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气管切开患者在空气加压舱中进行高压氧治疗时,采用双路供氧法吸氧,即一路经口鼻面罩一级给氧,另一路经气管套管接管一级给氧.本院高压氧舱室利用自制波纹管,解决了气管套管与呼吸三通阀的连接问题.现介绍如下.
作者:周利琴;姚汉山;童建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护理人才尤其是既具有临床实践能力、又具有科研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是护理专业发展所翘首期盼的[1].护理本科教育的兴起为护理事业腾飞带来了希望.为了全方位地带教好本科护生,特别是培养其科研实践的能力,本院对本科护生进行开展护理科研的困难调查,以采取对策.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晓英;陈爱初;蔡学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米力农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口服和静注均有效,兼有正性肌力作用和血管扩张作用[1],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本院心内科病房用米力农与舒普深联合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时,发现当米力农与舒普深两者先后接替时,会出现配伍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小玉;王新丹;包淑媚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胃切除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ome,PGS)是指胃切除术后继发的非机械梗阻因素引起的功能性胃排空延迟,有学者称为胃术后胃无力症[1].掌握胃瘫综合征发生的原因、时间、早期征象,给予正确的诊断,及时的治疗、配合高质量的护理可避免再次手术,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本院外科自1995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诊治PGS 15例,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董卫红;吴静慧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止血敏可使血小板增加,提高血小板功能和黏附力,并可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1],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以往曾有一些不良反应报道,如止血敏静脉滴注后发生休克、恶心、头痛、皮疹等[2].本院在应用该药治疗肺咯血时,发现27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现将止血敏引起发热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脑胶质瘤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约占41.4%,是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高、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的恶性肿瘤[1].目前主张综合治疗,即配合X-刀治疗等.X-刀治疗是指采用立体定向等技术把医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X线聚集在病灶区,达到控制、杀灭肿瘤组织及保护正常组织的目的[1].本文回顾分析62例脑胶质瘤术后实施X-刀治疗的护理资料,总结X-刀治疗的并发症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星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因昏迷不能自行进食,易引起不同程度的营养障碍.随着肠内营养的优越性日渐显著,肠内营养亦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但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因而肠内营养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本院神经外科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何贤妹;俞兰观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微量注射泵适用于长时间微量给药,其流速均匀、精确度高[1].微量注射泵应用在静脉注射,能使药液进入人体血管的速度得到精确控制.利多卡因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为目前用于防治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脏手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首选药物.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注射利多卡因,能较快达到并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且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入液量.本院监护中心使用此法治疗室性心律失常5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应用微量注射泵注射利多卡因的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张丽英;吴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新生儿头颅血肿是由于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颅通过产道时受到过度挤压或牵拉与骨盆突起部分骶骨岬、耻骨联合等磨擦或器械助产损伤而引起[1],约占产伤的0.1%~1.8%.头颅血肿往往单独存在,仅有局部血肿而无全身症状[2].本院新生儿科2002年3月至2003年11月收治2例巨大头颅血肿伴感染而行切排术的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项伟菊;曹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甘露醇是六碳醇糖,利用其高渗-利尿-脱水作用治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见效快、效果明显,但是临床上应用甘露醇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fail1ure,ARF)时有发生.本文分析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本院21例患者应用甘露醇致ARF的临床资料,认为及时观察及护理对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木冬妹;吴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肝性脊髓病[1](hapatic myelopathy,HM)是肝病晚期的一种少见的并发症,由于门体分流和肝功能不全导致的脊髓侧索脱髓鞘病变,表现为进行性发展的痉挛性截瘫、下肢肌力下降、肌张力增高、踝阵挛.肝性脊髓病目前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病因治疗、饮食与营养、护肝降氨、营养神经、对症支持治疗.本病预后不良,脊髓损伤不可逆[1].护理重点是预防并发症、延缓病情发展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000年10月至2002年11月,本院消化内科收治3例肝性脊髓病患者,1例因肝功能衰竭死亡,另2例经治疗后病情稳定而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蒋巧;王新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移植肾自发性破裂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凶险的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3%~9.6%[1],常发生在术后1~2周,一旦出现直接危及移植肾和受者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肾病中心1988年1月至2003年6月16例移植肾自发性破裂的原因,总结护理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剑萍;丁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磁共振(MR)动态增强扫描对肝内病灶,尤其对小病灶的检测和定性起重要作用[1].在扫描过程中,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使注射速率恒定,从而准确测定造影剂到达靶血管的时间,增强团注效果,并进行肝脏的增强动态扫描,大大提高了扫描精确性,提高诊断质量[2].但是注入造影剂,也有可能出现造影剂过敏、空气栓塞、药液外渗等并发症,因此,严密的病情观察及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顺利进行的保证.2003年11月至2004年5月,本院对65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肝脏磁共振动态扫描,现总结如下.
作者:寿晓燕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雾化吸入是治疗婴幼儿呼吸道疾病一种常用的方法,其疗效得到了医务人员及家属的认可.但是如果雾量选择不当,也易造成不良后果.2002年11月,本院曾有1婴儿在雾化吸入过程中发生气道梗阻,由于抢救及时,使患儿转危为安.现报告如下.
作者:祝雪锦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方法,使护理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方法根据PDCA循环制定持续质量改进设计表,确定实施方案,强调全员参与.结果实施2年来使护理质量持续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综合满意度从原有的90%提高到98%.结论运用PDCA循环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提高了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增强了科室凝聚力,促进了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终提高了护理质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姚智萍;许月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拔除留置导尿管佳时间.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甲、乙、丙、丁4组,停留置导尿时间分别为导尿后5 d内、6~10 d、11~15 d、>15 d,观察各组菌尿发生率.结果留置导尿时间在10 d内,菌尿发生率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延长,菌尿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拔除留置导尿管佳时间为留置导尿后5~10 d.
作者:陈伟娣;陈碧琴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放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特别是中、晚期鼻咽癌患者,以颈淋巴结转移灶复发和远处转移多见,预后差.本科从2000年4月至2003年11月,选择T3-4、N2-3、M0期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患者用DDP+5-FU方案进行放化疗同期治疗,化疗可以提高局部肿瘤控制率,预防远处转移,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禤菁;黎容清;张小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食管癌晚期患者由于失去手术机会,癌肿阻塞食管不能进食甚至饮水,有的侵蚀邻近器官形成食管气管瘘、食管胸膜瘘,严重影响营养的摄入和生活质量.食管内支架置入术能改善患者进食状况,是目前食管癌晚期患者较理想的治疗方法之一.自2002年1月至2003年5月本院共置入食管内支架1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珍;厉芝仙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稳定护理队伍、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的问题已引起医院管理人员的重视.本院分析了近年来护理人力资源利用状况,确认护理队伍不稳定现象主要在临床一线,要解决临床一线护理人力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必须留住一线高年资、高品质的护士.在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从2003年开始,采用有效措施留住一线中、高年资护士,稳定临床一线护理队伍,从而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学科发展方面初见成效.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建新;张汝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难治性青光眼是青光眼中治疗效果差、对视功能影响严重的一类青光眼,应用半导体激光进行睫状体光凝是近开展的一项手术方式,是利用波长为810 nm激光通过接触的方式经巩膜选择性被睫状体色素上皮吸收[1],睫状体发生持续性的损害[2],房水分泌下降,达到控制眼压的目的.2000年12月至2002年12月本院对32例难治性青光眼进行了治疗,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马莉;周琦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