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汝青;张继东
中医基础理论术语是中医药学科术语的基础,关系到中医药学科和行业的发展.<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体现中医基础理论术语的特点,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并符合术语编写的国家标准,同时要贯彻协调一致的原则,且文字表述必须符合中华民族思维习惯和汉语语言的表达方式.该标准涵盖了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体质、病因、病机、养生、预防、治则和五运六气等概念体系的共计1130个术语.在术语编写过程中,注重对术语定义的源流观察,区分通用术语与专业术语,厘清科学术语与辞典词语,力求体现中医学的特色,特别注重处理好单义与多义、语言义与语用义和简单与复杂的关系.
作者:李德新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运脾止泻推拿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将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应用运脾止泻推拿法,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75%,两组间差别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脾止泻推拿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疗效优于单纯内治法.
作者:张子燕;沈红岩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壮医针挑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20例,按治疗前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运用分层随机对照原则分配,分为壮医针挑组(治疗组)和西医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在应用抗喘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抗炎、解痉平喘、应用激素治疗.分别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哮喘症状、体征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肺功能、哮喘症状、体征改善程度自身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组有效率85%,对照组有效率71.67%,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χ2=2.406,P=0.121,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气管哮喘采用壮医针挑疗法治疗,与应用西医抗喘药物治疗效果相同,但壮医针挑疗法在减轻毒副作用,降低医疗成本等指标上占优势.
作者:王小平;蒋桂江;黄东挺;叶绍文;朱云群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药在治疗恶性肿瘤的优势已日渐凸显,但如何能够将中药在治疗肿瘤过程中充分发挥疗效,仍是临床医生困惑的一个难题.气滞血瘀是肿瘤的基本病机,且理气药的应用在肿瘤的治疗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故将贾英杰教授应用理气药治疗恶性肿瘤的用药经验简单介绍如下,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
作者:郝力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中医药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发现现代医学技术与中医药的有机结合研究,揭示了许多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作用机制,这为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提供了客观依据.
作者:葛汝青;张继东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用性状、理化鉴别、薄层色谱等方法对本地区药店销售的药材红花质量进行剖析.方法:采用药典方法对不同药店红花进行性状检验、化学定性、杂质检查等方法;运用薄层鉴别,展开剂为乙酸乙酯-甲酸-水-甲醇(7:2:3:0.4).结果:30家零售药店红花药材抽样检查,无添加剂胭脂红现象,掺加杂质比例为33%.结论:市售红花全部合格,消费者可放心使用.
作者:魏清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清养化痰方治疗41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周仲瑛教授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给予清养化痰方,1次10g,1日2次.共服用24周.对于急性发作患者可给予适当的西医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12周,治疗后24周对病情进行评定.结果:痊愈3例,显效24例,有效11例,无效3例.受试者服用清养化痰方0周、服用后12周、服用后24周,患者的证候总积分、主要症状积分有持续下降趋势、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有持续上升趋势,不同时间点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清养化痰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肺肾阴虚、痰热内蕴证)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立然;王志英;金路;郑志攀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用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52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4例,常规糖尿病治疗同时治疗组予丹红联合GM-1治疗,对照组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C反应蛋白明显降低,有效率对照组54.2% 治疗组89.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联合GM-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高俊杰;胡伟;闫新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汗证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治疗较复杂.李小娟教授对该病进行辨证,分型治之,同时兼顾不同的兼症以及用有效药对治疗,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王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性心衰发病率及病死率呈现上升趋势,通过研究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对心肌梗死后慢性心衰大心室重构的影响,探讨治疗慢性心衰的新途径.方法:利用冠脉结扎法配合力竭式游泳与减食法,模拟慢性心衰大鼠动物模型,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金属蛋白酶基质-1(MMP-1)和Ⅲ型胶原蛋白的含量,明确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减轻心室重构的机制.结果:模型组心肌组织MMP-1 mRNA是空白对照组的2.671倍,中药加运动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1213倍,中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420倍,西药组是空白对照组的1.555倍等.结论:益气活血复方联合运动训练能减轻心室重构,效果优于益气活血中药组、运动训练组、西药组,其机制可能为抑制MMP-1的表达,提高Ⅲ型胶原表达,进而减轻甚至逆转心室纤维化,为临床综合治疗慢性心衰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方法.
作者:马金;张艳;礼海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采用文献检索方法,搜集到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应用文献98篇,其中针刺手法使用频率前5位的分别为络刺、齐刺、短刺、合谷刺和输刺.对其中较高质量文献做一总结,了解古典刺法在颈椎病治疗方面的新进展,旨在对古典针刺术治疗颈椎病的现况做一全面、系统认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
作者:王妍文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益气法对SMMC-7721和Hepal-6肝癌细胞的体外抗癌作用;从细胞周期揭示扶正抗癌的作用机制;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为肝癌的防治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方法:运用细胞培养技术,采用现代药理学方法,MTT法从细胞水平评价益气法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变化,从细胞周期角度观察中医扶正治法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体外研究提示益气法对肝癌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这种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呈浓度依赖性,与空白组比较在50mg/mL浓度以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益气各浓度组对两种不同的肝癌细胞有不同程度的G2/M期阻滞作用.结论:益气法在体外对肝癌细胞有抑制作用,益气法有G2/M阻滞作用.
作者:陈嘉璐 刊期: 2011年第05期
通过对郁滞性乳腺炎常见病因病机辨证分析,认为郁滞性乳腺炎为乳痈初起病变,一般称为乳汁瘀滞证,属中医妒乳症治疗范畴,主要临床表现为乳房结块,皮色不变,按之则痛,结聚成形,沿乳络分布,边界欠清,乳汁不出.因本病既可发生于哺乳期,又可发生于回乳期,虽皆为乳痈之变证,但其治疗转归迥异,其辨证施护原则亦不尽相同.
作者:鲁立宪;孟安琪 刊期: 2011年第05期
TLRs/NF-κB信号通路是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信号转导途径,在免疫、炎症、肿瘤等众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来有大量研究通过中药对这一通路的调节作用来探讨中药对相关疾病治疗的分子基础.对中药提取物及药对配伍,中药复方及其他中药制剂对TLRs/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做了综述.
作者:王群;周红光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前很多中医学疾病名称被现代医学完全解释,并进行临床应用和科普教育,这会逐步丧失中医学临床发展的文化基础,对这一现象中医界应予以关注.从科学哲学、文化心理和医患沟通角度,对中医学有效性尚在、而理念正在消失的现象进行反思,希望引起中医界的重视.
作者:王英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介绍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资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方法:调查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药学及临床应用的研究情况,查阅近10年研究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品种有数10种,其中10种为壮医风湿免疫病专科常用药;部分品种已开展初步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研究.结论:应加强壮医风湿免疫病常用藤本药物的基础研究,深入开展资源品种调查、生药鉴定、质量标准研究、条形码鉴别、壮族民间及临床应用情况调研等,以便充分开发利用这些药用植物资源,为藤本药物的临床应用和研究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为壮药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撑.从而突出壮医壮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特色和优势,为我国民族药物的现代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滕红丽;梅之南;郭力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简述了王长洪教授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包括继承董建华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将胃热学说与通降理论发扬光大,将中医辨证与内镜技术结合治疗胃肠及胰胆疾病,谨守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统一.在脾胃病的诊治过程中,王老师注重舌苔望诊,将之与胃镜检查相结合,指导临床治疗,治法擅长寒温并用,用药轻灵流畅.
作者:吕冠华 刊期: 2011年第05期
背景:已证实姜黄有广泛的抗炎与抗氧化作用,对血管内皮有保护功能.目的:观察姜黄煎剂对内皮细胞组织损伤模型大鼠热休克蛋白27(HSP27)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从炎性反应的角度在分子水平探讨姜黄煎剂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机制.方法:模拟PCI术,采用ELISA法检测姜黄煎干预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假手术组与健康组大鼠血清HSP27及TNF-α的水平含量.结果与结论:结果姜黄煎干预组的HSP27与TNF-α的表达均与其他各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且HSP27在3-7天时表达高于其他对照组,TNF-α的表达各时期均低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高于正常组.模型组3d天后组织染色光镜观察,姜黄组相同时间点损伤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推断:大鼠损伤后炎性因子TNF-α及HSP27的表达表明姜黄煎剂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及上调HSP27水平表达而发挥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
作者:王威;昌艳艳 刊期: 2011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辅助As2O3+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5例MD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4例,采用中药辅助As2O3+,沙利度胺治疗,对照组11例,采用As2O3+,沙利度胺治疗,疗程90天,于治疗前后行血常规、骨髓涂片检查、临床症状及输血间隔时间等评估.结果:治疗90天后两组患者的指标均较前改善,指标改善中药参与组较早出现且更明显;同时考虑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整体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有效率高达78.5%.结论:中药辅助As2O3+沙利度胺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90天后,较对照组更能改善患者外周血等的相关指标,同时改善患者症状,整体疗效满意.
作者:刘欣;刘宝文;夏芸芸;张小亮;王萍 刊期: 2011年第05期
从心律失常的病因病机、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张静生教授辨证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即心脏虚损为发病基础,同参肝胆脾肾诸脏,脉症结合,病证结合,强调明辨虚实寒热,扶正与祛邪兼顾,合理遣方用药.
作者:詹杰;柳承希;李景辉 刊期: 2011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