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宫颈癌IGF-IR的表达及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关系

成莉;邢辉

关键词:宫颈癌,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微血管密度, 癌细胞增殖指数, 免疫组织化学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 receptor,IGF-IR)表达及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癌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93例宫颈癌和21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IGF-IR蛋白表达,并检测微血管密度(CD34标记)和癌细胞增殖指数(Ki-67标记)。结果宫颈癌组织中IGF-IR、微血管密度、Ki-67指数明显高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P<0.01),IGF-IR高表达与宫颈癌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而与患者年龄、宫颈癌组织学类型和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IGF-IR过度表达者,宫颈癌血管生成能力显著增强、癌细胞增殖活跃,检测宫颈癌中IGF-IR表达对进一步了解宫颈癌生物学行为和判断其预后有一定的价值。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骨折患者便秘防治的护理对策

    老年骨折患者由于卧床,全身代谢降低,排便姿势的改变,骨折引起的损伤性疼痛,胃肠活动功能减弱,饮食质量减少和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常会发生便秘[1]。便秘所造成的痛苦有时甚于创伤本身,轻者影响病人的饮食、睡眠,重者影响骨折的治疗与康复,甚至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2]。为探求合适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和缩短便秘时间,本科对老年骨折患者在综合实施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应用适当的通便药,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金芳;徐姬妍;占换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尿毒症患者应用头孢菌素发生相关性脑病20例分析

    对合并有肾功能损害患者的合理用药,已经不仅是肾科医师,也越来越引起其它临床科室医师的关注。药物与肾脏关系,不仅药物可引起急性肾衰竭,而且在有慢性肾损害基础上的用药,药物对其它脏器的损害作用也大为增强。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因其抗菌谱广、副作用小而广泛使用,但其相关性脑病也时有发生。本文对2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头孢菌素相关性脑病资料作一分析,旨在探讨预防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生药物性脑病的临床途径和方法。

    作者:吴国仲;韩久怀;张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对小儿糖尿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营养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68例小儿糖尿病患儿分营养饮食组与非营养饮食组,比较头围、体重、身高的差异性,并比较两组患儿血糖控制的优良率。结果营养饮食组糖尿病患儿的头围、身高、体重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小儿糖尿病患儿给予营养饮食组的血糖控制优良率明显高于非营养饮食组糖尿病患儿。结论小儿糖尿病与营养不良密切相关,临床上应进行营养饮食,以改善患儿症状。

    作者:柴艳婷;邹海琼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护士分级管理结合APN排班模式在儿科病房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疗模式的转变,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和对护理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护士短缺已成为当前严峻问题[1];同时医学科学的发展使医院专业化趋势日益增强,专科护士的需求越来越突出,护理资源更显不足[2]。儿科护理工作繁琐,工作量大,患儿家属的期望值高,儿科是一个高风险、高压力的科室。如何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已成为护理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本科逐步实施护士分级管理、APN(白班、前夜班、后夜班)弹性排班,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程雪;孙慧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唇腭裂临床路径在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单病种的诊断、治疗、康复和护理所制定的一个诊疗标准化模式,是一个有着严格工作顺序、有准确时间要求的规范化的医疗护理照顾计划,是流程管理方法在单病种诊疗中的体现,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新的管理模式。本科先在唇腭裂患者中逐步开展完善临床路径[1,2],现已逐渐成熟。将唇腭裂临床路径应用于护理带教中,使护生对整体护理、护理程序的理解;对健康教育、交流技巧、疾病护理常规的掌握均明显提高,取得了满意的带教效果。

    作者:杜春荣;张彩英;管海丽;丁艳梅;吴建芳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网织红细胞参数变化在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中的意义

    艾滋病目前尚无能够根治的药物[1],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奈维拉平(NVP)为较常用的方案[2]。AZT主要的副作用是骨髓抑制。网织红细胞(RET)参数变化可作为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状况的较敏感指标,近年来,又将RET分为高荧光强度(HFR)、中荧光强度(MFR)、低荧光强度(LFR),其中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MFR+HFR)/LFR[3,4]。现对用含AZT方案治疗的艾滋病患者外周血WBC、HB、Ret%IRF动态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宣华;谢新生;邓敏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高锰酸钾-草酸法在HE染色褪色后行免疫组化中的应用

    在临床病理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仅靠HE染色难以明确诊断,但由于组织微小,无法再次多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细胞学诊断中由于送检细胞量较少,难以做细胞蜡块包埋行免疫组化染色的病例。此时需要对现有HE玻片进行褪色后再行免疫组化染色,以明确诊断。在众多的褪色方法中,作者参考相关资料对比选用操作简便的高锰酸钾-草酸法,进行试验操作,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62例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感染性心内膜炎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工作中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55例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5年,无复发,心功能(NYHA)恢复I~II级;术后住院时间死亡7例。结论感染性心内膜炎早期诊断、适时手术,术中无菌操作和彻底清除赘生物、矫治心内畸形或病变,术后合理应用抗生素,是成功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作者:许经伟;沈振亚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后部出血(附74例报告)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特别是鼻腔后部隐蔽性出血,临床处理较为困难。由于鼻内窥镜技术广泛应用及日益成熟,以往治疗鼻出血由简到繁、循序进行的原则受到挑战,本科采用经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鼻后部出血,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赖余胜;孙伟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急诊科医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的可行性分析

    气管插管开放和控制气道是急诊抢救的重要措施之一,位列急救复苏步骤之首。插管操作的顺利实施常是抢救成功的首要步骤和关键所在,以往插管操作多为麻醉科医师实施,为进一步缩短抢救插管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本科尝试部分急救患者由急诊室医护人员自行实施抢救性气管插管,现对其可行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吴振威;黄冰;孙磊;陆雅萍;孙建良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疗效观察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介导机体免疫系统,对肝细胞产生严重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损伤后,出现的肝脏合成、解毒、代谢功能紊乱,部分患者可因肝脏或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可达70%以上)。因此,探索一种既可迅速控制病情,又能有效调整肝脏代谢功能的方法,是除肝移植外提高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生存率的有效途径[1]。近年来,本院采用血浆置换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俞亚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降钙素原和L型细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的相关性分析

    L型细菌是一种细胞壁有缺陷的细菌,由于细胞壁缺失使抗原结构变化,致使体液或细胞免疫不能有效地作用于L型细菌,从而使其逃避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形成免疫耐受状态而在宿主体内存活,一旦停止用药仍可返祖为原菌,重新对人体致病,引起临床症状[1]。降钙素原(PCT)在细菌感染时具有高选择性,与感染严重程度及预后直接相关[2]。本文通过新生儿患儿的血培养及PCT变化分析,探讨L型细菌在新生儿败血症中所起的作用及PCT的应用。

    作者:邵亚望;张熊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关系

    脓毒症是由感染引起的过度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费用高,已日益成为重症医学的主要难题。脓毒症的治疗目前主要以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及支持疗法为主。甲状腺激素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对于维持机体脏器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对甲状腺功能与脓毒症的关系逐渐受到重视[1,2]。本文通过对58例脓毒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观察,旨在探讨甲状腺素水平的变化与脓毒症病情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作者:徐俊龙;张剑;朱红俊;张宁;何许伟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泵输注肠内营养中出现报警的分析与对策

    机械通气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不仅可以引起呼吸肌肌力和耐力降低,损害通气驱动功能,同时可使免疫功能低下,易发生肺部感染,加重呼吸衰竭,撤机困难,甚至死亡[1]。合理的营养支持能提供能量及多种营养物质,并能维持与改善机体器官、细胞的代谢与功能[2]。营养支持中首选肠内营养(EN)[3],但使用中易出现厂家报警提示以外的一些情况,本科由于及时分析并处理,38例患者仅1例出现胃潴留(暂停后好转),其余患者均未出现胃肠道反应。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华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直肠癌Miles手术会阴部切口二种处理方法比较

    直肠癌Miles手术后会阴切口的处理有开放填塞和一期缝合二种方法,采用Ⅰ期缝合法较传统的开放填塞法具有愈合快、住院时间短、易管理、痛苦轻等优点,但存在会阴部切口延迟愈合的弊端,切口延迟愈合发生原因与切口感染、裂开,创面出血,引流不畅、异物潴留,泌尿生殖道瘘等因素有关。本科2005年以来对直肠癌施行Miles手术采用会阴部切口I期缝合,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作者:刘川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数字化X线摄影在床旁胸部摄片中的优势

    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数字化X线摄影(digtal radiography,DR)已广泛应用于床旁摄片,从而提高了床旁摄片的影像质量,为临床提供了更早、更准确的辅助诊断依据[1]。本文通过对比分析DR与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床旁胸部X线片,探讨DR的优势。

    作者:田传帅;胡安宁;张玉林;朱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宫颈癌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恶性肿瘤,虽然随着对已婚妇女筛查、HPV疫苗应用及预防工作的加强,宫颈癌发病率逐年下降,但在我国仍是主要的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6/10万[1],因此宫颈癌的治疗仍是妇产科医生的一大重任。对于宫颈癌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如何既达到治疗目的,又能提高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甚至保留生育功能,越来越成为妇产科医生关注的焦点。宫颈癌的治疗有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等,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方式。现对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文献作一综述。

    作者:梁小梅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炎性细胞因子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因子在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及血浆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1)与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的相关性。方法64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紫癜性肾炎33例,无肾炎31例),采用ELISA法及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急性期和缓解期的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ET-1水平,并与正常儿童对照。结果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缓解期均明显下降。紫癜性肾炎组患儿急性期血清TNF-α水平明显升高,缓解期虽有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F=4.973,P<0.05),血清IL-6、IL-2及血浆vWF缓解期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肾炎组患儿缓解期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血浆ET-1水平在急性期、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评分与vWF、TNF-α呈正相关(rho=0.73,rho=0.92,P均<0.01)。结论血清TNF-α、IL-6、IL-2及血浆vWF参与过敏性紫癜的发病过程,TNF-α、vWF有望作为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伤程度的指标。

    作者:张琳琼;陈善昌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级管理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高血压是我国的常见疾病,尤其好发于老年人,目前呈年轻化趋势力。高血压患者多在家中治疗,如何有效地保证治疗效果,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是社区护理工作的关键。本院护士在社区对高血压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分级管理,取得较效好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秋琴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血清NSE和SOD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将DEACMP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高压氧及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治疗14d。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NSE浓度,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患者血清SOD浓度及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4天做简易智能精神量表(MMSE)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65.3%;观察组患者血清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SOD浓度升高,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MSE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DEACMP患者血清NSE浓度,提高SOD活性,对DEACMP有较好疗效。

    作者:苏牟潇;陈忠伦;姚力瑛 刊期: 2013年第10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