标点514个,点超标率78.83%.粉尘浓度0.7~41.3 mg/m3,平均值21.7 m g/m3,游离SiO2含量1.7%~37.6%,均值19.3%.职业性健康检查1 366人,受检率44.06%,检出职业多发病161人,检出率11.79%.提示,加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 ,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势在必行.

    作者:陈兵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碘对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

    目的研究碘对体外人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碘化钾溶液处理培养中的淋巴细胞,观察其姐妹染色单体交换(sister chromatid exchange,SCE)频率和微核率的变化,并分别用t检验和χ2检验方法作显著性检验.结果培养液中碘剂量在2 μg/ml 时,SCE频率和微核率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培养液中碘剂量在≥20 μg/ml 时,SCE 频率和微核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适量的碘可以降低SCE频率和微核率,对遗传物质具有保护和抗突变作用;而20 μg/ml 以上的高剂量碘可显著增高SCE频率和微核率,对遗传物质具有程度不同的损伤作用.

    作者:周好乐;李杰;刘桂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医务人员职业卫生研究进展

    我国医务人员目前约为500余万人,包括医疗、护理、检验、药剂等。

    作者:乔赐彬;乔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职业性铅接触与尿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探讨铅接触者尿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活性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两个蓄电池厂共112名铅作业工人进行血铅及尿γ-GT活性测定.71名非铅接触者为对照.血铅含量用微分电位溶出法进行测定;γ-GT活性用对氨基苯磺酸比色法进行测定.结果铅接触者尿γ-GT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随着血铅水平的升高,尿γ-GT活性有升高趋势;小于1年工龄组及大于5年工龄组尿γ-G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1~5年工龄组尿γ-GT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尿γ-GT活性升高是反映铅中毒的敏感指标,其变化可反映铅接触者肾损害的程度.

    作者:陈小玉;王新朝;姚武;李志远;赵一波;马玉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含量的方法研究

    目的研究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中铅的方法.方法血中铅以铁氰化钾氧化,硼氢化钠还原生成铅化氢,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结果该法在0~40 μg/L内,回归系数为0.9998,检测限为0.034 μg/L,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4.7%~102.4%,精密度测定相对标准偏差1.4%~2.7%.结论该法对血铅测定是一个较为准确、灵敏、稳定的分析方法.

    作者:张裕曾;刘芸;吴少平;杨磊;赵焕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浅谈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职业健康监护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接触职业危害的职工通过各种检查和分析,了解并掌握其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健康损害征象及职业禁忌的一种健康监控的方法及过程.对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侯艳平;韩桂珍;王荣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苯酚灼伤1例抢救治疗

    1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维修工.误将存有苯酚液体的储罐阀门打开,使苯酚液体喷溅于面、颈、胸及双上肢.现场用清水洗约10 min,灼伤后约30 min入院.来院时患者面、颈部呈点、片状,胸部及双上肢、腋下呈大片状皮肤隆起,粉红色,剧疼.立即用 30%酒精局部反复擦洗,清水冲洗干净,硫酸钠饱和液湿敷.查体:T 36.3 ℃,P 70次/min,R 18次/min.Bp 24 / 16 kPa,意识清楚,心肺未见异常,肝脾无肿大.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血液肝功能、尿素氮、血钾、钠、氯、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正常.血浆蛋白:总蛋白42 g/L,白蛋白27 g/L,球蛋白18 g/L.治疗:先锋霉素Ⅵ、能量合剂、极化液、肝太乐等静脉滴注.硫酸钠饱和液、4%碳酸氢钠湿敷,每日4次交替,其间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暴露.

    作者:杨丽莉;陆云华;张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金属烟热误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例报告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电焊工.因头痛、头晕6 h,并发热、神志不清1 h余来院急诊, 病后曾呕吐胃内物1次.查体:体温39.1℃,脉搏112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8.7/ 12 kPa.神志呈浅昏迷状,皮肤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双瞳孔等大,直径3 mm,对光反射存在. 心、肺听诊无异常发现.颈稍有抵抗,四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未引出. WBC 14.2×109/L,N 0.92.因患者欠配合,腰穿未成功.初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 予以甘露醇、速尿等脱水降颅压,大剂量青霉素静脉滴注抗感染等治疗.稍后该单位又送来 3 位高热患者,均并有头痛、头晕、全身酸痛等,但无意识障碍.查WBC(12.3~19)× 109/L,N 0.90~0.96.追问病史,4名患者日间曾同在通风欠佳地下室内电焊切割镀锌铁板等,当时产生大量蓝白色烟雾,后3名患者曾间断离开工作室.考虑有金属烟雾(氧化锌等)吸入中毒可能.再给昏迷患者行腰穿,穿出透明无色脑脊液,测压1.42 kPa, 实验室检查其常规、生化均正常(蛋白定性阴性,细胞数为0;蛋白176 mg/L,葡萄糖3 .6 mmol/L,氯化物122 mmol/L).临床诊断为金属烟热,经吸氧、补液、对症、支持等治疗4 h后,昏迷患者意识恢复.所有患者均很快康复.实验室检查患者血清锌(来院时留血),昏迷者为4 119 μg/L(正常值:870~1 830 μg/L), 其他3名患者为1 880~3 339 μg/L.从而确诊氧化锌烟雾吸入中毒.

    作者:王立秋;王海龙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芳香烃受体的结构和多态性及相关的毒理学问题

    卤代芳烃(halogenated aromatic hydrocarbons, HAHs)杂环胺(heterocyclic amines, HCA),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几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环境污染物。

    作者:张东升;沈建华;顾祖维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床头医用X射线诊断机防护问题初探

    床头医用X射线机,是为行动不便的患者做X射线检查的诊断设备,特点是移动灵活,使用方便.但是此类机器普遍存在防护较差的状况,周围环境也无很好的屏蔽设施,增加了受检者及公众不必要的照射.我们对辽宁省内各大医院床头X射线机的防护状况进行了调查.1 床头X射线机的基本情况调查了辽宁省5所省直属医疗单位的7台床头X射线机.X射线机管电流均在50 mA以下.其中国产4台,进口3台.使用时将床头机移动到重症患者病房进行曝光拍片.

    作者:刘宝辰;石二为;崔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性别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性别对职业紧张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使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对656名不同职业的对象进行了研究. 结果男性组物理环境、工作相关因素控制、对人和事的责任、决策参与、亲属支持和心理卫生评分大于女性组,而工作负荷、组织忠诚度、抑郁症和每日紧张感评分小于女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性别对职业紧张部分因素的测试结果存在着明显影响.

    作者:余善法;谷桂珍;闫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 一起三氯甲烷作业工人肝脏损害调查分析

    对68名三氯甲烷作业工人肝脏损害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车间2 5名作业工人中有4人肝功能ALT偏高,大车间43名作业工人中有18人肝功能ALT偏高,而且大车间工人的肝功能损害程度较小车间工人严重,这可能与作业工人初次接触三氯甲烷敏感性高有关.

    作者:邵迪初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主管: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主办:鞍山钢铁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