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础;郑琼;陈娜
目的 从文献分析角度把握国外儿童重症监护领域主要研究内容,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为国内同行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双向聚类的文献分析方法,通过检索PubM ed数据库近3年收录的儿童重症监护领域护理研究方面的文献,并采用信息分析可视化方法揭示学科研究热点.结果 2014年3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国际儿童重症监护领域护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8个方面,分别为儿童意外烫伤护理、医院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的防控、围生期胎儿健康监护、危重症患儿的营养支持、重症监护病房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儿童危重症疾病对心肺脑重要器官的损伤、先天性心脏病围术期监护、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结论 国外儿童重症监护领域研究成熟,研究方向呈现多元化发展,我国应加强在儿童监护领域的临床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危重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傅藏藏;诸纪华;唐晓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精益管理在提高患者出院满意度中的应用体会.根据精益管理的理念,调查原出院流程,找出患者出院等待时间长的原因为医嘱开具时间不妥、护士操作系统不够先进、药房配发药方式欠合理、出院宣教方式较单一、出院缴费窗口太少,分析原因制定计划性出院措施、创新出院宣教方式、改良配药及发药方式、医嘱自动计费审核和床边结算等一系列精益管理手段优化出院流程.通过对出院流程实施精益管理,患者办理出院等待时间由2015年下半年的(3.77±2.26)h缩短到2017年上半年的(3.33±2.20)h,患者出院满意度由2015年第4季度的86.9% 提高到2017年第2季度的90.6%.
作者:王楠;毕东军;缪滔;施欢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高仿真模拟训练在新助产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入职时间不同进行分组,设2016级新助产士18人为对照组、2017级新助产士16人为观察组.两组进行为期3个月临床培训,对照组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高仿真模拟训练.观察两组新助产士培训前后的自然分娩相关理论及正常产接产分娩操作考核成绩,同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对观察组新助产士进行高仿真模拟训练的教学评价.结果 培训3个月后观察组自然分娩相关理论及正常产接产分娩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助产士对高仿真模拟训练评价较高.结论 高仿真模拟训练辅助新助产士临床培训效果较好.
作者:崔小妹;刘颖;朱行澜;石统昆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盆底肌训练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1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临床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盆底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以及干预后疗效.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能提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
作者:王斌;朱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1例复杂会阴部化脓性汗腺炎的术后护理.护理要点:做好封闭负压引流术护理,重视造口护理、皮瓣护理,加强营养支持,做好感染性休克、口腔感染及压力性损伤的预见性护理.经过111 d的治疗和护理,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两侧腹股沟及右侧臀部创面愈合良好,带造瘘口出院,嘱患者术后3个月行造瘘回纳手术.
作者:顾磊磊;叶志弘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上趴下挺体位在全胸腹主动脉置换术中的应用体会.上趴下挺体位呈S型,即安置患者右侧躺在手术床上,上半身往前趴,暴露出左侧胸背部,下半身往后挺,暴露出腹部及左侧腹股沟.摆放此体位前做好用物准备,术中做好压疮预防、严密观察血压变化并做好紧急抢救准备、注意防止非计划拔管及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7例患者手术术野暴露充分,手术顺利进行,无体位并发症.
作者:王晓础;郑琼;陈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2例新生儿先天性双侧后鼻孔成形术的护理.护理要点:重视早期识别及诊断,做好口咽通气管的护理,术后妥善固定扩张管,保持扩张管的通畅,保护鼻腔皮肤,加强术后的喂养训练,同时做好出院指导.2例患儿后期成功撤除扩张管,建立经鼻呼吸,恢复良好.
作者:王琴;罗飞翔;程晓英;张培 刊期: 2019年第01期
随着医疗水平和医学影像技术的提高,CT 增强检查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为医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依据 ,但是增强扫描需要高压注射大量的造影剂 ,对患者的静脉血管通道管理要求较高 ,否则容易造成造影剂外渗.造影剂外渗是指在进行体部血管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CTA )检查及磁共振增强扫描检查时 ,被注射的浅静脉血管破裂,导致造影剂漏出血管渗入临近组织间隙 ,造成相应组织充血肿胀的现象[1 ] .有文献报道 ,造影剂的外渗发生率为0 .04% ~2 .50% [2 -3 ] .造影剂外渗轻者可以引起局部皮肤肿胀、苍白或红斑 ,严重者可造成皮肤组织损伤、溃疡、坏死 ,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增加了科室医疗纠纷的发生风险,同时也成为影像科护理安全的问题之一.本文就近年来造影剂外渗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 ,为临床处理造影剂外渗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文龙;赵浩;王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经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功能锻炼方法对136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干预,比较入组时及干预6周后盆底肌力及盆腔器官脱垂的提升情况.结果 干预6周后盆底肌力明显提高,肌力达4级及以上者57.4%,盆底肌治疗总有效率94.1%,干预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Z=-10.154,P<0.01);肌电位从入组时前(9.17±2.517)μV提升至(15.20±3.837)μ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974,P<0.01);干预6周后盆底器官阴道前壁(Aa、Ba)及后壁(Ap、Bp)指标点分别有9.6% 及6.6% 产妇达到-3 cm正常水平,阴道前壁提升总有效率为93.4%,阴道后壁提升总有效率为86.0%.结论 电刺激生物反馈联合盆底肌肉锻炼能有效改善产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作者:王敏玲;王小兰;程建霞;李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26G-Y型留置针Y型尾端游离法在早产儿输液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在留置针针尖常规固定的基础上,Y型尾端采用U型高举平抬法固定在同侧肢体或同侧相应部位;观察组留置针针尖常规固定,Y型尾端游离在一侧不固定.观察两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滑脱、导管堵塞、皮肤损伤、静脉渗漏、针眼发红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皮肤损伤和导管堵塞发生例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6 G-Y型留置针Y型尾端游离固定法在早产儿静脉输液固定中效果较好.
作者:游丽霞;张红梅;周琦瑛;叶晓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成功现状,探讨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成功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生涯规划量表、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对浙江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男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浙江省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总得分为(36.77±10.48)分,职业生涯成功总得分为(35.44±10.03)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男护士职业生涯各维度及总分与职业生涯成功各维度及总分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男护士职业成功的因素有职业生涯规划、确立职业目标及策略、注重关系和自我展示(P<0.05),结构方程模型显示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成功的路径系数为0.79(P<0.01).结论 浙江省男护士职业生涯规划及职业成功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职业生涯规划对职业成功起正向作用.
作者:吴庆峰;常立阳;刘林昌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卡马西平致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护理重点为严密监测病情变化,做好消毒隔离以避免加重感染,重视皮肤黏膜护理,避免二次感染,并加强全身营养支持,同时做好激素及免疫球蛋白的给药护理,以及对出现的精神症状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做好心理护理.本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住院40 d好转出院.
作者:支倩娜;杨颖;朱小英;何利萍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调查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预防和管理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调查义乌市某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的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情况,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住院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7.3%(43/59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医用粘胶剂使用频次高、有食物过敏史和血清白蛋白低.结论 综合性医院住院成人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较高,由多种因素引起.
作者:何娇波;尹志勤;楼志兰;刘俏俊;骆小燕;丁燕南;楼红红;朱丽美;宗晓梅;赵淼英;何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肿瘤专科护士在遗传性肠癌患者管理中的实践及效果.医院选拔1名肿瘤专科护士作为遗传性肠癌患者管理的专职人员,规定工作职责,参与遗传性肠癌门诊管理,调查新入院肠癌患者信息,电话核实患者直系亲属的信息,组织疾病相关知识讲座,对收集的患者资料进行汇总及分析,制作家系图,并追踪管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开展肿瘤专科护士专职参与遗传性肠癌患者管理期间,共确诊61个遗传性结直肠癌患者家系、31个高危患者家系,追踪10例家属患病,经相关治疗后好转.
作者:吴晓丹;黄中英;吴亮正;丁培荣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中药白芨粉治疗失禁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编码表将159例失禁性皮炎患者分为对照组78例和观察组81例,每次便后用等渗盐水清洗干净后,对照组采用造口护肤粉连续治疗7 d.观察组采用中药白芨粉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失禁性皮炎的治愈率及治愈时间和治疗费用.结果 观察组失禁性皮炎治愈率为85.19%,对照组为61.5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炎愈合时间(4.78±2.031)d,对照组(6.35±2.528)d,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费用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白芨粉治疗失禁性皮炎效果较好.
作者:李红;周望京;叶建红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1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做好自体静脉旁路转流术后的体位管理,重视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加强切开减压术后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给药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经过1个月的治疗及护理,本例患者伤口愈合良好,康复出院.
作者:陈佳;金炜;厉宝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初产妇在第二产程中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对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4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在第二产程中采用传统的仰卧位,并给予托肛保护会阴接生.观察组在第二产程中根据产妇自己的意愿选择直立 、前倾、蹲、趴、侧卧和半坐卧等自由体位分娩,并采取无保护会阴接生.比较两组的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会阴损伤程度及会阴侧切情况、剖宫产情况、产后2h出血量、产妇满意度等.结果 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会阴侧切率、裂伤程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的产后2 h出血量、剖宫产情况、新生儿窒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产妇第二产程采取自由体位联合无保护会阴接生效果较好.
作者:牟兰芳;沈萍华;吴丽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总结1例嗜铬细胞瘤破裂出血伴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脏器功能监测,落实疼痛护理,防止瘤体再出血,预防谵妄,积极控制血糖.本例患者成功脱离危险期,赢得手术时间,终康复出院.
作者:柯喻;姚梅琪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呼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在留置胃管高危患者中判断胃管位置的效果.方法135例高危患者在置入胃管时连接呼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仪,通过观察测定仪上的二氧化碳的浓度曲线、数值和患者的表现,判断胃管在位情况.结果135例均完成留置胃管操作,在二氧化碳曲线或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提示下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117例,复插置管成功18例.结论呼末二氧化碳浓度测定法判断胃管位置效果较好.
作者:毛建芬;戴建英 刊期: 201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在PICC导管置入中的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将30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采用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置入PICC导管,对照组采用传统平卧位超声结合改良赛丁格技术置入PICC导管,术后常规胸片确定导管头端位置,观察两组导管头端位置情况.结果 观察组PICC导管头端一次性到达上腔静脉下1/3段靠近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概率为73.33%,对照组一次性到位率为58.67%,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未发生导管异位,对照组导管异位率为4.00%,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坡位下等渗盐水静脉滴注导引腔内心电图置入PICC导管到位率高、导管异位率低.
作者:何佩娟;陈娜;干海波 刊期: 201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