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

张慧艳

关键词: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效果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丹东市振兴区医院2010-2014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进行降脂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对照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为(1.29±0.28)mm,斑块积分为(3.64±0.56)分,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53±0.31)mm和(4.25±0.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77、2.991,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心律失常改善35例,占77.78%;对照组改善26例,占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21,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血脂异常的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而且在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控制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喹硫平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及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4周后观察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喹硫平与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佳,且能降低诱发躁狂的风险,优于单用丙戊酸镁缓释片.

    作者:赵天辉;都弘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肾衰竭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丹东市传染病医院收治的出血热肾衰竭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均行血液透析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病人透析后,尿素氮、肌酐水平显著下降,血钾水平显著升高,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水平变化不明显,与透析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治疗出血热肾衰竭的疗效确切,肾功能恢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晓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护理心得体会.方法 选择2009-2015年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病人41例,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手术成功率100%,骨折愈合时间12~16 d,平均(13.1±1.4)d;负重时间15~21 d,平均(17.4±2.7)d;住院时间20~25 d,平均(22.3±4.7)d.出院半年后随访,病人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95.12%.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缩短胫骨平台骨折病人术后的制动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这对于病人早日回归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马宏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北方城市居民体质指数和总胆固醇之间的关系

    目的 了解社区居民成人体质指数(BMI)与血液中总胆固醇(TC)之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对沈阳市社区>50岁的2 274例居民进行身高、体重和TC等指标测定,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MI< 18.5、18.6~23.9、24.0~27.9及>28者TC水平分别为4.31 mg/L、4.45 mg/L、4.46 mg/L和4.38 mg/L.当BMI< 28时,随着体质指数的增加,胆固醇浓度逐渐升高;但当BMI> 28时,TC浓度反而有所降低,即达到4.38 mg/L.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不同BMI者T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和TC之间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显著,TC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

    作者:韩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儿童计划免疫是预防、控制及终消灭传染性疾病经济、简便和有效的手段之一.然而在农村我国儿童的计划免疫预防接种情况却进行地并不理想,不但严重影响计划免疫工作的深入进行,更重要的是影响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给这部分儿童及其家庭带来严重的健康及经济负担.本文就农村儿童计划免疫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做一简要综述.

    作者:魏士和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

    文章对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必须掌握的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相关内容进行介绍.

    作者:吴钟琪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外阴尖锐湿疣癌变3例分析

    本文对3例外阴尖锐湿疣癌变进行分析.

    作者:金兆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姜黄素对脓毒症肺损伤病人血清IL-6和IL-8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脓毒症肺损伤病人血清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52例脓毒症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姜黄素胶囊,连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8(IL-8)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达水平在治疗后第7日时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达水平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能够显著降低脓毒症肺损伤病人血清IL-6和IL-8的表达.

    作者:陈璐;冯伟;郭轶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大连市妇幼保健院2014年2月-2015年5月住院分娩的产妇1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妇第一、第二、第三产程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83.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为7.35%,低于对照组的19.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毕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病人常见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盘锦市中医院2012年至今收治的原发性甲减病人37例,入组时均为未接受治疗的首诊病人.给予左甲状腺素片口服,第1周25 μg/d,之后每周增加25 μg,维持量75~125 μg/d,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半年的左旋甲状腺素片治疗后,本组病人游离T3、游离T4均显著升高,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甲状腺素、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同型半胱氨酸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载脂蛋白A变化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旋甲状腺素片能明显改善甲减病人的甲状腺功能,降低病人血脂和心肌酶,对于稳定机体内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韩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应用体会

    目的 分析并探讨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80例颌面手术病人,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口腔冲洗改良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口腔涂擦法,比较两组舒适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舒适度和并发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颌面手术口腔冲洗改良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保持病人的舒适度,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谢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全科医疗中的人际沟通技巧

    良好的人际沟通是开展全科医疗的基本要求.开展有针对性的人际沟通能力培养,对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推动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齐殿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辽宁省2005-2014年<15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掌握辽宁省<15岁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情况,为制订全省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5-2014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15岁人群乙肝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年以来,<15岁人群乙肝发病显著下降,发病数减少了88.11%.时间分布病例呈散发态势,年龄分布有大年龄化趋势,14岁组所占比例大,占15.79%,但0岁小年龄组发病也较高,占5.08%.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男女比例2.01∶1.结论 接种乙肝疫苗是控制<15岁人群乙肝感染的有效措施,母婴传播仍然是我省<15岁人群乙肝发病主要原因之一,加强母婴阻断会进一步降低我省小年龄组儿童发病率.

    作者:孙静;方兴;常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不典型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1例

    文章介绍1例将不典型破伤风误诊为脑梗死的病例.

    作者:李银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关于加强农民工尘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截至2014年底,我国农民工人数达2.74亿,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民工的职业健康.近年来,我国先后公布了《职业病防治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划和职业卫生标准,监管力度逐步加大,职业病防治能力和服务体系持续加强,诊断服务的可及性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由于一些用人单位不履行防治主体责任,健康监护不到位,加上部分农民工缺乏职业防护和维权意识,农民工罹患尘肺病的势头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病后得不到及时诊断、救治和赔偿的问题也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为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0号)有关要求,预防、控制和消除尘肺病危害,切实保护农民工职业健康和相关权益,提出以下意见.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5年9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瘤病人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改良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5.5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在提高了治疗效果的同时,缩短了手术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减少了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林涛;唐连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

    目的 总结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急诊护理体会.方法 收集2012-2015年盘锦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病人31例,给予包括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指导、病情观察和转诊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病人治疗结局.结果 本组3 1例病人经积极救治后,3例由于病情过重于急诊治疗期间死亡,1例家属放弃治疗签字出院,1例转诊至外院救治,其余26例病人转诊治我院其他科室继续治疗.转诊的26例病人住院12~19 d,平均(15.3±2.4)d;出血量450~1350mL,平均(857.4±320.7)mL.结论 肝硬化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诊科常见急症之一,护理人员应给予科学、全面的护理,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急性出血期,为进一步救治奠定基础.

    作者:刘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电击伤

    文章介绍电击伤的急救处理.

    作者:武秀艳;贾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家庭无创通气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心脏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9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对照组病人接受肺高压的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无创通气治疗(BiPAP).随诊1年,评价病人肺动脉压(PAP)、左右室内径比值(LV/RV)、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脑钠肽(NT-proBNP)、心功能分级、住院频次和生存率.结果 经过1年的治疗,治疗组PAP、LV/RV、LVEF及NT-proBNP水平均有显著改善,心功能分级显著降低,住院频次明显减少.结论 BiPAP能够改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病人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王岩;由继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效果观察

    目的 比较袖状肺叶切除术(简称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的效果.方法 收集沈阳市胸科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中心型肺癌病人75例,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袖状切除组37例及全肺切除组38例,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生存率.结果 袖状切除组手术时间长于全肺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全肺切除组,拔管时间及术后卧床时间均短于全肺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3.51%,全肺切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4.21%,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复发率10.81%,全肺切除组术后复发率7.89%,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袖状切除术组术后3年生存率56.76%,全肺切除组术后3年生存率52.63%,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袖状切除术治疗中心型肺癌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而且复发及生存情况与全肺切除术效果相当,可作为中心型肺癌的首选手术方式.

    作者:宗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