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孙茂盛;马忠武;陈敏;朱小敏;顾东胜;尹满香

关键词:高频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癌, 低回声, 微钙化
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声像图特征,提高高频超声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甲状腺癌患者及同期5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彩色多普勒声像图.结果 全部癌灶绝大部分为实性成份(97.1%),囊实混合性仅有1例(2.9%);绝大部分癌灶内部回声为低回声(71.4%),其次为极低回声(20%),而极少数为等回声(5.7%);与恶性对照组总数相比,极低回声特征虽然比例不高,但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几乎为100%.在恶性对照组中,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边缘不光整的特征出现的比例分别为65.7%、74.3%及97.1%,明显高于良性对照组,两者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内可见微钙化约占34.3%,粗钙化约占8.6%,提示任何类型的钙化皆有恶性的危险,但以微钙化的恶性危险性大;结节的大小无助于预测病灶的良恶性.结论 高频超声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所有的影像学检查中,高频超声是为理想的工具.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符合JCI标准的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目的 建立符合JCI标准的床旁检验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成立POCT质量管理委员会,确定以PDCA(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处理)循环管理为执行方法,持续改进不规范的状态.结果 各POCT科室建立了规范的POCT管理体系,高分通过JCI评审专家POCT环节的评审.结论 实现POCT的规范管理,需要医院领导的重视、医务科的支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的配合.

    作者:黄钰君;伍绍国;刘海英;杨红玲;张小玲;丘媛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

    目的 评价用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4年2月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配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6例(7侧)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随访5~34个月,平均14个月.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The Knee Society评价标准,优4侧,良2侧,可l侧,差0例,优良率达85.7%.结论 经髌骨截骨前外侧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股骨髁间C3型骨折的有效方法,能提供充分的显露和坚强的固定,允许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胡永胜;胡瑞云;胡雪;胡永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不同年龄急性发热和高CRP患儿病因的观察

    目的 对发热伴高浓度C反应蛋白(CRP)的病因构成及病原学进行观察,为早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12月以急性发热为首发症状且CRP≥50mg/L(年龄1个月~l4岁)患儿资料.结果 480例患儿中明确病因23种,前3位病因依次为化脓性扁桃体炎占22.5%(108/480)、尿路感染占14%(67/480)、川崎病占7.1%(34/480).常见的病因在不同年龄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数病例集中在1个月~3岁组[249 (70.1%)].各年龄段中1个月~3岁组更易尿路感染(62例,18.6%);3~6岁和6~14岁组则以化脓性扁桃体为常见病因(33例,40.0%)和(20例,31.8%).480例患儿均选用抗生素治疗,单联为主共413例(86.0%),给药人次前3位依次为头孢曲松针、头孢噻肟针、美洛西林舒巴坦针.结论 尿路感染是婴幼儿发热的第一病因,主要病原为大肠埃希菌,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发热高CRP的首要病因,同时川崎病是婴幼儿发热、高CRP中主要的非感染性疾病病因;腺病毒感染是引起儿童高CRP、发热的主要病毒病原.

    作者:金佳蕙;聂少风;单小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防治CRBS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ICU中心静脉留置治疗患者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菌及耐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共检出19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占48.22%,革兰阳性球菌占40.61%,真菌占11.17%.药敏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对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低的有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未检出耐亚胺培南菌株;对阳性球菌耐药率低的有利福平和呋喃妥因,未检出耐替加环素、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菌株.结论 中心静脉留置导管较易引起血流感染,引起血流感染病原菌主要以表皮葡萄球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且耐药性严重.

    作者:徐黔宁;喻长法;段达荣;金高明;肖小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 了解下呼吸道感染儿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13年12月ld~15岁患儿的资料.按不同病种分成肺炎组、支气管肺炎组、支气管炎组和急性支气管炎组;并将同期的健康体检儿童纳入健康儿童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各组儿童的血清25 (OH)D水平,比较不同组间25 (OH)D水平差异、营养状况以及与下呼吸道感染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不同性别儿童血清25(OH)D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3,P=0.824).下呼吸道感染不同疾病组儿童血清25 (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例组的25 (OH)D不足和缺乏程度高于健康儿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清25(OH)D水平降低,可增加儿童下呼吸道感染,临床在治疗儿童下呼吸道感染时,应给予适量补充维生素D,以预防或降低儿童下呼吸道反复感染.

    作者:熊翠莲;陈益明;王忠平;褚雪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初步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小儿孤独症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起病于婴幼儿期的、特有的、严重的精神障碍疾病[1].国内外对于孤独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大多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因此在孤独症的治疗上,颇有争议.脐血干细胞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类具有与骨髓细胞相同的多向分化潜能的原始祖细胞,同时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多种疾病.此综述试图探讨脐血干细胞治疗孤独症的可能机制,为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一定的依据.

    作者:张锐波;顾教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宫腔镜电切术在宫腔良性疾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在宫腔良性疾病手术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行宫腔镜电切术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A组:子宫内膜息肉85例,宫颈息肉25例.B组:子宫黏膜下肌瘤40例,功血20例,子宫腺肌症月经过多28例.结果 A组:手术时间8~20min,平均10min;术中出血平均10ml;B组手术时间20~75min,平均30min:术中出血平均80ml.术中并发症:子宫穿孔:A组:0例,B组:2例.两组均无低钠血症、术中、术后大出血、水中毒、气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9个月~4年.A组无复发,有效率达100%.B组:子宫黏膜下肌瘤有效率100%;功血有效率85%(3/20);子宫腺肌症有效率88%.总有效率为96.97%(192/198).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是用于治疗宫腔良性病变的佳方法.

    作者:何彩莲;吴解清;丁吉丽;杨凡;包飞飞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直肠癌组织MR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资料、生存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MRP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194例直肠癌术后组织标本中,有86例(44.3%)存在MRP的高表达,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P=0.029)显著相关,而未发现其与直肠癌患者年龄、性别、生长方式、TNM分期等因素的相关性.生存分析发现MRP高表达的患者远期生存时间明显长于低表达组(P=0.014).结论 直肠癌组织中MRP的表达情况与肿瘤分化程度存在关联,并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吴伟宏;王丰平;费胜琪;陈贵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对经皮肾镜碎石术患者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异丙酚复合氯胺酮对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患者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50例择期逆行PCNL的全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静脉注射单纯异丙酚麻醉,观察组患者予异丙酚复合氯胺酮麻醉.结果 两组患者的ASA分级、手术时间、灌注液总量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T1~T3两组患者的HR和MAP均有所下降(P<0.05),T4时均有所上升(P<0.05),但两组患者各监测点HR和MAP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T1、T2时的血清TNF-α浓度之间的均无差异(P>0.05);T3、T4时的血清TNF-α浓度均明显比T1、T2时高(P<0.05);观察组患者T3、T4时的血清TNF-α浓度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异丙酚复合氯胺酮能有效抑制PCNL患者的炎性反应.

    作者:张玲;张丽娜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PCT D-二聚体和IL-6在评估脓毒血症病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和白细胞介素-6(IL-6)对脓毒血症的诊断及疗效观察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68例脓毒血症患者为观察组,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检测D-二聚体和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血清IL-6,并将各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脓毒血症组治疗前PCT、D-二聚体和IL-6水平显著高于其恢复期水平(P<0.01),恢复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三个指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1).三个指标联合检测灵敏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6%、96.7%、98.5%和90.6%.结论 PCT、D-二聚体和IL-6能够用于脓毒症的早期判断及预警,并可用来判断病情.联合检测可提高灵敏性和特异性,减少漏诊和误诊.

    作者:张虹;喻长法;段达荣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IL-18 IL-1在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 (IL-18)、白细胞介素-1(IL-1)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浆中的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不同心肌病患者60例[缺血性心肌病(ICM)和扩张型心肌病(DCM)各30例)]为观察组,并选择30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IL-18、IL-1.结果 IL-18、IL-1在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中的血浆水平表达水平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M与DCM组患者间的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P>0.05).结论 IL-18、IL-1可能参与慢性心衰的疾病过程,为CHF病理过程中炎症网络的一部分,但与不同心肌病无关.

    作者:吴梁安;杨杰;张亚梅;郭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系统化健康管理对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信行的影响

    目的 探讨系统化健康管理对老年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知信行的影响.方法 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血液透析的>60岁老年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系统化的健康管理模式,对照组给予一般的健康教育指导.健康管理6个月后,比较二组患者知信行的变化.结果 采用系统化健康管理模式后,观察组老年患者对血液透析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治疗的依从性、健康信念的建立以及健康行为的采纳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系统化健康管理可以提高老年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知识水平,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作者:王凤妹;黄安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管理、医技和临床医生、护士等多学科专家的临床路径发展小组根据某种诊断、疾病或手术而制定的一种治疗护理模式,即整合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等多种诊疗措施制定的标准化、表格化的诊疗规范,并让患者从住院至出院都按照此模式来接受治疗护理[1].以患儿的住院时间为序,护理人员在患儿入院时即严格按照时间性,遵循路径所预定的标准程序为其进行护理工作.把临床护理内容细化到患儿住院的每一天,有效地控制了环节质量,使患儿就医的全过程不中断.

    作者:王霞容;陈静;方江丽;张爱丽;杨鹏锳;王红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19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19例肺癌合并SVCS患者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植入,化疗以及行三维适形放疗(3-DCRT)的综合疗法.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治疗后2~7d,肿瘤总有效率(CR+ PR) 17例(89.47%).6个月、12个月、18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74%(18/19)、68.42%(13/19)、47.37%(9/1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肺炎和胃肠道反应,以Ⅰ~Ⅱ级为主,无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 综合疗法(3-DCRT联合支架植入、化疗)治疗肺癌合并SVCS可迅速有效缓解梗阻症状,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良好.

    作者:葛方红;谢国栋;顾红芳;杨百霞;李拥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外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应用进展

    老年人随着衰老,各系统功能退变,心肺功能储备差,脊柱椎间小关节韧带老化退变,脊柱弯曲变形等,老年人麻醉存在一定的难度.对老年人实施椎管内麻醉后易引起低血压,穿刺困难;实施全麻易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苏醒延迟等风险.而外周神经阻滞(PNB)对患者生理干扰轻微,可显著减少应激反应,现各种神经定位辅助仪器的应用,PNB技术的精确性明显提高.因此,对于全麻诱导过程可能存在危险(如饱胃、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困难插管等)或者椎管内穿刺困难与禁忌的高龄患者,该技术是很好的替代措施,本文将外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周小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童指伸肌腱Ⅰ区断裂的治疗

    目的 探讨儿童指伸肌腱Ⅰ区断裂的治疗方法.方法 2008年2月至2013年12月,对8例(8指)儿童指伸肌腱Ⅰ区断裂患儿的治疗中,首先用直径0.8~1.0mm克氏针自指端紧贴指骨穿入,超远侧指间关节固定,将远侧指间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或略过伸位,然后在放大3~4倍的手术显微镜下用7/0无损伤缝线间断水平褥式缝合指伸肌腱,术后用支具固定患指于远侧指间关节过伸、近侧指间关节屈曲的体位,术后4周拔除克氏针,早、中、傍晚各行关节主动屈被动伸锻炼,其余时间继续予支具固定,6周后去除支具固定.结果 术后本组8例患儿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随访,随访3~6个月,指伸肌腱均愈合良好,锤状指畸形得到矫正,外形无肿胀,关节活动良好,骨骺生长未受影响,不影响学习及生活.根据Dargan功能评定法:优6例,良2例,可0例,差0例,优良率100%.结论 该手术固定方法作为儿童指伸肌腱Ⅰ区断裂的治疗是简单、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章建新;谢伟;吴向科;留成胜;冯继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的临床观察

    目的 进一步探讨医用透明质酸钠(HA)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共453例,符合条件3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60例)和对照组(65例).术中在其病灶及相应的腹膜部位涂抹HA 20ml,术后根据月经情况、腹部体征、盆腔B超判定,对患者术后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B超及月经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医用透明质酸钠预防子宫肌瘤剔除术盆腔粘连有治疗意义.

    作者:郭锦芳;杜军强;厉华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为一种内分泌代谢疾病,糖尿病是慢性疾病,可直接损害多个器官.因糖尿病患者年龄偏大,较多患者不能较好的控制病情,需长期治疗,影响了生活质量.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学模式已开始从生物到心理,再逐渐转化为社会医学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指导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体包括五项内容:自我监测、降糖药物的应用、运动疗法、饮食治疗及宣传教育.现对所选的312例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即对具体的治疗、预防和护理措施进行评估.

    作者:舒国静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后侧倒L形切口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

    目的 探讨膝关节后侧倒L形切口直视下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自2007年8月至2010年7月被确诊为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8例患者,采用后侧倒L形切口直视下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8例患者随24~36个月,平均28.1个月.除1例术后有3mm错位外,其余均获满意复位.无一例发生切口感染、皮肤坏死、内固定松动及断裂.平均放射学检测愈合时间和平均完全负重时间分别为11.5周(10~14周)和13.8周(11~17周).术后1年患侧膝关节平均活动范围为3.6~127.8°.结论 膝关节后侧倒L形切口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有利于平台后髁骨折直视下复位和固定,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叶鹏翰;何贤峰;吴志军;张峰;黄雷;罗从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浙江省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筛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上消化道癌相对高发区人群上消化道癌及癌前病变的分布情况,为早诊早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在浙江省上消化道癌相对较高发区的仙居县和天台县,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部分自然村40~69岁村民作为筛查对象,采取内镜下碘染色及指示性活检进行筛查,并经病理学诊断确诊.结果 2010年10月至2013年6月间共筛查9037人次,查出癌症106例,检出率为1.17%.其中早期癌79例,早诊率为74.53%;食管轻度异型增生379例(4.19%),中度异型增生89例(0.98%);非萎缩性胃炎3299例(36.51%),萎缩性胃419例(4.64%),低级别上皮内肿瘤123例(1.36%).结论 在上消化道癌高发区人群中存在着大量癌前病变患者,对该部分高危人群进行内镜筛查并进行癌症综合知识宣传、干预和随访工作,是做好上消化道癌二级预防工作的关键.

    作者:杜灵彬;王买;吴伟;李友勇;许示坚;毛伟敏 刊期: 2015年第01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