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美琴
目的 评价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在前列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外周带前列腺癌(PZPCa),10例中央腺体癌(CGPCa),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及15例正常前列腺志愿者的MRI资料,并分别测量其ADC值,比较各组间ADC值的差异.将PZPCa与CGPCa合并为前列腺癌(PCa),并绘制ROC曲线,分析PCa的诊断佳临界值.结果 PZPCa及CGPCa的DWI表现为高信号,ADC值均低于BPH及正常前列腺,组间两两比较,除了PZPCa及CGPCa组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分析,以1.14×10-3mm2/s为诊断PCa的佳临界值,对应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6.7%、85.3%.结论 DWI和ADC值在前列腺疾病的诊断及鉴别中有重要价值,为PCa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胡成一;钱琦;徐莉;金平;姜黄维;林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四君子汤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住院及门诊的同时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结合组)和对照组(西医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予铋剂四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mg,2次/d,餐前0.5h服;枸橼酸铋钾220mg,2次/d,餐前0.5h服;阿莫西林1000mg,2次/d,餐后即服;克拉霉素500mg,2次/d,餐后即服,疗程14d;青霉素过敏患者用左氧氟沙星0.5g,1次/d,餐后即服,取代阿莫西林.治疗组:同样予上述铋剂四联方案药物,并加用四君子汤,150ml/次,2次/d,疗程7d.均于治疗结束后4周行14C尿素呼气试验,并监测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CD3、CD4和CD8 T淋巴细胞.结果 治疗组HP根除率91.43%,对照组HP根除率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细胞百分率、CD4/CD8比值均有上升,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四君子汤联合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效果较好,四君子汤可能是通过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来达到扶正目的.
作者:刘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改善先天性小耳畸形耳廓再造手术效果的方法 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218例(234耳)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行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分两期进行,I期行自体肋软骨耳支架的雕刻和移植;Ⅱ期行耳颅角成形.结果 218例(234耳)患者随访187例(202耳),时间为6个月~1年,其中183例(198耳,占98.02%)患者耳廓各结构均显现良好,双侧基本对称,4例(4耳,占1.98%)患者耳廓部分主要结构显现不佳和/或双侧不对称.结论 改良Ⅱ期法耳廓再造术手术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总体效果满意,是先天性小耳畸形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高洁;张正文;赵启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实施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择期行下肢手术患者8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脊髓麻醉组(S组)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组(N组).记录两组麻醉操作时间(OT)、手术等待时间(SWT)、手术时间(ST)、首次镇痛时间(FAT)、术中血压下降幅度、首次自主排尿时间(FUT)、患者对本次麻醉满意度.结果 与S组比较,N组OT、SWT、FAT时间较长(P<0.01);FUT时间较短(P<0.01);血压下降超过术前基线10%的患者数较少(P<0.05);两组患者满意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超声结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可提供满意的神经阻滞效果;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时间长,无尿储留.
作者:王靖宇;徐文强;顾奕;倪志明;侯振海;吕文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神经源性肿瘤, 1926 年由 Abrikossoff 在舌部发现并首次报道.该肿瘤好发于舌部、皮肤及胸部和上肢的皮下组织,也可见于呼吸道、胃肠道、乳腺及胆道系统等.
作者:杨倩倩;周建波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嗅花位对无创机械通气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 选择拟接受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头位组(C组)和嗅花位组(S组),每组各30例.于无创机械通气前(T0)、无创机械通气后24h(T1)、无创机械通气后48h(T2)和无创机械通气后72h(T3)测量IAP和CSA.结果 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3时CSA和IAP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T1~3时CSA和IA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嗅花位应用于无创机械通气时能降低患者的腹内压.
作者:陈艳飞;翁宇红;应晓梅;周方;岑沈燕;沈华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行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零缺陷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出院时NIHSS评分均较入院时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下降更明显(P<0.01).观察组出院时SIS310量表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艳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生理屏障.BBB 结构在多种疾病中遭到破坏,导致血液中有害物质及潜在病原微生物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诱发和加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作者:罗家昂;张璠;徐健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尿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96例AMI患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CT检查,依据有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脏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再发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分为不良心脏事件组和无不良心脏事件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CRP和BNP值.将各组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不良心脏事件组患者血清中BNP和CPR值均高于非不良心血管事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NP和CPR水平可作为预测AMI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指标.
作者:林玲;何伍健;陆士奇;解来青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隐匿性腹股沟疝的患病率.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65例单侧腹股沟斜疝患儿,使用腹腔镜探查时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的例数,统计隐匿疝的患病率.结果 65例单侧腹股沟疝患儿中,共有14例发现对侧隐匿性腹股沟疝,其患病率为21.5%.结论 隐匿性腹股沟疝是临床上一种特殊性疝,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对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方兴贵;项本宏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原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0月18例年龄>65岁的脑卒中患者发生DVT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发生DVT的主要原因是活动减少、药物的使用、基础疾病、吞咽障碍饮水摄入减少、静脉置管等多种因素作用.结论 医护人员除常规进行脑卒中治疗护理同时,要积极采取合理的防范措施进行早干预,预防DVT的形成,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毛美琴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气道狭窄致拔管困难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 收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70例脑损伤气管切开拔除气管套管困难患者.气管切开后时间为2~6个月.70例拔管困难患者均予支气管镜和颈部气道CT检查明确拔管困难原因,并及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结果 经支气管镜和颈部气道CT检查70例拔管困难患者均有气道狭窄.经支气管镜检查:有18例患者有咽部气道黏膜水肿和充血,34例患者气管和支气管黏膜充血、出血、糜烂或有疤痕形成.颈部气道CT检查:有18例患者气管内有肉芽组织生长,有10例患者有套管位置偏移,15例患者气管套管内形成痰痂,8例患者有气管软骨软化.上述原因均可引起气道狭窄致拔管困难.及时针对引起气道狭窄的病因进行治疗,治疗后70例患者有65例成功拔除气管套管.结论 脑损伤气管套管拔管困难的常见原因是气道狭窄,针对气道狭窄早期的预防和及时治疗可以提高拔管的成功率,临床主要检查方法为支气管镜和颈部气道CT.
作者:刘克洪;高坚;李景琦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无淋巴结转移的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751例接受食管癌根治手术并且病理确诊为无淋巴结转移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此类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食管癌患者术后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1.47%、72.33%和65.12%.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性别、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神经侵犯、大体分型、淋巴结总数、吸烟史和酗酒史对食管癌预后有影响(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本组食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对于无淋巴结转移的食管鳞癌患者,肿瘤直径、浸润深度、脉管瘤栓、淋巴结总数和酗酒史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作者:汪亮;蔡磊;陈倩;蒋友华 刊期: 2017年第08期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较高.在我国全身恶性肿瘤发病率中,男性膀胱癌发病率居第七位,女性排在第十位之后[1].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是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膀胱癌有两个临床表型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作者:石兵;赵凡;张翔;王文志;吕伯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饮食干预对终末期肾病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身配对的实验研究,招募血液透析治疗或腹膜透析>3个月的高磷血症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6个月,通过检测干预前后患者的代谢指标,了解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 2014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共招募了71例观察对象,干预后观察对象的血磷水平及钙磷乘积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终末期肾病患者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及饮食干预,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磷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李飞静;陈宁;周攀;颜依红;陆海娜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辅助治疗成人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并作出分析.方法 选取住院符合成人单侧急性附睾炎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抗生素+地塞米松降阶梯治疗+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对照组采用抗生素+地塞米松降阶梯治疗.观察治疗一周两组的疗效有无差异,包括7d内阴囊无触痛率、阴囊无触痛平均时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肿块大小、血白细胞和CPR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1周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2.5%;3d、5d及7d阴囊无触痛率分别为87.5%和67.5%、90%和77.5%、100%和95%;7d内观察组和对照组阴囊无触痛平均时间为1.6d和2.2d;复查彩超附睾肿块缩小>50%分别为85%和67.5%;血白细胞和CPR治疗前后均恢复正常.结论 金黄如意膏阴囊贴敷辅助治疗急性附睾炎能够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有效防止附睾结节形成,降低慢性附睾炎的发生率.
作者:廖开森;谢波;舒彦;陈静;胡宁宁;张心男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系统探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使用亚甲蓝的安全性及其术中、术后相关护理.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的研究,根据Coehrane reviewers手册5.0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使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7篇非随机对照研究,总样本量984例,合并结果显示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术中使用亚甲蓝示踪定位可减少手术时间,及降低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率.而合并后亚甲蓝组神经损伤、甲状旁腺功能下降及皮肤黏膜过敏反应三个指标未明显增高(P均>0.05).结论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亚甲蓝可以起到明显的示踪定位功能,降低术中探查难度,减少创伤,且术后可以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作者:董敏;李青;李英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研究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TLDG)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短期疗效,探讨不同术式各自的优劣,择优应用于合适患者.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12月行TLDG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四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营养风险筛查(NRS)、麻醉风险评分(ASA)、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恢复指标,包括术后镇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流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R-Y组比较,毕-Ⅰ组、毕-Ⅱ组、uncut R-Y组术中吻合时间低于R-Y组(P<0.05),闭合器使用个数少于R-Y组(P<0.05);术后并发症方面,与毕-Ⅰ组比较,毕-Ⅱ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R-Y组发生吻合口狭窄显著低于毕-Ⅰ组(P<0.01),毕-Ⅱ组术后发生胆汁反流显著高于毕-I组(P<0.01);与毕-Ⅱ组比较,R-Y组、uncut R-Y组发生胆汁反流显著低于毕-Ⅱ组(P<0.01),R-Y组、uncut R-Y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毕-Ⅱ组(P<0.05).随访3~12个月,均未发现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TLDG的四种手术方式是安全、可行的.这四种手术方式各有其优缺点,单从疗效分析,Roux-en-Y手术可以克服毕-I手术胃肠吻合口张力大引起吻合口瘘和毕-Ⅱ手术胆汁反流的难点,uncut Roux-en-Y手术具有Roux-en-Y手术的优点,且吻合时间短,经济实用,也是一个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案.
作者:陈友雷;孔文成;朱阿考;尹光;金慧成;单毓强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PICCO)在内科危重患者中的监测及护理.方法 在内科危重患者中运用PICCO容量、肺水和心肌收缩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危重患者31例,加强病情观察和护理,应用监测值指导液体管理、合理用药.结果 经救治和护理,6例治愈出院,22例好转转他科继续治疗,2例因经济原因自动出院,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无意外拔管、导管堵塞及感染病例的发生.结论 使用PICCO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指导临床用药,并加强相关护理,对内科危重患者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钱利霞 刊期: 2017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应用盆腔超声监测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前后的子宫卵巢结构参数变化特点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3月至2015年1月期间,对47例临床确诊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女童(性早熟组)进行GnRHa治疗,于治疗前后均应用盆腔超声进行子宫卵巢结构参数测量,并运用免疫化学发光法进行性激素水平的测定.同期对55例健康正常性发育女童(正常组)进行盆腔超声检查并测量子宫卵巢结构参数作对比分析.结果 性早熟组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大(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子宫体积、卵泡大径、卵巢体积均出现明显减小(P<0.05);与治疗前比较,性早熟组女童经GnRHa治疗后的促黄体生成素峰值,促卵泡素峰值以及雌二醇水平均出现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盆腔超声能客观准确无创性地诊断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并可实时动态监测评估GnRHa对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张征海;李晓明;黄敏聪 刊期: 2017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