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发生相关性脑病20例分析

吴国仲;韩久怀;张璟

关键词:尿毒症患者, 应用,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相关性, 慢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性, 脑病, 肾功能损害, 慢性肾损害, 急性肾衰竭, 医师, 损害作用, 临床途径, 临床科室, 合理用药, 抗菌谱, 副作用, 资料, 增强, 脏器
摘要:对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合理用药,已经不仅是肾科医师,也越来越引起其它临床科室医师的关注。药物与肾脏关系,不仅药物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而且在有慢性肾损害基础上的用药,药物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作用也大为增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副作用小而广泛使用,但其相关性脑病也时有发生。本文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相关性脑病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药物性脑病的临床途径和方法。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十二指肠异位胰腺的多层螺旋CT和MR诊断

    异位胰腺又称迷走胰腺,是在正常胰腺位置以外部位出现的胰腺组织,二者没有解剖上的联系,拥有独立的血供和神经支配。异位胰腺属于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异常,可发生于任何内脏,以发生在消化道为主,其中胃及十二指肠多见。由于其发生率低,临床和影像学缺乏特异性表现,因而常会造成误诊。十二指肠异位胰腺多层螺旋CT(MSCT)和MR诊断的报道甚少。现对本院近4年来经手术病理证实、影像资料完整的十二指肠异位胰腺7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林黎明;兰俊;吴勤丽;邹建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难治性根尖周炎不同药物根管内封药疗效比较

    大多数慢性根尖周炎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后会逐渐愈合,但少数病例经过多次常规根管后仍久治不愈,管内炎性分泌物难以控制,一旦根管口封闭,根尖周组织就出现反复肿胀、持续叩痛或窦道久不闭合,称为难治性根尖周炎[1]。难治性根尖周炎表现为复发性根尖周脓肿和进行性骨质破坏,并导致牙槽骨缺损和牙齿丧失,是口腔内科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2006年来本科对难治性根尖周炎分别采用米诺环素软膏、Vitapex糊剂根管内封药,效果均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徐文勇;陶盼盼;严齐会;戴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长期住院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探讨

    医院感染可延误患者康复时间,给本人、家庭、医院和社会带来严重负担[1]。精神病院患者大多长期住院,且由于精神科病房多为封闭式管理,其特殊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旨在通过对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以期为精神病医院院感的防治提供一个思路。

    作者:林翠绿;程航;孙继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密闭负压引流技术在复杂性难愈性创面中的临床应用

    在临床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软组织损伤常见,这些复杂性难愈性创面常伴有骨折、肌腱及骨骼外露,常规的换药方法创面愈合时间长,感染率高,创面经久未愈会给患者带来痛苦。负压吸引技术具有促进创面愈合,降低创面感染,降低医疗费用等优点,已在临床中得到应用。本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应用密闭负压引流(VAC)技术治疗复杂性难愈性创面24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炳洋;沈国良;林伟;祁强;钱汉根;赵小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并发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全视网膜光凝(PRP)是公认的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有效疗法[1]。随着DR 发病率的增高,接受PRP 的患者日渐增多。提高PRP 的治疗技术,减少并发症已成为眼科临床医师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PRP 后黄斑水肿加重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旨在提高对糖尿病患者全视网膜光凝术后并发黄斑水肿的防治水平。

    作者:刘凌;陈国海;詹海静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颅脑增强扫描对颅内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

    在颅内占位性病变行常规MRI增强检查时,如先行3DCE-MRA(three dimensional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可获得更多关于病变与血管的诊断信息,然后行常规增强扫描,不仅扫描时间和对比剂药量均可行,还可减少MRI检查次数和患者经济负担。现对本院53例颅脑增强扫描的病例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惠茹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OXL1基因rs2165241C/T多态性与开角型青光眼易感性的meta分析

    青光眼是眼科常见病,其中约50%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流行病学研究提示POAG有遗传背景。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发现10多个与POAG发生有关的基因,其中LOXL1是研究较多的基因之一。该基因属于赖氨酸氧化细胞外酶家族,编码的蛋白质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如弹性蛋白的产生与交联等,因而, LOXLl基因与弹性蛋白在睫状体、角膜、晶状体囊膜、虹膜、视神经等部位的表达相关。近年来的研究显示LOXL1基因rs2165241C/T多态性与开角型青光眼易感性存在一定的关系,但结果并不完全一致[1,2]。为此,本文采用meta分析对LOXL1基因rs2165241C/T多态性与开角型青光眼易感性关系做一系统评价。

    作者:张丽娜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二种引导法置鼻-空肠肠管作早期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比较

    急性重症胰腺炎(SAP)行早期肠内营养目前已成为共识[1],经鼻-空肠肠管肠内营养因能够减少肠内胰腺分泌液,减少肠细菌移位,减轻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并早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2]。置管方法目前有盲置法、胃镜及X线引导法等,置管方法不同营养支持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也不一样。盲置法因导管置入位置不确切目前已基本不采用。胃镜和X线引导置入方法各有利弊。本文比较两种不同置管方法对其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影响。

    作者:宋勇罡;王崇高;邾根栩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老年骨折患者便秘防治的护理对策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卧床,全身代谢降低,排便姿势的改变,骨折引起的损伤性疼痛,胃肠活动功能减弱,饮食质量减少和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常会发生便秘[1]。便秘所造成的痛苦有时甚于创伤本身,轻者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重者影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2]。为探求合适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缩短便秘时间,本科对老年骨折患者在综合实施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通便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芳;徐姬妍;占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治疗分析

    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对儿童是一种严重创伤,易出现失血性休克、严重感染及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处理不当可影响患儿肢体功能甚至危及生命。2009年2月至2012年8月,本科应用中厚皮片和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联合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儿童四肢大面积皮肤撕脱伤2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因素的相关分析

    传统医学认为,不良心理可导致胆气郁积,容易形成胆石症,相反,胆石症患者胆气受损,也容易导致心理疾患[1]。研究表明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明显[2]。然而,哪些心理因素与胆石症患者的睡眠质量相关尚不清楚。本文通过对96例胆石症患者资料分析,旨在探讨影响胆石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心理因素,为临床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参考。

    作者:蔡琪琪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

    口底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组织缺损涉及下颌骨和舌体,直接拉拢缝合会限制舌体活动、发音、张口等[1],需要转移组织瓣进行修复。游离皮瓣耗时长,技术复杂,需作第二手术野,创伤大且皮瓣不易成活;胸大肌皮瓣组织量大,修复后显得臃肿,且胸部创伤大,尤其是女性患者难以接受。根据术后组织缺损修复的原则,能简单修复就不用复杂组织瓣,作者采用颏下反流面动脉岛状皮瓣修复口底恶性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绍贤;李家锋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宫颈癌IGF-IR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关系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I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3例宫颈癌和21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IR、微血管密度、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IGF-IR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GF-IR过度表达者,宫颈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癌细胞增殖活跃,检测宫颈癌中IGF-IR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成莉;邢辉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5'-NT、TBA、CHE和ADA检测对肝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肝病包括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疾病,临床表现比较隐匿,主要表现疲倦、乏力和不思饮食,严重者可发生大出血,甚至死亡。因此,为了尽可能早期发现肝病,选择比较灵敏的指标检查非常重要。目前肝病常用的检查方法是肝功和B超检查,为探讨血清5'-核苷酸酶(5'-NT)、血清胆汁酸(TBA)、血清胆碱酯酶(CHE)和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在肝病诊治中的价值,现回顾性分析本中心收治的480例肝病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莫小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艾立舒和保妇康栓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及有性生活史女性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之一,约占妇科疾病的56%[1]。积极治疗宫颈糜烂,对保障妇女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患者自体对传统药物耐药性增强,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物理治疗目前已成为宫颈糜烂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微波治疗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出血、阴道排液时间长,容易感染。本院在微波术后采用艾立舒加保妇康栓,较好地克服了单用微波治疗的弊端。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Narcotrend监测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全麻过程中术中知晓或麻醉过深均会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在全麻过程中维持患者合适的麻醉深度一直是麻醉医生普遍关注并努力的方向。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听觉诱发电位(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AEP)、麻醉深度监测系统(Narcotrend NT)等是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广的技术。其中NT先于2000年在欧洲应用并逐渐得到推广,目前已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许可,我国也已有不少医院引进使用。现对其近年来的研究及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兰(综述);杨建平(审校)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体感诱发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瞬目反射在脑干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SEP)联合瞬目反射(BR)对脑干梗死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64例梗死患者,根据格拉斯哥Glasgow(GCS)评分,分为重症组(GCS≤8分)和非重症组(GCS>8分)。根据CANT分级标准将脑干BAEP及SEP分为I、II、III 3级,将BR分为正常者和异常者,分别比较重症组与非重组诱发电位的表现,并比较不同级别诱发电位与预后的关系。结果重症组死亡患者所占比例42.86%,明显高于非重症组的19.44%。BAEP、SEP表现为Ⅲ级者死亡率分别为57.69%、58.82%,明显高于I、II、III级患者;BR异常者死亡率48.38%,明显高于BR正常者。结论 BAEP、SEP、BR能评价脑干梗死患者的脑功能,并能预测预后。

    作者:闫明坤;林杰;武一平;王智敏;夏文静;张忠波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后部出血(附74例报告)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特别是鼻腔后部隐蔽性出血,临床处理较为困难。由于鼻内窥镜技术广泛应用及日益成熟,以往治疗鼻出血由简到繁、循序进行的原则受到挑战,本科采用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后部出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赖余胜;孙伟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科医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分析

    气管插管开放和控制气道是急诊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位列急救复苏步骤之首。插管操作的顺利实施常是抢救成功的首要步骤和关键所在,以往插管操作多为麻醉科医师实施,为进一步缩短抢救插管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尝试部分急救患者由急诊室医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现对其可行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振威;黄冰;孙磊;陆雅萍;孙建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钼靶联合MRI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探讨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全球每年新增约120万女性乳腺癌患者,约有50万人死亡[1]。在欧美发达国家其发病率占女性肿瘤的首位,在我国占女性肿瘤的第二位。早期确诊是乳腺癌治疗的关键。乳腺钼靶摄片是诊断乳腺癌的主要方法,但对于<2cm 的癌漏诊率较高[2]。近年来,随着MRI 技术的不断进展(特别是增强MRI),已成为乳腺癌诊断的重要方法[3]。作者采用钼靶联合MRI 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较单一检查方法效果更好。

    作者:巴图尔·吐尔地;马福明;古兰白尔·买买提;赫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