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针刀治疗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朱志文;高真真;刘雪云;项守昌;张海峰

关键词:针刀, 脑梗死, 肩手综合征, 肩痛, 肿胀
摘要: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对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符合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治疗.针刀治疗1次/周,治疗4周.康复治疗每天进行,包括患侧肩部良肢位摆放,冰袋刺激,气压治疗,关节松动术及主被动活动等,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予以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患侧肩部活动度(前屈,后伸)、肌电图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对结果 进行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年龄、发病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肩部(前屈,后伸)活动度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4周后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和减轻肿胀,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在无痛人流术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复合应用于无痛人流术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妇科门诊行无痛人流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组(A组)和单纯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麻醉诱导方式均为缓慢静脉注射丙泊酚2mg/kg,芬太尼1μg/kg.A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施行Alcock管内的阴部神经阻滞,左右各注射1%利多卡因10ml,神经阻滞成功后,给予麻醉诱导,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进行手术操作;B组患者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后直接进行手术操作.观察两组患者各时间段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总用量、体动反应、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30min VAS评分以及术中宫颈口松弛程度.结果 手术操作时A组的生命体征MAP(76.7±7.2)mmHg、HR(71.5±8.6)次/min,明显平稳于B组MAP(95.3±5.8)mmHg、HR(92.3±8.5)次/min(P<0.05).术中丙泊酚用量A组为(112±15)mg,明显少于B组(145±22)mg(P<0.05).体动反应A组有5(10%)例,明显少于B组的30(60%)例(P<0.05).术后VAS评分A组为(1.6±0.8)分,明显低于B组的(3.3±0.6)分(P<0.05).结论 Alcock阴部神经阻滞可安全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并能减少麻醉药用量,加快苏醒,缓解术后疼痛.

    作者:沈徐;施晓君;姚益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为提高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患者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身高、体重、腹围、清晨空腹血糖(FPG)、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ALP)、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骨密度(BMD)的水平,并根据骨密度分为OP组和非OP组,进行组间差异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OP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HbA1C与非O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PG、ALP、腹围、血钙、血磷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T2DM患者的BMD与年龄、病程、HbA1C呈负相关,与BMI呈正相关,与FPG、ALP、腹围、血钙、血磷无关性.结论 病程长、高龄、血糖控制差、体重指数低的老年T2DM患者更容易合并OP.

    作者:赵明明;梁冰;吴道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外源硫化氢通过清除4-HNE抑制肝细胞死亡的分子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实验,研究外源硫化氢(H2S)以4-羟基壬烯酸(4-HNE)为作用靶点抑制肝细胞死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以人的肝癌细胞系HepG2为细胞模型,通过MTT法、LDH活性检测外源H2S对4-HNE诱导肝细胞死亡的抑制作用,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细胞内H2S水平,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肝细胞内4-HNE与蛋白质形成的加合物水平.结果 外源NaHS(H2S前体)能升高肝细胞内H2S水平.外源NaHS(H2S前体)能够显著抑制4-HNE诱导的肝细胞死亡.升高肝细胞内H2S水平可以显著降低细胞内4-HNE与蛋白质形成的加合物水平.结论 补充外源性H2S能增加肝细胞内H2S水平,清除细胞内4-HNE蛋白质加合物,从而抑制4-HNE诱导的肝细胞死亡,为以4-HNE为靶点的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新型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依据.

    作者:马旺;丁滨;丁秦超;王萃;任宣奇;窦晓兵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结合JCI标准浅淡放射科DR机房管理

    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是目前国际上唯一在医疗服务领域建立统一标准并对美国以外各地医疗机构进行评审的机构[1].截止2016年4月,中国内地通过JCI评审的机构共55家,其中浙江就有10家[2],说明国内对JCI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加入评审的医疗机构快速增加.本院作为新建妇产专科医院,只经过9个月努力,就以高分顺利通过评审,其中经验值得学习探讨.本文针对本院在JCI标准下放射科DR机房的管理做具体阐述.

    作者:蒋海燕;朱妙平;刘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的CT表现分析

    目的 分析原发性甲状腺鳞状细胞癌(PTSCC)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少见疾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6例PTSCC患者的CT资料.结果 16例患者中,单侧13例,双侧3例,2例峡部同时受累,共19个病灶.病灶大径2.1~6.5cm,平均(4.5±0.7)cm;病灶呈类圆形6个,不规则分叶状13个;边界清晰4个,边界不清15个;7个病灶甲状腺包膜完整,12个病灶甲状腺包膜不完整,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其中5个侵犯食管,3个侵犯颈前带状肌,2个侵犯喉咽.CT平扫病灶呈低密度15个,等密度4个;7个病灶呈实性,12个病灶呈囊实性,6个病灶内见钙化;CT增强病灶呈轻中度强化14个病灶,明显强化5个,其中11个病灶呈环形强化(57.9%).2例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 老年女性、边缘模糊、坏死明显、少见钙化、轻中度强化、环形强化的甲状腺占位灶,有助于提示PTSCC的诊断,CT检查有助于肿瘤的分期.

    作者:朱玲英;姚俊;巴蕾;董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丹栀逍遥丸对重症正压通气患者谵妄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栀逍遥丸在重症正压通气谵妄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收治的重症正压通气谵妄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氟哌啶醇治疗,观察组加用丹栀逍遥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谵妄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4d内成功脱机拔管的病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拔管后48h内再次气管插管病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栀逍遥丸联合氟哌啶醇治疗重症正压通气患者谵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躁动等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作者:陈晓晶;武晨亮;潘华飞;陈永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绍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绍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后干预效果.方法 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根据分层抽样的原则,选取本地区、各社区在册社区服药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0例,按各辖区县市的总患者数的一定配比抽取.自制调查问卷表,调查患者1年内的复发情况,并对影响患者复发的各因素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精神分裂症患者干预前的复发率为44%(264/600).患者的性别、受教育程度、住院时间、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药物副反应、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情况、服药情况等因素是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情况是影响绍兴市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P<0.05).实施防治干预措施后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脱落17例,复发154例,复发率(26.42%)明显低于干预前(4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服药知识的掌握情况、复诊情况、服药依从性和家庭支持情况是影响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复发的主要因素,应通过加强患者健康知识教育,督促患者按时复诊并提高服药依从性以及尽可能多争取患者的家庭支持来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复发率.

    作者:田国强;吴景竹;吴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TRPV1表达和HP感染的关系及意义

    目的 探讨辣椒素受体1(TRPV1)分别在幽门螺杆菌(HP)阳性和HP阴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168例FD患者根据HP感染与否分为FD-(HP-)组和FD-(HP+)组,并选择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中TRPV1基因的mRNA水平、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水平,分析TRPV1基因的mRNA水平与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的相关性.结果 TRPV1基因mRNA水平、胃动素、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在FD-(HP-)组与对照组之间、FD-(HP-)组与FD-(HP+)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FD-(HP-)组和对照组TRPV1基因mRNA水平和生长抑素水平均低于FD-(HP+)组(P<0.05),胃动素和胃泌素水平高于FD-(HP+)组(P<0.05).TRPV1基因mRNA水平与胃动素及胃泌素均呈明显负相关,与生长抑素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TRPV1在FD患者中呈高水平表达,且HP感染可诱发其TRPV1基因表达的增加,提示抗HP治疗对HP阳性的FD患者有益.

    作者:王文光;黎云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FWHM图像分割法分析OCT影像中视网膜血管直径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利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扫描(SD-OCT)视网膜血管,并用半高全宽(FWHM)图像分割法识别并测量视网膜血管形态变化及其与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 将47例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52例血糖正常者对照组分成两组,用SD-OCT检测视网膜颞上B区的血管,用IMAGEJ软件以半高全宽图像分割法识别出血管的边缘,测算出视网膜血管的腔内直径(LD)、外直径(OD),血管壁厚度(WT)、血管壁横截面面积(WCSA)、壁腔比(WLR).结果 观察组视网膜动脉的外直径(RAOD)、内直径(RALD)、WT分别为[(107.47±14.42)、(137.65±15.59)、(15.09±2.56)μm],动脉WLR为(0.28±0.06),动脉WCSA为(5836.11±1378.10)μm2,对照组RAOD、RALD、动脉WT分别为[(103.32±14.99)、(133.69±16.36)、(15.18±2.17)μm],动脉WLR为(0.29±0.05),动脉WCSA为(5685.20±1255.26)μm2,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RAOD(P=0.165)、RALD(P=0.222)、动脉WT(P=0.842)、动脉WLR(P=0.266)、动脉WCSA(P=0.570).观察组和对照组视网膜静脉外直径(RVOD)、视网膜静脉内直径(RVLD)、静脉WT分别为[(142.74±24.93)、(166.73±26.24)、(12.21±2.07)μm]和[(133.19±18.76)、(155.24±20.70)、(11.02±2.250)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静脉WCSA(5987.98±1616.32)μm2大于对照组(5052.38±1506.169)μm2(P=0.004);静脉WLR两组无明显差异(P=0.274).结论 FWHM图像分割法分析OCT图像是一种非侵入性、可靠的视网膜血管测量技术.2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静脉外直径、视网膜静脉内直径均增宽,静脉血管壁增厚、血管壁横截面面积增大.

    作者:李义杰;李爱莲;詹海静;徐博伦;童毓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可吸收微型骨锚在治疗手外伤后肌腱止点断裂的应用

    目的 评价应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屈肌腱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6年1月手外科收治的52例手外伤伴肌腱屈止点断裂的患者,均采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重建各肌腱止点的手术方法治疗.其中男40例,女12例,年龄18~42岁.全部病例均进行临床随访3~6个月,按Dargan功能评定法评定疗效.结果 疗效评定标准优43例,良7例,可2例.全部患者在术后8周患指指间关节活动自如,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 使用可吸收微型骨锚钉重建各类屈肌腱止点,具有效果好、操作简便、快捷方便的优点.

    作者:吴生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17例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6年8月经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治疗的胃癌患者17例,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下地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全组病例均成功实施了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手术时间170~480min,平均(197±44.9)min;出血量80~500ml,平均(90±101.7)ml;清扫淋巴结16~39枚,平均(21±2.79)枚;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3~116h,平均(28±8.0)h;肛门排气时间44~120h,平均(53±5.7)h;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4~13d,平均(5.2±2.5)d;术后住院时间7~14d,平均(8.9±3.1)d,早期胃癌4例(23.5%),进展期胃癌13例(76.5%);全胃切除术5例(29.4%),远端胃切除术12例(70.6%),其中毕Ⅱ式吻合3例(17.6%),毕Ⅰ式吻合9例(52.9%),食管空肠吻合5例(29.4%),联合脏器切除3例(17.6%),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在基层医院应用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江淳;陈俊涛;余涛;姜武;王荣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肺泡灌洗液蛋白组学在肺癌中的研究进展

    肺癌是全世界致死率高的一种常见恶性肿瘤,每年约140万人死于此病[1].尽管肺癌的治疗水平有较大进步,但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癌症的后期,错过了佳治疗时机,5年生存率仅10%~15%[2].肺癌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疾病,目前我们对于肺癌的认识还显著不够,肺癌的发病机理、早期诊断及治疗监测等方面亟待提高.

    作者:杨正东;陈益民;刘永林;何一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超声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在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15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的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并于CT进行比较.结果 15例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症分为三型:(1)胆总管囊状扩张症11例;(2)肝内胆管囊状扩张症(Caroli病)3例;(3)肝内外胆管囊状扩张症1例.结论 超声是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可以了解肝内外胆管扩张的部位、范围和程度,迅速做出诊断,为临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蔡芳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研究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为早期诊断并防治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住院的女性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151例和健康体检绝经后女性13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糖尿病组骨质疏松患病率为66.67%,健康体检组患病率5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中,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两组资料比较后,发现尿素、肌酐(Cr)、同型半胱氨酸(Hcy)、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ACR),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高(P<0.05).25-羟维生素D、甘油三酯(TG),骨质疏松组较非骨质疏松组显著降低(P<0.05).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后,Hcy、TG、25羟-维生素D、绝经时间、体重指数、年龄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cy、TG、25羟-维生素D、绝经时间、年龄、体重指数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患病率较健康体检人群高.年龄、体重指数、绝经时间与绝经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发生密切相关.高Hcy可能为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低骨密度及骨质疏松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风险低.

    作者:陈雪;石晓聪;安辉;彭宇辉;曹晓华;郑海飞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卡培他滨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卡培他滨联合中药归脾汤加减治疗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采用卡培他滨和卡培他滨合并归脾汤治疗,测定CD系列数值,以判断药物疗效.结果 接受卡培他滨单独治疗30例(对照组),卡培他滨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30例(观察组).对照组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16例、病情稳定(SD)7例、疾病进展(PD)5例,不详1例,客观有效率为56.6%(17/30),临床获益率为80.0%(24/30).观察组中CR2例、PR13例、SD8例、PD6例,不详1例,客观有效率为50.0%(15/30),临床获益率为76.7%(23/30).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其中重度白细胞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的恶心呕吐及腹泻较观察组高(P<0.05).生活质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良好.

    作者:金雪华;朱宇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日常活动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影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2010年1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65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例进行随访研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手术方式、伤前自主活动能力、术前内科合并疾病、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是随访终末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因素;性别、骨折类型、ASA分级、伤后至手术间隔时间、麻醉类型、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及住院天数对随访终末日常生活能力无影响.结论 临床中应对高龄、伤前ADL能力差、术前内科合并症种类多、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低的患者重点关注,围手术期加强干预,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综合的治疗和康复方法以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自理能力.

    作者:张树良;侯振海;夏俊杰;倪志明;叶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基于云计算的PACS现状与发展

    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PACS)是医院用于管理医疗设备产生的医学图像的信息系统.PACS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一个图像和数据采集网关、一个用于管理和存储的档案的PACS服务器以及一个显示工作站.PACS以数字通信、显示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使放射学的实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极大提高了临床实践水平[1].

    作者:沈哲凡;徐秀芳;梁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小针刀治疗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针刀疗法对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符合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诊断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针刀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针刀组采用针刀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康复治疗.针刀治疗1次/周,治疗4周.康复治疗每天进行,包括患侧肩部良肢位摆放,冰袋刺激,气压治疗,关节松动术及主被动活动等,治疗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予以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及患侧肩部活动度(前屈,后伸)、肌电图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检测,对结果 进行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统计学分析.结果针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年龄、发病时间、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正中神经感觉传导速度及肩部(前屈,后伸)活动度比较,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可比性.4周后两组治疗后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刀疗法能显著改善脑梗死后I期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肩痛和减轻肿胀,促进患侧上肢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志文;高真真;刘雪云;项守昌;张海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36%~50%[1].当机体处于负氮平衡时,SAP患者极易发生营养不良,影响预后.国外文献报道,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为机体提供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等是其公认的营养作用,同时营养物质可刺激肠碱性磷酸酶(Intestinal alkaline phosphatase,IAP)的活性,发挥其调节肠道微生态、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等非营养作用[2].

    作者:周月琴;张爱琴;刘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T2DM临床效果及其影响

    目的 探究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糖脂代谢、炎性因子、miR126水平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间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卡波糖治疗的患者49例(对照组),以及应用阿卡波糖联合GLP-1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患者49例(观察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P<0.05);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水平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及miR126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且观察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GLP-1受体激动剂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调节肥胖T2DM患者的血糖及血脂水平,能显著下调血清炎症因子,促进miR126的表达,并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吴婷婷;李小兵;张兰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