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英;郜艳晖;李丽霞;周舒冬;李燕芬;张敏;叶小华
艾滋病是当前人类社会严重的瘟疫之一,从1981年发现以来的20多年间,它已经吞噬了近3000万人的生命.
作者:董永权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根据边缘效应的概念,介绍2种校正方法并进行模拟比较,为正确进行空间点模式分析提供指导.方法 首先介绍K函数和边缘效应的概念及缓冲区校正法和加权校正法的基本原理,然后分别采用Matern阻抑点过程、Poisson随机点过程和Neyman-Scott聚集点过程在单位正方形区域内模拟产生三种分布模式,点过程的密度分别取10,100,500和1000,选择K函数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模拟比较.结果 当点过程的密度较低时,边缘效应的影响很小,分析时可以不进行校正;当点过程的密度较高时,边缘效应的影响较大,必须进行校正,如果研究尺度较小,加权校正法与缓冲区校正法的效果相近,均较好,当研究尺度较大时加权校正法优于缓冲区校正法.结论 加权校正法的效果较好,可以在空间点模式分析中应用.
作者:张志杰;彭文祥;周艺彪;庄建林;姜庆五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在研究人类遗传相关疾病的过程中,利用家系结构和群体调查资料进行连锁分析、关联分析或连锁不平衡分析已成为基因定位的重要方法.由于遗传学数据庞大,分析繁琐,结构复杂,需要专门的遗传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作者:陈莉雅;陈平雁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门诊量与住院人数是衡量医院工作效率的总量指标,门诊人数与住院人数的增加是医院发展长期追求的目标.随着医疗市场竞争的加剧,医院纷纷推出各项改革举措,以增加门诊量和住院人数.通常门诊量增加了,住院人数也相应增加.
作者:蒋伟;王莹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医院业务收入是反映医院经济效益和医院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通过2004年、2005年我院的业务收入的总额变动因素分析,测定各因素的变动方向和影响程度,对评价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菊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医学科研人才素质测评的指标与方法.方法 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模糊信息分析方法对医学科研机构人才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 建立了知识层次等7个对医学科研院所专业技术人才的测评指标要素.确认高级职称组的综合评价指数优.结论 集结决策信息的OWA算子可用于医学技术人才素质评价决策.
作者:孙春玲;刘岩;徐强;季建颖;杨凤丽;林小志;李会庆;李士雪 刊期: 2008年第02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世界常见病中已跃居第7位,成为中老年人骨痛、骨折及因骨折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郑东波;韩春姬;许松姬;李莲姬;俞星;平良一彦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脑膜炎是指由于不同病因所致的脑膜(软脑膜)炎症,包括病毒性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等.而在临床工作中,以病毒性脑膜炎及细菌性脑膜炎比较可见.
作者:徐韬;王春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校验型问题的研究目前尚处于提出阶段[1],校验型调查问卷的实用价值也有待证实,本文设计患者满意度和医生满意度感知(即医生觉得患者会对哪些满意,哪些不满意)观察校验型调查问卷的排查功能和不同文化程度群体对校验型调查问卷的适应性.
作者:徐长恩;张启瑜;谢伯剑;杜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调查研究是医学科学研究中普遍采用的重要方法之一,调查质量的好坏也越来越受到流行病学、社会学、教育学等领域学者和专家的重视,而调查误差是影响调查质量的主要因素,它包括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作者:刘世炜;王春平;杨功焕 刊期: 2008年第02期
支气管哮喘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多病因引发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加强对这一疾病的防治及研究提供参考,对我院1997~2006年1052例哮喘病例进行统计调查分析,重点显示住院哮喘病人的性别、年龄、治疗及费用.
作者:胡民 刊期: 2008年第02期
为探讨21三体综合征患者陪护人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拟采用由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李凌江等编制的生活质量综合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GQOLI)对济宁市农村地区21三体综合征患者陪护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立;郭岩;陈磊;孙海娅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医院信息统计是医院信息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医院力图实现现代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医疗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医院意欲促进自我发展壮大、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医院品质,必须努力提升医院信息统计职能,大可能开发和利用统计信息资源,为医院经营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作者:杨婷;方孝梅;鲍喜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鉴于医院获得性肺炎(NP)的高发病率及危害性,本研究对太原地区NP的流行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方法 收集太原地区十二年NP发病资料,以NP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60岁、基础疾病、联合使用两种以上的抗生素、入住ICU、住院时间≥21天、有创性机械通气或雾化吸氧为独立的6个危险因素作为网络输入,发病率为网络输出,构建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结果 在评价基础上,对2006年12个月的NP发病率进行了预测,与实际发病率比较,符合率较高,预测误差较小,同时对2007年1~3月的发病率进行了预测.结论 NP的发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各因素之间又存在着十分复杂的相互作用与不确定性,而BP人工神经网络有许多优点可以解决这些变量间关系不能精确地用函数表达的复杂问题.实践证明,该模型是可行的,同时有其普遍性,可推广到卫生领域其他疾病的评价和预测体系中.
作者:范炤;王素萍;杨芸;李平;刘占伟;王郁英;田树华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病案首页既是病案中信息集中、重要的核心部分,是整份病案的精华,也是提供编制医院统计报表和临床医学研究的重要原始资料.因此病案首页填写得是否正确、完整、真实,会直接影响医疗报表各项统计指标以及临床医学研究的准确性.
作者:文建珍;叶丽华;胡敏霞;李恒爱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我国15岁以上人口健康期望寿命并比较城乡和性别之间的健康寿命差异.方法 利用2003年全国第三次卫生服务调查家庭户成员自评健康数据,采用Sullivan方法分析其健康和存活状况,比较健康期望寿命的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结果 女性的平均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都高于男性,但健康期望寿命在余寿中的比例较低.城市人口的健康期望寿命高于农村人口,其健康期在余寿中的比例也高于农村.结论 自评健康指标有利于比较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健康寿命之间的差异;减小和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异是提高我国总人口健康期望寿命的有效途径.
作者:毕秋灵;胡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EMR)也叫计算机化的电子病历或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omputer-based patient record,CPR),是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的数字化病人医疗记录.
作者:彭柳芬;冯博华;孔令人;周怡 刊期: 2008年第02期
对应分析(correspondence analysis)是法国数学家J.P.Beozecri于1970年提出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对原始数据矩阵加以变换,将R型和Q型因子分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计算工作量大大减少,而且可以把变量和样品的因子载荷点阵绘制在同一张坐标纸上,得到样品随变量变化的规律,从而为问题的专业解释提供线索,成为一种图形化的探索性研究工具.
作者:李克均;时松和;施学忠;胡东生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居民失能程度及失能对河南省居民健康影响.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南省居民3000人,利用WHO<家庭健康调查问卷>调查河南省居民失能情况.结果 河南省2005年各年龄组人群以轻度失能为主,随年龄的增加,失能率及失能的严重程度都随之上升;0岁组因失能损失的期望寿命为8.96岁;65岁前,失能对女性造成的期望寿命的减少要高于男性.结论 失能是影响河南省居民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加强老年人群及女性健康的促进工作,减少失能的发生.
作者:施学忠;杨永利;王芳;段广才 刊期: 2008年第02期
病案首页是一份压缩了的住院病案,它基本上反映了病人住院治疗的全部情况,是计算机病案管理、医疗数据统计、分析和各项医疗指标汇总上报的重要依据,也是统计表数据的来源.
作者:聂娟娟 刊期: 200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