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病病因刍言

姚杰良;黎忠民

关键词:胃病, 病因, 基础理论
摘要:针对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改变,摄入不安全食物以及工业化污染,胃病呈多发趋势的状况.本文从食、劳、欲、寒、毒五个方面探讨胃病的病因,揭示胃腑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对深入胃病病因研究,丰富胃病病因理论,提高胃病防治水平,颇具临床实用价值.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相关文献
  • 强心汤结合西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5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合用强心汤治疗.治疗15天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76%,对照组为53.84%.[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尹玉平;殷文银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相关性厌食主要症状及症候群特点观察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程度的肿瘤相关性厌食的症状及症候群分布特点,探讨临床上治疗肿瘤相关性厌食的思路.[方法]对84例有厌食症状的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引用厌食评分标准,用统计软件SPSS Statistics17.0对总体及各程度厌食患者所具有的其他症状分别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结果]①样本整体是以乏力为主要伴随症状,中重度厌食肿瘤患者除乏力外,疼痛也是主要的症状之一.②整体是以乏力为中心的虚证候群表现,不同程度的厌食,症候群不尽相同,重度厌食肿瘤患者以乏力、腹痛、腹胀、睡眠差所组成的症候群为主.[讨论]肿瘤相关性厌食患者,仍需以扶助正气为主,对于中重度厌食的肿瘤患者还应兼顾理气止痛以更好的增进饮食.

    作者:刘贵茹;张宁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与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不仅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也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所在,随着中药在改善胰岛素抵抗方面的研究不断进展,笔者对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做以下总结.

    作者:崔冰;王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四逆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63例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就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用四逆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雷尼替丁或奥美拉唑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为92.06%,复发率7.56%;对照组临床痊愈率为11.54%,总有效率为82.69%,复发率为21.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临床痊愈率比较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有效率及复发率方面优于西药治疗组.

    作者:王志花;戴兆燕;钱耀华;黄培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香砂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50例

    [目的]观察自拟香砂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6例符合诊断的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予以吗丁啉片(有HP感染者配三联疗法),治疗组予以自拟香砂养胃汤治疗.[结果]治疗组50例中,痊愈26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2.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香砂养胃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显著.

    作者:车光锡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中医治疗

    认为2型糖尿病不属于“消渴”范畴;发病主因是脾失运化;基本病理是湿热内蕴、困阻胰岛;治疗大法是健运脾土、清化湿热,并制订了基本处方,从四个方面探讨了2型糖尿病的诊治思路与方法,对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有所裨益.

    作者:张丰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从了解中成药的组成和功用,熟悉中成药的药性,准确的辨证,合理的配伍(中成药与中成药之间配伍,中成药和西药之间的配伍)总结了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晶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消渴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ET、NO的影响

    [目的]观察消渴通脉胶囊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ET、NO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常规给予控制糖尿病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维生素B1针及甲钴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渴通脉胶囊,治疗8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加用消渴通脉胶囊可改善血黏度,有效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增加一氧化氮含量,并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结论]消渴通脉胶囊治疗作用是多途径、多靶点、多环节的,为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供了一种科学实用的新思路和确实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曹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儿风寒与风热感冒的预防及护理要点

    从小儿感冒的分类及鉴别,小儿感冒的预防,小儿感冒的护理要点(起居及穿着护理,饮食护理)阐述了小儿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的预防及护理,防止患儿疾病的发展和传变,防止高热神昏、惊厥的产生,保护小儿的身体健康.

    作者:孙月;李斌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研究概况

    肾脏在原发性高血压的形成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又是其主要的受累器官.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肾损害从肾、瘀拟定治疗原则有活血化瘀利水法、活血化瘀法、补肾活血法、补肾化瘀泄浊法、滋肾潜阳活血法等,均取得很好疗效.治疗有经方验方、中药注射液、中成药等.

    作者:陈珊珊;刘龙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汽化热疗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

    [目的]介绍中药汽化热疗治疗颈肩腰腿痛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采用负离子熏蒸煲,选用针对性中药配方制成药酒,取适量加入热疗仪高压锅水中,旋紧锅盖,将仪器移动到床边,入口处用毛巾覆盖函接,输出管道插入简易支架帐篷中固定,启动电源开关,调整温度控制仪,控制温度于40~45℃之间,45min/次,1~2次/d.10次为1疗程.热疗过程应专人守护,注意观察患者的面色、出汗等情况,随时询问患者有无头晕、心慌、胸闷等不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结果]本组患者经中药汽化热疗1~2疗程后,患者疼痛症状明显减轻198例,疼痛缓解52例,疼痛无缓解8例.总有效率96.89%.[结论]中药汽化热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患者乐意接受.但汽化热疗过程的护理不可忽略,才能保证患者的治疗安全与效果.

    作者:肖琴;王碧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概况

    从西医、中医药、针灸等方面简述近年来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概况.

    作者:霍亮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病病因刍言

    针对生活方式不健康,饮食习惯改变,摄入不安全食物以及工业化污染,胃病呈多发趋势的状况.本文从食、劳、欲、寒、毒五个方面探讨胃病的病因,揭示胃腑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对深入胃病病因研究,丰富胃病病因理论,提高胃病防治水平,颇具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姚杰良;黎忠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30例

    [目的]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倒,对照组接受单纯化疗,治疗组在化疗基础上用艾迪注射液治疗,21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艾迪注射液具有增加化疗疗效,提高化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增加患者体重等作用,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卵巢癌治疗中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黎壮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祛风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祛风固表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祛风固表方;对照组34例口服氯雷他定.4周后观察疗效,3月后观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20%,对照组有效率为70.60%;3个月后观察痊愈病人的复发率,治疗组为25.00%,对照组为76.90%.[结论]祛风固表法在治疗和预防慢性荨麻疹复发方面明显优于氯雷他定.

    作者:张良;吴成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风病人的护理

    本文从绝对卧床休息、情志调护、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饮食调护、患肢的功能位摆放及功能锻炼、恢复期康复锻炼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总结了中风的护理体会,对中风病人逐步恢复交流沟通、认识、思维、感情的重要功能,以回归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作者:张爱兵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刘宝文教授辨证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刘宝文教授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血瘀肝火上炎,血瘀肝肾阴虚,血瘀气血亏虚)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采用清肝泻火、补气养血、活血化瘀的治则,选用相应的方剂和药物,取得了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丽;刘宝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肺源性心脏病的中西医护理

    本文通过对80例肺心病的护理总结,体会到护理的重点,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依据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辨证施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注意对心理的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中药外敷患处;对照组30例,采用外用青鹏剂治疗.2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SR、CRP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其中UA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敷治疗湿热瘀阻型痛风性关节炎疗效好,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裘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考试期间大学生“思伤脾”状态及焦虑抑郁情绪调查

    [目的]探讨考试期间大学生“思伤脾”状态发生率及其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在全国5家大学对应考学生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考试期间大学生“思伤脾”状态发生率为33.0%,男生发生率为26.43%,女生发生率为38.12%,男女生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64,P<0.005);焦虑情绪出现率为49.5%,焦虑情绪出现率男生为44.05%,女生为53.78%,男女生焦虑情绪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65,P<0.005);抑郁情绪出现率为36.7%,抑郁情绪出现率男生为33.10%,女生为39.41%,男女生抑郁情绪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68,P<0.05),“思伤脾”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考试期间大学生“思伤脾”状态发生率较高,且“思伤脾”状态与焦虑抑郁情绪密切相关.

    作者:李保良;张琪;陈晶;魏敏;吴勇军;廖祈祈;王东生;周瑜;杨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主管:辽宁省卫生厅

主办: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