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体会

徐君芬;叶海红;房玉玉

关键词:凶险性前置胎盘, 分娩, 优质护理
摘要:总结100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做好个性化健康教育给予患者社会支持.10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前大出血3例,经及时抢救和护理脱离生命危险;13例有焦虑抑郁患者干预后情况改善,护理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9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4%.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确立主题,组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项目团队,绘制门诊用药流程图,对潜在的失效模式、失效原因及失效结果进行风险指数分析,据其结果制定并落实相应改进措施.结果 门诊输液室风险指数由实施前958分降至220分,风险指数下降率77.0%;用药错误率由0.040%下降至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有助于降低门诊输液室用药错误发生率.

    作者:姚玲莉;陈丽文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晚期胃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总结30例晚期胃癌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根据经股静脉置入滤器和经颈静脉置入滤器途径的不同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尿激酶导管溶栓注意检测凝血功能,妥善固定导管并保持导管通畅,视溶栓情况做好拔管护理,同时重视出血、肺栓塞等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加强出院指导.经治疗与护理,30例患者腘静脉以上静脉内血栓全部溶解,住院12~16 d后出院,随防6~18个月,无血栓复发.

    作者:凌琴;汤远兴;韦庆深;邹静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新型头位架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新型头位架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体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的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的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新型头位架.观察两组患者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因俯卧位引起的不适症状.结果 观察组有效体位保持时间术后第1、2、3天分别为(17.33±1.74)h、(17.17±1.39)h、(16.97±0.94)h,对照组分别为(13.99±2.54)h、(14.21±2.47)h、(14.44±2.40)h,两组比较P均<0.01;观察组颈肩腰背酸痛、胸闷憋气分别为26例、7例,而对照组分别为46例、42例,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后患者应用新型头位架安置特殊体位能够延长有效体位保持时间,减轻患者不舒适症状.

    作者:章水娟;孙雅琴;王菊英;陈玉双;潘朝娟;陈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在产科积乳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基于中医护理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在产科积乳症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产科住院的80例哺乳期单纯积乳症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启用中医护理会诊流程,由中医科资深护士通过中医护理会诊,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六步奶结疏通法排乳;对照组予以产科传统方法芒硝外敷法排乳,比较两组乳房肿胀程度、疼痛VRS评分及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产妇乳房肿胀情况、乳汁淤积及疼痛等症状减轻,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中医会诊模式的六步奶结疏通法能有效缓解积乳症.

    作者:赵忆文;赵力群;周人凤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按单双日随机分为观察组(单日)和对照组(双日)各100例.观察组在潜伏期行耳穴贴压法分娩镇痛,对照组潜伏期无任何镇痛方法,两组在活跃期均行硬膜外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中转剖富产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记录第一产程时间、潜伏期及活跃期疼痛评分、产妇镇痛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中转剖宫产率为4%,对照组中转剖富产率为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1 min与5 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8.63±0.88)分、(9.15±0.71)分,对照组新生儿1 min与5 min的Apgar评分分别为(8.72±0.98)分、(9.13±0.80)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时间观察组为(361±32.4)min,对照组为(432±39.4)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全产程的镇痛满意度,观察组满意率为91%、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潜伏期VAS评分为(2.21±0.75)分,对照组(4.91±1.1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活跃期VAS评分为(2.14±0.56)分,对照组为(2.15±0.5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贴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时镇痛作用明显,可缩短第一产程,不增加剖富产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

    作者:危早梅;贾杰;赵根容;黄祝疆;张锦新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瑜伽锻炼在慢性病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现状

    慢性病已成为全球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是我国继传染病后位列第二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1-2].2012年我国慢性病患者已达2.6亿,慢性病引发死亡占总死亡率的85%,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3].慢性病患者在医院治疗仅能缓解或改善急性发作期症状,出院后的康复护理对恢复其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健康状态尤为重要.近年来,瑜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逐渐应用于国内外的临床护理实践.瑜伽通过对身体动作、呼吸调节和意念的锻炼来提高人体各系统功能,减缓和消除慢性疾病症状,在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方面功效显著.本文通过综述瑜伽对慢性病患者心身及社会功能的康复效果,以期为提高慢性病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其重返社会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作者:刘思雨;王晶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四逆通里汤小肠内滴注促进胃癌患者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的疗效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手术后肠内营养管滴注四逆通里汤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腹腔镜胃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术后24 h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同时经肠内营养管滴注四逆通里汤100ml/d,共7d;观察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肠道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术后肠内滴注四逆通里汤能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

    作者:潘爱秀;施佩姝;叶关娣;吴丽仙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康复护理问题的研究进展

    恶性肿瘤(tumour)与衰老有着密切关系,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化疗作为一种非常重要治疗手段被肿瘤患者广泛地接受[1].而化疗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中很常见,约53%老年患者在化疗中可发生3~5级不良反应,其中化疗相关病死率达2%[2].康复护理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总的康复治疗计划,为达到全面康复目标,护理人员与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患者进行符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以预防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减轻残疾对患者的影响,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能力,提高生存质量.现就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康复护理问题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孟霞;孟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入院初期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分析入院初期跌倒患者跌倒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方法 根据科室上报的跌倒事件报告回顾性分析16例入院1~3 d跌倒患者资料.结果 年龄70~79岁、男性及无跌倒史的患者在入院初期更易发生跌倒,跌倒发生率随着住院天数增加呈递减趋势.结论 患者逞强不服老、性格执拗、高估自身活动能力等心理因素及对健康教育的低依从性,是入院初期患者更易发生跌倒的根本原因.因此,重视对患者心理因素的评估,提升患者防范意识,加强入院初期教育力度,是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邱定金;陈燕红;葛明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从护理角度解读《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从护理角度解读《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通过对照新老指南,总结出院前处理、急诊室处理、卒中单元、急性期护理等方面在新指南中有更新和修订,并结合临床实践提出护理新要求.

    作者:章惠如;王建伟;郭佩宣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在儿童哮喘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70例哮喘患儿按入院时间分为A组35例、B组35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哮喘复发率及出院3个月后的生活质量、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3个月后调查,B组患儿哮喘复发率低于A组(P<0.05),生活质量高于A组(P<0.05),患儿家长对护理服务满意优于A组(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降低哮喘复发率,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者:汪秋红;詹浙红;张燕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温水足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温水足浴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2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63例,术后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温水足浴,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术后4h体温,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9.9±2.13)h,肛门排气时间为(17.4±6.78)h,排便时间为(22.6±7.37)h,术后4h体温为(36.92±0.14)℃;对照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为(19.7±2.94)h,肛门排气时间为(23.9±6.02)h,排便时间为(33.4±7.89)h,术后4h体温为(35.90±0.1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为10.53%,对照组为26.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温水足浴能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的肠功能及体温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纪翠红;邓艳娟;董维桃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TCCF颅内覆膜支架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结11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颅内覆膜支架植入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手术准备,手术过程中严密监护病情变化,术后注意休息,积极做好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同时做好股动脉穿刺处的护理,出院时做好健康宣教.11例患者住院2~4周后出院,11例患者的搏动性突眼、球结膜充血水肿、持续性颅内杂音等症状术后1月消失,3例鼻出血术后次日止血,2例视力下降患者术后2月视力恢复,2例瘫痪患者术后6月能拄拐行走,3例失明患者术后6月视力恢复,1例眼球运动障碍术后半年恢复.

    作者:吴满庭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优质护理模式指导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结100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指导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做好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抢救准备,加强基础护理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就医环境,做好个性化健康教育给予患者社会支持.10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发生产前大出血3例,经及时抢救和护理脱离生命危险;13例有焦虑抑郁患者干预后情况改善,护理部基础护理质量检查合格率96%,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94%.

    作者:徐君芬;叶海红;房玉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机集水杯中冷凝水细菌量与滞留时间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呼吸机集水杯中冷凝水的细菌量与滞留时间的关系,为确定呼吸机集水杯冷凝水佳的倾倒时间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采用PB840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2例,将每例患者的呼吸机集水杯中冷凝水按照滞留时间采集4次,分别为冷凝水滞留0.5h、滞留1h、滞留2h、滞留3h各采集1次,对采集的冷凝水标本进行细菌培养检测,同时对42例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结果 冷凝水细菌量随着滞留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当滞留时间≥2h时细菌量显著增多,4组冷凝水细菌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凝水细菌培养阳性率在71.43%~85.71%之间,共检测出10种病原菌,其中有6种病原菌与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的病原菌一致.结论 呼吸机集水杯中冷凝水细菌量与滞留时间有关.

    作者:来文萍;徐红燕;陈伟娣;姜雅珍;华国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SAS与SDS在胎儿异常引产孕妇中的适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胎儿异常引产孕妇中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70例因胎儿异常住院引产的孕妇进行调查,利用项目分析、临床问卷症状归因等分析两量表的适用性.结果 在该调查人群中,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15.7%和17.1%.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的Cronbach's a系数分别为0.852和0.895,但项目分析中两量表均有部分条目的条目总分相关性较低或删除后Cronbach's α系数增大.根据临床症状归因和临床观察,量表中测评的焦虑和抑郁的多项症状如疲乏、尿频、睡眠障碍等在该类孕妇是由心理、生理、环境等多因素作用.结论 胎儿异常引产孕妇的焦虑和抑郁水平较高,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在胎儿异常引产孕妇中的适用性值得怀疑.

    作者:余晓燕;曹淑殷;李君琴;王虹;莫妮娜;肖云霄;胡健波;朱益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所致大面积脑梗死1例的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ome,MDS)是一种恶性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的疾病,是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熟障碍引起无效造血,周围血象中发生一系或多系血细胞减少,具有高度的异质性[1].MDS伴血小板增多是临床较少见的分型,该型的血小板增多是克隆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病因之一,主要发病和死亡原因就是血栓性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常见栓塞部位是脑动脉[2],但国内相关病例报道不多.2014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1例由MDS所致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经及时诊治和护理,住院19d后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琴;罗卡现;杨红燕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基于德尔菲法构建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质量指标的研究

    目的 建立一套科学、客观、系统的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质量指标.方法 运用文献回顾、霍普金斯证据等级与质量评价方法,在借鉴国内外有关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质量指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专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公式合理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价.结果 构建了一套包括25个指标在内的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质量指标.结论 构建的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质量指标可以为我国2型糖尿病慢病管理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方娟;黄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温州市养老机构失智老人照顾者的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

    目的 了解温州市养老机构照顾者照护失智老人的负担及影响因素.方法 运用照顾者负担量表和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温州市10家养老机构的92名失智老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机构照顾者负担得分为7~59分,平均(34.99±13.29)分,5个维度的负担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时间依赖负担、生理性负担、发展受限负担、社交性负担和情感性负担.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照顾者年龄、文化程度、日照顾时间及失智老人年龄、老人自理程度对照顾者负担有影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照顾者年龄、失智老人自理程度与失智老人年龄是照顾者负担的影响因素(R2=0.479).结论 养老机构失智老人照顾者照护负担为中等程度,可适当提高经济收入激励、引导照顾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增加职业认同感以降低照顾负担.

    作者:何秀斌;杨晔琴;徐远滢;楼轶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超声引导隐静脉穿刺在术前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婴幼儿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超声引导在婴幼儿内踝隐静脉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 根据手术日期先后顺序将需行静脉穿刺的婴幼儿分成对照组(“盲法”穿刺)和超声组各30例,比较两组间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结果 穿刺成功率超声组为93.3%、对照组66.7%,一次穿刺成功率超声组为86.7%、对照组53.3%,平均穿刺时间超声组为(58.2±4.2)s、对照组为(91.7±3.9)s,两组间穿刺成功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及穿刺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可提高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婴幼儿穿刺成功率,缩短穿刺时间.

    作者:李娟;万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