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郭跃华;余小舫;鲍世韵;刘嘉林

关键词:急性重症胆管炎, 老年, 急诊手术, 内镜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序贯治疗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深圳市人民医院近9年收治的36例老年ACST患者资料,分成急诊手术组和内镜序贯治疗组.根据急诊期和平稳期的多项指标结果比较两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急诊手术组相比,内镜序贯治疗将死亡率由27.8%降至5.6%,并发症发生率由61.1%降至16.6%,术前准备时间由12.6 h缩短至7.5 h,术后恢复时间由6.5 d缩短至3.5 d,治疗间隔时间由43 d缩短至11 d,总治疗时间由45 d缩短至23 d.结论内镜序贯治疗是老年ACST的理想治疗方案,具有微创、有效、彻底的特点.
临床外科杂志相关文献
  • 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目的以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方法 7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自锁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前认真作好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结果除1例死亡外,根据JOA评分标准,治疗后患者1例达17分,13~16分8例,5~12分68例,0~4分1例;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效果.结论自锁钢板内固定加彻底减压是临床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认真的术前准备和严密的术后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陶海鹰;范里;刘世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良性肿块的临床特点

    颈部肿块是外科常见病,其外露于颈部且多数肿块比较浅表,易被发现.但良性肿块因发展较缓慢加之早期无明显症状,故易被忽略.由于肿块增大常会压迫周围器官,而增加恶变机率和手术难度,因此重视颈部肿块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炳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后颅窝外伤后并发急性脑积水的成因及治疗(附19例报告)

    后颅窝外伤后并发急性脑积水临床上报告不多.我们对1993年3月至1999年10月所收治后颅窝损伤92例中并发急性脑积水的19例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邓群;李巧珍;李德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分析

    目的评估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的效果.方法 1995年4月~2001年5月,采用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肾肿瘤18例.恶性3例,良性15例.孤立肾1例,17例单侧肿瘤对侧肾正常.肿瘤直径1.0~8.0 cm,平均3.5 cm.17例行部分肾切除术,1例行肿瘤剜除术.结果 18例手术成功,随访2~72个月,平均32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和肿瘤复发.结论保留肾单位治疗肾肿瘤安全有效,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

    作者:陈斌;邢金春;陈实新;周中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恶性肿瘤的主要表现

    不同的颈部恶性肿瘤常有类似的临床表现,鉴别有时困难,但经仔细检查常可发现各自的特征,凭借这些特征则有助于明确诊断.下面简述几种常见的颈部恶性肿瘤主要临床表现.

    作者:刘经祖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残胃癌

    残胃癌由Balfour于1992年首次提出,意指良性胃十二指肠疾病行胃部分切除术后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癌.有少数学者也将胃癌切除术后5年、10年或15年以上残胃发生的第二原发癌称为残胃癌.近年来残胃癌的发现率逐年增高,其主要原因,一是由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盛行胃大部切除;二是对残胃这种特殊的癌前状态的认识加深.

    作者:李子禹;胡元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转移癌的诊断与处理

    颈部转移癌包括颈部器官转移癌和颈部淋巴结的转移癌.颈部器官的转移癌临床上非常罕见,一般临床表现明显,属于晚期肿瘤的血运转移,预后极差.需要讨论的是颈部淋巴结转移癌,因颈部淋巴组织丰富,是全身淋巴循环的总汇区,发生转移癌的机会较多,其中又分:(1)原发灶明确的颈淋巴结转移癌.如鼻咽癌和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以及胸、腹腔脏器的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癌,此类转移癌均根据原发灶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

    作者:吴祥德;刘运江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Mirizzi综合征28例临床分析

    Mirizzi综合征是以胆囊颈或胆囊管结石嵌顿及其并发症所引起的胆总管狭窄或梗阻,从而导致胆管炎、梗阻性黄疸和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我院自1975年元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3 120例胆结石,其中Mirizzi综合征28例,发病率为0.9%,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刚;朱鹏;余启枝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单纯修补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65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长期疗效以及腹腔镜下穿孔修补的效果.方法采用在腹腔镜下或开腹单纯修补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病人65例.术后口服兰索拉唑,阿莫西林及呋喃唑酮1周,随访3~31个月.结果疗程结束后1个月溃疡愈合率为96.9%,术后1年、2年复发率分别为4.2%及5.9%.全组无因溃疡复发而再手术病例.开腹组与腹腔镜组住院天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结论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简单安全,配合术后药物治疗,疗效满意,尤其是腹腔镜下溃疡修补术,应作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术式.

    作者:李君久;覃谦;王爱好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支气管异物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

    支气管异物在胸外科为少见的疾病,所以长期以来未引起医生的重视,加之相当一部分病例缺乏典型的临床特征,以至造成病人的长期误诊而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我院胸心外科1992年至2001年间共收治支气管异物9例,其中4例的病程长达数年.现将其在我科的诊治过程做一临床分析.

    作者:潘铁成;刘子雄;严华;汤应雄;魏翔;宋定伟;胡敏;张霓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早期诊断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中晚期诊断较为容易,但早期不论单个或多个(串珠状)淋巴结结核诊断均较为困难,特别不易与颈部慢性淋巴结炎、颈部肿瘤等相鉴别,尤以引起慢性淋巴结炎的原发病灶不复存在时更为困难.

    作者:杨维良;张新晨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医源性食管穿孔的原因及临床治疗

    目的探讨医源性食管穿孔的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对1981年1月~2001年12月收治的18例医源性食管穿孔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源性食管穿孔种类:硬质食管镜取异物术10例(55.6%),机械性食管扩张术4例(22.2%),Heller's手术2例(11.1%),纤维食管镜取异物术2例(11.1%).全部病人均经手术治疗,痊愈16例(88.9%),死亡2例(11.1%).结论硬质食管镜下取异物是导致医源性食管穿孔的常见原因,其次为食管狭窄时采用机械性扩张术,Heller's手术和纤维食管镜所致者少见.早期诊断,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提高医源性食管穿孔的治愈率的关键.

    作者:王家顺;王建军;李劲松;翟伟;丁静民;汪文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综合救治法在重度肝脏创伤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提高重度肝脏创伤救治成功率的综合救治方法及合理救治流程.方法我院15年内收治的46例重度肝脏创伤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术前多次检查确诊和手术治疗,就其院前、院后的综合救治法和救治流程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院前救治时间过长、术前无法明确诊断、伴/不伴合并伤的严重肝裂伤致大量失血无法控制,以上三项与休克持续时间呈多元性线性正相关关系(r=0.55,t=3.38,P<0.005),死亡率随休克持续时间增长而明显增高(P<0.01).结论缩短院前急救时间,迅速纠正休克,快速明确诊断并采用确定性手术,正确处理合并伤,是重度肝脏创伤的合理救治流程,也是提高严重肝脏创伤救治成功率有效的方法.

    作者:张彪;王大铮;郑元超;夏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福爱乐医用胶临床应用

    我院自2001年12月~2002年3月应用福爱乐医用胶25例(当场有记录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宋爱民;宋光民;李跃华;庞昕焱;朱树干;周茂德;胡国强;黄敬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早期甲状腺癌的颈部体征及鉴别

    甲状腺癌在我国发病率较低,约为1.49/10万,占全部恶性肿瘤的0.86%,但在一些肿瘤专科医院中该病的发病率往往占头颈肿瘤的首位,且在我国近年来有上升的趋势.

    作者:杨国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382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手术体会

    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00年12月对382例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手术方法作了一些改进,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夏发明;杨林军;梁勇;陈茂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剧毒蛇咬伤急救处理二例

    例1,男性,19岁,因右踝内侧被百步蛇咬伤半小时,出现呕血3次入院.入院前予伤口清创消毒,局封,排毒利尿,抗腹蛇毒血清等处理.入院时体检:精神萎靡,T 38.2℃,HR 110次/分,BP 120/75 mmHg.右踝内侧见一创口,不断向外渗血,周围皮肤局部瘀血水肿.入院后予静脉补液,止血药、抑酸剂、抗生素等应用.患者未见好转,入院10 h后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急查DIC指标均明显延长,入院20 h出现尿量明显减少,同时伴有肉眼血尿出现.出现烦燥不安,点头样呼吸,SaO2下降至70%,且全身皮肤粘膜紫绀严重.

    作者:朱健;陈权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何杰金病的颈部表现(附46例报告)

    目的总结何杰金病的颈部表现的规律.方法对1999年至2002年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的何杰金病患者4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何杰金病可发病于任何年龄组,但以青少年和老年发病率高.男性患者比例高于女性患者.颈部肿大淋巴结直径多在5 cm以内,大可达16 cm.颈部肿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以颈侧区常见,颈前区次之.病理类型以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多见.结论只有了解何杰金病在颈部的发病规律,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作者:郑启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颈部肿块诊断的思维程序

    颈部的上界是下颌角下缘、下颌角、乳突上项线和颈外粗隆的连线,下界是胸骨切迹、锁骨、肩峰和第七颈椎椎突的连线.

    作者:郑泽霖;孙辉;陈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

    肠内营养自1858年Busch首次报道后,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1].肠内营养的置管方法可分为两大类,即鼻肠置管和胃肠造口.为了便于肠内营养支持的普及,现将肠内营养的常用置管方法作一简介.

    作者:王涌;彭承宏;彭淑牖;刘颖斌 刊期: 2003年第01期

临床外科杂志

临床外科杂志

主管:湖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