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分析

沈育忠;俞金峰;郑俊彪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摘要:目的 探讨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TU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295例采用等离子电切术治疗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随访12~24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URP切除前列腺较彻底,无电切综合征(TURS),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是BPH手术治疗较为理想的方法.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PCT CRP联合NAP积分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 初步探讨和评价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积分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经病原学检查明确诊断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采集这些患儿的PCT、CRP及NAP积分,并予统计学综合分析.结果 与正常健康儿童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上述三项指标均呈不同程度异常,且PCT在细菌性感染中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CT、CRP和NAP积分有助于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的诊断,并可提高儿童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疾病的早期诊断率.

    作者:叶卫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FNA内固定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PFNA-Ⅱ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2011年1月采用PFNA-Ⅱ内固定治疗的90例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经过6-24个月随访,2例患者死于肺部感染,1例患者死于急性肺栓塞,其余87例随访患者骨折均达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评价优45例、良36例、可6例、差0例,总优良率为93%.结论 PFNA治疗老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符合微创、并发症少、利于早期下床活动.

    作者:陈小伟;李勇庆;任少君;季必池;陈叶荣;周美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血液透析过程中低钾血症误诊为低血糖1例分析

    据统计,每年约有1/4的终末期肾衰患者因高钾血症需紧急血液透析(MHD)[1];高钾血症也是维持性MHD患者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约为10%[2].然而,MHD患者并发低钾血症却较少得到关注.

    作者:代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

    目的 评价用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例(7侧)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5~3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Knee Society评价标准,优4侧,良2侧,可l侧,差0例,优良率达85.7%.结论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供充分的显露和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胡永胜;胡瑞云;胡雪;胡永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言语障碍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言语治疗对帕金森病(PD)言语障碍患者的作用.方法 PD言语障碍患者48例,均予常规药物治疗和言语治疗.于治疗前、后行言语障碍指数(VHI)和统一帕金森病综合评价量表(UPDRS-Ⅲ)运动部分的言语表达评分项评分.结果 经言语治疗1个月后,48例PD患者VHI各评分项、UPDRS-Ⅲ言语表达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言语治疗有利于改善PD患者的发音功能.

    作者:张建飞;沈钢夫;于海燕;黄长耀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舒适护理干预对子宫内膜癌化疗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前,欧美国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已跃居女性生殖器官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的发病率也呈逐渐上升趋势,手术+化疗仍是目前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手段,而恶性肿瘤的诊断、手术及化疗使患者心理、生理上受到多重打击,导致患者术后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和生存质量明显下降[1,2].舒适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理念,使患者在心理、生理达到佳状态,是整体护理的一种完美体现[3].为减轻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作者对31例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永花;黎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L-18 IL-1在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1(IL-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不同心肌病患者60例[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各3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IL-18、IL-1.结果 IL-18、IL-1在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血浆水平表达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与DCM组患者间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IL-18、IL-1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疾病过程,为CHF病理过程中炎症网络的一部分,但与不同心肌病无关.

    作者:吴梁安;杨杰;张亚梅;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自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评价自拟重剂大黄白术通便方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64例麻痹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新斯的明治疗,观察组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首次自主排气及排便时间方面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自拟重剂大黄白术汤灌肠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安全性高、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可减少病死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潘俊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癌相对高发区人群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上消化道癌相对较高发区的仙居县和天台县,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村民作为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共筛查9037人次,查出癌症106例,检出率为1.17%.其中早期癌79例,早诊率为74.53%;食管轻度异型增生379例(4.19%),中度异型增生89例(0.98%);非萎缩性胃炎3299例(36.51%),萎缩性胃419例(4.64%),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3例(1.36%).结论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干预和随访工作,是做好上消化道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作者:杜灵彬;王买;吴伟;李友勇;许示坚;毛伟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CT D-二聚体和IL-6在评估脓毒血症病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IL-6,并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治疗前PCT、D-二聚体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三个指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6.7%、98.5%和90.6%.结论 PCT、D-二聚体和IL-6能够用于脓毒症的早期判断及预警,并可用来判断病情.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张虹;喻长法;段达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刀刺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在胸部刀刺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11年4月至2014年4月应用电视胸腔镜进行手术的26例胸部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患者均在胸腔镜下获得正确诊断,2例中转开胸手术,无死亡病例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治愈出院.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诊治胸部刀刺伤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大部分胸部刀刺伤患者的诊治可由胸腔镜完成,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单立群;李明东;陈增杰;张宗良;林辉;张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管理、医技和临床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即整合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多种诊疗措施制定的标准化、表格化的诊疗规范,并让患者从住院至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以患儿的住院时间为序,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即严格按照时间性,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为其进行护理工作.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儿住院的每一天,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使患儿就医的全过程不中断.

    作者:王霞容;陈静;方江丽;张爱丽;杨鹏锳;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情况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 00例,其中颈动脉正常患者5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50例,检测所有对象血中H-FABP水平及其他血脂生化指标.结果 颈动脉粥样硬化组的患者血H-FABP水平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患者[分别为(23.70±3.56),(8.85±3.81) 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水平与糖尿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

    作者:龙炫辉;蒋知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105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05例椎体(138个)压缩性骨折患者,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术后通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X线片高度测量评价疗效.结果 术后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术后侧位X线片椎体前缘高度恢复明显.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唐晶;费爽明;朱六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激素撤退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1例及文献复习

    激素撤退综合征合并糖尿病神经病变临床上罕见,易误诊,国内外文献多为个案报道,现将本院于2014年1月2日收治的1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右上腹痛1个月,加重4d”于2014年1月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月无明显诱因下感右上腹痛,阵发性发作,程度较剧烈,伴腰背部放射痛,至当地医院治疗,腹痛稍缓解,入院4d前患者感疼痛较前加剧,疼痛呈持续性剧痛,并向腰背部放射,至本院急诊查血常规正常,B超示:胆囊炎并发胆囊内充满结石,予抗感染、解痉治疗,患者感腹痛无明显缓解,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平素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可,有糖尿病史5年,血糖控制欠佳,有类风湿关节炎18年,一直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停药近半月(后问及).

    作者:刘莹莹;李岭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温州地区11635例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分析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和异常情况,为血脂异常人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对11635例>18岁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清血脂四项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按年龄、性别分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采用酶法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采用直接法检测.结果 血脂四项男女间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和LDL-C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51~60岁组高,≤50岁男性高于女性,>50岁女性高于男性;男性血脂异常检出率居首位的是高TG血症达40.7%,女性血脂异常检出率高的是高TC血症,达32.3%.结论 温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检出率达55.4%,对血脂异常人群及时进行干预以利于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作者:徐晓媛;丁红香;苏依灿;倪莉;朱丽丹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其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8例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患者,2例有正规产前检查,4例未正规产前检查,2例无产前检查;l例合并子痫前期重度、支气管炎、心力衰竭,1例合并子痫前期轻度,1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炎,1例合并产褥感染性发热、产后大出血,无合并症4例.产妇死亡2例,病死率25%;围生儿共7例,6例存活,l例死亡,病死率14.29%.结论 妊娠合并艾森曼格综合征母儿预后差,不宜妊娠,若妊娠应尽早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希望继续妊娠者,应定期产前检查,早住院监护治疗,加强与心内科、麻醉科及新生儿科联合,改善母儿预后.

    作者:艾玲;王晓霞;葛加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1小时尿淀粉酶控制尿液稀释因素在急性胰腺炎诊疗中应用

    目的 探讨1h尿淀粉酶(Amy)在急性胰腺炎(AP)诊疗中的价值、尿Amy生理波动度、血和尿Amy达峰时间.方法 1640例对象调查血、尿Amy参考范围,50例健康志愿者调查尿Amy生理波动度,42例AP患者每次排尿测血、尿Amy对比.结果 Amy参考范围,血:14.0~114.4(59.2±22.6) U/L,尿:0~624 (270.1±177.1) U/L,3.3~12.4(7.8±2.3)U/h;1 h尿Amy(U/h)波动度(CV)0.082~0.207(0.121±0.033),尿Amy浓度(U/L)的波动度(CV) 0.381~0.810 (0.522±0.101),t=14.513,P<0.001;42例AP患者,腹痛后1~24 h (6.86±5.15)就诊,初诊时血、尿Amy均已升高,血:179~3240(1825.4±843.3) U/L,尿:1356~14100 (7423.4±3192.2)U/L,115.0~950.0(518.9±222.0)U/h;血、尿Amy浓度、1h尿Amy达峰时间(h)分别为:~24(8.62±7.1)、1~28.5(9.4±7.96)、1~26.5(8.88±7.50),三者间t1=0.4739,t2=0.3081,t3=0.1632,均P>0.50,血与尿Amy达峰时间一致;40例AP患者1h尿Amy达峰后进行性下降直至正常,但Amy浓度因受输液的影响而无规律性,连续2~4次测定中均有高于前次结果2~5倍以上的情况,但无任何临床体征加重表现;1h尿Amy达(80.5±10.6) U/h时,血Amy为(79.8±9.7) U/L已正常,1h尿Amy降至正常比血迟.结论 血、尿Amy达峰时间一致,但血Amy比1 h尿Amy先降至正常;尿Amy浓度测定不能应用于AP患者预后观察;1h尿Amy可早期诊断胰腺炎,且预后观察中应用优于血及尿Amy浓度测定,应推广使用.

    作者:金磊;胡安定;胡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肝脾动脉联合栓塞在肝癌合并脾亢治疗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并栓塞(TACE)结合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7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进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的同时进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观察患者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肝功能、AFP的变化,肿瘤缩小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及可行性.结果 所有病例治疗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临床症状改善,肿瘤体积缩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TACE结合PSE治疗不可切除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安全有效,有助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静脉压、缓解脾功能亢进,使外周血细胞浓度升高,为施行TACE术创造条件.

    作者:张小坚;盛美珍;张士良;李东燕;张联合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肺癌合并SVCS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化疗以及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综合疗法.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治疗后2~7d,肿瘤总有效率(CR+ PR) 17例(89.47%).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74%(18/19)、68.42%(13/19)、47.37%(9/1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综合疗法(3-DCRT联合支架植入、化疗)治疗肺癌合并SVCS可迅速有效缓解梗阻症状,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葛方红;谢国栋;顾红芳;杨百霞;李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