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紫杉醇每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柴枫

关键词:紫杉醇, 化疗治疗, 晚期胃癌, 联合治疗方案, 现报告如下, 治疗手段, 早期表现, 胃癌患者, 恶性肿瘤, 治愈率, 根治性, 应用
摘要: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虽早期治愈率高,但因缺乏特异早期表现,42.4%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1],从而失去了根治性机会,化疗成为晚期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作者自2001年8月至2005年3月应用含紫杉醇(PTX)为主每周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55例,现报告如下.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肩胛颈骨折14例

    作者自2001年2月至2004年7月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有明显移位的肩胛颈骨折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18~59岁,平均41岁;交通事故伤9例、摔伤5例;左侧8例、右侧6例;合并肩胛冈骨折2例、肋骨骨折4例,同时合并肋骨、锁骨骨折2例.

    作者:杨文峰;吴杰;杨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急性脂肪肝9例分析

    妊娠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tP)是发生于妊娠末3个月出现的原因不明的,以严重肝功能障碍为主的急性多系统损害性疾病,并伴肝内囊泡状脂肪浸润为主要特征[1].

    作者:赵宁;沈汉超;费晓;王鸣;郦美根;潘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膜腔灌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兔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早期促炎因子过度释放破坏了促抗炎因子的平衡,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1],调控细胞因子的生成、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成为SAP治疗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作者:沈新江;冯文明;鲍鹰;朱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吉西他滨动脉灌注治疗中晚期膀胱癌(附15例分析)

    作者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吉西他滨动脉插管灌注治疗15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勇;刘永强;刘鑫国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隐匿性腕骨骨折的诊断分析

    腕骨骨折多数为舟骨骨折和大多角骨,在大多数情况下X线足以完成对腕骨骨折的确定诊断.但由于腕骨间存在复杂的三维空间结构关系,对于腕骨微小骨折、隐匿性骨折,仅以X线平片诊断容易发生漏诊,特别是急诊状态下,或复合伤患者,常导致诊断延迟,从而影响治疗结果.

    作者:宣晓国;丁坚;陆男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紫杉醇每周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临床分析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虽早期治愈率高,但因缺乏特异早期表现,42.4%胃癌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1],从而失去了根治性机会,化疗成为晚期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作者自2001年8月至2005年3月应用含紫杉醇(PTX)为主每周联合治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5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柴枫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

    肺动脉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被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引起肺循环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muh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 MSCTPA)不但对诊断中心性肺动脉栓塞十分有效,对周围段及亚段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敏感性也很高,报道如下.

    作者:王和平;张铁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经桡动脉径路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可行性分析

    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药物支架植入术已成为减少冠心病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再狭窄发生率的一种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术患者28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经股动脉径路PCI进行比较,旨在探讨经桡动脉径路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成功率、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陈爱民;赖长春;荆全民;韩雅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28例临床分析

    肝癌结节破裂出血是肝癌严重并发症,也是肝癌主要死因之一,占肝癌患者病死率9%~10%[1].但如能及时诊断,急诊处理合理,则预后可能有明显改善.作者对1996至2006年收治的28例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严培军;王荣泉;俞南松;黄志坤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中间综合征原因探讨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治疗水平的提高,使AOPP的病死率有明显下降,中间综合征(IMS)已成为AOP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院自1995年10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AOPP患者1632例,其中伴发IMS 32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范咏梅;姚林英;王福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DL浓度减低和小儿急性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探讨

    作者自2005年9月至2006年6月观察1146例急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并和非感染组与成人感染组进行比较,小儿感染性疾病时,HDL明显减低,且其变化和感染程度相关,可作为用药和判断感染控制的参考.

    作者:田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替代疗法联合化疗治疗小儿噬血细胞综合征

    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syndrome,HPS)又名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是一类由免疫系统紊乱所致的疾病,病死率极高.作者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1月临床诊断为HPS的10例患儿治疗经过,对替代疗法联合化疗的方案加以探讨.

    作者:陈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肝硬化伴低钙血症的临床分析

    电解质紊乱是肝硬化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近来,钙离子代谢紊乱已引起同行们的重视.作者自1998年3月至2006年6月通过测定80例肝硬化患者的血清钙水平,以期对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汪建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MR在诊断成人型烟雾病中的作用

    烟雾病是一种少见的不明原因的脑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动脉内膜缓慢增厚,动脉管腔逐渐狭窄以至闭塞,脑底穿通动脉代偿性扩张为特征的疾病.

    作者:章弦章;李盛;马攀江;陈孟达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比较

    针对垂体后叶素与催产素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止血效果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2月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60例,分两组,每组各30例.

    作者:张菁云;傅晓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分析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与抗肿瘤治疗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188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血浆FIB含量,1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恶性肿瘤组FIB含量(5.05±1.12)g/L较健康体检组(2.91±0.87g/L)显著升高(P<0.01).临床Ⅲ、Ⅳ期患者FIB含量(5.13±1.48g/L)显著高于Ⅰ、Ⅱ期(4.62±1.26g/L)的患者(P<0.05).治疗后有效的患者FIB含量(2.92±1.33g/L)较治疗前(4.85±1.36g/L)显著下降(P<0.01).无效者治疗前FIB含量(5.41±1.05g/L)与治疗后(4.85±1.26g/L,)比较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血浆FIB含量在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判断及预后评估方面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王玉斌;刘晓棠;陈文俊;傅益谋;孙红雨;张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星状神经节阻滞辅助治疗胃排空障碍疗效观察

    胃动力障碍包括胃排空障碍(FDGE)和胃排空加速,临床上以胃排空障碍多见,是消化内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作者自2002年6月至2006年2月,在麻醉科的配合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技术(SGB)辅助治疗FDGE,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童一明;潘立东;卜文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肺隔离症9例115床分析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因其少见,且临床表现不一,易误诊.现将本院自1998至2006年经手术确诊的9例患者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何一兵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行新鲜羊膜移植术效果观察

    作者自2001年12月至2005年12月,对17例复发性翼状胬肉切除加新鲜羊膜移植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17眼),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40~85岁;均为复发性,胬肉均已侵及瞳孔;术后随访2~4年.

    作者:雷土根;周小玲;章剑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吸入七氟醚对老年患者麻醉恢复的影响

    老年人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高,代谢降低,易发生全身麻醉术后苏醒延迟和认知功能障碍[1].而脑电双频指数(BIS)综合了脑电图中的频率,功率,位相和谐波等特性,包含了更多原始脑电信息,能迅速反映大脑皮层功能状态及麻醉药的效应,被认为是评估意识状态,包括镇静深度的敏感、准确的指标[2].

    作者:杨榕;梁志鹏;张蔚青 刊期: 2007年第07期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浙江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卫生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