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胍丁胺和尼莫地平对锰致大鼠兴奋性毒性影响

邓宇;徐兆发;徐斌;冯雪英;王飞;关坤

关键词:锰, 胍丁胺, 尼莫地平, 兴奋性毒性
摘要:目的 研究胍丁胺和尼莫地平对锰引起的大鼠脑纹状体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和脑皮质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32只大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第1组为对照组;第2组为单纯染锰组,第3,4组分别为胍丁胺和尼莫地平预处理干预组,连续干预并染锰4周.后1次染毒后24h,将每组大鼠直接处死,断头取脑,在冰浴下分离脑纹状体和皮质,应用比色法测定脑纹状体中谷氨酰胺合成酶、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和脑皮质中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结果 在单纯染200 umol/kg的氯化锰组中,谷氨酰胺合成酶[(50.41±5.47)U/(min·g·pro)]、Na+-K+-ATP酶(2.13±0.15)umol/(h·mg)、Ca2+-ATP酶(0.56±0.28)umol/(h·mg),3种酶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降低(P<0.01),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72.24±9.38)umol/(min·g·pro),与对照组比较活性明显升高(P<0.01);而21.9umol/kg的胍丁胺和2.4mmol/kg的尼莫地平预处理干预组与单纯染锰组比较,谷氨酰胺合成酶、Na+-K+-ATP酶、Ca2+一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磷酸激活的谷氨酰胺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 胍丁胺和尼莫地平对锰致大鼠兴奋性毒性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相关文献
  • 大豆异黄酮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凋亡作用

    目的 探讨大豆异黄酮(SI)对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血管内皮细胞,采用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进行氧化损伤,将细胞分为6组,即空白对照组、氧化损伤对照组(ox-LDL)、氧化损伤加入维生素E对照组(VE+ox-LDL)、氧化损伤加入SI低、中、高剂量组(SI-L+ox-LDL、SI-M+ox-LDL、SI-H+ox-LDL).将ox-LDL作用于预先加入VE或不同剂量SI孵育24 h的内皮细胞,继续培养24 h.测定细胞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吸光度(A)值、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情况、细胞凋亡指数(AD及形态学观察.结果 空白对照组、VE+ox-LDL及(SI-L、M、H)+ox-LDL组细胞MTT(A)明显高于ox-LDL组(P<0.01);空白对照组、VE+ox-LDL及(SI-L、M、H)+ox-LDL组细胞LDH释放百分比及AI均明显低于ox-LDL组(P<0.01).结论 SI对体外氧化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国伟;曹小红;刘英华;常红;刘莉;任大林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绿茶对大鼠大肠癌抑制作用

    大肠癌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降低大肠癌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一直是国际上研究的热点.随着化学预防这一新的防癌途径的出现.大肠癌的化学预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崔文明;贾旭东;韩驰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我国传染病预警工作研究现况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美国9·11事件和炭疽危机的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以及高致病性禽流感(HSNI)在全球范围的扩散和流行.以传染病为主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问题[1].

    作者:金连梅;杨维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微波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

    目的 研究微波辐射对大鼠血脑屏障(BBB)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10.30和100mW/cm2微波辐射Wistar大鼠,通过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BBB形态结构的变化;采用伊文思蓝(EB)染色和硝酸镧电镜示踪检测BBB通透性变化.结果 10~100mW/cm2微波辐射后大鼠大脑皮层与海马部分胶质细胞固缩深染;血管周间隙增宽.假辐射组EB局限于血管腔内;100mW/cm2组辐射后3d,可见EB弥散至血管腔外.定量分析结果可见,10~100mW/cm2微波辐射后3~14 d海马组织中EB含量均高于假辐射组,其中10和30mW/cm2组在7 d内进行性增加,14 d恢复;100mW/cm2组在14 d内进行性增加.假辐射组镧离子仅滞留在血管腔内;100mW/cm2组辐射后1和7 d,镧颗粒分别见于血管周围的内皮下层及脑间质细胞间隙.结论 微波辐射可致大鼠BBB结构与功能发生改变,BBB通透性增加.

    作者:李翔;胡向军;彭瑞云;高亚兵;王水明;王丽峰;董红艳;苏镇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食品加工中非环结构有害物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随着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发现经过加工的食品中出现了一些对健康有害的物质.起初人们关注的大多是环状结构的化合物,如多环芳烃和杂环胺等,而忽视了那些非环状物质.自20世纪末期,发现丙烯酰胺、氯丙醇和反式单烯脂肪酸等非环状结构的有机类有害物质,并对食用者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作者:李春盛;孙铭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甘肃省农村西医适宜技术培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甘肃省农村西医适宜技术的培训效果,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培训对象培训前后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分析;培训后采用问卷方式对有关培训效果进行调查.结果 考试得分为培训前(31.32±1.51)分、课堂讲授后(68.06±1.39)分、互动强化后(72.13±1.43)分,成绩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学员在互动强化后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25%的学员认为适宜技术很难,与其职称呈负相关(P<0.01),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掌握适宜技术的占91.11,与其职称呈正相关(P<0.05);认为需要再培训者占70.62%.与其单位级别呈负相关(P<0.05);不同专业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农村西医适宜技术培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员背景是其影响因素,应严格选派人员标准并分层次有重点的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作者:胡尚英;茹淞;刘元强;姚进文;胡晓斌;李莉;潘卫民;康殿巨;孙辉;万杏花;李晓凤;白亚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碘酸钾对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影响

    目的 观察Wistar大鼠补充碘酸钾(KIO3)对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低碘组(LI),适碘组(NI),5倍高碘组(5HI),10倍高碘组(10HI),50倍高碘组(50HI),100倍高碘组(100HI).喂养3、6和12个月后,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的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LI组GPx活性低于NI组(P<0.01),但SOD活性较NI组增高(P<0.05),MDA含量则较NI组增高(P<0.01).10HI组的SOD活性在6和12个月时增高(P<0.05),50HI和100HI组的SOD活性在3个月时较NI组显著增高(P<0.01),但在6和12个月时均较NI组显著降低(P<0.01).4个HI组的GPx活性和MDA含量与NI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碘导致大鼠肝脏抗氧化损伤;长期摄入高剂量碘酸钾未见对肝脏产生明显过氧化损伤,仅于10倍、50倍和100倍高碘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

    作者:叶振坤;孙毅娜;林来祥;叶艳;聂秀玲;阎玉芹;陈祖培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鱼油补充对哮喘儿童肺通气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补充鱼油对哮喘儿童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占百细胞百分数(Neu%)、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白分数(ES%)、白细胞介素8(IL-8)、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及肺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 63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每日补充鱼油,治疗8周,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行肺通气功能及诱导痰中性粒细胞,嗜酸粒细胞占白细胞百分数、IL-8、eotaxin等检查.结果 哮喘儿童诱导痰Neu%、IL-8增高,并分别与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大呼气量(FEV1.0>%)及呼气峰流速(PEF%)呈负相关(P<0.01),EOS%、eotaxin无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Neu%、IL-8均显著降低.FEV1.0 96、PEF%显著升高(P<0.05).结论 饮食中补充鱼油具有减轻哮喘儿童气道炎症,提高肺通气功能的作用.

    作者:赵飞;乔艳红;刘丰;王一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植物单宁对K562细胞诱导红系分化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可水解单宁诃子酸和特里马素Ⅰ对氯化高铁血红素和丁酸钠诱导K562细胞红系分化的影响.方法 四甲基偶氮噻唑蓝法分析诃子酸和特里马素Ⅰ对K562细胞生长的影响,联苯胺染色法检测血红蛋白合成情况,应用免疫荧光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型糖蛋白A(GPA)在细胞表面的表达.结果 诃子酸和特里马素Ⅰ在0.04~0.09mmol/L浓度下均可显著抑制K562细胞的生长增殖.2种单宁化合物(0.002~0.01 mmol/L)可显著抑制丁酸钠诱导的K562细胞血红蛋白合成,2种单宁化合物(0.01~0.05 mmol/L)还可显著抑制氯化高铁血红素诱导的血红蛋白合成,特里马素Ⅰ(0.01 mmol/L)还抑制丁酸钠诱导的GPA在细胞表面表达.结论 诃子酸和特里马素Ⅰ对红系分化有抑制作用.

    作者:易宗春;张光垚;孙艳;刘延泽;王钊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董氏手法技术培训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董氏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的培训效果.方法 对甘肃省2个项目县选派的52名医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前后对学员进行闭卷考试,获取学员的平均成绩和知晓情况;培训结束后使用问卷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 经培训,学员的平均成绩从培训前的31.20分提高到了课堂讲授后的80.00分及互动强化后的80.65分,培训前与课堂讲授后及互动强化后成绩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3.363,P<0.01);知晓率从培训前的36.09%提高到了课堂讲授后的80.00%及互动强化后的82.30%,培训前与课堂讲授后及互动强化后知晓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9.30,P<0.01).学员对该技术的需求率、掌握程度、对培训方式的满意度的分别为98.08%,96.15%,96.15%,认为该技术容易学习的为65.39%.结论 本次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互动强化效果不明显,学员尚未熟练掌握该技术的实际操作,今后应加强实际操作的培训.

    作者:李晓凤;万杏花;孙辉;刘元强;康殿巨;胡尚英;茹松;胡晓斌;周福新;白亚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富硒竹节人参提取物降血脂及抗氧化作用

    目的 观察富硒竹节人参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富硒竹节人参提取物按2,4g/(kg·bw)给大鼠灌胃,1次/d,连续4周.4周后取血测定血脂及抗氧化酶含量.结果 富硒竹节人参提取物高、低剂量组可降低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剂量组作用尤其明显;可使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上升,丙二醛((MDA)含量降低,与高脂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富硒竹节人参提取物能降低高脂饲料喂养大鼠的血脂水平,提高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

    作者:艾明仙;刘红;陈龙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主要问题探讨

    <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的颁布实施对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不断走向法制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如何完善内部机制,规范卫生执法工作,结合当前卫生监督管理的现状,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作者:任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慈溪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状况分析

    为了解公共场所卫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找出监督监测工作中的难点.为以后的公共场所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对2003~2007年浙江省慈溪市公共场所卫生监督与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蒋建明;陈秀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皮肤美白剂中氢醌潜在毒性研究进展

    氢醌(hydroquinone,HQ),又名对二苯酚,分子式C6H6O2,存在于自然界许多植物的茎、叶和汁内,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学物质.一直以来主要用于偶氮染料、抗氧化剂、显影剂及阻聚剂等.Oettel[1]于1936年首次提出氢醌对皮肤有美白作用.至20世纪60年代,国内外开始将其用于化妆品的增白剂以及皮肤科治疗色素沉着症的外用制剂[2],其对人体的毒牲问题成为关注的重点.

    作者:崔霞;邹明强;胡秀丽;韩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及动态分析

    为了解江苏省苏州市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建立高通量快速检测方法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本文对苏州市1997~2006年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状况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卫宁;许元根;杭惠;张宏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甜味剂和防腐剂液相色谱多组分同时检测

    近年来,食品中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和防腐剂混用的现象较为普遍.如果按以往1次只能检测1个品种会浪费人、财、物力.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能够同时测定食品中多种食品添加剂的方法,以满足食品卫生监管的要求.

    作者:杨大进;方从容;陈波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通辽地区医疗防保机构消毒质量监测

    医疗防保机构消毒质量与医源性交叉感染密切相关(1).为了解内蒙古通辽地区医疗防保机构消毒质量与管理现状,我们于2007年3~5月对通辽市所辖的旗县市区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郑国庆;贺宝贵;周德凯;鲁少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儿童过敏患者致敏原筛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深圳市儿童常见过敏原的致敏情况,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全自动体外免疫诊断仪(UniCAP100)对2 276例儿童患者进行9种常见吸入性和8种常见食入性过敏原体外免疫测试.计算各种过敏原的致敏阳性率,分析儿童过敏的季节性分布和过敏原对不同性别儿童的致敏差异.结果 吸入性过敏原中粉尘螨、屋尘螨和屋尘为主要过敏原.致敏阳性率分别为76.02%,75.46%和62.37%.其他依次为蟑螂、蛾、苋科、白干层、木麻黄和桑树.食入性过敏原中主要过敏原为鸡蛋和牛奶.致敏阳性率分别为49.58%和46.66%%;其他依次为小麦、虾、花生、黄豆、螃蟹和鱼.过敏原对儿童致敏季节性分布分析显示,一年中初冬(11,12月)和春季(3,4月)2个时期为过敏性疾病的高发期.结论 在深圳市,粉尘螨、屋尘螨和屋尘是主要的儿童吸入性过敏原.鸡蛋和牛奶是主要的儿童食入性过敏原,总体上吸入性过敏原的危害性大于食入性过敏原.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重点在入冬和春季2个时期.

    作者:刘萍;吴海强;郑跃杰;刘志刚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甘肃省、县、乡项目管理者、接受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影响因素调查.结果 在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影响因素中,71.11%项目管理者认为推广经费不足,44.44%认为软硬件条件不配套,35.56%认为农民对适宜技术不接受;54.53%中医培训人员认为没有配套的器械、设备.50.00%西医培训人员认为没有配套药品.结论 经费不足和没有配套的器械、药品是其影响因素,应投入足够的推广经费并合理安排,健全适宜技术推广配套的器械、设备和药品,以保证适宜技术的顺利推广.

    作者:茹淞;胡尚英;刘元强;姚进文;胡晓斌;李莉;潘卫明;李晓凤;康殿巨;万杏花;孙辉;白亚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全氟辛烷磺酸对大鼠兴奋性氨基酸影响

    目的 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含量关系.方法 将成年Wistar大鼠经口 PFOS染毒.实验组剂量分别为12.5,25,50 mg/kg,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2%吐温-80溶液.24 h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组织中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及甘氨酸含量变化.结果 天冬氨酸12.5,50 mg/kg组含量分别为(1.24±0.109),(1.11±0.452)umol/g,与对照组(1.51±0.076)umol/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谷氨酸无明显变化.甘氨酸12.5,25,50mg/kg组含量分别为(0.82±0.201),(1.09±0.215),(1.12±0.395)/umol/g.与对照组(1.54±0.120)umol/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γ-氨基丁酸12.5,25 mg/kg组含量分别为(1.52±0.187),(1.68±0.188)umol/g,与对照组(2.03±0.370)umol/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剂量PFOS染毒后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先抑制后兴奋的症状可能与兴奋性氨基酸的参与有关.

    作者:杨小湜;王烈;金一和;张颖花;程莉莉;刘利;于红瑶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中国公共卫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