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丹;潘孙雷;池菊芳;郭航远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对全麻患者术后声音嘶哑与咽喉痛的影响.方法 择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108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 Ⅰ~Ⅱ级,年龄20~60岁,体重45~80kg,采用电子计算机产生随机数字的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地塞米松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地塞米松10mg,B组在麻醉诱导过程中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诱导麻醉,气管插管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CO235~45mmHg.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3μg/(kg·min)和丙泊酚4~6mg/(kg·h),间断静脉注射罗库溴铵维持麻醉,术中维持BIS值40~60.术后采用舒芬太尼行PCIA,维持VAS≤3分.分别于1、2、6和24h评估患者术后声音嘶哑与咽喉痛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术后1h、2h和6h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4h,两组术后声音嘶哑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B组相比较,A组术后1h咽喉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2h、6h和24h,两组咽喉痛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可有效降低气管插管全麻患者术后短期声音嘶哑与咽喉痛的发生率.
作者:孙磊磊;胡宝吉;潘梦之;段宏伟;江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研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各自的优劣,择优应用于合适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TLDG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四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NRS)、麻醉风险评分(ASA)、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R-Y组比较,毕-Ⅰ组、毕-Ⅱ组、uncut R-Y组术中吻合时间低于R-Y组(P<0.05),闭合器使用个数少于R-Y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与毕-Ⅰ组比较,毕-Ⅱ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R-Y组发生吻合口狭窄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毕-Ⅱ组术后发生胆汁反流显著高于毕-I组(P<0.01);与毕-Ⅱ组比较,R-Y组、uncut R-Y组发生胆汁反流显著低于毕-Ⅱ组(P<0.01),R-Y组、uncut R-Y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毕-Ⅱ组(P<0.05).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TLDG的四种手术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这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单从疗效分析,Roux-en-Y手术可以克服毕-I手术胃肠吻合口张力大引起吻合口瘘和毕-Ⅱ手术胆汁反流的难点,uncut Roux-en-Y手术具有Roux-en-Y手术的优点,且吻合时间短,经济实用,也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陈友雷;孔文成;朱阿考;尹光;金慧成;单毓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嗅花位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头位组(C组)和嗅花位组(S组),每组各30例.于无创机械通气前(T0)、无创机械通气后24h(T1)、无创机械通气后48h(T2)和无创机械通气后72h(T3)测量IAP和CSA.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3时CSA和IA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CSA和I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花位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时能降低患者的腹内压.
作者:陈艳飞;翁宇红;应晓梅;周方;岑沈燕;沈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在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的作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急诊创伤因屈肌腱Ⅱ区损伤住院行肌腱缝合的患者49例,所有患者术后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5).对照组采用单纯功能锻炼,观察组采用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1个月,平均6.8个月.对照组患者中优10例,良9例,可7例,优良率73.1%;观察组患者中优17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3.1%.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操功能锻炼联合氦氖激光治疗仪照射对Ⅱ区屈肌腱损伤术后进行早期康复,能够有效预防肌腱粘连,有效促进患手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医院内感染的相关特点及管理对策.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出院的2624份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住院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率为7.66%,所有感染患者均使用抗生素,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多见.样本采集率存在上升趋势,样本检出阳性率偏低,抗菌药物的选择以经验治疗为主,应用不够合理.结论 应加强医院内感染管理,提高采样率及样本培养的阳性率,合理有效使用抗生素.
作者:许红燕;章浩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与比较不同治疗方式在胆管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为观察对象,将5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27例.A组进行常规放射治疗,B组进行三维适形放疗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的1年及2年生存率、治疗前后的不适感情况、机体代谢状态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生存质量评分进行分别统计与比较.结果 B组的1年、2年生存率高于A组,且B组治疗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不适感评估结果 、机体代谢状态指标及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A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在胆管癌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对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方面的状态也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作者:邱军;王雪清;张波;罗恩;王俊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是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膀胱癌有两个临床表型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作者:石兵;赵凡;张翔;王文志;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及其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根据Coehrane reviewers手册5.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984例,合并结果显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术中使用亚甲蓝示踪定位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合并后亚甲蓝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三个指标未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可以起到明显的示踪定位功能,降低术中探查难度,减少创伤,且术后可以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董敏;李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不同孕周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对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3月就诊的共169例GDM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按孕周不同分为对照组(n=77例)和观察组(n=9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孕周≥30周,观察组患者孕周<30周.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分娩时的FPG和2hPG,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妊娠结局和新生儿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分娩时两组患者的FPG、2hPG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分娩时FPG、2hPG水平均明显低于各自治疗前(t=6.037,5.677,P<0.05).两组患者剖宫产率、羊水过多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期高血压、早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巨大儿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新生儿低血糖、低体质量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GDM胰岛素治疗在孕30周前,同时配合控制饮食,可使妊娠期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使妊娠结局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好.
作者:赵荷兰;安利红;张霞晖 刊期: 2017年第08期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现多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且可能具有遗传易感性,其病理学上主要以肝内细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破坏、汇管区炎症、肝纤维化为特征,终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1].
作者:蒋镥;王丹;黄小民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分区汽化剜除联合耻骨上切口取出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60例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先经尿道采用等离子纽扣式电极分区汽化剜除前列腺增生组织,剜落的前列腺组织置入膀胱,前列腺创面止血,再取耻骨上经膀胱切口取出前列腺组织及膀胱结石;随访时间2~1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60±14.6)min,平均切除前列腺组织重量(120±15.3)g;术后1d较术前血红蛋白浓度平均下降(3.0±0.5)g/L;术后无输血及再次手术止血病例;膀胱平均冲洗时间(20±7)h;平均留置造瘘管时间(3.1±0.9)d;平均留置耻骨后引流管时间(4.7±1.1)d;平均留置导尿管时间(7.0±1.3)d;未发生切口感染及裂开、尿漏情况.随访2~12个月,未发生真性尿失禁及尿道狭窄.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分区汽化剜除联合耻骨上切口取出治疗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是安全高效的手术方法,具有出血少、前列腺腺体完整取出的优点.
作者:罗庆妮;钱培贤;韩德荣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零缺陷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时SIS31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脊柱影像学变化的关系.方法 选择门诊AS患者58例,同期门诊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25例及健康体检者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硬骨素水平.评估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影像学进展之间的相关性.运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S组血清硬骨素浓度(65.9±21.7)pmol/L高于健康对照组(51.2±25.7)pmol/L,差异有显著性(P=0.0349);AS组血清硬骨素水平与患者年龄、病程、ASDAS评分、性别等均无关(P>0.05),但与mSASSS评分呈正相关(r=0.7).结论 AS患者血清硬骨素水平对疾病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同时可作为AS影像学进展的生物学标志物之一,反应患者脊柱骨化程度.
作者:田丽贞;周美菊;张松照;薛静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超声评估不同机械通气模式下患者膈肌功能的变化.方法 本研究纳入气管插管患者30例,自插管首日起,每天使用超声检查检测膈肌同一位置的厚度.通过计算机械通气末日和首日的膈肌变化,比上相应的机械通气时间,获得膈肌萎缩率(DAR).根据机械通气强度,将患者分为四级:Ⅰ级,自主呼吸或持续正压通气;Ⅱ级,低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5~12cm H2O;Ⅲ级,高压支持通气,支持压力为>12cm H2O;Ⅳ级,控制机械通气(CMV).本研究所有患者先后共进行膈肌超声评估113次,比较分析不同等级患者之间DAR的差异.结果 机械通气强度分级越高,膈肌萎缩越明显,Ⅱ、Ⅲ、Ⅳ级患者DAR分别为(-1.1±7.0)、(-5.9±9.7)、(-7.4±10.8),而Ⅰ级患者膈肌则是增厚的,增厚率为(+2.5±6.3),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临床工作中,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机械通气模式,避免加速患者膈肌的萎缩,为患者成功脱机创造条件.
作者:陆建红;谢波;姬晓伟;占林兵;胡北平;汪永斌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腹股沟疝的患病率.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腹腔镜探查时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例数,统计隐匿疝的患病率.结果 6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中,共有14例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其患病率为21.5%.结论 隐匿性腹股沟疝是临床上一种特殊性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兴贵;项本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盆腔超声监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的子宫卵巢结构参数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对47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早熟组)进行GnRHa治疗,于治疗前后均应用盆腔超声进行子宫卵巢结构参数测量,并运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同期对55例健康正常性发育女童(正常组)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并测量子宫卵巢结构参数作对比分析.结果 性早熟组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出现明显减小(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促黄体生成素峰值,促卵泡素峰值以及雌二醇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盆腔超声能客观准确无创性地诊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并可实时动态监测评估GnRHa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征海;李晓明;黄敏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改良二孔法行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 回顾分析96例阑尾炎患者行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脐孔右侧切口,观察孔戳卡位于右上,5mm操作孔位于下缘,第二操作孔(5mm戳卡)选在耻骨联合上缘偏右阴毛遮蔽部位.分离切断阑尾系膜,阑尾根部套扎器套扎,切除阑尾.结果 本组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30±10)min.8例患者放置负压引流管引流,于术后48~72h内拔除.无切口感染、出血及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患者均痊愈出院,手术当晚或次日晨起床活动,3~5d出院.结论 改良二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操作方便,效果良好,实用.
作者:景梅;陆文明;石坤和;顾渊;高瑛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研究自我管理技能训练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干预观察组患者的NOSIE各因子评分中个人整洁、社会能力、社会兴趣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激惹、精神病性表现、迟缓、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以及自理能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PAN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后6个月和干预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4周的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观察组患者饮食、睡眠、精神、动力、对疾病的认识以及对药物依从性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12个月时,观察组的复发率为10.67%(8/75),明显低于对照组46.67%(35/75)(P=0.00).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我管理技能训练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强,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复发率也显著降低.
作者:颜红萍;赵李平;胡凌志;单方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ZPCa),10例中央腺体癌(CG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5例正常前列腺志愿者的MRI资料,并分别测量其ADC值,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将PZPCa与CGPCa合并为前列腺癌(PCa),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Ca的诊断佳临界值.结果 PZPCa及CGPCa的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低于BPH及正常前列腺,组间两两比较,除了PZPCa及CGPCa组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14×10-3mm2/s为诊断PCa的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6.7%、85.3%.结论 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价值,为P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胡成一;钱琦;徐莉;金平;姜黄维;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椎体成形术治疗Ⅱ 型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中长期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应用椎体成形术治疗16例Ⅱ型椎体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1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周后症状基本缓解,无深静脉栓塞及肺栓塞,影像学提示骨水泥充填满意,1例发生椎旁骨水泥渗漏,无临床不适症状,未见邻椎骨折及病灶复发,所有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术后6h均可在支具保护下行走,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分别由术前的(8.4±1.2)分、(15.3±1.7)分和(83.3±4.6)%改善至术后第2天的(3.1±1.1)分、(24.9±1.6)分和(32.3±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6.5个月,VAS和JOA评分、ODI分别为(2.2±0.8)分、(26.4±2.3)分和(29.2±4.3)%,与术后第2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成形术治疗Ⅱ型椎体血管瘤作为一种相对安全,创伤小,疼痛缓解满意,术后恢复快,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赵立来;童培建;肖鲁伟;朱求亮;娄云龙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