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庭;张继泽
[目的]通过电针组、电针加拔罐组两种方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探讨不同方法的临床疗效差别,总结治疗单纯性肥胖病的佳方案.[方法]50例病例分成两组,分别采用电针和电针加拔罐治疗,得气后,一组配合电针治疗,留针30min;另一组一穴多次,闪罐直至皮肤潮红为度.然后以膀胱经背部两侧线由上到下反复推罐,留罐10min.[结果]电针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0%,电针加拔罐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结论]电针加拔罐结合治疗单纯性肥胖病效果更佳,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文文;张明波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香砂胃苓丸合小檗碱甲氧苄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香砂胃苓丸合小檗碱甲氧苄啶胶囊口服.对照组采用结肠炎丸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5%.[结论]香砂胃苓丸合小檗碱甲氧苄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作者:荣玉忠;王忠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通过了解中医学防治疫病的历史及新发传染病的治病特点,分析中医药防治新发传染病的参与基础、应对策略及优势所在,提高广大公众对新发传染病的认识,并且提出今后发展方向,希望中医药防治新发传染病能得到国际医学界的认可.
作者:康兴霞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疗效.[方法]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辨证施治.[结果]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等,总有效率95.6%.[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各种消化道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温秉强;张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产后心悸,证属心血不足,脾肾阳气亏虚,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安神.
作者:武相;孙益平;包薇萍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耳鸣的病因很多而且复杂,涉及神经科、内分泌、耳鼻喉等多个学科.某些耳鸣可能成为某些严重疾病的先兆症状,如内听道或桥小脑角肿瘤早期有时仅以耳鸣症状出现;而且某些脑血管病加重的早期也是以耳鸣症状为前驱症状出现的,因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从中西医两方面探讨耳鸣的发病机制,给临床医生治疗耳鸣提供参考.
作者:许秀霞;李旭阳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23例压疮的整体护理效果.[方法]采用心理和情志护理、饮食护理、起居护理、拔火罐及创面处理、艾条灸.[结果]通过中医护理,压疮基本愈合.[结论]整体护理有利于肉芽组织的生长,加速压疮的愈合.
作者:李屏;李秀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头痛病因病机:外感多挟风,内伤多痰瘀.吕哲重视虫类药物的应用,虫类为血肉有情之品,能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搜剔逐邪.同时强调引经药在治疗头痛时的应用,不同的引经药,使药效集中于某一经络,某一脏腑,某一部位,直达病所.
作者:魏霞;杨冰;吕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衰.[方法]运用温心阳、益心气的基本方,配合小剂量洋地黄和利尿剂及吸氧和支持疗法.[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衰疗效显著.
作者:张丽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表达的影响,初步分析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治疗原理.[方法]用MCAO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ICAM-1蛋白阳性表达.[结果]各组免疫组化染色后,在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ICAM-1着色呈现不同程度的棕黄色,药物组与针灸组ICAM-1阳性表达降低,灰度值检测结果:药物组和针灸组与模型组比较灰度值降低(P<0.05),同时针灸组与药物组比较灰度值亦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阳性表达可能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机理之一.
作者:王树东;陈以国;成泽东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治疗顽固性咳嗽疗效.[方法]选用双定喘、双肺俞、双膏俞、檀中穴.配合心理、饮食、健康指导.[结果]达到激发经气、疏导气血、调整阴阳的效果.[结论]穴位贴敷可以快速缓解咳嗽咯痰.
作者:刘玉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骨坏死是累及骨骼关节系统的疾病,好发于负重大关节,人体任何部位都可能发生骨坏死,临床以手舟骨、足舟骨、距骨、肱骨头、肋骨、髌骨、锁骨、股骨头为多见,尤以股骨头发生率高.大量的研究,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对骨坏死的病因病机进行探讨,从而使中西医关于骨坏死的病因病机的相关理论知识更加条理与完备.
作者:李鹤;卫四来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通心络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0例确诊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通心络联合甲钴胺、维生素B1和B6治疗;对照组40例,单纯采用甲钴胺、维生素B1和B6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
作者:臧天霞;孙伟娟;邹宝琦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每天静脉滴注,观察疗程14天后病人的症状体征及辅检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尤其是血凝指标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作为提高COPD临床疗效的中医药推荐方案.
作者:唐田中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眼针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眼针治疗,对照组口服氢氯噻嗪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而复发率仅有26.7%,而对照组复发率76.9%.[结论]眼针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疗效远期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无不良反应.
作者:孙福学;王鹏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三拗汤和桑杏汤治疗.[结果]治疗组症状、体征及胸片炎症好转时间明显缩短,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原体肺炎较单纯西医西药方法治疗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作者:莫健平;陈汝楷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从体质与心血管神经症、情志刺激与心血管神经症的关系、心血管神经症发病的基本病机、心主神志和肝主疏泄功能的失常、肝主疏泄与心血管神经症等论述心血管神经症的病因病机.
作者:王丽丹;李文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用中药贴敷内关、太冲、大椎穴、肝俞、三阴交、神阙穴治疗;对照组用麦麸调制后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同时进行定时血压检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中药贴敷组血压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有效,尤其对改善头痛、眩晕等症状效果较好.
作者:刘兴颖;聂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从痰瘀互结是肿瘤发病的主要病机、痰瘀于肿瘤相关的临床表现、化痰祛瘀法在临床治疗肿瘤的应用等方面论述痰瘀与肿瘤.指出:痰瘀同源,痰瘀互结,应把化痰祛瘀作为基本法则,贯穿治疗全过程.
作者:张显耀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消心痛片20mg每日2次口服,疗程与治疗组同.[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84.3%;对照组中显效3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6.7%.[结论]自拟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平 刊期: 2009年第12期