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麻恢复期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马汝芬;潘学文

关键词:麻醉, 呼吸道, 并发症, 原因, 护理
摘要: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全麻术后凶险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为减少麻醉恢复期患者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作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麻醉恢复期1579例患者的病案资料,总结并发症的原因,提出护理干预措施,为麻醉恢复室护理工作提供指导.
护理与康复杂志相关文献
  • 降低头先露低位产妇宫颈难产的临床观察

    宫颈难产是难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多为宫颈不成熟、产妇焦虑及恐惧、胎位不正、产妇过早屏气、宫缩不协调致使宫颈坚硬、痉挛、水肿而引起.头盆相称良好、头先露位置低的产妇容易因宫颈过早压迫发生宫颈难产,本院妇产科采用宫缩时强调深呼吸、静脉注射安定、宫颈封闭、徒手宫颈扩张等综合措施减轻宫颈压迫,促进宫口扩大,预防宫颈难产,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秋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重症烧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

    烧伤后由于机体能量消耗增加以及营养补充不足,可引起短期内营养不良、免疫防御机能下降,导致创面愈合迟缓、全身性感染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目前,烧伤界专业人士普遍认为对重症烧伤患者宜尽早应用肠内营养支持[1].2000年1月至2004年3月,本院对重症烧伤患者55例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婉红;王赛君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渔区急性硫化氢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臭鸡蛋味的窒息性气体,为强烈的神经毒物,浓度低,对呼吸道及眼的局部刺激作用明显;浓度高,全身性作用明显,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窒息症状[1].由海鱼腐败造成的急性硫化氢中毒是沿海地区常见的职业病,严重威胁渔民的生命安全.

    作者:连瑶;王锦凤;葛敏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预测足月胎儿体重中逐步回归分析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逐步回归分析用于预测足月胎儿体重的可行性.方法监测了200例孕妇的年龄、孕期体重增加、孕次、产次、孕周、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羊水平段、胎儿体重、性别(出生后)共12项,胎儿体重为因变量,其余11项为自变量.结果在全部样本参与运算的前提下,起作用的是孕周、腹围、双顶径,精确度可达80%.结论逐步回归分析可以用于预测胎儿体重.

    作者:储伟芳;何根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供应室消毒员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供应室消毒员的现状,提高消毒员综合素质.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参加供应室继续教育学习班150名学员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供应室消毒员知识结构偏低,缺乏岗前培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有在职继续教育需求.结论通过护士长的有效管理,加强消毒员的岗前培训,重视在职继续教育,并增强消毒员自我保护意识,以保证供应室的消毒灭菌质量.

    作者:张佩维;李津津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插胃管困难的中毒患者可在胃镜下洗胃

    1996年8月至2004年7月,本院急诊科共救治口服毒物中毒患者1221例,其中20例常规插管洗胃失败,改用床边急诊胃镜下洗胃,全部获得成功,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张海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制定康复护理计划,早期康复护理.出院前对比护理前后的肌力变化,了解肢体功能康复程度.结果偏瘫患者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入院时与出院时肌力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戴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758份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是护士根据医嘱和病情对危重患者住院期间护理的客观记录[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于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后,规范书写临床病历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更规范书写危重护理记录单,笔者对本院758份现病历危重护理记录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干预对策.

    作者:王雪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分离手术的护理配合

    联体双胎为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其患病率为1/5万~10万,大多数胚胎时或出生后即死亡,分娩后存活者约1/20万[1].能接受手术的病例极少,能成功进行分离手术、且术后两婴儿均存活的相当罕见[2,3].文献查阅,到目前为止,已有10余例联体婴儿分离手术在国内开展,并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逐一报道了有关联体婴儿的诊断、手术治疗、麻醉经验及术前和术后护理.本院于2004年4月3日对1例对称性胸腹联体婴儿成功实施分离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杨晓莹;吴元琼;景建英;罗宇;贺文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家庭和社会的主要因素,明确其需要强化和消减的行为,以便及早干预和矫正,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方法针对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的因素自编调查问卷,对精神病患者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前几位的因素依次为:工作能力下降、情绪不稳和易激怒、沉浸于幻觉妄想中、懒散、不适当或怪异言语、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持久、情绪低落和抑郁、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等;各行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但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等关系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应尽早采用有效干预手段,对影响精神病患者回归社会生活的行为加以矫正,训练和培养其适应性行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作者:冯怡;王秀华;魏利娟;方晓云;张燕敏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影响宫颈疾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分类健康教育对于肿瘤患者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增加防病能力、改善生理功能状态和精神状态,以及提高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能力、生活质量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为了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笔者对本院妇科2003年1月至2004年6月宫颈疾病患者的病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影响宫颈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因素,并针对性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彩琴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欧菜凝胶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性肿痛的临床观察

    静脉输液性肿痛是因为输注的药物对静脉壁刺激,产生血栓性静脉炎或静脉周围炎,也可因输注的液体外渗而导致急剧的周围组织无菌性炎症反应,表现为肢体局部急剧肿胀、胀痛、皮色改变、皮下出现条索状硬结,严重者发生局部组织坏死[1],这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使药物治疗不能顺利进行.

    作者:周素素;黄爱玲;郑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护理配合

    经腹子宫切除术在传统的开腹手术中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手术,但随着微创手术的发展和人们要求美观的心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因具有创伤小、表面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1],已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和患者所接受.2001年1月至2003年11月本院成功进行了87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现将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如下.

    作者:姜慧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颈椎前路手术后上呼吸道梗阻原因分析及抢救体会

    颈椎前路手术由于颈前部解剖结构复杂,术中气管牵拉、气管插管、术后出血及术后水肿等诸多因素,可导致上呼吸道梗阻,严重的可引起窒息.2001年1月至2004年5月,本院89例颈椎前路手术中9例术后发生上呼吸道梗阻,本文分析其原因及抢救体会.

    作者:占松莲;郑文娴;贾曼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B超导向穿刺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护理

    单纯性肾囊肿患者应用B超导向穿刺注射无水乙醇,乙醇与囊壁上皮全面、充分接触,使囊壁上皮纤维化,彻底消除其分泌功能[1]而达到治疗目的.此法具有动态观察穿刺过程、对囊肿穿刺精确度高、并发症少的特点,还能动态观察抽吸囊液、注入硬化剂的情况,可使治疗达到佳效果,是当今肾囊肿治疗的首选方法[2],尤其对囊肿直径>4 cm、有疼痛或压迫症状者疗效更佳[3].

    作者:王菊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护理

    随着人工关节材料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日益成熟,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成熟的技术,为严重膝关节病的治疗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院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采用IBⅡR后稳定型调节式人工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12例,疗效满意,现就其康复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成丽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岛素致低血糖反应分析与护理

    低血糖反应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过程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易导致患者死亡.2003年4月至2004年1月,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发生低血糖反应41例.笔者对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就低血糖反应的发生原因、易发时间、临床表现及护理对策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玲琴;金霞明;沈美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护理程序是一种科学的逻辑的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及工作方法[1],它不仅适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同样适用于健康教育.本院产科运用护理程序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通过实践证明,可以提高健康教育效果.现将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金春盆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目的探讨定期门诊护理干预对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工作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经住院治愈回归社区且能每月1次定期门诊随访达1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68例,随机分成干预组80例和对照组88例.干预组每月1次门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每月1次门诊,给予一般性服药及随访医嘱,1年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对两组进行评定,同时进行工作能力的比较.结果干预组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三个维度量表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物质生活维度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工作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定期门诊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作者:林华君;蚁丽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存质量量表在脑卒中健康评定中的若干应用

    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生存质量作为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综合性的评价指标,其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和社区脑卒中患者健康状况的评定、治疗和护理方案的选择、社区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的评价以及卫生资源的配置和新药开发等领域.本文对一些常用量表及应用情况做一综述.

    作者:朱雪娇;姜小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护理与康复杂志

护理与康复杂志

主管:浙江省卫生厅

主办:浙江省护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