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留法
补骨脂,辛、苦、温.具有补肾壮阳、固精缩尿、温脾止泻的功效.笔者常用其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病窦综合征),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黄丽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心宁汤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例按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分别给予心宁汤合黄芪注射液、常规西药治疗,并观察其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变.结果:治疗组对主要症状、体征、心肌酶谱及心电图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心宁汤配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周静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活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血液流变学的测定,综合评价中药活脑方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验证采用中药活脑方治疗缺血性中风总有效率为91.7%,西药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1.6%,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调降血脂及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
作者:陈尚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近年来,老年人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拟四参复脉汤治疗此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共观察病例66例,患者中2/3为本院住院患者,1/3为门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男16例,女20例;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65.9±7.4岁;病程1~60个月平均15±7.4个月.
作者:文世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暴力行为人群性激素、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水平异常的原因及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选择了46例在押暴力罪犯为研究组,调查其个人史,进行体检及中医辨证,抽血检测睾酮(T)、雌二醇(E2)、去甲肾上腺素(NE)、一氧化氮(NO);选择相同年龄段、无暴力行为的23例男性公民为对照组进行研究.结果:研究组2/3以上NE、E2增高,T、NO降低;以上参数指标按不同中医证型呈现了一定的规律,NE和E2增高程度和刑期长短表现为:肝火上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心肾不交.结论:NE、E2增高,NO、T降低是男性暴力行为者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中医辨证进一步显示了以上指标异常程度与暴力行为严重程度一致,认为这是暴力行为发生的生物学因素.
作者:白平;傅晓晴;陈琪;叶大富;郑玉聪;林可基 刊期: 2002年第08期
高血病压左室肥厚(HLVH)是高血压病患者独立的危险因素,易诱发心血管意外事件,是医学研究的重点.HLVH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心悸、胸闷、胸痛、眩晕、耳鸣、头痛、失眠、面部潮红、乏力、腰膝酸软、手足麻木等是常见临床征象,也是高血压病与左心室肥厚的共同表现.在大量临床调查发现,血瘀证常与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心肌缺血等心脏事件并存,血瘀证与HLVH有显著的相关性.综观中医药治疗HLVH的报道,多强调活血化瘀药的应用,而在高血压病的治疗上,则强调平肝潜阳.我们在临床发现血瘀、阳亢是大多高血压病患者的共同表现,以活血化瘀、平肝潜阳法为基础,常以丹参30g,水蛭10g,山楂15g,钩藤30g,石决明30g,茯苓10g组成基本方治疗,取得了一定疗效.加减法:心痛胸闷加芳香温通之檀香、高良姜、延胡索、细辛等;头痛加白芷、蔓荆子、柴胡、吴茱萸等;心律失常者加苦参、茶树根;手足麻木者加全蝎、蜈蚣;失眠加苦参、夜交藤;颈项板滞加葛根、川芎;肾功能不全者可加生大黄、淫羊藿.兹将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符德玉;黄蔚;王世红;华晔;钱义明;马宇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消化性溃疡(PU)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药物治疗能使绝大多数的病例在短期内获得愈合,但其复发率高.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现就近年来中医药抗PU复发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
作者:喻长远;李家邦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胃痛是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张良骥主任医师结合临床实践,重视现代研究,对胃病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将其治疗胃痛常用的6张方子和临床用药思路介绍如下.
作者:张振雷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血尿泰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血尿泰治疗,对照组用脉适宝、雅施达片、维生素E及潘生丁治疗,6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7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0,总有效率为37.5%,两组的临床痊愈率及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尿泰是治疗原发性肾小球性血尿的有效药物.
作者:魏连波;马志刚;栾图;袁钢;叶任高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自1997年11月以来,我们用中药内服和外敷治疗中晚期肝癌3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按<中国常见肿瘤诊治规范--原发性肝癌>标准,71例患者均经B超、CT、甲胎蛋白(AFP)及肝动脉造影确诊为肝癌且不能行手术治疗.随机将71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男性32例,女性6例;年龄33~67岁,平均年龄46.5岁;巨块型20例,结节型12例,弥漫型6例;肿瘤生长部位,左叶11例,右叶20例,双叶7例;肿瘤大小,5~10cm 28例,>10cm10例;合并肝硬化者26例.
作者:朱海洪;姜国盛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是以突发性上眼睑下垂为主症,并伴有眼位偏斜和眼球运动障碍,甚至瞳孔散大,光反射迟钝的临床常见眼科疾病.临床上治疗颇为棘手,我科自1991年以来,用穴位封闭方法,配合中西药物治疗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跃红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姚石安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目的:观察延衰中药固真方对老年小鼠P5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用Northern杂交和Western印迹方法,观察了延衰中药固真方削弱了老年雄性小鼠脾、肝细胞中抗癌基因P53在转录与翻译两个水平的表达.结果:固真方减弱了P53在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结论:可能是固真方补肾益精延衰作用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机理.
作者:钱汝红;丁镛发;李明烈;徐永华;徐亚男;童普德;程俊;蒋文娟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气顺血和则月经正常,如期潮止,反之则月经异常,甚或崩中漏下,故对正常月经和不正常月经之阴道出血,笔者认为宜通勿塞,以通为贵,气血调顺,则月经自调.
作者:夏泽芳 刊期: 2002年第08期
衰老重要的表现是组织与器官的细胞退化,逐渐失去增殖的能力,以及过度的细胞凋亡.随增龄而老化是不可抗拒的生理过程,但就每个人而言,年龄变化对各器官组织带来的影响个体差异却很大,仅以年龄制定衰老界限,或从外表来估计衰老程度,往往不够全面,内在组织器官老化及微观的基因调节失控可以导致整体老化的加速与老年慢性疾患.
作者:沈自尹 刊期: 2002年第08期
作者:孙浩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用自拟中草药外敷治疗小儿皮肤血管瘤,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均为门诊病例,女40例,男8例,年龄2个月~5岁,根据卢倜章小儿皮肤血管瘤分类划分,其中鲜红斑痣27例,蔓状血管瘤8例,混合型6例,海绵状血管瘤7例,部位主要在颜面部.
作者:周海中;钱涯邻;王罄然;孙龙安;陈晓明;吴靖珍 刊期: 2002年第08期
宫外孕是为少腹血瘀之实证,临床上常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10余年来,笔者对未破损型宫外孕在辨证施治的基础上加用补骨脂,往往收效颇佳.举2例介绍如下.
作者:章能 刊期: 2002年第08期
痛风是一种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双足FDC3趾关节或双手拇指关节等呈不对称性红肿,灼热疼痛,夜间痛甚,活动受限,或伴发热、口渴,全身关节疼痛,心慌头晕,恶风自汗,尿黄便秘等症.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应用自拟中药方内服加熏洗治疗本病,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1998年7月~1998年10月治疗的36例报告如下.
作者:柳建华 刊期: 200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