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证病因病机析义

刘征堂;周学平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热痹证, 病因病机, 浅析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热痹型在病情活动期,属于常见的类型,治疗不及时,失治误治,病情发展较快.现从先天禀赋素虚、阴血亏虚、外感风寒湿热之邪、痰瘀痹阻等几方面分析了其发病机理.
辽宁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焦虑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研究焦虑症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影响,通过对伴有或不伴有焦虑症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当时以及1个月后经过及未经过治疗的焦虑症患者的心率变异性,QT离散度比较.结论:急性心肌梗塞伴有焦虑症的患者与不伴有焦虑症的患者相比较心率变异性变小,QT离散度增大.

    作者:吴文胜;刘彤;罗智博;全守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芪部胶囊治疗ⅢⅣ型肺结核病的临床观察

    尽管西药抗结核治疗对肺结核病有效,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以及抗结核药对肝脏的损害和胃肠道反应,使化学药物治疗失败或不得不中止用药.选用具有补肺生肌,杀虫治痨,活血祛瘀,敛疮收口的中药治疗,其特点是无毒副反应,且具有增强体质,防止复发等作用.治疗ⅢⅣ型肺结核病与西药相比具有可比性.

    作者:何凡夫;李国平;骆杰辉;管利军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生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40例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增高.由于其发病机理不十分明确,多年来一直无特效治疗方法,一般采用休息、对症治疗,疗效难以使人满意.本研究采用生脉注射液与丹参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雪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手法间断牵引加点穴按摩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手法间断牵引:患者仰卧,头探出床头(勿需垫枕).术者坐于床头前,一手托下颌部,一手托枕部,两手协同用力,沿身体纵轴方向,向术者怀里方向牵引,先持续牵引1min后缓慢松手,间歇2min后,再按此法牵引,再间歇2min,如此反复3次,术毕坐起(注意:骨质疏松者,项韧带钙化者慎用,力度应逐渐加大,视患者耐受程度而定,应随时观察患者表情,如出现面色苍白、心跳加快者应停止牵引).

    作者:邹惠洁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马钱子中毒一例抢救及护理

    现代社会的人们都崇尚绿色、自然,希望生活在返朴归真的境界里,纯天然的药物制剂更是倍受人们的喜爱.许多人错误地认为以原生药为主的中草药毒副作用少,甚至无毒副作用,结果造成因滥用中草药而酿成的悲剧日渐增多.2002年,我院收治1例因误服过量中药马钱子而引起严重中毒的患者.

    作者:王义波;邹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活血化瘀法治疗肺心病的临床应用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临床常用的治法之一,笔者在治疗肺心病的实践中体会到,活血化瘀法具有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改进新陈代谢,减轻体内乏氧状态,以及抗炎强心等作用.凡属血液运行不畅,瘀血阻滞,经络不通均可应用,如运用得当,疗效十分满意,现举验案如下.

    作者:崔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风病发病学研究述评

    回顾中风病的发病学,对近10年来中风病的发病机制进行了总结,提出以下学说:中风病肾虚肇基学说;中风病病因积累学说;中风病正衰积损学说;痰瘀互阻学说;中风毒邪论;瘀血阻络学说;形神失调学说;其他发病学说.认为对中风的认识,古往今来,经历了由外风到内风,由外感到内伤的漫长过程,目前正由重瘀时代、重痰时代、重痰瘀时代向中风毒邪论方向发展,逐渐形成了中风以虚为本,风、火、痰、瘀、毒众邪为害的病机认识,丰富了中风病的发生学.

    作者:常富业;王永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清热化瘀颗粒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治疗风火痰瘀痹阻脉络证脑梗塞35例,并随机与对照组34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值方面也优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神经功能方面,以及降低Pt粘附率和Fbg含量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是治疗风火痰瘀痹阻脉络型急性脑梗塞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跃强;胡国恒;吴云虎;王行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口腔炎喷雾剂中咖啡酸的含量测定

    用HPLC法测定口腔炎喷雾剂中咖啡酸的含量.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15:85);检测波长:323nm,流速:1.0ml/min.该法咖啡酸平均回收率97.45%,RSD为0.572%.该法稳定可靠,为控制口腔炎喷雾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金薇;王树实;张曦弘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复白液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色素沉着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肝斑、黧黑斑等.本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由于影响美容,常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负担.目前黄褐斑的治疗缺乏特效药物,大多以局部外用对症治疗为主.笔者采用中药制剂复白液外用为主治疗4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林扬;苏培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针剂结合化疗治疗老年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8年12月-2000年12月,以中药针剂艾迪注射液,伍化疗治疗恶性肿瘤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凤春;王晓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环跳穴位注射治疗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临床较为常见,症状为臀部疼痛,且放射至大腿后侧及小腿等,临床采用穴位注射环跳穴治疗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铭军;任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医正气学说探析

    从正气的内涵,基本特征,正气学说的意义等4个方面,较详尽地阐述了正气学说在中医临床中的重要意义及解释病因病机的重要性等.

    作者:杨兰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乌贼骨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

    笔者以自拟乌贼骨白及散治疗上消化道出血39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资生丸汤剂治疗脾阴虚型久泻36例

    中医的久泻多责之于脾虚、肾虚、肝郁,而脾虚型久泻常常从脾气(阳)虚论治,至于脾阴虚型较少提及.故治疗方法上多以燥湿温脾为主,鲜见益阴止泻的记载.在临床的观察中,的确有不少或误用温燥止泻助火伤阴,或久泻伤阴,或素体阴亏等所导致的脾阴虚型久泻.笔者自2000-2002年期间应用资生丸汤剂治疗脾阴虚型久泻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彭卓嵛;李桂贤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49例

    产后尿潴留多发生在剖腹产手术后,会阴切开、会阴破裂缝合术后引起.笔者以针刺治疗产后尿潴留49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瑞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肝咳刍义

    临床肝木病变殃及肺金而致咳嗽者,殊不少见.根据肝与肺的病理关系,结合临证体会,用疏肝宣肺、泄肝宁肺、暖肝温肺、滋水涵木等法治疗咳嗽,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戴路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配合凯时注射液治疗ASO36例

    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症(ASO),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我院自1998年8月-2000年8月,应用中药配合凯时注射液治疗ASO3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平;刘延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调治CTX治疗LN致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狼疮性肾炎(LN)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1,2],疗效虽肯定,但副作用较严重,特别是应用CTX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是继发感染和中断治疗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本院采用自制生血增白汤治疗应用CTX治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艳;王天成;石霞;李青 刊期: 2004年第02期

  • 中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

    慢性乙型肝炎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2002-2003年笔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刁凤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