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钟琼仙
[目的]观察电针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口服卡马西平片、多虑平片,并用维生素B12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0.2%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混合液作神经根相应节段夹脊穴注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电针及局部药物注射治疗.经过1个疗程(15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痊愈19例,显效15例,好转4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11例,显效9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配合局部药物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
作者:张均安;史文慧;倪明芳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根据中医三消辨证理论,为糖尿病患者提供辨证施护的方法,对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存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杨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阴黄者居多,阳黄者居少;虚瘀为主机,兼夹湿与郁;扶正又祛邪,用药宜兼顾三方面将乙肝后肝硬变顽固性黄疸的辨治体会进行了阐述.
作者:卢卫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加耳穴压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疗效.[方法]将8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采用中药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及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多潘立酮及谷维素口服治疗.经过1个疗程(4w)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12%.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6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7.08%.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减口服及耳穴压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
作者:阳媚;杨敏;唐茂燕 刊期: 2011年第11期
总结了近10年来中医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领域病因病机、辨证分型、专方治疗和现代机理研究方面的进展,以期为中医临床提供借鉴,优化本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深化对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认识.
作者:高继龙;孙建光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健脾益肾方配合甲地孕酮对比单纯甲地孕酮治疗癌症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口服宜利治(甲地孕酮分散片)治疗.治疗组2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健脾益肾方治疗.两组治疗4w为1疗程.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体重、食欲、上臂中部周径、生活质量评分、中医症状改善等.[结果]两组在食欲改善、体重、FAACT评分、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上臂中部周径改善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肾方结合甲地孕酮治疗癌症相关性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能改善食欲,增加体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马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解析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关于温病的治疗禁忌.即:温热病治疗三禁,湿温初起治疗三禁,温病斑疹治疗三禁,温病诸方治疗三禁,并指出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建军;孙向党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患者采用卧床休息、牵引、理疗、中药熏蒸、静脉用药等方法进行综合疗法治疗.经过1疗程(15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愈53例,有效1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0.7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张光亚;陈远胜;杨彦凯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口服配以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应用自拟润肠合剂,另配合护理干预.对照组38例应用果导片治疗.经过2个疗程(8w)治疗后,观察便秘改善程度,排便通畅后3个月的远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20%.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6.3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口服配合护理干预对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颜祝云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胆舒胶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PCBD)的疗效.[方法]将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胆舒胶囊口服,对照组30例予消炎利胆片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6例,好转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临床治愈1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67%.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舒胶囊治疗PCBD疗效确切.
作者:董桂芬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消心痛、呋塞米、螺内酯、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片,心衰严重者予以静脉应用硝酸甘油、呋塞米和西地兰.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经验方口服.经过1个疗程(28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4%.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刘强 刊期: 2011年第11期
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又称为蓄血.瘀血的形成及致病特点多由于气滞、气虚、血寒、血热等原因而形成.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若因气滞,或因气虚推动无力,均可造成血液凝滞成瘀.寒凝血脉,则经过全身血液运行不畅,或局部血液停滞,或体内存留离经之血,都称之为瘀血.
作者:方水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苗药金鸟健骨汤内服加五滕散外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7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子苗药金乌健骨汤内服配合中药五滕散外用;对照组35例采用甲氨蝶呤配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主要症状、体征、实验指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苗药金乌健骨汤内服配合中药五滕散外洗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刘丽敏;马武开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中药龙血竭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7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柳氮磺胺嘧啶、培菲康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龙血竭治疗.经过2个疗程(8w)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4.29%.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龙血竭配合西药治疗慢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胡文波;高四华;高玉兰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本组42例病例,应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治疗4~16d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痊愈24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20%.[结论]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脑供血不足疗效确切.
作者:马永林 刊期: 2011年第11期
郁证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类神志病症,日益受到关注.李文金教授应用中医理论在辨证的基础上针药并用调治,对郁证的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现归纳整理导师治疗郁证的临床经验及应用体会.
作者:林在文 刊期: 2011年第11期
从气与形神的关系、养气与形神合一等,论述气与形神合一.指出“形神合一”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提高.
作者:宋妍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眼针疗法的“八区十三穴”是观眼识证和眼针治疗的基础,穴区与脏腑相关性是眼针疗法的核心,眼针穴区具有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是一个区,一个面,不是一个点,不仅在白睛,而且在眼睑、眼眶,是以瞳孔为中心的一个扇形的面.通过从穴区的定位、物质基础、与经络的关系、临床适应症广、疗效肯定以及眼针治疗中风病的深度探索,多层次、多角度证明眼针穴区与脏腑具有相关性.
作者:周鸿飞;王健;王鹏琴;张明波;白丽 刊期: 2011年第11期
藿朴夏芩汤是清热祛湿法的代表方剂之一,有解表化湿之功,原用于湿温初起,湿重于热者,是临床常用治湿之良剂.通过对古代医籍的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应用的文献研究,论述了藿朴夏苓汤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扩大于内、妇、儿、皮肤各科湿热合邪所致的疾病,有的疾病虽非属湿温范畴,但也可取得很好疗效.
作者:李曙光;常丽萍;吕军影;阙铁生;黄李平;卓冬婷 刊期: 2011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治疗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腹痛的疗效.[方法]将74例胸腰椎骨折后出现腹胀腹痛的患者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结果]经治疗2h后观察疗效.显效47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达90.50%.[结论]足三里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可以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于涛;孙力 刊期: 201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